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Μιμησις的出处与释义

[复制链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6 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Μιμησις的出处与释义



王柯平




长期以来,探讨古希腊μιμησις概念之根源的学术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迄今发现在色诺芬和柏拉图之前(即公元前5世纪),使用与μιμησις相关词语的残存文献约计63处。使用者包括埃斯库勒斯,品达,希罗多德,欧里庇得斯,德谟克利特和阿里斯托芬等人。索尔邦将这些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词组称之为“mimeisthai-group”。根据他的鉴别结果,“在使用这一相关词组的63处中,共有19处属于审美语境,也就是说,这些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词组在使用时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艺术作品联系在一起。” [1]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理解,这19处中涉及音乐歌舞和戏剧表演艺术的有8处,涉及绘画与雕刻艺术的有6处,涉及诗歌写作与修辞艺术的有5处。这里不妨根据索尔邦的引文顺序,将其逐一翻译成中文,仅供读者参考:



(1)埃斯库勒斯(P Oxy. 2162):“这个面具真像我的容貌,的确是德达鲁斯的复制品(το Δαιδαλου μιμημα);所缺少的只是声音。”麦特(H. J. Mette)的德译本将μιμημα (mimema) 译为 “das Bilde”(画像),埃尔斯将其英译为“reproduction”(复制品)。看来这个μιμημα是描绘人物的图像。

(2)埃斯库勒斯(Frag. 57 Nauck):“一位手握风笛,吹出用指弹奏的乐调,听起来杂乱无章。另一位手拿铜钹,拍出当当的声响,令人痛苦不堪。一群看不见、不知名、声如牛吼的模拟演员(μιμοι),嘶声裂肺地应声高喊;此时铃鼓的回音,犹如地下滚动的雷声,轰隆隆令人胆战心惊。”这里的μιμοι一词,是μιμος (mimos) 的复数形式。英译文为mimes,表示参与某种仪式表演的模拟演员,埃尔斯认为这些人是吹奏吼板、牛叫的表演者。这些人或许是职业演员,或许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客串”或“票友”。不管属于哪一类,他们均与戏剧(特别是哑剧)表演活动或扮演某种角色有关。   

(3)《献给德洛斯岛阿波罗的荷马式颂歌》(Homeric Hymn to the Delian Apollo 156-164):“在德洛斯岛的仙女身旁/出现一种伟大的奇迹――名垂千古,永恒不朽/……她们开口先赞美日神阿波罗/同时颂扬勒托,还有喜欢射箭的月神阿尔特米斯/接着歌唱已往男男女女的所作所为/还有古时部落先民的种种事迹/她们能够学说(μιμεισθ΄)所有人的方言,还能唧唧呱呱地一起闲谈。人人都说他在尽情歌唱,认为自己甜美的歌曲如此接近真理。”在这里,μιμεισθ΄ (mimeisth’) 是动词μιμεισθαι (mimeisthai) 的缩略形式。埃维林-怀特(Hugh G. Evelyin-White)将其英译为 “imitate”(摹仿或模拟),我这里根据语境将其译为“学说[所有人的方言]”。仙女们所摹仿或学说的是各种不同的方言,一切都被置于富有诗意、歌声荡漾的氛围之中。

(4)品达的《皮提亚颂》之十二(XII. Pythian Ode, lines 18-21):“女神将她的忠诚追随者/从各种劳役中解救出来/试想发明一种多音部的风笛音乐/女神借助于音乐/能够模拟(μιμησαιτ)出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就好像从女怪欧律阿勒的巨腮中迸发出来。”在这里,μιμησαιτ(mimesait)是动词μιμειθαι的一种变位形式,桑蒂斯(John Sandys)将其英译为“might imitate”(兴许会模拟)。从语境看,模拟者是艺术女神;模拟工具主要是风笛,模拟的对象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叫喊声。这位女神既然能有这样的“法力”,想必也能随兴所至地模拟出其他声音。

(5)品达的《帕台农颂》之二(II. Parthenian Ode, Snell Frag. 94b, lines 6-20):“我头戴花环,喜不自胜/飞快地拎起长袍/手捧一束鲜美的桂枝/高歌赞美埃拉达斯与其儿子帕贡达斯的家园/合着荷花排笛的乐调/我在歌唱时模拟(μιμησομ΄)出海妖的迷人之声/赢得听众一片赞扬……” 属于μιμηεισθαι词组的另一种动词变位形式μιμησομ΄(mimesom’)在这里被英译为“mimic”(模拟)。译者保拉(C. M. Bowra)评论说:歌声在这里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与心态,有助于驱除恐惧与忧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由模拟海上女妖的歌声所表现出的生动性。

(6)品达的《残篇107》(Frag. 107 a snell):“在你拔腿赛跑时/在你追随韵律的变化时/培拉斯基的赛马或阿米克拉的猎犬/成为你的榜样(μιμεο)/牠沿着鲜花盛开的多提翁平原飞驰/寻求一种死亡的方式…..” 桑巴赫(F. H. Sandbach)将品达诗行中的μιμεο(mimeo)英译为“model”(样板或榜样)。赛马与猎犬的比喻,在这里创造了一个生动而具体的形象。

(7)希罗多德的《历史》(2. 78):“在富豪的宴会上,一个男人在饭后行走一圈,手里捧着棺材里一具尸体的木头雕象,那是一个刻画得维妙维肖的摹本(μεμιμημενον ες τα μαλιστα),大约有一两个肘尺的长度。他将此物展示给所有在场的宾客,逢人便说:‘饮酒作乐,看看这个;各位死后,形同此物。’这便是埃及人饮宴时的风俗。”高德雷(A. D. Godley)将包含“摹仿”成分的这个短语μεμιμημενον ες τα μαλιστα(memimemenon es ta malista)英译为“in exact imitation”(惟妙惟肖或准确无误的摹本)。这里描述的是古代埃及的风俗习惯,所刻画的摹本是一个死者。我以为这与古代埃及的木乃伊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不过,把死者的形象用木头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委实算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用此来招待和愉悦客人,不仅具有审美的意味,而且兼有哲理的训诲。

