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是我最爱看的书,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爱看,喜欢那浩瀚的大海,诡秘的孤岛,神奇的东方,还有那曲折离奇的故事以及对人性的拷问与思索。
(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我不喜欢看从头到尾一直悲情的故事,我更喜欢那种看得痛快的故事,《基督山伯爵》就是这样一本书。大仲马曾经说过:“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这种爱憎分明的思想和主旨深深地渗透到这本书里,基督山报恩报得彻底,报仇报得痛快,让人拍手叫好,尤其是当他向他三个仇人义正严词地宣读他们的宣判辞时,我更是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让人震撼的正义的力量。
经常听见这样一种观点,有人认为基督山太残忍了,为什么要那么害人呢?要用爱去感化别人。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不是真的“心地宽大仁厚”,我想说的是,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罪恶的事情不但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会被纵容,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正义可言?对于这个观点,那些自我标榜“仁义道德”的人又该如何解释呢?我们可以看到,基督山是那三个仇人害的第一个人,这三个仇人在刚害完他后不约而同地都感到了恐慌和害怕,如果在那个时候法律就给了他们应有的制裁和惩罚,那他们就不会再继续害人了,可问题就在于法律非但没有制裁他们,反而成了他们的帮凶!这才给他们灌输了“犯罪有理,害人无罪”的思想,才使他们一步步地堕落了下去,从而害了更多的人!这就是那些“仁义道德”者所标榜的“宽容”!我们说,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也是有原则的,无限度无原则的宽容就是纵容犯罪,所以,基督山的复仇完全合理,也是无可指责的。
(二) 梅色苔丝
对于梅色苔丝,应该说她是无罪的,当她满怀着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时,埃德蒙的被捕把这一切都打得粉碎,甚至连一丝希望都没有留给她,第一,她不知道埃德蒙为什么被捕。第二,她不知道埃德蒙被关在哪。第三,她不知道埃德蒙被判的什么刑,是死是活。在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毫无希望的可能下,梅色苔丝能等他一年半,已经是超出一个弱女子所能承受的限度了,当她终日以泪洗面地站在海边眺望等待时,她也在忍受不知名的恐惧和孤独,与埃德蒙在狱中的痛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埃德蒙越狱没有成功,或者死在狱里了,难道要梅色苔丝等他一辈子吗?这太残忍了,也许梅色苔丝在客观上做了薄情女,可事实上她除了嫁人之外再无选择。
梅色苔丝并不软弱,就在她儿子要与基督山决斗时,就在他们之间即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时,梅色苔丝以其超人的勇气与魄力化解了这场冲突,保住了她爱的两个人的生命,她把年青时的一切都告诉了她的儿子,作为一个一直受儿子爱戴的母亲,这将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接下来说说她和基督山之间的感情,基督山并没有怨恨她,并且仍然很敬重她,他跟梅色苔丝海边话别那一段可以说是全书的经典,可他已经不爱梅色苔丝了,这倒不是因为梅色苔丝背叛了他,而是因为经过24年的分离,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埃德蒙·唐代斯,莫尔塞夫夫人也不再是过去的梅色苔丝,两人24年不同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使他们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不可能再走到一处了。梅色苔色也不再爱基督山了,正如她所说,她是活在两座坟墓之间的人,一座是死了的埃德蒙·唐代斯的墓,她爱过他,另一座是她丈夫的墓,她虽赞同杀死他,但仍然要为他而祈祷。
浩瀚的大海边,伫立着梅色苔丝的身影,24年前,她泪眼望穿地等待着她的恋人,24年后,她同样泪眼望穿地等待着她的儿子,命运的轮回是如此的巧合,梅色苔丝的一生注定了她要在等待与希望中度过,基督山的恩人得到了善报,基督山的仇人得到了恶报,可梅色苔丝呢?她报在哪里?她又错在哪里?
