|
第十六章 论善行
只有上帝在圣经中所吩咐的那些事才是善行,没有圣经的根据,专凭人盲目的热心,或以善良意图为口实而设计出来的事,并非善行。
这些因遵守上帝之诫命而有的善行,乃是真而活信心的果实与证据:信徒借以表示他们的感恩,坚固得救的确信,造就弟兄的德行,美饰所承认的福音,堵住敌人的口,而归荣耀与上帝。因为他们乃是上帝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既结出成圣的果子,结局就必得永生。
信徒行善的能力绝不是出于自己,乃完全由于基督的灵。信徒为要达到行善的地步,在已经领受的诸般恩典之外,还需要此同一圣灵的实际影响在他们里头活动,叫他们立志行善,成就他的美意。然而他们不可因此疏懈,以为除非受圣灵的特别感动,就无需任何本分;反倒应当殷勤,激发上帝在他们里面的恩典。
那些今生在顺服上能达到最高阶段的人,所有的善行绝不能超过上帝所要求的,而作出比那更分外的事,因为他们在许多所应尽的本分上都有所亏欠。
我们不能凭着善行从上帝的手中赚得赦罪,或永生,因为在善行与未来的荣耀之间有极度的不均衡,而且在我们与上帝之间又有无限的距离,我们既不能凭善行叫上帝得益处,又不能补偿我们以往的罪债;我们尽力而为,我们只不过是尽我们当尽的本分,乃是无用的仆人;因为凡是善良的行为都是出于上帝的灵;凡是我们所作的,都有玷污搀杂许多软弱和不完全,所以经不起上帝严格的审判。
然而,信徒的人格既借基督蒙悦纳,他们的善行也在他里面蒙悦纳。这并不是说,他们今生在上帝眼中毫无瑕疵,无可指摘;乃是说,因为上帝在他儿子里看那些善行,这些善行虽有许多弱点和不完全,但出于至诚,他就喜欢接纳并加以报答。
未重生之人所行的事,按事体的本身来说,虽然是上帝所吩咐的,对己对人都有益处,但并非出自信仰所洁净的心,也不是按照正当的方法,即根据上帝的话所行的,没有荣耀上帝的正当目的;所以这些行为是罪恶的,不能讨上帝的喜悦,也不能叫人有从上帝领受恩典的资格。然而他们若忽视善行便更为有罪,不讨上帝的喜悦。
第十七章 论圣徒的坚守
凡上帝在他爱子里收纳,并用他的灵有效地召选而成为圣洁的人,虽不能完全,也不能至终从恩典的地位中堕落;反要保守这地位,一直到底,永远得救。
圣徒的这种坚守到底,并非由于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乃在乎从父神白白而不变之爱所流出之拣选预旨的不变性;也在乎耶稣的功德和代求的效力;由于圣灵的同在和上帝的种子在他们里面,并由于恩典之约的本质。从此也生出耐久的确实性与无谬性。
然而圣徒由于撒但和世界的试探,在他们心中仍存的败坏优势,并忽视他们坚守的方法,可能陷于大罪之中,并一时在其中继续。因此触犯上帝的怒气,令圣灵担忧,剥夺了所受的恩慈和安慰,使心变为顽固,良心受伤,损害并毁谤他人,自取今生的审判
第十八章
论恩惠和得救的确信伪善者以及其他未重生的人,虽可凭虚伪的盼望和肉体的自负,以为自己是在上帝的爱顾和得救的状态中而自欺;这种希望终必落空,但那真相信主耶稣,诚实爱他,以无愧的良心竭力在上帝面前行事的人,今生可以确实知道他们是出于蒙恩的地位上,并且在上帝荣耀的盼望中欢喜,这盼望永不致叫他们羞愧。 这种确信,并非以可错谬的希望为根基之空幻推测的与盖然性的确信,乃是以救恩诸般应许的真理,所应许之诸般恩惠的内证,和那赐儿子名分的圣灵与我们的灵,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的见证为根基之无谬信仰的确信。