(8)希罗多德的《历史》(2.86):“有许多人以此[木乃伊制作艺术]为业,身怀绝技。当送来一个死人时,他们就向运尸者展示不同尸体的木头模型,一个个刻画得惟妙惟肖(μεμιμημενα);这些模型分为三等,工艺不同,价格不等,可供运尸者选择……”同上例一样,μεμιμημενα (memimemena) 也被英译为“in exact imitation”(惟妙惟肖或准确无误的摹本)。这里尽管是在做生意,但不妨将其设想为一种特殊的寿材艺术展览。

(9)希罗多德的《历史》(2.132):“瞧那头牛,身上披着紫色的长袍,只露出牛头与脖颈,上面结着一层厚厚的金铂。在两个牛角之间,竖有一尊太阳球状的金像(μεμιμημενος)。这头牛并非站着,而是跪在那里,与一头活着的巨牛一样高大。”希罗多德笔下的这头牛,实际上是他在埃及看到的一件雕刻作品,即一件以牛为题材的雕刻作品。那尊圆形的金像(golden figure)是μεμιμημενος (memimemevos)的英译,也是是作品所要突出的重点。

(10)希罗多德的《历史》(2.169):“这是一座石砌的巨大廊柱,装饰华丽丰富,上面点缀的那些支柱,形如(μεμιμημενοισι)棕榈树。”含有μιμησις成分的μεμιμημενοισι(memimemevoisi)一词,在这里被英译为“in the form of [palm trees]”(形如[棕榈树])。看来着多少表示棕榈树的“种类特征”。

(11)希罗多德的《历史》(3.37):“我将向他描绘其形状如何,因为他没有见过的这些人物:那形状就像(μιμησις)一个侏儒。”根据具体的语境,通常被习惯性译为imitation (摹仿)的μιμησις (mimesis),在这里被英译为“likeness”,整句话是“It is in the likeness (μιμησις) of a dwarf”。

(12)欧里庇得斯的《伊菲格涅》(Iphegeneia in Aulis 573-578):“帕里斯,你总算返回故乡/在这里你和伊达饲养的牲畜一起成长/你用潘神排箫吹奏出疯狂的乐调/吹奏出奥林帕斯的弗里吉亚调式用风笛所表现的结果(μιμηματα)。” 这是欧里庇得斯剧作中一首合唱歌曲的部分内容。用排箫吹奏风笛调式,不仅是一种疯狂而奇异的做法,而且会把这种调式搞得似是而非。按照一般的理解,μιμηματα (mimemata) 表示诸多摹仿的结果,但英译者根据语境将其译为“representations”(表现或再现的结果)。

(13)欧里庇得斯的《伊安》(Ion 1427-1429):“雅典娜的礼物/老一套的做法/张着金口的蛇像/赠给床上的婴儿/这些蛇像都是从埃利希特涅斯的两条老蛇那里仿造出来的(Moulded from Erichtonius’ snakes of old/Εριχθονιου γε του παλαι μιμηματα)”。据希腊神话所载,雅典娜赠送给新生儿埃利希特涅斯两条蛇作为他的保镖。按照古希腊雅典人的传统习俗,人们总把金蛇雕像当作礼物赠给新生儿作为护身符。这种习俗是受雅典娜神话的影响。上列诗行实际上描写的布料上所绣的两条金蛇,这块布料正好裹在新生儿伊安的身上。英译者将μιμηματα(mimemata)译为“moulded from”(从…仿造而来),其实也可将其译为“copied from”(仿自)或“imitations of”(是…的摹本)。

(14)德谟克利特(Frag. Diels 154):“人类最初开始从事不同的艺术时,并非是无中生有(create them out of nothing)。他先观察各种动物的劳作,惊叹它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然后自己决定如法炮制,因此,人类采用动物处理问题的方式,通过效仿(κατα μιμησιν)动物的活动中学会了唱歌等艺术与技艺。”英译者将κατα μιμησιν (kata mimesin) 这个短语译为“reenacted their [animals’] actions”(效仿它们[动物]的活动),实际上也可直译为“by imitating”或“by reenacting”。这种效仿不仅意味着“使此物相似于彼物”,而且表示一种学习或习得过程。

(15)阿里斯托芬的《云》(Clouds 559):“依样画瓢似地照搬(μιμουμενοι)我的鳗鱼比喻” (Aped my simile of the eels)。阿里斯托芬曾经在《骑士》(Knights 864-867)里,把当时雅典的某些蛊惑民众的政客比作捕捞鳗鱼的渔民。在这里,他主要借此谴责那些剽窃他人成果的同时代作家,认为他们在进行写作时,往往有拾人牙慧之嫌。英译者把μιμουμενοι (mimoumenoi) 译为“aped”(照搬或效仿),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里面包含着批评性的指责意味,是最早反对剽窃的呼声之一。

(16)阿里斯托芬的《财神普鲁图斯》(Plutus 290-292):“我忠实地扮演着库克罗普斯(του Κυκλωπα μιμουμενος)/就这样塔拉塔拉地一蹦一跳/走在前面给你们带路。”这里描述的是开罗(Cairo)带人回家的情景。由于喜出望外,他们一路欢歌笑语。库克罗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开罗学着他的样子走路,更显得滑稽、开心。这里将μιμουμενος (mimoumenos)英译为“acting”(扮演或表演),可见该词与戏剧表演或扮演艺术是密切相关的。

