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少数民族乐器 [打印本页]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3
标题: 少数民族乐器
琤尼简介

琤尼是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


  琤尼: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O0年历史。
  琤尼长65 厘米,宽17 厘米,高10 厘米,琴体用整块圆形泡桐木雕凿成半管状的槽,弧面向上,两端分别设有7个穿弦孔和弦轴,张弦7根,过去琴弦用棕丝或马尾搓成,现使用丝弦或钢丝弦,弦下设柱,一弦一音,以马尾弓拉奏。琴底胶以杉木薄板,开有供持琴用的圆孔。

  琤尼按五声音阶定弦,从低到高为g、a、C‘、d’、e‘、g‘、a‘。站立演奏时,左手将琴横托左肩前,右手持弓拉奏。坐势演奏时,可将琴身斜放在左腿上。演奏中根据音高的变化,左手转动琴身,右手转动琴弓,需密切配合。曲调多用级进音程,大跳旋律较少。

  本世纪80 年代初,对琤尼进行了改革,加大共鸣箱,增强音量。琴弦由原来7根增到16根,可将琴平置于桌上演奏,解放了持琴的左手。并吸收筝的指法和二胡的弓法,右手既可持弓拉奏,又可弹奏;左手可按压各种混音、泛音和装饰音,丰富了演奏技巧。

  近年来,又改革制成竖式高音琤尼、竖式中音琤尼和卧式低音琤尼。它们保持传统琤尼特点,加大共鸣箱,增设了指板,变空弦演奏为按指演奏,音域扩展到四个多八度,并能转调演奏。可用于独奏、重奏、参加乐队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3
藏京胡简介

藏京胡是藏族拉弦乐器,仿京胡制作,流行于西藏、四川及云南、青海、甘肃等地,主要用于歌舞和藏剧伴奏。


  藏京胡:藏语称“宾旺”、“必汪”。藏族拉弦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及云南、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藏族居住地区。

  藏京胡主要用于歌舞和藏剧(藏语称堆嘎)伴奏。热巴艺人在演出时,由男艺人边奏边舞。在康巴地区的弦子歌舞中,它也是主奏乐器。
  藏京胡是仿汉族京胡制成的,形制相同但琴体稍大,全长约60 厘米。琴杆和琴筒均为竹制,琴筒前端蒙以蛇皮或羊皮,后敞口。琴杆上端置两个木制弦轴,轴顶旋成球形,张两弦,置有琴码,用马尾弓拉奏。

  藏京胡按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音色清脆、明亮。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4
马头琴的历史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源于奚琴,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
建国后马头琴的发展。>>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历史久远,源于奚琴,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曾于1275年5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马头琴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

  由于流传地区不同,马头琴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异。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等地,则叫做“潮尔”,蒙语称为“绰尔”。

  马头琴多为是演奏者自制自用,全长100厘米左右,与坠琴相似,不设千斤,琴箱两面都蒙皮膜,从山口到马子为琴弦的有效使用范围,琴弦分别用40 根(里弦)和6O 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拉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弓子的马尾是在两弦外面擦弦,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4
呼日的历史

呼日是蒙古乐器“四大件”之一,现流行于流行于内蒙、东北和华北地区。
四胡在湖北及桂北天峨的壮乡等也很流行。>>


  呼日:又名“四胡”,蒙古族称“四弦”、“侯勒”和“胡尔”,清代的音乐论著《律吕正义后编》中称“提琴”。18 世纪上半叶以前流行于我国内蒙和华北地区,是蒙古族人喜爱的民间乐器,与三弦、笛子、马头琴合称为蒙古乐器“四大件”。型如二胡,但有四弦,每两根同度调音,它的演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用指尖而用手指第二节内侧。
   四胡的音响宏亮,清脆、响亮、明快,优美动听,它主要用于曲艺、曲剧、皮影、地方戏曲、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在内蒙古地区也用于独奏,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四胡的一、三弦和二、四弦,分别定音为g 、d1 ,音域由g ~g2 。小四胡定弦为d1 、a1 ,音域由d1 ~d3 。演奏时,四胡的弓、指法与二胡大致相同,但在蒙古族说唱音乐伴奏中,有时用左手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有时还从弦下弹弦,并用弓子杆敲击琴筒,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

  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说唱艺术“乌力格尔”,汉语称蒙语说书或胡琴书,通常是一人用大四胡自拉自唱,所用的四胡琴杆高大、弓子特别长,弓子中间还镶上钢片或象牙等,使拉起来和木质琴筒碰击出有节奏的声响,犹如拍板一样。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6
艾捷克的历史