(三) 维尔福
维尔福是这三个仇人里唯一让我产生好感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他产生恻隐之心,我一直希望基督山的复仇不要降临在他的头上。
按说,维尔福是这三个仇人里最罪大恶极的一个人,另外那两个之所以害埃德蒙是因为他们出于感情和仕途的原因嫉恨埃德蒙,他们害埃德蒙毕竟是因为恨,而维尔福根本和埃德蒙不认识,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过节,仅仅因为埃德蒙要交送的那封信阻碍了他的发展前途,他就义无反顾地把他打入那生不如死的地狱,可以说维尔福是这三个仇人里最没人性,最自私的一个了,如果说来自熟人的迫害还可以理解的话,那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打击就是最让人寒心,最让人痛苦的了,到后来我终于明白,我之所以会对维尔福产生好感是因为他是这三个仇人里形象最丰满,最耐人寻味的一个。
维尔福是检察官,是法律和正义的化身,他的表象也确实是一个严肃正直的人,可是就在他那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却有着跟他的使命和职责格格不入的实质,他不择手段地害了很多在他前进的路上经意或不经意阻碍他的人,基督山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尔福自己也说过,25年之间不得罪一群人是当不成检察官的。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成了他前进道路上的牺牲品,活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真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另外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这样一位道貌岸然的检察官居然还有情妇,这一切都可以看出维尔福那肮脏龌龊的灵魂。
面对他所做的一切,他不可能感觉不到,他也知道自己是法律的代言人,可他自身却有那么大的罪过,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于是,也正是因为他是检察官,所以他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他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更加热衷于审判别人,揭露别人的罪恶,当他看到有这么多犯人都犯有和他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罪恶时,他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释然和解脱,当他看到别人在他所揭露的罪恶面前瑟瑟发抖时,他会因为自己的罪恶隐藏得那么深不为人知而感到得意和满足,他就这样在他的工作中寻求平衡和幸福,他以揭露别人的伤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那份罪恶感,他已经是一个不正常的接近变态的人了。
同样,他几乎不具有人的感情,在他的家里,哪里还有家的温馨和幸福?父子不像父子,父女不像父女,夫妻不像夫妻,甚至连和他的情妇都没有正常的情人关系,他好像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他对所有人都抱有戒心,他自然也就得不到别人的爱,他的父亲鄙视他,他的女儿惧怕他,他的妻子利用他,由此,他更加变得没有正常人的感情,他那正直清高的表象和扭曲变态的心灵越走越远,人格分裂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24年前,他派人抓走了正在订婚仪式上的基督山,24年后,他受基督山的派遣抓走了同样在订婚仪式上的他的亲生子,24年前,他让基督山受尽了来自不知名的打击的痛苦,受尽了生不如死的折磨,24年后,他家里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神秘地倒下,他也受尽了不知名的恐惧和折磨,最终,他以法官的身份审判自己的儿子,却被儿子当成罪犯,揭发了那隐藏已久的罪恶,当基督山最后向他说出了自己真是身份时,他是这三个仇人中唯一一个没有感到恐惧的人,因为当时他的思维已经极度混乱,加上他的仇人太多,也许他早就忘了他曾经害过一个叫埃德蒙·唐代斯的人,他所想到的是,他的名声已毁,他的亲人已去,他受到了不知来自何处的神秘力量的打击和揭发,最后他疯了。
疯了,这恐怕是三个仇人中最好的结局,和菲尔南相比,他没死,和丹格拉尔相比,他虽然活着,可他疯了,他把一切都忘了,过去那些痛苦的记忆,那些痛苦的经历,他全忘了,疯子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想知道。对于这样一个双重人格,人格接近分裂的人来说,疯是他最好的解脱。
(四) 等待和希望
当基督山在监狱里已经要绝食而死时,他留住了希望,耐心地等待。
当莫雷尔坚信瓦朗蒂娜已死,决心以死殉情时,基督山劝他选择等待。
当人处于山穷水尽之时,不要轻易放弃,再坚持一下,多等待一会儿,也许就会柳暗花明。
在等待高考分数期间,也需要抱有希望,不管结果如何,也许我也会在现实给我的一片废墟上建起希望的大厦。
波涛汹涌的海面,基督山伯爵带着心上人驾一叶扁舟,消失在海天之间,望着书中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一首歌: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对比,唯有经历过最大厄运磨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乐趣,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感受到生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