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性压抑

[复制链接]

7

精华

86

帖子

293

积分

Honorary Poets

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 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性压抑,听起来像是哗众取宠的吆喝,可认真地考究起来,不仅真有那么一回事,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有时候,我经常困惑于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就性问题这一点上,我们一再地强调“万物淫为首”,而西方却崇尚英雄美人才能构成江山如画。在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里边,这一观念更被推至顶峰。连堂吉诃德冲向风车时,也要嘴里高喊或心中默念:“为了杜尔西内亚!”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会视性为洪水猛兽,而需处处压抑呢?

    人类处于原始社会、特别是母系氏族时期,两性间是非常奔放的,当然这和自然界繁衍的本能有密切关系。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时代,高出生率是物种延续的最直接的办法。可人类不是多胎生的动物,我们的妈妈也不是母猪,不能仅停留于此。于是,随着男权社会的到来,性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了。进入封建社会后,性逐渐成为权力的表现,谁拥有的女人多,谁的权力就大。所以,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自然是全国最有话语权的人。这时候,女子是作为男人的附属、甚至可以说是性工具而存在的,她们没有索取的自由,只能处在被动的位置。拥有如此庞大的妃嫔群,皇帝老儿精力却又有限,而且总有几个特别宠爱的可怜人儿。因此,大多数的妃子们“有不得见着,三十六年”(杜牧《阿旁宫赋》)。在这样的环境中,性压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宫女、太监还说能以对食互相安慰,娘娘们却必须自重身份,那种煎熬可想而知。也正是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宫怨性压抑的作品、尤其是诗词方面,涌现得实在是太多了。王建著名的《调笑令》就是其中的代表: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调笑令》这一词牌原本是宫廷内戏酒玩乐之物,用来描写美人的惨遭遗弃,颇有讽刺之味。这里不妨可以把“病”看作是确有其事,大概是茶饭不思、辗转难眠之类的症状,这绝对是性的需求在身体与心理上皆得不到满足所致。而团扇也逐渐成为了宫闱文化中性压抑的象征。

    同样的例子更多地出现在寻常巷陌当中,称为“闺怨”。在《古诗十九首》里头,就有为数不少的描写。如《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丈夫远游在外,妻子独守空房,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普遍了。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却要评论到:“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一副如此不近人情的道学家姿态,也可从另一个侧面有力地反映女子所受的性压迫有多重了。

    性在中国很早地就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禁忌,我不否认自有它文明、进步的一面。弗洛伊德也认为,性禁忌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生物学前提,适当的性压抑会大大提高爱情的价值。可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这样理性的认识,采取的是通往极端的做法。一方面,在传统的养生之道里面提倡阴阳调和,正常的夫妻间性生活不仅正常合理,还能延年益寿,在《黄帝内经》中多有论述;另一方面,自孔子提出“礼”的概念,到董仲舒将其纳入国家道德观的体制中,以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这下子,每个人都渴望的生理、心理体验遭到了礼法大敌的无情鞭挞,人类最自然的行为被划入到礼法规范。从此,男女授受不亲不说,就算夫妻间也得“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能在公共场合亲昵,以至我们的印象中,十五六岁的小夫妻们表现得总像结了婚数十年似的。

    以礼缚性,集中地表现在对《诗经》的批判上。《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学光辉四射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性文学的最早发源地。由于是民间文学的代表,《诗经》当然少不了对朴实的劳动生活的反映,性作为生活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自然少不了。像《国风·召南·野有死鹿》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舒舒脱脱今!无感我帨今!无使犬也吠!”末尾三句,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哎哟,你慢点儿行不行啊……嗳,别着急嘛,拽我裙子干嘛?你看你,别把那狗给弄得叫起来了!”这是多么生动的描写啊,寥寥数语便把一个女子欲据还迎、娇躯微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露出来了,且洋溢着青春女子健康、美丽的形象。《诗经》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涉及性爱的内容,于是在南宋起便遭到了道学家们的批判,其中要数朱老夫子最为积极,《国风》二十几首被他斥之为“淫奔者之辞”,对《郑风》则更是极端不满,认为郑人诗歌里头竟有女子引诱男人之作,恬不知耻。好端端的文化瑰宝也难逃封建道德的枷锁。