艾捷克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后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现流行于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艾捷克:维吾尔族、乌孜别克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外型别致独特,琴筒球形,木制。内侧蒙蟒皮,通过音柱与桐木板连接,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周围有发音孔,琴托或转动,用以调整弓与弦的角度,音色具有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相结合的效果。流行于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艾捷克一般有主奏弦两条,在主奏弦的弦柱下另设有若干共鸣弦,弓用竹片张马尾而成,演奏时用弓擦奏主奏弦,其它弦起共呜作用。   

  维吾尔族艾捷克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后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它与藏族的根卡、苏联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尤其与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加曼察琴近似。

  在维吾尔族民间,据说艾捷克是开门、关门或车轮轴转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它最初流行在南疆的和田、莎车和喀什一带,后来逐渐传到北疆和东疆各地。

  到了清代,艾捷克被列入宫廷里的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属于胡琴类乐器,《律吕正义后编》记载:“司胡琴一人,回名‘哈尔札克’”。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7
胡西塔尔简介

胡西塔尔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拉弦乐器,久已失传,后经吐尔逊江挖掘改革而成。外形与曼陀林相似,演奏姿势和方法与艾捷克相同,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适于演奏哀伤低回的古典乐曲及活泼轻快的现代乐曲。


  胡西塔尔:原称“艾西塔尔”。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胡西塔尔维吾尔语“胡西”是“非常悦耳好听”。“塔尔”意为琴弦,合起来即“悦耳的琴弦”之意,久已失传。20世纪70年代吐鲁番著名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乐器制作家吐尔逊江经改革制成了胡西塔尔,使古乐器重获新生。
  胡西塔尔源于新疆皈依怫教时期的回鹘乐器艾西塔尔(波斯语,意为8 根琴弦),其外形与古代印度、尼泊尔一带流行的“萨朗济”非常相像。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和小提琴同出一源,艾西塔尔很可能是由萨朗济演变而来。

  胡西塔尔全长约80 厘米,外形和西洋乐器曼陀林相似。由琴头、琴颈、共鸣箱、琴马、系弦板、弦轴、琴弦和琴弓构成。琴头雕刻以百灵鸟形,下设弦槽和弦枕,左右各置核桃木弦轴两个。用以缠绕主奏弦,琴颈较短,正面胶有指板。共鸣箱采用桑木或杏木制作,由6 块木板胶合而成,外形似瓢状,正面蒙以梨木或白松面板。琴的底部设有“人”字形支架。4 根主奏弦通过面板上的琴马,拴在系弦板上,在琴须左侧还没有七条共鸣弦。也通过琴马控系在琴箱底部。主奏弦采用小提琴弦,共鸣弦使用钢丝弦。琴弓采用小提琴弓。

  胡西塔尔的定弦,常根据所奏乐曲的调式而定,可以随时调整。一般4 条主奏弦定弦为g 、d1 、a1 、e2 ,七条共鸣弦定成d 、#f 、 g、 a、 b、 d1 、#f1 。音域约两个半八度。演奏时,将琴的“人”字形支架置于左腿上,其姿势和方法均与拉奏艾捷克相同。左手按弦取音,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琴体可以左右自由转动。演奏借鉴了中外拉弦乐器拉法。胡西塔尔的发音虽不及艾捷克明亮,但高音响亮、中音结实、低音浑厚,既有二胡、小提琴的悠扬柔美,又有萨它尔、艾捷克的醇厚劲健,富于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适于演奏哀伤低回的古典乐曲及活泼轻快的现代乐曲。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7
果哈简介

果哈是苗族拉弦乐器,流行于西融水苗族地区。



  果哈:苗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融水大苗山苗族地区。
  果哈用杉木、桐木挖空制作,规格大小不一,全长50 ~80 厘米。共鸣箱较长,外形似葫芦剖面,正面蒙桐或松木薄板,面板偏上方正中开有一个圆形的小出音孔。背板略呈弧形。琴头为方形,无装饰,左右各置一个弦轴。琴颈作为指板,不设品位。张两条棕丝弦。琴面置有弦马。琴弓用当地特产的“都梭竹”(又称“棕叶竹”)作弓杆,拴以棕丝而成。弓在弦外拉奏。

  果哈的演奏姿势有两种,一是将琴夹于两膝之间。左手按弦,右手持弓,一是将琴的尾端顶在左上胸处,左手托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两弦多按五度关系定弦,常定为c1 、g1 。也有定为小三度或四度的。果哈音量较小,音色沉闷、近似鼻音。多用于伴奏传统史诗说唱。