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我们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救赎的日子来到。 此无谬的确信并非属于信仰的本质,所以真信徒在获此确信之前,要长久的等待,经过许多困苦奋斗;然而,真信徒由于圣灵得知上帝所白白赐给他的事,他可不用特殊的启示,正当使用通常的手段,便可得到此确信。所以信徒都当分外殷勤,使自己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因此他的心便在圣灵的平安与喜乐中,在爱上帝与感谢上帝上,并在顺服之义务的能力与喜乐上逐渐增长,这些都是确信的果实。此确信不致令人倾于放荡。 真信徒对于自己得救的确信可能有种种不同的动摇、减少、或间断,如因忽略而未能保守;或因坠入损害良心而使圣灵担忧的某些特殊罪恶中,或因突如其来的试探,或上帝收回他笑脸的光照,甚至让敬畏上帝的人行走在黑暗中,而无亮光;但他们并非完全缺乏上帝在他们心中所赐的生命之种子与信仰的生命,爱基督和爱弟兄的心,内心诚实和尽本分的良心。从这些事,由于圣灵的工作,此确信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恢复,同时借着这一切,他们不致完全绝望。
第十九章
论上帝的律法上帝给亚当一个律法作行为之约,上帝借此约来束缚他和他的后裔,来亲自、完全、切实并永远顺服他;遵守此约予以生命的应许,破坏此约予以死亡的威吓;上帝又赐给亚当遵守此律法的能力与成就力。 此律法在亚当堕落之后,仍为完全之义的准则,并如此成为上帝在西乃山所颁布又刻于两块石版上的十诫;头四诫是我们对上帝当尽的本分,其余六诫是我们对人的本分。 除此律(通常称为道德律)之外,上帝喜欢把礼仪律赐给尚为幼稚的以色列民,其中有些象征的仪式:一方面是关于礼拜的,预表基督和他的恩惠、行为、苦难和恩益;一方面是提示种种道德义务的训令。这些礼仪律在今日新约时代都废止了。 上帝把以色列民当作一个政治体,所以又赐给他们种种的司法律。这些司法律都随着以色列国同归于尽,这些司法律除了一般公正的要求以外,现今不再有任何约束。 道德律永远约束世上一切的人,称义和其余的人,命令他们遵守。这并不只是为了律法的内容,也是为了颁布此律法者,创造主宰上帝的权威。基督在福音中并未废掉这义务,反更坚固之。 真信徒虽不在为工作(行为)之约的律法下得称为义或被定罪;可是这律法对于他们或别人都大有用处。即律法乃生活的规律,使他们知道上帝的旨意和他们的义务,指示、约束他们照着去行。又因令他们发现他们的本性、内心和生活上有罪的败坏,当他们按律法检查自己的时候,就越发知道罪,为罪而谦卑,以致憎恶罪,同时更明确认识自己需要基督和他完全的顺服。照样,律法对于重生的人去防止腐败,禁止罪恶上也是有用的。又因律法的威吓,就指出他们的罪所应得的,虽然得免律法所威吓的咒诅,但因罪的缘故在今生要受苦。照样,律法的应许也指示他们,上帝喜悦人的顺服并遵行律法所得的祝福,不是因行工作之约的律法而得,所以人行善弃恶,是因律法勉励他行此弃彼,这不足以证明他是在律法之下,而不在恩典之下。 上述律法的用处也并不与福音的恩典背道而驰,乃与之巧妙融合。基督的灵制服人的意志,并赐以能力,使他甘心乐意行上帝的旨意,即在律法中所启示要行的那些事。
第二十章