    明清是文学史上古典小说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性观念大混乱、禁欲与纵欲并行的时期。这时候,有一部分风流才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墨,展现男女之事的千种风情。从兰陵笑笑生孤篇横绝的《金瓶梅》,到天才李渔的《肉蒲团》,这种以描写性爱为主的情色小说并不少见。试看《金瓶梅》第十三回《李瓶姐墙头密约 迎春儿隙底私窥》中的一段:

    这迎春丫头,今年已十七岁,颇知事体,见他两个今夜偷期,悄悄向窗下,用头上簪子挺签破窗寮上纸,往里窥觑。端的二人怎样交接?但见:
  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好似君瑞遇莺娘,犹若宋玉偷神女。山盟海誓,依稀耳中;蝶恋蜂恣,未能即罢。正是:被翻红浪,灵犀一点透酥胸;帐挽银钩,眉黛两弯垂玉脸。

    这类作品中的性爱描写虽然多以诗词骈句的形式出现,但仍旧无法掩盖它的粗俗露骨,纯粹是对阅读者肉欲上的挑逗,毫无美感可言。这也恰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性禁锢的情况到了多严重的地步,竟然要在文字上解决生理的问题。这也难怪我经常怀疑当代武侠大家黄易先生本人是否在那方面存在障碍了。

    除了这种赤裸裸的情爱小说,正统的小说也不乏性压抑的体现。就说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吧,这部小说很有趣,师徒四人分别代表了四种对性的不同态度。孙悟空是故事的主角,他是一只猴子,猴子是动物,动物自然有原始的欲望。很奇怪,他没有。齐天大圣给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一名最坚定的战士,一路降妖伏魔,正职之外没有一点业余的兴趣爱好。实际上这是一个种性变态,无形中他把内心的性压抑外化成暴力。在山野老林里,一旦碰上陌生人,尤其是女子,孙悟空的狂躁症立刻就犯了,抡起金箍棒便往人家脑袋上狠狠地来一下。一方面这确实是有赖于他的火眼金睛,任何妖怪都无所遁形,可另一方面更是出自他内心深处对暴力的习惯性。从心理学上看,性与暴力在潜意识里紧密相连,并且可以相互转换。性的释放可以是罗曼蒂克的、健康的、积极的,同样也可以是野蛮的、破坏的、扭曲的。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下的人,心理必定充满了对性的迷茫、恐惧与不安,只能在施暴的时候才能获得短暂的安全感。这也是弗洛伊德性的转移学说中提到的重要一环。因此,家庭暴力中,性生活不和谐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由此引发的“初夜是否要在新婚之夜”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好了,唐僧呢?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禁欲主义者,这和大力提倡妇女裹脚而自家的媳妇却都是天足的程颐夫子非常类似。由于自己长得帅气,且那身肥肉(原型玄奘可是一个苦行僧,和小说中大相径庭。笔者注)吃了之后还能长生不老,这样招蜂惹蝶的狠角色,怎能不受女妖精们的青睐?而唐僧每次被抓,在阴冷的洞穴里,周围是大妖小妖,面前还有一个浓妆鬼艳的老妖,他也不号啕大哭,就是会发出几句呻吟,隐隐表现有性压抑后的自虐倾向。而他每每被逼婚,如途径女儿国,总是表现出暧昧的态度,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出家人的立场,只会一味地问:“悟空,你说这该如何是好?”滚吧,你这个假正经。

    至于沙和尚,完全可以忽视掉了。不仅能力平庸,个性也平庸,对事情从来没有主见,彻底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奴性。这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性压抑后导致的性无能。幸好,伟大的吴承恩还留了这样精彩的一笔——猪八戒。老猪对女色的热爱虽然给人有点泛滥的感觉,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无可厚非嘛。对于他那套享乐主义哲学暂且持观望态度,但就他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真实、对性的追求,特别是对嫦娥姐姐的忠诚,确实是值得敬佩的。因此小说面世以来,农民兄弟们总是偏爱猪八戒,而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有暴力倾向的孙悟空。

