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赣州(今属江西)司户、永州零陵县(今湖南永州)丞。宋孝宗即位,因张浚荐,除临安府教授。乾道六年(1170),上书《千虑策》为时相重视,推荐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太常丞、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任漳州(今属福建)知州,改常州(今属江苏)知州。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升广东提点刑狱。淳熙十一年(1184)冬,召还临安,为吏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淳熙十四年(1187)高宗卒,因议张浚当配享庙祀,得罪宋孝宗,出筠州(今江西高安)知州。淳熙十六年(1189),宋光宗受禅,复召为秘书监,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不久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因事得罪宰相,调赣州(今属江西)知州,拒不赴任,请求还乡。退居十五年不出,卒于家,年八十,谥“文节”。
从谥号“文节”之“节”可以看出,杨万里以品格“清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椽》)著称于时。首先是耿介。他秉性刚直,立朝遇事敢言,无所顾忌。同时诗人葛天民说:“我与诚斋略相识,亦不知他好官职。但知拼得忍饥七十年,脊梁如铁心如石。不曾屈膝不皱眉,不把文章做出诗。”(《寄杨诚斋》)宋孝宗晚年很不喜欢他,说他“直不中律”,宋光宗则说他“也有性气”,杨万里便作文自赞道:“禹日也有性气,舜云直不中律。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笔。”(见《鹤林玉露》卷五)意思是说有了两位皇帝这样的鉴定,千秋万代用不着史官来做评价了。晚年权奸韩园胄当国,誓不出仕,韩园胄筑南园,请他作一篇记文,杨万里坚决拒绝。
其次是清贫儒雅。他虽入仕,但视之平淡,在京城做官日,预备了由杭州到老家的盘缠,专用一箱子装着。同时不许家人购置物业,以免回家时累赘,“日日若促装”待发。对金钱也复如此,在江东任满,有余钱万缗,弃于官府,不取而归。诚斋夫人及其儿子杨伯孺都以俭朴仁厚为时所称。杨万里这种平淡俭朴的处世风格有着南宋中下层官僚地主阶层的生态背景,体现了一种平民式的道德理念,同时也包含了明哲的人生智慧,当时士大夫特别推崇其清狷节操,称赞其胸襟“透脱”。他的这一思想性格深刻地影响到诗歌创作。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成就不如陆游,但在创新诗歌风格方面所作的努力则过之,所以他当时名声很大,连陆游也说:“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他的诗风命名为“杨诚斋体”(《沧浪诗话·诗体》)。
杨万里何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诚斋体”的具体特征是什么,这些都得首先联系其思想性格、人生态度来认识。杨万里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零陵丞时,曾拜见爱国名臣张浚,受到张的器重。张是理学家,他勉励杨万里效法先贤的“清直之操”,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于是便自号“诚斋”,这是个理学意味很浓的标号,表明了他一生的志向。这以后他还一直与张浚之子、理学家张栻交往,深受张栻的影响,进一步接受了理学的思维方式,追求心胸的“透脱”,摆脱前人的束缚。于是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离开零陵前把摹仿江西体的千余首旧诗尽皆焚弃,转而寻求新的观照事物的方式和新的表现方法,为创新诗风奠定了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
关于“诚斋体”,他自己还有一个说法,这就是:“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胸中别”是主观方面,“风烟好”是客观方面。杨万里诗以自然万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他称赞张耒诗说:“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读张文替诗》)这其实也是夫子自道。这里的“天”,主要指客观的自然万物,当然也指诗人受外界触发而产生的真切感受,这其间的先后关系是“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因此他非常自觉地从大自然吸取诗材,寻求灵感,举凡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蓝天白云、风雷雪雨、春光秋色、朝霞暮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莫不收拾入诗,并且别有心胸,独具眼光,探幽寻微,刻抉入里,处处发现新意,事事别开生面。在他眼中,自然万物无不体现着造化的意志和巧妙,因此他力图表现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又往往带着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产生许多天真的奇想。同时他也对自然界作冷静、理智的观照和领悟,表现静观万物的体会和主观感觉。这是“诚斋体”在题材处理上的突出特点。
“诚斋体”特别活泼灵动,充满奇趣,历来被看作以“活法”作诗的典型。“活法”是北宋后期以来,禅宗、理学和诗学共同的话题,其意义涉及人生态度的通脱超然、思维认识的灵活圆通和表达方式的活泼生动。杨万里是自吕本中倡导诗歌“活法”以来,真正以“活法”作诗而取得突出成就的诗人。他的同乡好友周必大说:“诚斋万事悟活法。”可见其诗不过是其“活法”运用的一个方面。“诚斋体”的活法首先体现在不听陈言,不拘成法,法与无法,灵活对待,自作主张,自立一家的创新精神上;其次是表现在师法自然、立足于日用生活的创作态度上;第三是表现为别有眼光,忠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而从习见的事物上发现新意,在任何事物上看出其“活”的生态和精神。
杨万里特别擅长于发现、捕捉自然界的生机、动态,写转瞬即逝、变化无穷的景象。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诚斋擅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谈艺录》)
杨万里还擅长于不断变化观察事物的角度,以曲折多变的诗歌结构去随物赋形,句法灵活而无格律拘束之苦,语言生动活泼,俗言口语在所不避,这些都是“诚斋体”的重要特征。
诚斋体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特别幽默诙谐。无论是写物还是感事,杨万里都出了轻松调侃的态度和口吻,即便是关心时事,深致不满,也多出以讥讽嘲弄,至于写景咏物,更是逗弄调拨,插科打诨,十分之风趣热闹,清人甚至有“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的说法。
诚斋体的缺陷也比较突出。他过多地着眼于自然景色,一有所感,便即兴作诗,不暇思索,很少提炼,把瞬间印象和盘托出,这样,一方面显得感受真切,描写活泼,诗意新鲜,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内容琐屑、语言粗率、诗味淡薄的毛病。
