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雨果与迪更斯人道主义的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董奕姗    时间: 2006-4-30 18:22
标题: 雨果与迪更斯人道主义的比较
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之比较





雨果的人道主义并不是其思想的主干,而是他的浪漫主义思想的一个分支。而且,与狄更斯相比,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人物要鲜明而有代表性的多,他们有着更强的干预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比如冉阿让、敦文、格兰古瓦。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有些一厢情愿。因此,雨果的作品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比大多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加深刻、更加彻底。通过一些有古典英雄气质的人物的对比来呼唤黑暗中的光明。可以与参考两则片段来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比较。

  在《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控诉只是一封信,他甚至“不能”站到台前来现身说法。在革命党人作出了严厉的判决之后,他又竭力想阻止这种血腥的复仇。梅尼特医生尽管深知封建贵族的罪行,且其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但又抱着一种不现实的幻想,妄图用一种乌托邦式的情感去化解一切。

  我们来看《笑面人》,格兰古瓦在贵族院参加讨论是否增加女皇丈夫的封地时,勇敢、甚至有些让人觉得可笑地站出来发表长篇大论。声泪俱下地描述底层人民的苦难,痛斥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肮脏。最终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敲响吸血鬼们的丧钟。

  二者在人道主义理解上的差异,不妨可以从历史上来分析。狄更斯的时代英国已经完成了“光荣革命”,政治结构趋于稳定。社会矛盾主要是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之间的劳资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带来了开疆拓土、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这种发展的代价是无产阶级的血泪。这种矛盾对狄更斯来说是无法作出单一选择的。他的人道主义就是一种调味料,想通过理想的方式来调和这个矛盾。在其中前期的作品中,矛盾冲突往往是以富人发善心来解决的。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是那个时代英国文学的局限性。

  19世纪的法国,王权、霸权更替。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舞台下面,是普通人永远都无法摆脱的悲惨命运。雨果是一面战旗,他从一个保皇党发展到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斗士的思想路程,正是那个时代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史。他对现实的无情批判造就了他那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神话。在我的辞典里,雨果的定义就是“伟大”。
作者: G.Z.D    时间: 2006-4-30 19:05
唔~雨果是把丑恶的现象揭示出来~狄更斯是“把人们召唤回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他的目的不在于揭示丑~而在于赞颂美~我更喜欢他~一直觉得他属于浪漫主义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
作者: 董奕姗    时间: 2006-5-1 09:56
标题: 谢谢!
嘿嘿!你的论点很精辟!
作者: mu    时间: 2006-5-2 14:15
原帖由 G.Z.D 于 2006-4-30 19:05 发表
唔~雨果是把丑恶的现象揭示出来~狄更斯是“把人们召唤回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他的目的不在于揭示丑~而在于赞颂美~我更喜欢他~一直觉得他属于浪漫主义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


对!
两个人,从正面与反面带给人们希望,这才是文学应该做的啊~~~
也许这希望过于盲目
作者: G.Z.D    时间: 2006-5-4 22:11
他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4 23:14
LZ的第一句话很精辟,后面的看法略显粗糙。您说雨果的批判力度比大多数批判现实更深刻、更彻底,不知道这个大多数里都些有什么人,能稍作列举吗?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6-5-5 10:39
倒没觉得‘雨果的批判力度比大多数批判现实更深刻、更彻底’,只是觉得他更加激情些罢了。
另外,我觉得雨果和狄更斯其实都还算比较光明面的,都在宣扬仁爱和欢笑,只是角度不同。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5 14:35
“批判现实主义”是高尔基操用的术语,类似于一个标签,从标签出发去思考未必是一个公允的角度。阅读雨国、狄更斯、G.爱略特、包括俄国的几位大师我感觉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宗教体验,是泪水和幸福的混合感受。人道主义(方便起见,套用一下,也未必准确)可能是这种感受最坚实的部分。这些人的作品总是有一个朝上的结构,始终是把现实提起来的,而把这种特征归结为“批判”(或许需要在特殊意义上定义这个词),并以此为出发点去为梳理、排列,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
作者: mu    时间: 2006-5-5 14:41
请问,狄更斯与爱略特的"宗教体验"如何讲呢?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5 20:42
我想至少我感觉到的是这样。至于作品本身,泛化了的宗教体验作为一种情感结构无论是字里行间或是直接的宣示都再明显不过。尽管G.爱略特的文字多少有些肉麻,使得尼采在《权力意志》中对其温情脉脉极尽嘲讽。至于狄更斯,他自己说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以批判之名或以肯定之名对作品作家归类,并不见得恰当,事实上很多作家对自己文学史上的名分都有异议,比如马尔克斯就否认他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而认为就是现实主义,我想此现实主义按传统的理解,无论是写作手法意义上的还是流派意义上的,都没有成立的依据。
作者: iceberg    时间: 2006-5-13 01:18
当时欧美文学虽以英法为主流
也虽然在历史上保持着政治间的某些血脉相系
但传统的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文人的创作动机和思路却并不相同
即使计划相同年代
也很难放在同一层面进行客观比较和评说
作者: beethoven0205    时间: 2006-7-5 12:04
原帖由 G.Z.D 于 2006-4-30 19:05 发表
唔~雨果是把丑恶的现象揭示出来~狄更斯是“把人们召唤回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他的目的不在于揭示丑~而在于赞颂美~我更喜欢他~一直觉得他属于浪漫主义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


有时候,一定要分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让人为难,或者说是”主义“让人为难。比如说,托尔斯泰〈复活〉中贵族与妓女的爱情;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杀人犯与妓女的爱情。浅薄之见,且没有结论。见谅!
作者: G.Z.D    时间: 2006-7-5 14:55
原帖由 beethoven0205 于 2006-7-5 12:04 发表


有时候,一定要分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让人为难,或者说是”主义“让人为难。比如说,托尔斯泰〈复活〉中贵族与妓女的爱情;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杀人犯与妓女的爱情。浅薄之见,且没有结论。见谅!

是啊是啊~有时读书真的不想想那么多……
作者: bittersweet0    时间: 2006-12-11 11:32
作家写作的目的、手法等很难用主义去套的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7-1-13 17:28
雨果对于人道主义的看法可以在《九三年》中看出来。
作者: Mlin    时间: 2007-1-16 19:33
人道主义和战士的使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怜的郭文
作者: zjabh    时间: 2007-11-24 11:09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5-5 02:35 PM 发表
“批判现实主义”是高尔基操用的术语,类似于一个标签,从标签出发去思考未必是一个公允的角度。阅读雨国、狄更斯、G.爱略特、包括俄国的几位大师我感觉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宗教体验,是泪水和幸福的混合感受。人道主义 ...


您说的我不太能理解,但一个流派的定义只是由一人(无论此人有多大影响)凭空或牵强附会地提出,个人以为是不可能让千万人接受、发挥、阐述的!
作者: 一路向北    时间: 2007-11-26 19:29
我想转到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暗蓝色的海
作者: 一路向北    时间: 2007-11-26 19:30
http://hi.baidu.com/%B0%B5%C0%B6%C9%AB%B5%C4%BA%A3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08-3-25 20:51
狄更斯比较幽默,这个我知道。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1-22 18:03
他们都是歌颂美好的吧。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