(17)阿里斯托芬(Thesmophoriazusae 850):“我已经望眼欲穿,而我的诗人/‘他不见踪影’。到底为何?/他或许因为年老僵化的帕拉米德而感到羞愧/什么游戏可以将他带来?啊,我知道/只有他眼中的新人海伦吧?我将扮成海伦(Ελενην μιμησομαι)/我有这位女人所用的衣服。”从上下文看,这些衣服是作为道具的,是供此人扮装成海伦,去吸引那位(望眼欲穿但却不见踪影)的诗人。用来表示“扮装”或“扮演”的μιμησομαι (mimesomai),在此涉及到相关的技巧因素。

(18)阿里斯托芬的《马蜂群》(Wasps 1017-1020):“他说过,你冤枉了他;在暗地里帮助其他诗人之前,他为你做了许多善事,譬如运用(μιμησαμενος)欧里克利斯的先知与理解能力,偷偷地溜进别人的腹中倒腾出许多笑料。”在这里,罗杰斯(Benjamin Bickley Rogers)将μιμησομαι(mimesomai)英译为“using”(运用或使用),这本身也符合该词的原意,即:“像他人一样做相同之事”。

(19)阿里斯托芬(Thesmophoriazusae 146-172):这段诗描写的是阿加芬(Agathon)与姆尼丝洛克斯(Mnesilochus)之间讨论诗人与诗风的对话。“阿:我选穿的衣服要符合我的诗才灵感/先生,一位诗人需要使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那些激活其灵魂的崇高思想/当他歌颂女人的时候/能抓住女人的心思/能装出女人的派头。/姆:那你在描写菲德拉时,是否也养成她的各种习惯?/阿:当他歌颂男人的时候,他的整个外表/要符合堂堂男儿的相貌/人的灵魂总想效仿(μιμησις)我们没有的天赋。/姆:臧恩斯,你在描写萨提儿时,我要是亲眼目睹那有多好!/阿:另外,作为诗人,永远不要野蛮或粗鲁/我的话不乏见证/阿那克瑞,阿尔瑟斯,埃卜克斯/他们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所作的歌曲干净清纯/先生,你也许看见过弗里尼科斯/他仪表堂堂,衣着漂亮/所写的剧本是那样优美/真可谓文如其人。/姆:所以,粗野的菲洛克里斯为什么文笔粗野/鄙俗的克西诺克勒为什么文笔鄙俗/冷峻的特厄格尼斯为什么文笔僵化。/阿:此言不差,原来如此/我知道是什么把我搞得女里女气。”这段对话是在讨论诗与诗人的关系,以及诗的风格与诗人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希腊词μιμησις在此处被英译为“imitate”(摹仿或效仿),主要是指诗人要通过学习他人,来提高自己的诗才,来丰富自己的天赋。阿加芬喜欢而且擅长描写女人,坦言自己的生活方式乃至诗风都相当贴近女人,因此沾染上脂粉气,显得“女里女气”(womanlike)。看来,摹仿或效仿作为一种从事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类似于体验和洞透相关的生活(日常的与情感的),这会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或者更入微,但同时也会从外在的生活方式上和内在的情感心理上影响诗人自身。在这方面,阿加芬就是一个范例,对话中所列举的其他诗人也是如此。



目前,根据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学者一般认为μιμησις一词源于μιμος一词,后者在现存文献中较早见诸于埃斯库勒斯的一出悲剧,其意在于描述酒神狄俄尼索斯出场时所演奏的一种纵酒狂欢的音乐。就我所知,对μιμος一词所作的代表性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该词表示 “宗教崇拜仪式戏剧中的表演者”(actor in a cult drama);[2],二是认为该词意指幕后演员吹奏吼板来“模拟牛叫声(imitations of the voices of bulls)”。[3]

前一种解释主要是克勒尔(Hermann Koller)的看法。据此,他认为μιμησις是μιμος的派生词,其真正的传播媒质是古希腊集诗乐舞为一体的戏剧表演。从本质上讲,戏剧是人的艺术实践活动,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μιμησις的主要涉及对象,并且造就了μιμος这类善于饰演不同角色的戏剧表演者。克勒尔进而指出,不能把μιμησις的动词形式μιεισθαι(mimeisthai)等同于“对现实事物进行机械的、照像式的复制”(eine mechanicshe, photographische Wiedergabe des Realen),那样的看法未免失之荒唐。因为,与μιμησις的动词形式μιεισθαι相关的这类词,其来源与原义并非人们通常所想。在使用这类词的诸多语境里,音乐和舞蹈占有主导地位。这表明此类词的原义不是用来表示普通意义上的“摹仿”或“拷贝制作”(Nachahmung)。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了这层意思。不过,与其原义相比,这层意思显得苍白无力,平淡无奇。因为,该词原本是用来表示音乐与舞蹈表演活动的,具体说来是指“凭借音乐与舞蹈进行再现(Darstellung)和表现(Ausdruck)的”。[4]

至于另一种解释,主要来自埃尔斯(Gerald Else)和豪利威尔(Stephen Halliwell)等人的看法。在1958年发表的专论《公元前5世纪的摹仿说》一文中,埃尔斯试图修正克勒尔的假设。埃尔斯认为,在埃斯库勒斯的那出悲剧中,μιμος一词被用来表示低沉的隆隆作响之音,此音发自原始乐器吼板(bull-roarer),早先专门用于祭祀神灵的神秘仪式。先前,克勒尔断言μιμος是指描写酒神信徒的戏剧中那些善于摹仿动作的戏剧演员,而埃尔斯则予以反拨,认为μιμος在此是指“模拟公牛的不同声音”,该声音是由舞台后面的演员借助吼板这一原始乐器吹奏出来的,因此μιμος表示模拟牛叫声。[5] 按照豪利威尔的看法,μιμος在这里构成一种隐喻,表面上是指吼板发出的模拟性声音,实际上喻示着台下幕后吹奏吼板的戏剧表演者或协助演出的“票友”(quasi-dramatic actors)。表面上看,μιμος固然是利用乐器吼板所进行的一种“声音模拟”(vocal mimicry),但实际上很可能与戏剧表演或扮演活动联系在一起。[6]

