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说,亚当属于“原人”的范畴。这个类型的人物在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等两河流域文明的神话中多次出现过,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洪水神话和创世神话的重要性几乎不相上下,但遗憾的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大洪水神话又不是希伯来人的原创智慧。
诺亚的原型在苏美尔叫鸠什杜拉,他是舒鲁帕克城邦的国王兼祭司。按照苏美尔王表的记载,舒鲁帕克是苏美尔第五座称霸的城市,也是大洪水前的最后一个霸主。神王恩利尔对人类的过度繁殖感到不快,遂下令发动洪水,要将万物全部消灭。水和智慧之神恩奇偷偷地嘱咐鸠什杜拉造了方舟,然后通过这条船人类成功地逃脱了灭亡的命运。
通天塔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事实上,巴别塔就是巴比伦塔,这个名称本身就点出了它的来历。通天塔神话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上帝变乱人类的语言。这一点在苏美尔神话中也同样存在。相传,古时的苏美尔人可以和众神毫无障碍地交谈,但是恩奇对人类的卑鄙深恶痛绝,于是用他的神力变乱了人类的语言。
现在伊拉克还遗留着许多塔式建筑的遗迹,不过现在应该不会有人愿意到那去旅游的吧。
刚才说了混沌女神纳穆在圣经中的演变,现在再回过头说一下神王恩利尔。恩利尔与耶和华有许多共通之处。首先从职位上,两人都是“国家元首”。其次,两人都性情多变,反复无常,尤其是在对待人类时常常会非常粗暴,动辄就要灭世。再次,从手段上,两人都喜欢借刀杀人、以夷制夷。在《阿加德的诅咒》中,阿卡德国王纳拉姆辛自称为神,恩利尔大为不悦,于是就制造了一群野蛮人-古梯游牧民族。借古梯人之手,阿加德城被摧毁,一度威震中东的阿卡德帝国宣告灭亡。耶和华也借鉴了前辈的经验,一看犹太人对自己不虔诚了,就“激动”周边民族进攻“选民”,据说,巴比伦、亚述、埃及,乃至希腊、罗马都受到过耶和华的利用。
约伯记恐怕是圣经中为数不多的异类。它讲述了一个虔诚的人,却受到了种种磨难和不公正,但最后仍得到拯救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苏美尔也有,叫做《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又称《我赞颂智慧之神》)。当然,从文学上来说,它肯定比约伯记要粗糙很多。但这掩饰不了其为约伯记原型的地位,从文学史来说,著名的“U”形剧情也是从此发端的。
从风俗上来说,基督教式的婚礼也来自于苏美尔。苏美尔人认为一切都是由神主宰的,连婚姻也不例外。
苏美尔有许多赞颂女神美丽(甚至淫秽)的诗篇,它们成了圣经《诗篇》的来源。不过尴尬的是,苏美尔人YY自己的女神,这情有可原,犹太男人总不能靠YY耶和华这个男神来过活吧?于是在犹太教中有了“天后亚舍拉”、“舍金娜”,以至于诺斯替中的“苏菲亚”等人物的存在,差点忘了还有个玛丽亚。
临走前最后再说一句,苏美尔有句谚语,“勿以牙还牙,公正对待你的敌人”。我想耶稣应该没听过这句话。
耶和华也具有雷神和暴风雨之神的特征,这和迦南的巴力神十分相似。巴力的原型是苏美尔的伊希库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