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我译的Christina Rossetti [打印本页]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6-3-24 09:37
标题: 我译的Christina Rossetti
Song
Christina Rossetti

When I am dead ,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art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adow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I may forget.



挽歌

当我死去,我的爱
别为我唱那哀歌
别在我沉睡的额前
栽下那红色的玫瑰,茂绿的苍柏

就成为那柔嫩的青草,
将我覆盖;
就成为那沾湿着露珠的树影,
将我掩埋;
你记得也好
忘记,也罢

我将再不能看到树影
我将再不能感受雨滴
我将再不能听,
那夜莺忧伤的小曲儿
枕着梦境等待晨曦
再不能起身或者坐定
也许我会记得
也许,会忘掉

Christina Rossetti与Elizabeth Browning、Emily Brote并称Victorian时代英国三大女诗人。她出身天主教家庭,诗风含蓄而多情,又不乏理性,被Woolf称为“英格兰的夜莺”。Rossetti灵性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欲哭无泪的哀伤,端庄而且肃穆。没有Elizabeth Browning完美的冷静,Emily Brote晦涩的深沉,一颗真诚爱着,挣扎着,却渴望宁静的灵魂,就是这样赤裸裸,没有遮拦,没有矫情,没有造作。志摩的《偶然》显然受了Rossetti的影响,模仿甚至可以说直接引用了她的诗句

2006/3/20于朗润园陋室
作者: mu    时间: 2006-3-27 21:21
Christina Rossetti,恩,诗还不错吧,个人觉得没有Browning的好
翻译得蛮简洁,与原文文风符合,应该算是不错的译作
作者: 怀抱花朵的孩子    时间: 2006-6-1 23:53
整首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八行.被楼主译成三部分,失去了原作的结构.这是翻译的大忌.
作者: Ciao    时间: 2006-6-22 18:24
When I am dead , my dearest,译作:当我死去,亲爱的
可不可以呢?
作者: Ciao    时间: 2006-6-22 19:10
我也翻译一下,是否恰当就不知道了,如果出错,尽管批评

挽歌

当我死去,亲爱的
别为我唱那哀歌
别在我沉睡的额前
栽下那红色的玫瑰,茂绿的苍柏
就成为那柔嫩的青草,
将我覆盖;
就成为那沾湿着露珠的绿茵,
把我掩埋;
你记得也好
忘记,也罢