值得指出的是,埃尔斯把对μιμησις及其相关词组的语义研究范围限定在公元前5世纪。通过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他认为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μιεισθαι词组(mimeisthai-group),原本包含3层不同用意:(1)模拟表演(Miming),通过言语或歌舞来直接再现动物或人的表情、行为或声音。(2)效仿活动(Imitation),在不涉及实际模拟表演的情况下由一个人效仿另一个人的行为。(3)复制活动(Replication),用物态的形式来复制人或物的形象或肖像。诚如埃尔斯在其结论中所说:



“在公元前5世纪,我们发现尚无一种[有关μιμησις的]理论,但却发现了一连串与[μιμησις]一词相关的用法。其来源的确表明,[μιμησις的动词形式]mimeisthai原本似乎意味着凭借声音或姿势来‘模拟或扮演’(miming or mimicking)人或动物。通常所用的媒介是音乐与舞蹈,但也并非一成不变。无论怎么说,这种扮演活动的根本念头在于通过人类的手段来表示富有特征的表情,行为与音响。因此有理由相信,该词的这种用法是从哑剧的故乡西西里传入古希腊的,最后整个词组在爱奥尼亚-阿提卡地区逐渐被人接纳,直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才被完全吸收采用(对mimos[模拟表演者或哑剧]一词的吸收采用甚至未到此时)。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依然保留着哑剧或模拟表演者一词的基本要义,但在其他地方则派生出一种更为平淡的用法:即表示‘效仿’另一个人的言行。与此同时或随后不久,特别是在第2个派生词mimema [摹本或模拟结果]里,模拟(mimecry)的概念被转化为物质‘形象’(images)了:亦如图画和雕像之类的东西。Μιμησις一词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后期,主要局限于爱奥尼亚-阿提卡地区。该词使用的频率甚少,看起来像是爱奥尼亚人所造,但却包含着上述三种用意。不过,这三种用意在柏拉图诞生时就已流行。柏拉图的μιμησις理念比较复杂,它一方面源于这三种用意,另一方面整合了不同领域的其他思想。”[7]



看来,无论是声音模拟还是人物扮相,派生于μιμος的μιμησις一说,在柏拉图之前就与戏剧或歌舞表演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诚如索尔邦所总结的那样:“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最早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重要词组成分可以排序如下:mimos [μιμος]似乎是词源,动词mimeisthai [μιμεισθαι]从中派生而来,其后再从动词mimeisthai中派生出mimesis [μιμησις], mimema [μιμημα], mimetes [μιμητης]……mimetikos [μιμητικος]等词。在传统意义上,所有这些词与 ‘imitation’ 的[语义]联系如下:mimeisthai表示‘摹仿,再现或描绘’(imitating, representing, or portraying)之类的活动;mimos [μιμος] 与mimetes [μιμητης]意指从事这一活动表演的人士,另外,mimos [μιμος]还可能表示一种戏剧表演(dramatic performance),也就是所谓的‘哑剧’(mime)。Mimema [μιμημα]表示摹仿活动的结果,名词mimesis [μιμησις]表示摹仿活动(尽管该词与mimema的意思相近,也可用来表示摹仿活动的实际结果),mimetikos [μιμητικος]则表示某种能够摹仿或者可以摹仿的东西或对象。”[8]

那么,在搞清上述词组的派生序列之后,我们不仅要问:古希腊语中的μιμησις(mimesis)一词,最早是在何时出现的呢?该词在当时到底有多少含义呢?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μιμησις最早出现在德谟克利特的残篇第154节之中,主要是就音乐而言的。[9] 这里所说的“音乐”(μουσικη),实际上是包括诗乐舞等文艺门类在内的总称。推而论之,与音乐相关的μιμησις,自然涉及到表演、摹仿和再现等活动。不过,在克勒尔等人看来,把μιμησις翻译成imitation (摹仿)或representation(再现),如果不是误译,至少也是误导,因为这两个现代词无法传达希腊语μιμησις的原旨。在他看来,μιμησις源于戏剧性的而非静态性的思想观念。在古希腊戏剧这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中,μιμησις与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用enactment(扮演)、 impersonation (饰演)或performance(表演)来翻译μιμησις更为合适。至于μιμησις所包含的imitation (摹仿)与representation(再现)等义,那是后来的语义外延结果。[10]

按照埃尔斯、豪利威尔和克尔斯等人的观点,μιμησις主要指“诗乐表演活动” (musical performance)中的“声音模拟”(vocal mimicry)或“声音仿制”( reproduction of sound)。在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勒斯时代,μιμησις已经同三位一体的诗乐艺术(μουσικη or musicopoetic arts)及其表演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1] 只是到了柏拉图那里,μιμησις才发生转义,不仅用来表示诗乐艺术的特征,而且用来界定视觉艺术的本质。[12] 对此,克尔斯(Eva Keuls)沿着相关的历史线索,以柏拉图之前与柏拉图之后为历史分界,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μιμησις一词的原义与转义情况,作了如下梳理:

Mιμος一类的同源词(1)直接源于戏剧,主要表示“扮演”(enactment),“出演[剧中]角色”(playing the part of),通过效仿动作和声调等戏剧表演手法来 “表达一种身份,性别或抽象的思想”(the conveyance of an identity, of sex or of an abstract notion)等等;(2)派生于身份认同的观念,主要表示“仿效”(emulation),“以[某人]为榜样[进行习仿]”(following the example of),“设想自己成为[某人]的化身”(considering oneself the reincarnation of)等等;(3)意指摹仿声音,即用吼板和风笛等乐器,模拟声音;(4)意指通过静态的和象征性的手段,来表达一种思想观念,但并不涉及“对[事物]表象的仿制”(copying of appearance)。[13]