论基督徒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基督为福音时代的信徒所获得的自由乃是免去罪的刑罚、上帝的忿怒以及道德律的咒诅;又使他们脱离这现今邪恶的世界、撒但的捆绑、罪恶的辖制、苦难的残害、死亡的毒钩、坟墓的胜利、并永远的定罪;又使他们自由接近上帝、顺服上帝,并非出于奴仆的心仍旧害怕,乃是出于儿子爱父之心,甘心乐意的顺服。这一切对于律法时代的信徒也有共同的权利;但在新约时代,基督徒的自由是更加扩大了,因他们已脱离服从犹太教礼仪的轭,更坦然无惧地接近施恩宝座,与上帝自由之灵有交通,这交通比律法时代的信徒平时所参与的更丰满。 惟独上帝是良心的主,在信仰活崇拜上凡与圣经相反,或在圣经以外属乎人的教训与命令,就是卖掉良心的真自由;若勉强人不加理解的相信,又要求人绝对的、盲从的顺服,这就是毁坏良心的自由和理性。 反以基督徒自由为口实而犯罪的人,或心中怀着恶意,就是破坏基督徒自由的目的;这目的就是,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就可以一生在主面前坦然无惧地以圣洁和公义服事他。 因为上帝并未企图破坏他所制定的权柄,和基督所获得的自由,乃是互相维持,彼此保守;所以凡以基督徒自由为口实的人,若反抗国家或教会任何合法的权柄,或其合法的执行,就是反抗上帝的命令。人所发表的意见,或支持的行为若违反天性,或有关信仰、崇拜、行为等既知的基督教原则,或反抗敬畏上帝之人的权柄,或如此等之错谬见解与行为,或在本质上,或在公义以及保持的方法上,对于基督所设立的教会外部安全与次序有妨碍的意见与行为开发,均可受教会的谴责并经由国家执政者的权柄,合法地予以制裁。
第二十一章
论基督教的礼拜和安息日人之本性指示一位在万有之上的主宰,又有至上的主权,本为善,又向万人行善的上帝,因此人当尽心、尽性、尽力、尽意敬畏、爱慕、赞美、求告、信靠、事奉他。但敬拜真神,蒙他悦纳的方法,就是他自己所设立的,又受他自己所启示的旨意之限制,我们不可按人的想像和私见,撒但的提议,或以任何可见的表象,或其他非圣经所规定的方法来敬拜上帝。 惟独为父、子、圣灵的上帝当受宗教的敬拜,天使、圣徒,或任何其他受造物都不当受敬拜。人类堕落后的敬拜并不是没有中保的,也不是凭着任何其他别的仲裁,乃惟独以基督为中保。 感谢的祈祷既为宗教礼拜的主要部分,所以上帝吩咐万人祈祷,为求祈祷蒙垂听,就必得奉圣子的名,凭圣灵的帮助,遵上帝的旨意,以悟性、谦卑、热心、信心、和恒心去求;出声祈祷时,就当用人所明白的言语。 当为合理的事祈祷,并为现存的,或将要生存的各等人祈祷;但不可为死人祈祷,也不可为那些明知故犯必死之罪的人祈祷。 以虔诚敬畏之心来朗读圣经;纯正的讲道,以理解、信心和敬虔来正当听上帝的话而顺服上帝,心被感恩歌唱诗篇。正当执行或按理领受基督所设立的圣礼,均为一般敬拜上帝的部分;此外,如宗教的宣誓、誓愿、严肃的禁食,以及特殊时节的感恩等,都当按时期与季节,以圣洁和敬虔的方式进行。 宗教礼拜中的祈祷以及其他任何部分,现今在福音时代,既不限于任何地域或任何方向,亦不因地域与方向而蒙悦纳;乃要随地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每日在个人家中,独自在隐密处;且更加严肃地在公共聚会中敬拜上帝。当上帝以其圣言或护理召聚公共聚会时,就不可漠不关心或故意忽略或放弃。 按一般规定来说,为敬拜上帝而取出一适当分配的时间这件事,乃属自然之理;所以在圣经中以积极的、道德的、和永久命令,特别指定七日中的一日为安息,吩咐各世各代的万人向他遵守此日为圣日。这圣日从世界之始到基督复活之前为一周的末一日,自从基督复活之后,这日改为一周的头一日,这在圣经中称为主日,而且要继续下去,此为基督教的安息日,直到世界之末。 所以当向主守此安息日为圣,人人要适当准备自己的心,事先整顿日常用务,非当整日停止自己的工作、言谈、思想、属世的职务和消遣,保守圣洁的安息;也要用全部时间举行公私礼拜,并履行必须的与怜悯的义务。