    说完《西游记》,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部伟大的著作《水浒》。说来也怪,梁山一百单八将,除了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小尉迟孙新与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这三对夫妇外,还真没听说过好汉有多少个老婆的。再说,这三位凶神恶煞的妇女也都是一百零八将里头的人物,也是靠自己本事上山的。更何况山里还有这么多弟兄,拼死拼活的,怎么连个营妓都没有?要说正常的女人,《水浒》里面不算少,可都是给英雄做反衬的。如林教头的老婆是给高衙内调戏后引出剧情用的,潘金莲是成全武松“英雄杀嫂”模式的。其中要数拼命三郎石秀的事迹最为牛X,先帮自己的结义兄长病关索杨雄把淫妇潘巧云和丫环迎儿给宰了,哥俩一块上了梁山;后又独力劫了法场,就出玉麒麟卢俊义,把奸妇淫妇贾氏和管家李固又给干掉了。由此可见,在性的观念上,施耐庵仍旧是很传统的,即英雄者不能好色。而女人都是祸水,对付她们手起刀落不用客气,大丈夫生当若此。如天王晁盖“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而后来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卢俊义在燕青的眼里是:“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难道“打熬筋骨”“打熬力气”就能够消除性欲?那为什么录像厅主要消费对象是农民工?这点固然是说不通的。男人毕竟是男人,何况水浒梁山里都是替天行道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怎可没有性欲?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施爱东先生在《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一文中提到的,“酒是女人的替代品”。梁山英雄们常年聚在一起,除了习武演练,就是大碗喝酒 ,大块切肉,性的欲望从女人转移到了酒上。所以《水浒》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酒,十里之内必然有卖酒,英雄见面总要喝酒,从李逵到武松无人不好酒,就是这个意思。

    男人的性趣是这般转移的,那压抑更深的女人又是如何呢?这里我以汪曾祺先生的一篇《牌坊》为例,虽然是出自当代散文大家的手笔,但凡人小事的叙述风格一度让我认为这是出自《三言二拍》里的故事:话说有一户姓徐的人家,少爷早逝,只留下一个三岁的孩子,由妻子白氏独立抚养成人,二十年后孩子果然不负众望,高中进士。这年清明祭祖之时,徐氏一族聚会,说到这孩子的母亲白氏年轻守节,教子有方,应该为她立一块贞节牌坊。儿子回家把这事跟母亲说了,白夫人听后随之大怒,说“我不要立牌坊!”便从床底拿出一条柳条笆斗,把里面装着一大把铜钱往地上一泼。原来白夫人在这些年间,每到欲火攻心、脸红心跳时,便用满屋子捡铜钱的方法岔过去。这就是她的贞节牌坊。

    关于中国传统文学中性压抑的探讨,这里得暂时告一段落了。在当今对个人自由追求越来越强,而对性快感与罪恶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的时代,对性文化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艾滋病的发现及传播,性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大有保守的回笼,这似乎又是复古的一环。相对于西方的理性与成熟,我国在性教育等方面还处在一个非常落后的阶段,依然存在着大范围内的性压抑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其存在。在此后,我还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敬请期待。

2

精华

899

帖子

2717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6-1-2 19:21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这种赤裸裸的情爱小说,正统的小说也不乏性压抑的体现。就说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吧,这部小说很有趣,师徒四人分别代表了四种对性的不同态度。孙悟空是故事的主角,他是一只猴子,猴子是动物,动物自然有原始的欲望。很奇怪,他没有。齐天大圣给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一名最坚定的战士,一路降妖伏魔,正职之外没有一点业余的兴趣爱好。实际上这是一个种性变态,无形中他把内心的性压抑外化成暴力。在山野老林里,一旦碰上陌生人,尤其是女子,孙悟空的狂躁症立刻就犯了,抡起金箍棒便往人家脑袋上狠狠地来一下。一方面这确实是有赖于他的火眼金睛,任何妖怪都无所遁形,可另一方面更是出自他内心深处对暴力的习惯性。从心理学上看,性与暴力在潜意识里紧密相连,并且可以相互转换。性的释放可以是罗曼蒂克的、健康的、积极的,同样也可以是野蛮的、破坏的、扭曲的。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下的人,心理必定充满了对性的迷茫、恐惧与不安,只能在施暴的时候才能获得短暂的安全感。这也是弗洛伊德性的转移学说中提到的重要一环。因此,家庭暴力中,性生活不和谐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由此引发的“初夜是否要在新婚之夜”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不会吧…………………………还有这种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3#
发表于 2006-1-3 12:1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2

帖子

606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06-3-27 17:25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
汪曾祺先生的很多作品MS都涉及这个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98

帖子

29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5#
发表于 2006-8-1 20:34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2498

帖子

8147

积分

牧场主

狂生醉侠

6#
发表于 2006-8-1 20:49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引用三言两拍中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8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