据此,从μιμος中演化出来的μιμησις一词,在柏拉图之前的含义可以简要概括如下:(1)μιμησις概念涉及戏剧表演,主要意指饰演(impersonation),重现(reembodiment),伪装(disguise)或以桃代李的表现(one phenomenon posing as another)。在最为幽微的隐喻意义上,作为μιμησις活动之成果的μιμημα,也只是替换物(substitute),而不可能是原样的拷贝(copy)。(2)在很多情况下,μιμησις概念与其说是静态的,不如说是动态的,其侧重点在于突出饰演动作或扮演行为(act of impersonation),尤其是通过哑剧表演的姿势或其他动作,来展现饰演动作或扮演行为。[14] 最近,豪利威尔在新出版的《摹仿美学》一书里,也对此作了类似的总结。他认为,在柏拉图之前,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用法至少可以归纳为5类:(1)表示视觉相似之物(visual resemblance);(2)表示行为效仿与摹仿(behavioral emulation/imitation);(3)表示戏剧角色饰演(impersonation or dramatic enactment);(4)表示声音或音乐制作(vocal or musical production);(5)表示形而上的顺从行为(metaphysical conformity),也就是按照毕达哥拉斯的观点,确信物质世界是摹仿非物质的数字领域的结果。上述五类用法有一共性,涉及一种对应观念,即摹仿性作品、活动和表演与其假定的现实界对等物之间的对应关系。[15]

可见,古希腊语μιμησις的内涵是相当特殊的,主要与当时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戏剧表演传统密切相关。或者说,μιμησις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指戏剧扮演活动或舞台表演艺术的技巧与方法。用现代语词imitation(摹仿)、representation(再现)、expression (表现)或portraying(描绘)来翻译古希腊的μιμησις这一概念,充其量也只是一种简单而宽泛的诠释而已,其令人可以接受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另外,这种翻译由于无法把捉μιμησις的核心意义,也无法涵盖μιμησις的诸多微妙之处,因此确有误导之嫌,即导致人们望文生义或按字索骥,习惯于把μιμησις等同于机械性地仿制或照搬外在对象,照床画床或照猫画虎式地摹仿或描绘对象的外表。有鉴于此,有的西方学者建议使用enactment(扮演)一词,来代替imitation(摹仿)与representation(再现),以便把握μιμησις的要义,同时又不忽视由此派生的上述其他翻译用词。[16]

在柏拉图的对话文本里,首次使用μιμησις(mimesis)的动词形式μιμεισθαι(mimeisthai),见诸于《普罗塔格洛斯篇》,其原话如是说:



“儿童就学之后,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而非一味地阅读文学或学习音乐。一旦学童们能够阅读和理解书写的文学故事时,教师要特别关照他们,要让他们阅读优秀诗人的作品,使他们铭刻于心,能够出口成章。诗中包含着老一辈人杰所提出的许多告诫,以及关乎他们所作所为的种种故事和赞美歌颂之辞。要用这些诗歌来激励学童们学习效仿他们,渴望成为与他们一样的人(΄ίνα ο παις ζηλων μιμηται και ορεγηται τοιουτος γενεσθαι)。”[17]



这里的μιμηται是μιμεισθαι的动词变位形式,其用意是“以某某为榜样”(follow the example of someone),旨在表示儿童在受教育阶段,要通过阅读诗歌等文学故事,学习和效仿书中所塑造的老一辈人杰或好人(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英雄豪杰与智慧的神明),要以他们为表率,使自己在艺术化的陶情冶性过程中,从心性到行动都能以杰出人物或英雄神明为榜样,长大后也能成为类似的人。

尔后,在《理想国》第三卷和第十卷里,柏拉图又多次使用了μιμεισθαι与μιμησις的变位形式,如μιμωνται,μιμητεον,μιμοιτο, μιμησαιτο, μιμησεως,μιμηματα,μιμητικους, μιμητικη, μιμητης, μιμησιν等等。[18] 其中,他先在第三卷里把μιμησις概念应用于荷马的史诗,应用于音乐艺术,并且把诗歌分为叙事(διηγησις)和摹仿(μιμησις)两种体式,认为酒神颂歌直抒胸臆,自言自语,属于叙事诗;悲剧与喜剧侧重扮演,代人表述,故属于摹仿诗;荷马史诗则混用这两种叙事和表达体式。与此同时,柏拉图还区别了正面的摹仿与否面的摹仿,把学习效仿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归于前者,而将学习效仿可耻的反面人物归于后者。[19] 后来,也就是《理想国》的第十卷里,柏拉图又放弃了上述两种诗歌的分类方式,而把所有诗歌都划归为摹仿诗歌(ποιησεως μιμητικη),并且破天荒地将μιμησις概念运用于绘画这一视觉艺术,以期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界定艺术的生成与存在本质。[20] 就摹仿诗歌而言,他认为那主要“就是摹仿被迫或自愿行动的人,并通过他们的行动后果来设想他们是交了好运还是恶运,同时借此表示他们的苦乐感受。” 就摹仿绘画而言,他认为那主要就是摹仿“事物的表象而非实在与真理(φαινομενα ου μεντοι οντα γε που τη αληθεια)”;摹仿者本人,也就成了“形象的创造者(ο του ειδωλου ποιητης)”,“只知道表象而不认识实在”。[21]

概言之,柏拉图一方面保留了μιμησις的原义,用来表示戏剧中或生活中扮演和习仿他者的行为与经验。当然,这种扮演或习仿,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是以道德理想为指导原则的,其终极目的在于闻贤思齐,学习模范,塑造道德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养,造就卓越的城邦公民。另一方面,柏拉图也给μιμησις灌注了新的含义,认为μιμησις意味着仿造或复制事物的表象,同时将其奉为所有艺术生成与存在的本质特征,运用于诗歌和戏剧艺术之外的绘画艺术领域,从而实现了μιμησις的转义,创设了著名的艺术“摹仿说”。