第二十二章
论合法的的宣誓和许愿合法的宣誓乃是宗教礼拜的一部分,在正当场合的时候,宣誓者严肃呼求上帝为他所宣述、所应许的作见证;并按照他所宣誓的真伪来施行判断。 人只当用上帝的名来宣誓,并当存完全圣洁与敬畏的心来使用。因此,人若用那荣耀可敬畏的名虚伪地或轻率地宣誓,或用别的名宣誓,都是有罪的、可憎恶的。然而,在旧新约的圣经中,有关重大事件的宣誓是为上帝的话语所认可的;有关此类事件若有合法权威的命令,需要宣誓,就当遵行。 凡宣誓者要正当考虑此严肃行为的重大性,而且只当宣述内心所十分确信为真实的事。除了那善良而正当的事,而且自己相信为善良而正当的事,又能而且决心去行的事以外,人不当以宣誓来约束自己。然而关于善良而正当的事,若拒绝合法的权威所命令的宣誓,乃是罪。 宣誓当用浅显易明的通常话语,不可用双关字句或心理保留(在心中另外保留某种意思与所言者相违)。宣誓并不负有犯罪的义务,但在不使人犯罪的事上,纵使令宣誓者受亏损,也必得履行;就是对异端者或不信派宣了誓,也不可废弃。 许愿与带应许的宣誓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当用类似的宗教敬虔的态度来许愿,而且要以同样的诚实来履行。 除了对上帝以外,人不可对任何受造之物许愿。为了许愿被接纳,就当从信仰与义务的良心发出,对所蒙受的怜悯心存感谢,或为求的已经得着而感谢;借此自己必须尽的本性,或对其他的事,在适当的范围与期间内,应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 人不可宣誓去行圣经所禁止的事,或妨碍圣经所吩咐的本分,或自己的能力所不能行的,或上帝未应许给能力而去实行的事。从这几点看来,罗马天主教修道者誓愿一辈子过独身生活,自愿贫困,或修道者的服从,都离高度的完全相去甚远,以致成为迷信与犯罪的陷阱,基督徒绝不可自陷其中。
第二十三章
论民事长官为全世界至高的主宰与君王的上帝,为了他自己的荣耀和人类的公益任命了民事长官,使他们在上帝以下,在百姓以上;为了这个目的,上帝以刀剑装备他们,用以拥护和奖励善人,处罚行恶者。 基督徒被召执行民事长官的职务时,接受并执行此职,乃属正当之事,当执行职务时,应照各国家健全的法律来维持敬虔、正义与和平;所以为了这个目的,现今在新约之下,他们可以为了正当与不得已的理由从事合法的战争。 民事长官不可擅自讲道并施行圣礼,或执掌天国钥匙之权;或干涉有关信仰的事。然而他却有权,也是他的本分去保持教会内的一致与和平,维持上帝真理的纯正无缺,禁止亵渎和异端,防止或改革在礼拜与教规中所有的腐败和滥用,并正当地规定、执行和遵守所有的宗教仪式。为了更生实效的目的,他有权召集教会会议,出席会议,并规定在会议中所处理的一切事,乃为合乎上帝的旨意。 为民事长官祈祷,尊敬他们的人格,给他们纳税或缴交其他费用,服从他们合法的命令,并为良心的缘故服从他们的权威,乃是人民的义务。不信上帝或具有不同宗教的长官,并不因此使他正当而合法的权威失效,也不能使人民不顺从他:教会人员亦当顺从;教皇无权统治他们,或管辖他们的百姓。更不能判定他们为异端者,或任何其他借口来剥夺他们的领土或生命。
第二十四章
