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部 脸
第二部 不朽
第三部 斗争
第四部 感情的人
第五部 偶然
姐妹;墨镜;肉体;加法和减法;比男人年龄大的女人,比女人年纪轻的男人;第十一诫;意象学;他自己的掘墓人的杰出同盟者;十足的蠢驴;雌猫;对侵犯人权表示抗议的姿势;绝对现代化;成了自己光荣的牺牲品;斗争;阿弗纳琉斯教授;肉体;希望不朽的手势;暧昧;女通灵者.自杀;墨镜
第六部 钟面
第七部 庆祝
阿涅丝的必死
米蘭昆德拉《不朽》分好幾章節 (目錄裡稱為「部」)。
第一部是「臉」,開場作者或故事中的「我」在游泳池畔遇到女主角,
接著故事由女主角的生活和週遭展開。
實質的「臉」是由某種偶然造成的,可能讓我們獨一無二,然也僅是種產品編號而已。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做些你無法理解的事或說你以為的蠢話。因為了確保獨一無二的個人價值,需突顯自己,狠狠的在自己的臉上塗畫更多所謂「個人」色彩。 無非如此,不得存在自己。因為如不彰顯,可能深覺陷在億萬人沼裡,無力自拔。 (但不是所有事都是為了彰顯存在運動,請注意。)
也不是所有的彰顯存在運動都是壞事或丟臉的事。 有時候反而會成為一種溫馨的小記憶片段。 例如書中女主角令人回味無窮的揮手手勢。
是的,回味無窮。 忽然懷疑到底不朽的是那手勢? (因為女主角是看過父親的女秘書做這手勢後學起來的。 之後女主角妹妹也學起這手勢。) 還是學起那手勢的人? (把手勢加裝在身上,像一種能使自己唯一的配備?) 手勢,或那些配備,使人迷惑。 人們不斷力求不同之時,其實也走向一同。
1991年某金黃色飲料公司請酒井法子當廣告代言人,她在螢幕上擺出歪歪的勝利V手勢,這手勢能回想起某幾個曾經要好但已斷音訊的同學。記憶並未模糊,還記得那位漂亮的同學在狹窄的走廊上擺給我看。往前捲動畫面,能記得1990年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歌舞,當他唱到「對你愛愛愛不完~」擺出的手勢,眾家(電視節目和一般百姓)一再模仿。而從不是歌迷也從未學習模仿的我,至今依然能毫無困難的表演出這段。
第二部是「不朽」,講一個叫貝蒂娜的女子不斷地騷擾歌德,讓痛苦的哥德迫使自己與她和平相處,以求平靜。那個最後被歌德稱為「使人難以忍受的牛虻」的女子,除了崇拜歌德,她還崇拜貝多芬等其他大人物;甚至出版一本《歌德和一個女孩子的通信》,直到出版後將近一百年,被人發現她書信內容是假的。 她結識那些人物,其實都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定位自己。 何謂「不朽」?米蘭批評道:「即使有可能製造不朽,預先塑造它,配置它,最後的結果也絶不會和原先計畫的完全一樣。」 成功了又如何? 不成功又如何?不朽的意義是外人和後人賦予的,不見得會是當初你想要的不朽。
第三部是「鬥爭」,分成二十一小節,每節另有標題,標題亦有重複。 每節都講到各種鬥爭及定位。姊妹間、真實的展現與防衛間、肉體和感情間、增加或減少擁有特質或物質、用別人的特質、真實與謊言、真實與眾人所喜歡的意象、外界與自己、朋友與自己、所有物與自己、莫須有與自己、夫妻間、親情間...。米蘭甚至讓女主角的妹妹洛拉做出和貝蒂娜相同的「希望不朽的手勢」,不同前一個揮手手勢,這個手勢代表希望為一些人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在與人們、社會、體制、國家、世界鬥爭拉鋸搶奪捍衛時,自己拼命畫下自以為的定位,也許不為不朽,只為害怕恐懼難過快樂或 ─ 過剩的自我。
第四部是「感情的人」,講人的情感。 第五部是「偶然」,是的,關於偶然。 別忘了,瞬間的偶然可能創造不朽 (可能改變一切)。第六部是「鐘面」,以鐘面來代表人生。 時鐘通常象徵時間,時間象徵永恆不朽。第七部是「慶祝」,作者或故事中的「我」在游泳池畔,與原先他在第一部裡約見面卻未見到的一位教授聊天。後來女主角的妹妹洛拉出現,離開時她做了那個在第一部裡出現過令人難忘的揮手手勢。
似乎每部的內容都和章節標題符合。 雖然我尚無法理解第二部「不朽」、第四部「感情的人」和第七部「慶祝」的標題和內容意義。 似乎所有章節也努力探討所有不朽基因往書名《不朽》指去,大概像蓋金字塔吧。
寫法是蜘蛛網結構。 比如說在第一部完全未出現、只被提到名字的教授,後來在第三部、第五部和第七部戲份增多且辦演重要角色。在第一部和第三部「肉體」一節裡被簡單提到的女主角的情人角色,在第六部跳出來變主角。 在第五部裡男主角變成路人甲。很像港劇,一開始看起來毫無關聯或不重要的角色,到最後全牽連在一塊兒。 也像在走迷宮,那個 M.C. Escher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看起來往上走又像是往下走的迷宮樓梯。 富有討戰性的一本書。 米蘭也不畏教條,任意地、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對事情的想法、解剖人性。
如果你要問他這本書到底在寫什麼,套句他在第五部裡給你的回答:「無法敘述出來。」這是故意的,對抗那些原著改編的電影,可想見他臉上吊詭的笑。 他又說「如果想維護這些小說,就要把這些小說寫成無法改編的。」他又說現今小說都過於服從情節因果高潮跌起引向結局的關係,這樣小說內容只是變成一個導向結局的過程而已。
題外話,看這本書時,忽然發現我曾經在別本書看過別的作者提到這書裡的一句話。在第六部裡:「他想回過身來,找回過去那些女人,再摟抱她們,一直走到底,凡是未加利用的都加以利用。」無論我如何回想,就是無法想起是哪個作者或哪本書曾經引用過;反而是看到這句話時,我能很肯定的曾經看過。 真的很耐人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