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17|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王昭君想到伊凡

[复制链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5 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番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读中国的怀古诗,觉得中国的古人是伟大的。他们的睿眼洞穿历史的云雾,看透了某些真实。王昭君款款向我们走来,分明带着几分幽怨,那凄苦的神情让我们心碎。她在哀伤什么?独在异乡的寂寞、遭人冷遇的苦痛,还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对自己命运无法把握的悲哀?杜甫告诉我们,昭君是幽怨的。我难以想象我们今天的以及古代的大男人们竟能够冷静地看着这一弱质女流,以她那纤弱的身躯,去承载一个民族的痛苦。而我们却在一旁叫好。我们把她捧上了高高的神坛。“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的和平,需要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为代价,然后皇帝们心安理的坐稳他们的位子,然后不痛不痒的赞扬几句。且不说昭君出塞是不是有那么大的政治影响力(东汉末年,在中原烧杀抢掠的不正是匈奴人吗),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里面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的悖谬。
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以牺牲一个人的幸福为代价去获取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这正不正当?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正当”。在平常人看来,这是一道再好做不过的选择题,一个人的幸福算什么?牺牲一个人的幸福以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这时再正常不过的了。但事实如此吗?个人的苦难在浩漫的历史长河中被忽视,一代一代的血迹被遗忘,人类辉煌的大厦实际上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但后人看不见,他们只见到历史上的辉煌,而从不去顾及辉煌背后的代价,人性的代价。中国的古人是见到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诗人们看到了辉煌功业背后一个个个体生命的血的代价,并为这些生命发出了同情和痛苦的呐喊。“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宗教大法官》的前一章(第四章)《叛逆》里,伊凡对阿辽沙指责他“叛逆”进行辩答时,也涉及国家理性以及权力的逻辑与人权之间的矛盾。他说:“不管一个人能不能在叛逆中生活,但我是愿意这样生活的。请你对我直说,我要求你,请你回答;假设你自己要建筑一所人类命运的大厦,目的在于最后造福人类,给予他们和平和安谧,但是为这个目的,必须免不了要残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物,——比方说就是那个用小拳头捶胸脯的孩子吧,要在他的无法报偿的眼泪上面建造这所大厦,在这种条件下,你答应不答应做这房子的建筑师呢?请你坦白说,不要说谎!”孩子的眼泪与全人类的天堂,孰轻孰重,在有些人的眼里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伊凡却为此苦恼的几近神经错乱。他要恭恭敬敬的把入场券退还给上帝,他承受不了这种价值的荒谬。而宗教大法官做出了选择,在面包与良知面前,人类最后的选择是面包。凯萨的终归是凯撒。政治的大磨盘从来就不在乎上面一个个生命的斑斑血迹与累累白骨。“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读书人一声长叹!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6-5 12:57 PM 编辑 ]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0

精华

98

帖子

29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2#
发表于 2009-11-1 12:3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王昭君很幸福
至少比在汉朝后宫里斗来斗去的好多了
而且千载留名,没啥不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1

帖子

33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41#
发表于 2009-8-30 10:54 | 只看该作者
昭君出塞是不是悲剧,建立在弱者血泪之上的人类文明其代价是否值得,都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任何判断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我们追求正义、善良等价值,动机未免不是思嘉式的。或者更像是一种契约。总有人受伤害。人类的追求难道是永远的悖谬?这个问题很无聊。我只是想说,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生存下去。愿各位同仁开心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40#
发表于 2009-8-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39# chinesepoet

我又不是昨天才注册的,只是没想到文革已成为历史了,历史仍然不能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7:1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我们不想谈,这个私下可以谈,但是论坛必须生存,希望你理解!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8#
发表于 2009-8-21 09:44 | 只看该作者

帮倒忙

37# 本人张江安

其实前两天我一共有三项“论坛活动”,有一项却胎死腹中了。

几个月前,我就注意到这里有位朋友想深入了解一下文革,因为他最近没来,前天我就先发个闲帖准备稍后再提供一下帮助,不料正因为这个举动导致帖子被删,真是后悔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7#
发表于 2009-8-21 09:41 | 只看该作者
和两位再谈下去就涉及到哲学问题了,我虽然不是真懂这个倒也不是束手无策,但我觉得谈哲学是拿工资有家庭的,或暂时花父母的钱但对未来信心满怀的人的事,而我都不是,只能等到我不知哪天闲得没事做时才能继续。对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36#
发表于 2009-8-20 12:06 | 只看该作者
兄弟啊,你总不能把那段材料理解成王昭君争着抢着想往外边跑吧?她是没办法啊。一个“不得见御”的后宫怨女,在白头与“自由”之间选择,这就非得往爱国精神、自由精神上靠吗?王昭君的选择很有魄力,但以动机论,实无拔高的必要。事实上,在走了一圈后,人家还是想回来,当然,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将之理解为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她是三个代表的坚信者。
还是要看清楚我说的“强迫”是基于什么说的,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你没有对统治者说不的权力,你自愿的也好,不自愿的也好,你不能做你自己的主,这是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一直存在。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5#
发表于 2009-8-20 10:39 | 只看该作者
34# 小香可


您自己也说“最根本的”“是自愿还是强迫的问题”——显然是暗指王昭君是被迫出塞的,而不是别的什么更高深的东西。您如果不是对上面的资料视而不见,难道认为这个前提还存在吗?

本来今天是不准备打一个字的。经常睡眠不足(午睡补充是幻想),神经控制能力减弱,对攻击嘲讽(例如下面旧IDzjabh帖子里一个突如其来的“刺客”)有时不得不勉强忍受,但对于您这样的质问我不能忍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34#
发表于 2009-8-1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香可 于 2009-8-19 22:23 编辑

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反对怜悯心经说的汉族优越性是中国文化骨子里的缺点,是汉族知识分子对昭君之怨解读的意识背景这个观点,要说我有什么前提,这就我的前提,这个前提怎么不存在呢?我不知道这个前提被什么取消了。
我再明确一下好了,我国历史长期以来心态是开放的,这种心态下,汉族的优越心态是空中楼阁。这种心态的泛滥是近代的事情。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0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