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想写一个关于岳飞的词《小重山》的赏析,所以收集些资料,今天去《宋史》看,吓得一跳,竟然有496卷,以前早有所听闻此史书是正史中修得较差的一类,其作者脱脱等人短时间修起来如此大部头的数字,其质量的确值得怀疑。因为岳飞关系,所以还要简单读读宋高宗和秦桧以及相关的人的传记,就去找宋高宗本纪,又是吓得一跳,竟然从卷24到32计9卷全是,我复制文字都头痛!
然而更让人觉得要读的,是我后面找到的有关岳飞夫人的资料。第一任夫人刘氏,在1118年嫁给16岁的岳飞,后生两子岳云和岳雷一女岳安娘。1127年岳飞留妻在汤阴待母养子,自己随宋高宗投入抗金战场,后汤阴沦入敌手,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中,刘氏失散,遂媳婆分开,刘氏也离开了孩子。《岳飞庙志》说,岳飞十八次派人去汤阴迎接家眷,均未找到。“直到1129年,岳飞驻进宜兴,才寻回母亲和二个儿子,因刘氏巳失,1130年春,岳飞在宜兴另娶李娃为妻。1138年六月初,岳飞任湖北京西宣抚使时,遗侍臣王忠臣往楚州韩世忠军中下书,得回书欲临行,世忠嘱之曰:‘传语岳宣抚,宣抚有结发之妻,见在此中,嫁作一拥押之妻,可差人来取’。忠臣回,密报飞以世忠语,飞不答。世忠上闻,飞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待老母,不期妻两经重嫁,臣切骨恨之。巳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1)史书也不曾再记载刘氏,遂不再见其资料。
在读到岳飞最后说的话时,又想到《汉书》里记载的朱买臣,就是那个一边担柴一边读书的人。想我当初买了一本《汉书》,因为同姓就先读了他,读后不由得汗流夹背。朱买臣担柴诵书时,“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朱买臣当上会稽太守后,“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每每读到最后一句,我都会想象联篇,那些片言只语意味深长,我相信此其中藏匿有那个平凡女子的辛酸,就替女子抱不屈,而朱买臣不是一个让他人痛快的人,她最后一个月的生活更是令人泪滴。
我为朱买臣的妻子的选择庆幸,她终究有自己的幸福,而我可以说我这个同姓是没有得到过幸福的,这当然不是个人的武断。刘氏也是幸福的,她在那样的年代她一定努力找过她的婆婆和孩子,但终究是失望了,而又不敢去面对岳飞,正在绝望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平凡的男人,她也是幸福的,而功名和青史就扔给那些以求功名的人吧。我真正爱的就是这些平凡的女子,这些平凡的女子才是更有权利和选择得到自己的幸福,我大胆猜测也只有平凡的女子男人才能够更接近幸福!
附:(1)见"岳飞网"的"岳飞夫人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