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正是我一直想说的——从周作人的《胜业》谈起

[复制链接]

7

精华

2477

帖子

8077

积分

荣誉居民

Silence World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7 0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越 于 2009-7-18 19:06 编辑

最近在读陈思和教授的论文集,读到这篇《读周作人的<胜业>》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有什么东西在喉咙口翻滚着,一气读完,顿感体内无比顺畅。

许多话是在下一直在思考却不知如何表达的,陈教授在这里,竟娓娓道来,恰合了在下的心意。

还是先将周作人的这篇《胜业》打上来吧,短短三百字,却是一篇被许多编者故意忽略的文章,这些话,大概才是更真实的周作人,而不是那个只会谈谈茶和闲适生活的“卖国贼”。
全文抄录如下:

      偶看《菩萨戒本经》,见他说凡受菩萨戒的人,如果众生所作,不与同事,或不瞻视病人,或不慰忧愁,都犯染污起;只有几条例外不犯,其一是自修胜业,不欲暂废。我看了很有感触,决心要去修自己的胜业去了。
      或者有人问,“你?也有胜业么?”是的。各人各有胜业,彼此虽然不同,其为胜业则一。俗语云,“虾蟆垫床脚。”夫虾蟆虽丑,尚有蟾酥可取,若垫在床脚下,虾蟆之力更不及一片破瓦。我既非天生的讽刺家,又非预言的道德家;既不能做十卷《论语》,给小孩们背诵,又不能编一部《笑林广记》,供雅俗共赏;那么高谈阔论,为的是什么呢?野和尚登高座妄谈般若,还不如在僧房里译述几章法句,更为有益。所以我的胜业,实在于停止制造(高谈阔论的话)而实做行贩。别人的思想,总比我的高明;别人的文章,总比我的美妙:我如弃暗投明,岂不是最胜的胜业么?但这不过在我是胜,至于别人,原始各有其胜,或是征蒙,或是买妾,或是尊孔,或是吸鼻烟,都无不可,在相配的人都是他的胜业。

这篇短小的文章读下来,虽然没完全读懂,但有几句话却很是喜欢“所以我的胜业,是在于停止制造(高谈阔论的话)而实做行贩。”“别人的思想,总比我的高明;别人的文章,总比我的美妙:我如弃暗投明,岂不是最胜的胜业么?”
读了这些,我不由得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题为《卖国贼为何都那么有才(周作人、汪精卫等)》的文章,不禁哑然。但想想也罢,不负责任的言论太多了,道听途说断章取义便定罪,普遍得很。

对这篇《胜业》,陈思和教授这么写道:
“传统思想就是读书为了做官,做官的现代语就是搞政治。仿佛读书人不做官不从政,对国家就没有直接的贡献,个人价值也就不大。”“假如那时的知识分子不是这么思考问题,他们把价值目标定在‘人’的本位而非‘国家’本位上,只问自己的工作于人类有没有好处……”“知识分子的专业,除了现实的功利性外,一定还有于人类更为长远的意义,即以人性的自我实现为价值坐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化又会出现怎样一个面貌呢?”
“周作人所提倡的,不是放弃作为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而是应该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对知识分子而言,‘胜业’就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分子只有确立了自己带专业立场,才可能摆脱时代主流话语,才谈得上真正地表达自己。”

读到这里,在下想打断一下,扯一些无关的话题。
在下读的是商学院,曾经对朋友如此描述它:这里的学生无论男女都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打扮成白领族的样子,捧着一摞书或者文件夹迎面走来,假装偶一抬表,便眉头一紧作匆匆赶路装,有种不是想当百万富翁就是想嫁给百万富翁的急切,可是隔开一段距离看,便会发现从人脸上的表情到穿着再到建筑和每一棵种下的树,都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俗气。
这个学校,活脱脱是上海的缩影,而上海,从某种角度说,是中国人心态的缩影。
其实可归结为两个字“浮躁”。
无处不在的浮躁,简直就融进了每一个水分子中在中国人的每一个器官里运动着。太想富起来,太想强大起来了。
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作人先生的这篇《胜业》倒也是一种解释。人们不去胜业,不司其职,动辄便大喊:体制体制!笑。可笑。
在下学的是会计,就那会计来举例好了,若想改造社会,也应当是经营自己的事业,有朝一日修补会计制度或者金融制度的缺陷漏洞。若是因为看病贵便日日叫嚣医疗改革,岂不滑稽?
要知道,所有BOSS最恨的就是那种光知道提What而不知道How的人。
在去看我们一直以来对周作人的评价好了,他的确不像鲁迅那样对着社会口诛笔伐一生,他不擅长,也不志愿这么做,于是便一直被后来的人骂,一直骂到现在小布尔乔亚情调盛行的时候才重新翻出他品茶品咖啡的文章,算是翻案了。

批判精神当然不可丢,可得有底气,得有立足点。
那韩寒来举例子好了,他是个赛车手,也是个作家,所以对于中国公路、交通问题,还有竞技赛事的规则问题,以及出版业的弊端,所骂的都刀刀见血砍在肉上,比起轻飘飘地喊“体制体制”要实在得多,这也是他博得人心的一大原因。
还有郎咸平,作为经济学博士,他讲起体制问题,便有力得多,且切实地有解决的理论和方案。
有突然想到当年明月,他倒只是个公务员,爱好历史,但他专研十多年,术业有专攻(我后来才知道他以及是副研究员了),他从历史的角度去评论今天,有理有据,有史事有例子,才能看得人畅快淋漓。
所以他们才不是众口一辞的普通网民。

另外在下还想说的是,国家这种形式最终是会消亡的(可能对这话许多人有不同意见),一个知识分子,还是应当站在尽量高的角度去思考,我想这便是亚当斯密和茅于轼的区别了。

匆匆记下这些,文章的逻辑不连贯,也暂时没工夫细写,过两日再来改吧。


                                                                                                                         ——2009年7月17日清晨
                                                                                                                                   于   上海   无梦阁

补:陈思和教授这本集子《写在子夜》,薄薄一本我竟花了两周才看完,实在是感叹越来越疏于学习了。惭愧,惭愧。

   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
  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
  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9-7-18 12:19 | 只看该作者
有空加精,你知道我的笔记本……无法完成这个操作……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精华

2477

帖子

8077

积分

荣誉居民

Silence World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2:40 | 只看该作者
哎,精华不精华的无所谓啦,随便写写的东西

   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
  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
  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4

帖子

132

积分

habitant

Rank: 3

4#
发表于 2010-6-11 14:59 | 只看该作者
奴才精神的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3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