值得强调的是,柏拉图笔下的μιμησις,如同亚理斯多德所言的μιμησις一样,不仅仅是摹仿或描绘可见事物的表象,创造艺术形象,而且也习仿对象的品格,传递和表达相关的情绪与感受。柏拉图把文艺的总称“音乐”说成是最具有摹仿特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对于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来说,其“节奏与调式” 能够直接“浸入心灵”(εντος της ψυχης ο τε ρυθμος και αρμονια),在那里牢牢生根,使人变得温文尔雅。[22] 这种效果本身就意味着摹仿艺术具有表现或缘情的功能,绝非一味简单地摹仿外表。更何况任何艺术摹仿,都是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心灵和双手制造出来的,本身就伴随着主体性的判断、选择以及个人情思意趣的渗入。包括诗乐舞在内的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不可能是简单而机械的摹仿结果。柏拉图的《伊安篇》是论诗歌吟诵与创作的。尽管吟诵荷马史诗的表演家伊安备受苏格拉底的奚落与嘲笑,但他一流的吟诵天赋和表演技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戏剧性摹仿或饰演的颂诗技艺,加上荷马史诗中的动人故事与艺术魅力,产生了魔术般的“磁石”效应(stone of Heraclea),竟让台下如醉如痴的观众,心旌摇曳,无限神弛,坠入“神性的迷狂境界”(divine maniac or divine possession)。[23] 这难道不是艺术的表现力在起作用吗?

其实,只要沿着柏拉图的思路,细读一下所谓的摹仿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及其对人的道德心理的影响力,我们就不会轻易地把柏拉图的摹仿概念与艺术表现完全隔绝开来。在此意义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用“再现加表现(representation-cum-expression)”[24] 来翻译柏拉图意下的μιμησις(“摹仿”),这样或许有助于接近古希腊μιμησις理论的本原面目,同时也有助于澄清某些令人困惑的误解,摆脱那种将其等同于机械摹仿物象的简单做法。再说,柏拉图针对绘画与诗歌艺术的生成所提出的μιμησις一说,尽管置于批判话语之中,但终究涉及到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存在可能的问题。在此意义上,索尔邦将柏氏的μιμησις界定为“艺术创作”(artistic creation)的说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一结论是在逐一分析了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用法及其语境之后得出的。他认为:与μιμησις相关的词组(mimeisthai-group)在公元前5世纪的用法,大多具有隐喻作用,主要意味着以“具体而生动的方式”(concreteness and vividness),“使此物相似于彼物”(to make something similar to something else),“像他人一样做同一件事”(to do the same thing as someone else does)。作为mimesis(μιμησις)的对象,不一定都是指个别的实存现象,有时则是指艺术创作的题材(subject-matter)。希腊造型艺术的某些特征表明,该艺术很少描绘个别的实存现象,而是竭力想要认识各种现象的属性特征(species-characteristic traits of phenomena), 并以具体的形式将这一类型的现象彰显出来。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艺术创作特性(character of artistic creation)的发展趋向。在《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Memorabilia)里,色诺芬指出艺术创作涉及三种要素,即题材(subject-matter),相似性(likenesses)和整体结构(whole);艺术再现(artistic representation)就是根据一种题材把各种具体的相似性聚合在一个整体之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艺术μιμησις论也隐含着类似的观点。总之,“在涉及艺术作品的用法中,[与mimesis或μιμησις]相关的词组很可能已经获得一层新的意思。人们用这些词来表示艺术创作,而奠定艺术创作基础的便是这一观点:凭借色彩、形状和音响等艺术媒介中的相似性,在具体的形式中表现出已知的特定题材。在这里,与‘mimesis [摹仿] 对象’相关联的模糊性,适合于mimeisthai 词组的此类审美用法(aesthetic usage)。对这一[语义]发展过程十分重要的是,色诺芬的《回忆录》中有几个词是用来表示艺术创作观的。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属于mimeisthai词组,有的则不属于这一词组。在柏拉图的对话文本中也发现同样的情况,尽管那里突出的是mimeisthai词组的地位。最后,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与摹仿相关的]词组几乎无一例外地用来表示艺术创作,此外没有别的词用于这一目的。我相信,这一审美用意与一般用意并非天各一方。两者的主要的差别是:审美mimesis(摹仿)的手段有时是明确的,有时则是隐含的,再由于审美用意的不断增加,有关艺术创作的思想兴许会蔓延到属于mimeisthai词组的内涵之中。如此看来,这些词作为权宜性的术语,是用来表达艺术创作的观念与艺术作品的特性的。……另外,诚如当时相关的文本所证明的那样,最符合情理的假设或许是:在柏拉图与色诺芬所生活的那个时期,审美的用意已经出现,而一般的用意尚未废弃。除了表示‘摹仿’这一普通用意外,mimeisthai词组也被用来表示艺术创作,其内涵就包括着艺术创作的有关思想,即:艺术创作就是凭借色彩、形状与声响等艺术媒介中的诸多相似性,将一种题材具体地表现出来。”[25]