主要诗作:
伤春 初夏睡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过百家渡 悯农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夏夜追凉 小池 寒雀 戏笔 舟过谢潭 明发南屏 夜宿东渚放歌 过扬子江(其一) 初入淮河 竹枝歌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 桑茶坑道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 至后入城道中杂兴
山茶 多稼亭前黄菊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 听蝉八绝句 题萧端虚和乐堂 跋黄文若诗卷
和赵彦德旅怀。是夕,渠诵诗鼓琴 归自豫章,复过西山 镊白 宿小沙溪 题赣州重建思贤阁 至後睡觉
水中山花影 平望夜景 过笪桥 过罗溪,南望抚州泉岭 登乌石寺 新晴晓步 送谈星辰吴山人 寓倅厅寒夜不寐
春兴 西斋睡起 观社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 芗林五十咏·驾月桥
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 秋圃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 酴醾初发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 芗林五十咏·芙蓉沜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 蒲桃乾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游水月寺 山居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 落梅再著晚花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万安出郭早行 初夏即事十二解 舟过兰溪 新暑追凉 晚酌 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 立春日 豫章江皋二绝句 儿侄新亭相迎
和王元驹 梦作碾试馆中所送建茶绝句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 病疟无聊 送清江王守赴召 渔舟
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入弋阳界,道旁两石山。一曰芦山,…… 芗林五十咏·通幽径 送刘子思往衡湘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
宿杳濑 七夕新凉 山云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花…… 题严州新堂 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荔枝歌
戏咏陈氏女剪彩花二绝句·拒霜 寄题刘成功锦里 後圃秋步 嘲道旁枫松相倚 晚步 秋雨叹十解
古风送刘委游试艺南宫 题萧岳英常州草蛊轴,盖尽师之女朱…… 入陂子迳 脕望 送薛子约下第皈永嘉 又和二绝句
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a> 送永州唐德明 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 寄题天台临海县白鹤庙西泉和韩子云……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题刘景明百马图扇面 春晴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钩…… 木犀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 晓坐卧治斋 睡觉 东碛滩 无讼堂观檐间蛛丝 和傅景仁游清凉寺
赴调宿白沙渡,族叔文远携酒追送,……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和人七夕 谒昌黎伯庙 端午独酌 病中感秋
待次临漳,诸公荐之,昜地毗陵。自…… 辛丑正月二十五日游蒲涧晚归 昼睡闻鴈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 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 桐庐道中 宿徐元达小楼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寄题龙泉项圣舆卢书院 洗面绝句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 蜡梅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仁智堂
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 题刘高士看云图 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学中……
跋袁起岩所藏後湖帖并遗像一轴,诗……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节日新晴归自天庆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答赋永丰宰黄岩老投赠五言古句 寒鸡 烛下和雪折梅
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 桂源铺 题荐福寺 晓晴过猿藤迳 腊後 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和张功父闻子规 易允升画像赞 雨後登度雪台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病後觉衰 寒夜不昧 雪夜候迎使客
田路泥行 晚过黄州铺二绝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元举叔莲花 夜过五牧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方……
行部决狱,宿新隆寺观邹至完题壁 登南州奇观,前临大江浮桥,江心起…… 寄题南昌尉厅思贤亭 嘲稚子 不寐听雨
送赵英仲司户 晚登连天观望越台山 芗林五十咏·退斋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南谷 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小…… 至洪泽 舟中望罗浮山 雨後郡圃行散 木犀芙蓉盛开 看尽常州图迎新太守
庆长叔招饮一桮,未釂,雪声璀然。…… 初夏即事十二解 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 右延之诗
入程乡县界 老眼废书有叹 和吴伯承提宫孟冬风雨 往安福宿代度寺 道逢王元龟阁学 立春前一夕 解舟棠阴砦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弄…… 轿中风翻书卷 过甓社诸湖,进退格,东西长七十里…… 午憩万虚坐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