论婚姻与离婚结婚是一男一女之间的事:若男人同时有一个以上的话妻子,女人有一个以上的丈夫,都不合法。 婚姻制度的设置乃为夫妻的互助,按正道生儿育女,繁殖人类,增加教会圣洁的后裔,并防止污秽不洁。 凡能用自己的判断而表同意的各等人都可以结婚。但基督徒的本分是只当在主里结婚。所以承认真正改革派宗教的人,不应与不信派,天主教徒,或其他拜偶像的人结婚。敬虔的人不可借着与那些在生活上罪恶昭彰,或持守可咒异端的人结婚,而同负一轭。 不可在神言所禁止的血族或姻族的亲等内结婚,此等乱伦的婚取不能因人为的律法,或双方的同意就成为夫妇同居的合法婚姻。若鳏寡娶嫁,男人不可娶其妻之至近的亲属,女人亦不可嫁其夫至亲近的亲属,正如男女不可娶嫁自己至近的亲属一样。 婚约之后所犯的通奸或淫行,如在结婚之前被发见,清白者的一方乃有解除婚约的正当理由。结婚后犯奸淫,清白者一方可以提出离婚,并于离婚之后,视犯罪者一方如同已死,与他人结婚乃为合法。 人的败坏虽然有利于辩护的倾向,想用不正当的手段,把上帝在婚姻上所配合的分开,但除了奸淫或教会与民事长官无法调解的故意离弃以外,没有解除婚约的正当理由。离婚当遵照有秩序的手续公开进行,当事者不可随己意私自离开。
第二十五章
论教会无形的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为过去、现在与将来在教会的元首基督之下所召集合而为一的选民总数所构成。这教会就是主的配偶、身体和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有形的教会在福音时代(在律法时代仅限于一个民族)也是大公的、普世的,为凡承认真实宗教者,以及彼等之子女所构成。这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国度,上帝的家族,在此以外是没有得救常例的可能性。 基督为了召开并成全在今世生活的圣徒,直到世界之末,就把牧职、圣言以及上帝的恩典赐给这大公和有形的教会。按照他的应许,借着自己的临在和圣灵,为达成目的而使之生效。 此大公教会有时比较显明,有时比较不显明。作此教会肢体的各个教会的纯正程度之差异,乃是根据其所教导并接纳之福音要理,所执行的仪式,并所守的公共礼拜的纯正程度之多寡而定。 天下最纯正的教会也难免有混杂和错谬。有些教会简直不是基督的教会,腐败到成为撒但的会堂的程度;虽然如此,在地上总有按上帝旨意敬拜他的教会。 教会除主耶稣基督以外无元首。不拘怎样说,罗马教会的教皇并非教会的元首,乃是那敌基督者、那大罪人、和灭亡之子,那在教会中高抬自己,抵挡基督,和一切称为上帝的。
第二十六章
论圣徒相通凡借基督的灵,又借着信与元首耶稣基督联合的众圣徒,就在基督的恩惠、受苦、死亡、复活以及荣耀上彼此有交通,又为助成里面的人与外面的人之互相益处而履行公私的义务。 在信仰的承认上为圣徒的,就当在敬拜的事上维持一圣洁的团契与交通,又当举行其他属灵的聚会,为求得共同的造就;又当按各人所能和所需,在物质的事上彼此帮助。这种圣徒相通,要按照上帝赐的机会达于各处一切称呼主耶稣之名的人。 圣徒与基督所有的这种交通绝不是分享基督的神性,或在任何一方面与他平等,若如此主张乃为不敬虔或亵渎。圣徒间彼此相通并不侵犯各人对自己所有物,持有的权利或所有权。
第二十七章
论圣礼圣礼是恩典之约的圣洁标记与印证,由上帝直接所设立,为要表征基督和他的恩惠,并坚持我们在他里面的关切;又在属教会的人与世界其余的人之间设立一可见的区分;并且按照上帝的话,在基督里严肃地服事上帝。 在每一圣礼中,在标记与表征之间都有一种属灵的关系,或言圣礼上的联合;因此一圣礼的名称与功效可归其他圣礼使用。 在正当执行的圣礼中所表示的恩典,并非由于圣礼的本身所给予的任何效力,亦非在乎执行圣礼者的虔诚或存心,乃在乎圣灵的工作,和设立圣礼的话语,在此话语中含有吩咐人使用圣礼的命令,又给那配领受圣礼者得福益的应许。 我们的主基督在福音中只设立了两个圣礼,即洗礼和主餐;二者除正式受封立的牧师执行外,任何人不得执行。 旧约的圣礼关于属灵之事所表征的,与新约的圣礼在本质上相同。