  在贵州省丹寨、荔皮、三都、都江等地,流行有与果哈形制相近的拉弦乐器,称作“古瓢”。通体用整木挖成,全长约50 厘米,琴箱宽25厘米。琴体呈瓢形,蒙木制面板,两轸两弦,定弦为c1 、g1 。演奏时,将琴尾顶于左上胸处,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音色柔弱、悠扬。主要用于伴奏古瓢舞和叙事歌曲(苗语称“古歌”》,也用于游方等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8
柯布孜简介

柯布孜是哈萨克族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青海、甘肃西部等哈萨克族聚居地区。



  柯布孜:哈萨克族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青海、甘肃西部等哈萨克族聚居地区。
  柯布孜全长约63 厘米。琴身用一决整木料挖成。琴头无饰,下设弦槽和弦枕,两侧设有3 个弦轴,左1 右2 。琴颈细而长,正面为指板,无品位。共鸣箱挖成羹匙形。上半部为敞开式外露,不蒙膜或板,下半部蒙以骆驼羔皮或羊皮。经改革的柯布孜,则在共鸣箱上半部蒙以薄木板而成。皮膜上设琴码,张3 条用骆驼筋制成的琴弦。定弦为g 、a 、d1 、音域为g ~g2 ,达两个八度。

  演奏时两膝夹住琴箱,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音色柔和优美。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改革后除有高音何布孜外,还有中音、低音和倍低音柯布放。它们是一族富有地方特色的拉弦乐器,已用于哈萨克民族乐队。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29
朝鲜族奚琴

朝鲜族奚琴是朝鲜族拉弦乐器,形制与板胡相似,常用于独奏、合奏及歌舞伴奏,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奚琴:又称“乡胡”,是朝鲜族拉弦乐器,其形制与宋代流行的奚行相同,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奚琴与现代板胡相似,全长85厘米,琴筒竹制或木制,筒前蒙以桐木面板。琴杆、弦轴木制,弦轴呈葫芦形,琴头呈歪脖状,两弦,用马尾弓拉奏。

  朝鲜族奚琴是延边艺术学校的主修民族乐器之一,它采用五度或四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持琴杆,按弦为满手握弦,不换把位,音色柔和明亮,接近板胡,一般用于独奏、合奏及为歌舞伴奏。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1
铁琴简介

铁琴是藏族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近,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江孜及西藏广大村镇,多用于伴奏藏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谢”,现在多用于藏戏伴奏。



  铁琴:又称“太琴”、“特琴”或“铁胡”。藏族拉弦乐器。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江孜及西藏广大村镇。
  铁琴的形制与汉族二胡相近,全长约75厘米。琴筒木制圆筒形,前口蒙以蟒皮或蛇皮,后口为敞口。琴杆竹制,杆上端置有两轴。弦轴木制,轴顶旋成圆球形。张弦两根。琴杆中上部开有长圆形小孔,琴弦通过小孔系于弦轴上。皮面中央支有琴马,琴筒下面装有琴托。琴弓与二胡弓相同、铁琴是仿汉族二胡制成的,除琴杆竹制外,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二胡也不同,弦轴与琴筒不是平行的,而成垂直角度。

  铁琴按五度关系定弦,多定为d‘、a‘,用马尾弓拉奏。音色醇厚。“铁”是藏语“慢”的意思,适于演奏舒缓的曲调。多用于伴奏藏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谢”,现在多用于伴奏藏戏。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1
朗多依简介


朗多依是黎族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海南黎族地区,外形和二胡相似。



  朗多依:黎族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海南黎族地区。音量较小,发音较尖锐,音色不及二胡丰满、圆润,表现力也逊于黎族的吹奏乐器。
  朗多依的外形和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近似,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琴弦和琴弓等组成,全长约80 厘米。

  琴杆、琴筒和弓杆均为竹制。弦轴木制。琴筒前口获蒙以蛇皮或用竹笋壳制成的面板。张弦两条。琴弦和弓弦均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称作“鸡螺丝”的棕色细藤制作。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1
彝族三胡简介

彝族三胡是彝族特有的弓弦乐器,是民间乐舞“阿细跳月”的主要乐器。流行于云南路南、圭山、弥勒、沪西和宜良等彝族阿细人和撒尼人聚居地区。



  彝族三胡:彝族特有的弓弦乐器,阿细人称“嘿胡”,撒尼人称“嘞胡”,木制琴筒,蒙蛇皮(或羊皮),琴杆用紫竹,杆端有三个森轸,三弦。琴弓略粗、竹制弓形、双股马尾,分别穿于一、二弦及二、三弦之间。演奏时一、二弦与二、三弦同时发音,音色丰富独特,柔和、圆润,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云南彝族的两大支系“撒尼”与“阿细”人的民间乐舞“阿细跳月”常用此乐器演奏。流行于云南路南、圭山、弥勒、沪西和宜良等彝族阿细人和撒尼人聚居地区。