现在的问题是,柏拉图的μιμησις论既然包含着艺术再现、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等用意,旧译的“摹仿论”看来非但不能涵盖这些内容,而且还会导致习惯性的误解,即把μιμησις当作机械性的模仿或照床画床式的临摹。那么,如何才能把μιμησις论译为比较恰当的中文呢?我曾想,古希腊的哲学范畴λογος(logos),早先曾被汉译为“道”,其后觉得有些张冠李戴之嫌,故此音译为“逻各斯”,以便传承原义。无独有偶,中国的哲学范畴“道”,早先被英译为“Way”,其后觉得用意平淡且难以对应,因此音译为“Dao”或“Tao”,以期包容原义。有鉴于此,我们不妨也把μιμησις音译为“弥美西斯”。这样,通常所谓的“摹仿论”便可置换为“弥美西斯论”。倘若坚持意译,也可将上述提议μιμησις as representatio-cum-expression汉译为“弥美西斯即再现加表现论”,将μιμησις as artistic creation汉译为“弥美西斯即艺术创作论”。不过,这样绕口罗嗦的译名,想必会使国内的读者望而生厌。为此,我们是否可以参照音译,将柏氏的μιμησις论简化为“弥美论”,借以避免原译“摹仿论”中所包含的片面诠释及其可能的误导误解等问题。本文为了免于引起意外的生疏或唐突之感,依然因循守旧地使用了“摹仿论”这一传统译名,只不过有意采用了象征疑问或非议的引号将其加以标示的软性区别方式。但本文作者始终认为,将柏拉图的μιμησις论音译并简化为弥美论是可行的。



注释:



--------------------------------------------------------------------------------

[1] Göran Sörbom. Mimesis and Art. (Bonniers, 1966), p. 27.

[2] H. Koller. Die Mimesis in der Antike. (Bern ,1954), pp. 13-14. Also see Eva Keuls. Plato and Greek Painting. (Leiden: E. J. Brill, 1978), p. 10;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7.

[3] G. F. Else. “Imitation in the Fifth Century.” Classical Philosophy 53:73-90, 1958, pp. 74-76. Also see S. Halliwell. P. 17.

[4] Cf. H. Koller. Die Mimesis in der Antike. Pp. 10-18; Göran Sörbom. Mimesis and Art. Pp. 13-14. 克勒尔所用的德文术语Nachahmung一般可英译为 copy-making; Darstellung可英译为representation, Ausdruck可英译为 expression。索尔邦在Mimesis and Art (摹仿与艺术)一书中的英文表述如下:”“Koller argues…that …the words belonging to the mimeisthai-group were originally used to denote the activity of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s, these words also mean to ‘represent, express by means of music and dance’.”

[5] 根据豪利威尔的转述,埃斯库勒斯的这出悲剧名为Edonians。Cf.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7. 这一行有时被英译为“bull-voiced…frightening mimoi”(哞哞的牛叫声……可怕的表演者);有时则被英译为 “terrifying, bull-voiced performers bellow from somewhere out of sight”(真可怕呀,摹仿牛叫的表演者在看不见的幕后大声咆哮)。豪利威尔推崇后一种译法。

[6] Cf. G. F. Else. Also see S. Hallwell, pp. 17-18.

[7] Gerald F. Else. “Imitation in the fifth century,” (in Classical Philosophy vol. LIII, 2. 1958, pp. 73-90), p. 87.

[8] Göran Sörbom. Mimesis and Art. Pp. 12-13. 这段英文描述比较简洁,有必要转录于此,以便读者对照查阅:“It is a well-known fact that mimesis and related words were used before Plato and Aristotle even in connection with works of art. Koller’s and Else’s interpretations investigate the ‘pre-Platonic’ history of the word group. Koll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earliest occurrences of the words belonging to this word group whereas Else has collected and commented upon all known occurrences down to about 400 B.C. The earliest and most important members of this word group are,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rdered in the following way: mimos is, it seems, the original word from which the verb mimeisthai is derived, and then the words mimesis, mimema, mimetes (which is not used until the fourth century…) and mimetikos are, in their turn, derived from mimeisthai. All these words are traditionally connected with ‘imit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mimeisthai’ denotes the activity of ‘imitating, representting, or portraying’; mimos and mimetes are the persons performing this activity, although mimos may also denote a certain kind of dramatic performance, namely the ‘mime’. Further, mimema is the outcome of the activity of imitating, mimesis is a noun which denotes the activity of imitating (although it may also be used to denote the same thing as mimema does, namely the concrete result of the activity), and mimetikos points out that something is able to imitate or imitative.”

[9] H. Koller. Die Mimesis in der Antike. Pp. 13-14. Also see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7.

[10] H. Koller. Die Mimesis in der Antike. Pp. 12-14;81-84. Also see Eva Keuls. Plato and Greek Painting. Pp. 9-10;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7.

[11] Cf.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p. 18-19; Eva C. Keuls. Plato and Greek Painting. (Leiden: E. J. Brill, 1978), p. 18.

[12] 豪利威尔认为,μιμητης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就已经与视觉艺术联系在一起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根据,来自埃斯库勒斯描写萨提儿的剧作Theoroi。在这部剧作里,埃斯库勒斯使用了μιμημα这一名词,意在描写萨提儿歌队赞叹扮演者那酷似他们的形象,所欠缺的只是与他们相同的声音而已。这种形象是摹仿的产物,是以维妙维肖、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别人的外表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Cf.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9)。不过,从理论形态上讲,我认为克尔斯的论点更有根据,他明确假定是柏拉图明白无误地讲μιμητης引入了绘画等视觉艺术。

[13] Cf. E. Keuls. Plato and Greek Painting. P. 12.

[14] Ibid., p. 22.

[15] Cf. S. Halliwell. 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 P. 15. “Our evidence for pre-Platonic instances of mimesis terminology, as I have argued elsewhere, cannot be reduced to a chronologically neat semantic development. It does establish, however, that we need to allow for its usage in relation to at least five categories of phenomena: first, visual resemblance (including figurative works of art); second, behavioral emulation/imitation; third, impersonation, including dramatic enactment; fourth, vocal or musical production of significant or expressive structures of sound; fifth, metaphysical conformity, as in the Pythagorean belief, reported by Aristotle, that the material world is a mimesis of the immaterial domain of numbers. The common thread running through these otherwise various uses is an idea of correspondence or equivalence—correspondence between mimetic works, activities, or performances and their putative real-world equivalents, whether the latter are taken to be externally given and independent or only hypothetically projectable from the mimetic works themselves.”