第二十八章
论洗礼洗礼乃耶稣基督所制定的新约圣礼,非但为严肃承认受洗者的加入有形教会,且亦对他表明并印证恩约,与基督联合、重生、赦罪,借耶稣基督将他自己奉献给上帝,行事为人有新生的样式,此圣礼乃基督亲自指定,应在教会继续,直到世界的末了。 在此圣礼中所用的外部物质为水,正式蒙召的福音使者,当奉父、子,和圣灵的名给受洗者施洗。 在受洗者头上浇水或洒水就是正当地施行洗礼,无须将受洗者浸入水中。 非但实际承认相信并顺服基督者当受洗,而且相信之父母的一方或双方的婴孩,也当受洗。 轻视或忽略洗礼,虽为大罪,但恩典与救恩和洗礼并无不可分之关系,以致人不受洗就不能重生得救,或凡受洗者无疑都重生了。 洗礼的效果并不系于洗礼执行的瞬间;然而,若正当使用此礼,圣灵非当将所应许的恩典提供给他们,而且也按着上帝自己美意的计划,在他指定的时间,向所应领受此恩典的人(不拘老幼)实际显明之并授予之。 洗礼对任何人只执行一次。
第二十九章
论主的晚餐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制定了他的血与体的圣礼,称之为主的晚餐,在教会中遵守,直到世界之末,为的是永远纪念他自己牺牲之死,保证真信徒在其中所应得的一切恩益,并在他里面得着属灵的滋养和生长,使他们更进一步对主尽应尽的本分。圣餐又是作为基督奥秘身体之肢体的信徒,与基督有交通,并彼此交通的一种联系和保证。 在此圣礼中并非基督被献给父神,亦非为活人死人的赦罪而献上现实的牺牲,只是纪念主一次在十字架上献上他自己,也是以赞美向上帝献上属灵的祭物。所以天主教所称之弥撒祭,是极其可憎地有损于基督仅有一次的献祭,就是为选民的众罪所献独一的挽回祭。 在此圣礼中,主耶稣派定教牧者向会众宣告他的制度之言,祈祷、祝福、饼与酒,于是分别为圣,以后拿起饼来剖开,拿起杯来(他们自己领受),将二者分给领圣餐者,但不可分给未出席者。 个人弥撒,就是单独从神甫和任何人所领受的圣礼,或拒绝信徒领受主杯;崇拜饼酒,或将之举起,捧持游行令人崇拜,或为任何宗教用途的借口而将圣品保存,都与此圣礼的本质,并基督的制定相背。 根据基督所定的用途,被正当圣别的此圣礼中的外部物质(饼与酒),有时是真实的,但可是只能在典礼反面来说,与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有如此的联属,以致这圣品被称为所表明基督的身体和血;虽然如此,在本质与性质的关系上来说,这些圣品真只是饼和酒,正如从前一样。 主张饼与酒的本质,经过神甫的圣别或他种方法,而变为基督之体与血的本质(所谓化体说)的教义,不但不合圣经,而且违反常识和理性;颠覆圣礼的特质,又造成各种迷信与粗野的偶像的原因。 配领圣餐者,在此圣礼中外部参与有形之物时,也是在里面凭信心,不是凭血肉之体,乃是真实地、属灵地、领受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并以他为粮,和他受死的一切恩益。基督的体和血虽非具体地在饼酒之内,或与之同在,或在其下;然而在灵性方面来说,在此圣礼中,对信者的信仰实在是同在的,正如饼与酒对信徒外部的感官一样。 无知与邪恶之人虽然领受此礼之饼与酒,但不能领受该物质所表明的;由于他们不合理领受主餐,反而干犯主的身体和血,就定自己的罪。因此凡无知与不敬虔之人,既因他们不适宜与主相交,所以他们就不配来赴主的筵席,若他们仍然如此,他们就大大获罪与基督,因此他们不能领受圣餐,或被准许领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