  演奏时,奏者多用一条细绳拴住琴头与琴尾,系于胸前钮扣上,将琴筒置于腰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阿细人嘿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1、C2、C1),中弦音高,外弦音低,里弦音居中;撒尼人嘞胡定弦为(g1、c1、c2),外弦音高,中弦音低。

  三胡因马尾分开两股,不论拉奏里弦或外弦,中弦都同时发音,形成自然和音。三胡因琴弓短小,弓法上多用灵巧的分弓,指法的特点是滑奏,多用装饰音。旋律多变,音响丰富、甘润。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2
根卡的历史

根卡是藏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最早只用于宫廷音乐及古典歌舞囊玛的伴奏,后多年不流行而濒于失传,20世纪50年代得到复兴。音色柔和、清亮,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根卡:藏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清亮,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相传五世达赖时期(1642—1682),根卡从拉达克地区传至拉萨,被上层统治者据为己有,用以演奏宫廷音乐供少数人享乐,藏族的古典歌舞囊玛,就是在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只用一支札木聂伴奏,到了18 世纪初第六世达赖后期,才使用根卡伴奏,根在达赖的宫廷乐队中已用二百余年。  

  20 世纪初13 世达赖后期以来,因囊玛衰退而使根卡濒于失传境地。西藏和平解放后,根卡才得到复兴。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3
萨它尔的历史

萨它尔是维吾尔族民间拉弦乐器,历史悠久。外形和弹布尔相似,音色清脆、刚健,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萨它尔:又称“塞他尔”。维吾尔族民间拉弦乐器。历史较为悠久。外形和弹布尔相似,音色清脆、刚健,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萨它尔波斯语“萨”为“三”、“它尔”是“弦”,意为3根弦的乐器。

  据民间艺人回忆,最初的萨它尔,确为3 根琴弦,早在14 、15 世纪时,维吾尔族民间已经出现这种乐器。

  它最早流行于南疆喀什一带,后来逐渐传至北疆和东疆各地。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

  本世纪初,萨它尔流传到哈萨克族人民聚居的边城伊宁。今已流行全疆各地。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5
牛腿琴的结构

牛腿琴:又称“牛巴腿”。侗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因形体细长如牛腿而得名。流行于黔、桂、湘三省洞乡山寨。


  牛腿琴:又称“牛巴腿”。侗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因形体如牛腿而得名。明清史书记载称之“二弦琴”,黔东南的侗族人民,还由它两根空弦发出的谐音而称之为“给以”、“果给”,流行于黔、桂、湘三省洞乡山寨。
  古老的牛腿琴琴体长50厘米左右。用一整块杉木制成,下半部挖空。上面蒙以杉木或桐木面板而成共鸣箱。琴颈较宽,上端的琴头呈方形。两侧各置一个硬木强轴,两条琴弦采用细棕绳。琴的尾部钉有一小块牛皮,皮上钻有小孔用以系弦。弦马置于面板中部,弓子用细竹为杆,系以一缕棕丝而成。牛腿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使用棕丝弓摩擦棕绳弦。所以它的发音纤柔而略带嘶声,音色别具一格。能够与人声、语言十分密切的结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

  牛腿琴在民间,多为自制自用,尚无统一标准,不仅使用的材料有别,琴的大小也各异。在三江侗乡多为琴长55 厘米、宽9 厘米、厚5 厘米的小牛腿琴。改革后,扩大共鸣箱,在弦马一侧的面板上开了音孔,在面、背板之间支以圆形木质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先后采用丝弦和钢丝弦,改用马尾弓等。扩大了音量和音域,使琴声清脆铿锵,音色明亮动听。有的还在牛腿琴的尾部置以弯形金属架,演奏时可挟于奏者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既减轻了左手负担,又丰富和发展了演奏技巧。创年代初制成低音牛腿琴,成为民族乐队中的低音拉弦乐器,有良好的音响效果。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35
克雅可简介

克雅可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克雅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克雅可全长约70 厘米,外形与短把羹匙相似,琴作用一整木制成。琴头古朴无饰,左右各置弦轴 1 个。琴颈较短,上窄下宽,正面作为指板,不设品位。共鸣箱里匙形,上部外露,下部蒙以骆驼羔皮或羊皮。皮面上设琴马。张两束马尾制成的琴弦。按四或五度关系定弦,定成g 、C1 或g 、d1 ,音域g~g2,有两个八度。

  演奏时将共鸣箱夹于两膝间,左手持琴运指按弦,右手执马尾弓拉奏。音过优美柔和,犹如带弱音器的小号。多用于独奏,适于演奏古老的传统乐曲,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6-4-16 15:41
可惜我所属的民族没有特色的乐器。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