[16] Cf. E. Keuls, p. 22.

[17] Cf. Plato. Protagoras. (Loeb edition), 326a.

[18] Cf. Plato. Republic. Book III, 392d-399a; 595-603.

[19] Ibid., 392d; 393-394; 395.

[20] 克尔斯等人持类似看法。他们认为从柏拉图开始,μιμησις被灌注了照像式地摹仿或复制原来物象的意思。参阅E. Keuls’s Plato and Greek Painting (p. 2, 12, etc)。S. Halliwell则认为,μιμησις与视觉艺术的联系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就已出现。他发现在埃斯库勒斯的羊人剧《观众》(Theoroi)中,由扮演羊人萨提儿的演员组成的歌队,十分赞赏他们彼此相似的形象,而且还专门使用了“形象”(image/ειδολον)一词,用其表示他们形态相似,“只缺嗓音”,认为那是希腊传说中的能工巧匠“代达罗斯的仿制作品”(the mimetic work [μιμημα] of Daedalus)。参阅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第19页。豪利威尔后来还进一步总结说:“迄今对μιμησις一类词组在古代希腊和古典希腊早期的用法所作的研究和取证,收效不大,我们暂且需要避免认定该词背后的语义发展变化的有序性和明确性。但本书现有的论述足以表明,μιμησις这一术语是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应用于诗乐艺术和视觉艺术领域的。在此阶段,将所有这些艺术门类归于摹仿艺术的基础已经存在――斯蒙尼德斯(Simonides)就曾提出了著名的诗画比较说,这一学说道出了当时出现的一种同感,认为艺术出于再现加表现的重叠性情形之中。古代和古典希腊美学发展中的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公元前4世纪摹仿艺术统一范畴化的建立,这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论据。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人,均明确地谈到当时这一范畴化的情形,一种人们广为接受的情形。这两位思想家,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将其奉为各自对艺术问题进行理论反思的起点。参阅The Aesthetics of Mimesis第22页。 不过,在我看来,埃斯库勒斯只是用ειδολον与μιμημα来描述剧中的一种现象,而柏拉图确实从艺术哲学的分析和自觉的理论反思角度来论述μιμησις(摹仿)的。诚如豪利威尔本人所说,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其奉为各自对艺术问题进行理论反思的起点”的。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业师,前者在这方面显然要早于后者,就如同《理想国》的成书年代早于《诗学》的成书年代一样。

[21] Cf. Plato. Republic. Book X, 603c-d; 596e; 601b.

[22] Ibid., Book III,401e.

[23] Cf. Plato. Ion. 533d-536.

[24] 奥尔巴赫在《论摹仿》(吴麟绶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将希腊语μιμησις,简要地阐释为“对现实的再现”(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这种“现实”主要限于“西方文学中现实”(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国内译者将其译为“西方文学中所描述的现实”。豪利威尔在《摹仿美学》里,使用了“representational-cum-expressive character”(再现加表现的特性)来描述公元前4世纪的艺术特征。他说,“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明确证实,在一定的艺术实践及其产品范围内,尤其是诗歌,绘画,雕刻,舞蹈,音乐,以及某些其他活动,譬如声音模拟与戏剧表演等,在人们看来均享有再现加表现的特性,这便使人们将上列艺术视为彼此关联的摹仿艺术群体具有了合法性。”(英文版第7页)。

[25] Göran Sörbom. Mimesis and Art. Pp.204-206. 这段话代表索尔邦的研究古希腊摹仿与艺术之关系的主要结论,选择性地将其转录此处,仅供读者参考。“Greek plastic art…seldom portrays particular and existing phenomena; it strives to realize the species-characteristic traits of phenomena and to manifest the type of phenomena in concrete form…It is possible, then, that the word [mimeisthai] word group tended to acquire a new meaning when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orks of art; these words came to denote artistic creation, and basic to artistic creation was the outlook sketched above: to manifest a given subject-matter in concrete form by means of likenesses in the artistic media colour, shape, and sound. Also the vagueness with regard to the ‘objects of mimesis’ was fitted for such an aesthetic usage of the mimeisthai-group. It may be significant for this development that several words were tentatively used in Xenophon’s Memorabilia to express this outlook on artistic creation. Some of these keywords belonged to the mimeisthai-group, but others did not. The same thing is to b e found in Plato’s works but with certain predominance for the mimeisthai-group. Finally, in Aristotle’s Poetics the word group was almost exclusively used to denote artistic creation; no other words we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This aesthetic sense is not too far away from the general one, I believe. The main difference is that the means of aesthetic mimesis were sometimes specified and in other instances probably implied and that ideas about artistic creation may have crept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s belonging to the mimeisthai-group because of this growing usage. It is likely, then, that these words were used as expedient terms in expressing an outlook on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works of art…Thus, as the textual evidence stands for the moment, the most plausible assumption seems to be that the aesthetic sense developed during Plato’s and Xenophon’s lifetime without making the general sense obsolete; apart from ‘imitation’ in general the mimeisthai-group was used to denote artistic creation a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a subject-matter by means of likenesses in the artistic media colour, shape, and sound.”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7

精华

652

帖子

2031

积分

荣誉居民

陨星最后的金色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6-12-7 03:07 | 只看该作者
太深奥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70

帖子

245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3#
发表于 2006-12-7 17:08 | 只看该作者
搂主自己看懂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资料先放上来,还没来得及细看

记得陈中梅的《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里似有相关讨论,各位不妨先行参阅

[ 本帖最后由 Hermes 于 2006-12-7 06:14 PM 编辑 ]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47

帖子

3206

积分

viscount

不自由,求自在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6-12-14 09:32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大懂,我知识浅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11-23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