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思篇
古人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身在天涯,心在朝廷),这也就是神思。至于文学上的神思,作者的精神 可以达到更遥远的境界:默默地聚精会神,我们的想象可 以远接千古之上;静静地眉头一皱,我们的视线可以直通万里之遥;口头吟哦的是珠圆玉润的声腔;眼前展现的是风云变幻的景色;这岂不是思维的妙境吗?这种思维的妙处,是 内在的精神和外界的事物相交游。精神深藏在胸臆之中,由心灵统管其关键。事物呈现于耳目之前,有语言掌握其枢机。语言的枢机通畅了,事物就无从隐藏其容貌。心灵的关键滞塞了,神思就可能逃遁于无踪。所以运用文思,贵在胸无杂念。为此要疏通肺腑,荡涤胸怀;积累学识以充实胸中的宝藏;明辨事理以增强认识的才能;反复观察以穷究 事物的变化;从容不迫以抽引美好的文辞;然后使聪慧的心灵,采摘声腔而挥洒成篇,杰出的妙手,根据意象而运笔如神。这是写作的首要方法,运思的根本途径。
当我们开始运思,一时万念齐来。我们在想象中处理 题材,在幻境中刻画形象,要登山就纵情于高山,要观海就 心驰于大海,不论我才多才少,都仿佛随风云一同变化了。于是拿起笔来,何等地心高气盛;等到写成文章,比所想的却相差很远!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在想象中构思容易想得妙,用语言来表达就难于写得好了。可见思想化为意 象,意象化为语言,通畅时可以毫无阻隔,滞塞时竟然相距 千里,有时理在心中而求之于天外,有时意在身边而被阻于山河。所以平日要培养性情以通达文理,毋待临时苦 想,光华内涵则文采外发,不必过分劳心了。
作者的才力,有快有慢。文章的体制,有大有小。可是司马相如构思,居然把笔尖咬烂了;扬雄作赋、梦见把五 脏呕出了;桓谭写文,把身体写病了;王充著书,把气血耗 尽了!张衡研写《西京赋》整十年;左思锤炼《三都赋》十二载;虽说都是长篇巨制,文思也是很慢的了。刘安一个早上写出《离骚传》;枚皋一得诏令就把赋写成;曹植作文,有 同口诵;王粲下笔,如录旧作;阮璃在马鞍上写书札;称衡 在酒筵前草奏文;虽说都是短篇文章,文思也是很快的了。那些才思敏捷的人,善于抓住要点,思路灵活,当机立断;而文思缓慢的人,惯于徘徊歧路,几经怀疑才看清问题,反复考虑才拿定主意。才思敏捷,所以他虽快而得到成功; 疑虑多端,所以他愈久愈产生效果。难与易虽有不同,博与精皆有可取。倘使学浅而一味拖迟,才疏而拼命求快, 这样获得成功的,从来未曾听到过。须知作文构思,有两 大困难:思想闭塞者苦于语言贫乏,辞藻横溢者失之文笔纷乱。那么,见闻广博是补救贫乏的食粮;思想贯通是治 理纷乱的良药。广博而能贯通,更有助于作者的心力了。
说到文情的复杂多样,文体的变化多端:拙劣的语言 可能蕴藏着妙趣,平庸的典故也许萌芽着新意。一堆原料,看不出可贵之处,经过加工,顿时间发出光彩。至于作文运思的细微未节,言外之意的曲折变化,真是语言无法形容,笔下知难而退了。要十分精通才能阐明其巧妙,十分圆熟才能通晓其规律。伊尹说不出烹调的奇方,轮扁说不出运斧的神技,大概是非常微妙的吧!
[结语]
神思借形象来表达,
孕育出文情的变化。
万物以美貌召唤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