我将不能再看那树影
我将不能再感受雨滴
我将不能再听,
        那夜莺忧伤的小曲儿
沉梦到天明
不能起身或者坐定
我可能还记得
或许,就忘了

[ 本帖最后由 Ciao 于 2006-6-25 07:42 编辑 ]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6-9-11 11:46
标题: 回复 #3 怀抱花朵的孩子 的帖子
原诗的结构的确被我做了修改,很感谢指出,但我以为英文诗的结构是根据英文韵律的特点而定,转译过程不必拘泥于结构的刻板,还是注重原诗内容上的神韵为上.陋见如此,还望斧正
作者: 怀抱花朵的孩子    时间: 2006-9-11 12:51
诗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任何一个诗人都读字词的选择"推敲"再三,更不用说句子长短篇章结构,美国的"新批评"派又被称作"结构主义"(Formasl Criticism),虽然这个Form的含义广泛的多,但是也包括我们现在讨论的范畴,所谓"神韵",我不知道这个词的概念是什么.但是我始终觉得诗是从词语句子结构开始的.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6-9-11 19:14
标题: 回怀抱花朵的孩子
首先纠正一下拼写错误: formal  criticism
所谓New Criticism强调的文本是一个autotelic artifact,也就是说文本类似于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它本身具有目的性和完整性.它带着自身的目的被书写,以自身的方式整合,文本的意义并不依附于文本创作者本身,也不依附于与文本创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和情感经历.也就是说新批评认为文本一旦被创作就完全独立了,完全脱离它的创作主体而独立.它是相对于Biographical Criticism而言的.
这个话题要谈的话恐怕三言两语恐怕无法尽然道之,然而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个人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我坚信任何阅读都不可能在伦理和情感下的真空下进行,对文本的阐释亦然,翻译无疑是对文本的阐释,因而这就注定了它必须被"介入".事实上我认为文本从被创作伊始就已无法摆脱被介入的命运,因为我无法想象我可以在一个毫无历史背景和情感头绪的情况下去阅读杜甫或者莎士比亚.此其一.
其二,我认为新批评的原则产生于它自觉的世俗性,这使它远离了西方过去正统的神学和形而上的理论事实上它也正是在反对这种理论的过程发展起来的.但问题是即使我们拿掉那些神秘的目的论按照所谓公正的形式主义理论去看待,阅读和翻译诗歌时依然无法彻底把它净化为一个"他者".因为我同样无法想像,我在读到诸如'爱",“忧伤”,“灵魂”这样的词语时,我不去求助于我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和我所依附的情感头绪,像分析一道数学题那样去分析它。
Cleanth Brooks和Penn Warren,具有典型意义,他们极力维护文本不被外来意识所侵扰,但正如在哲学,心理学领域里我们所看到那样,在文学理论上结构主义遭到了后结构主义或者说解构主义的批评。因为现象学家让我们知道(正如我所上文理解的):观察者不可避免地把“自我”投射到被观察的事物上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歪曲了任何受到这种投射影响的“他者”。“客观化”的结果无疑是权威当道!我从来都不会像犹太人崇拜塔木德那样崇拜文本,因为在文字的王国里所谓权威我以为是没有的。
Harold Bloom在他的那篇“The Breaking of form”打算为他所谓的“所有语言的神秘理论”和“彻底的语言虚无主义”找到一个中立,提出一个对抗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体系努力地争取不被另一个体系奴役。但是我认为在阅读的过程没有中立可言,非此即彼。不是你被文本影响就是你去影响文本自身。
不揣冒昧,望继续指教
作者: 怀抱花朵的孩子    时间: 2006-9-11 20:42
哦,不好意思,打字打错了.
首先声明:我也不是结构主义者,之所以提到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只是想强调一下结构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我这里有本书<<Contexts for Criticism>>,里面讲到各种批评流派,从最早的模仿说到最新的新历史学派,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每种流派都有它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今天读重读<<镜与灯>>时还看到Abrams反复讲批评史的发展,是一点一点过来的.
另外结构主义和新批评他们也不是文本崇拜,没有那么简单,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的.要知道他们在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
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也许以后会写专门的文章讨论这些.我只想说的是新批评他们对批评史的探讨与贡献是有历史意义的.
另外,把Harold Bloom归为结构主义我觉得很值得商酌,是有很多人这样来归类,也把Bloom当作攻击的目标.但是我总觉得Bloom跟Cleanth Brooks他们很有区别,他写的<<影响的焦虑>>就是很不一样的视角.
而且任何批评流派都不是单一的,只能做类比,不能笼统的用一个人代表一个群体.
结构主义确实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好好学习.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6-9-12 08:49
标题: 回复 #9 怀抱花朵的孩子 的帖子
anyway i prefer to clarify my opinion:
1,在下并无全盘否认新批评之意,亦知晓举凡流派无不溯古承今,这是适用于任意一个理论发展的golden rule.所以在下一开始就提到该问题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新批评的中心观念和对文本的看法甚至可以源溯至新教改革时期Luther有关<圣经>读者解释圣经的独立性问题.至于是否有文本崇拜我持保留意见.
2,在下并无否认新批评历史地位之意,但在下并不认为一个主流理论就能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者.这无疑又是权威的霸权.
3,最后,在下并没有将Harold Bloom归为结构主义,不知是否是阅读误差,呵呵. 事实上他本人早年写<突破形式>或<形式的突破>时是站在一个中立者的立场上来试图调和西方早期文论史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新近崛起的新批评的,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那样,晚期则回归了己犹太人的rabbin传统,这点在<西方正典>里有很明显的表现.

[ 本帖最后由 Erato728 于 2006-9-13 11:07 AM 编辑 ]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6-9-12 08:52
参见:
Henning Graf Reventlow,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and the Rise of the Morden World ",trans.John Bowden (London:SCM,1984)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