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章太炎:文学如何能求进步?

[复制链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4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如何能求进步?我以为要“发情止义”。何谓发情止义?如下述:“发情止义”一语,出于《诗序》。彼所谓“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所谓“义”是礼义的“义”。我引这语是彼的意义再推广之:“情”是“心所欲言,不得不言”的意思,“义”就是“作文的法度”。桐城派的文章,并非没有法度,但我们细读一过,总觉得无味,这便因为他们的文,虽止乎义,却非发乎情。他们所作游记论文,也不过试试自己的笔墨罢了。王渔洋的诗,法度非不合,但不能引人兴趣,也因他偶到一处,即作一诗,仿佛日记一般,并非有所为而作的。清初侯方域、魏叔子以明代遗民,心有不平,发于文章,非无感情,但又绝无法度。明末大儒黄梨洲、王船山,学问虽博,虽有兴亡感慨;但黄文既不类白话,又不类语录,又不类讲章,只可说是像批语,王船山非常生硬,又非故意如此,都可说是不上轨道的。所以文学非但要“之乎义”,还要“发乎情”。那初作文,仅有法度,并无情,用以练习则可,用以传世则不可,仿佛习字用九宫格临帖,是不可以留后的。韩昌黎自以为因文生道,顾亭林对于这话有所批评。实在昌黎之文,并非无情无义,若《书张中丞传后》,自是千古必传的,可惜他所作碑志太多,就多止于义不发于情的了。苏东坡的史论,有故意翻案的,有不必作的,和场屋文一般,也非发于情之作。古文中非无此流,比较的少一些。诗关于情更深,因为诗专以写性情为主的。若过一处风景,即写一诗,诗如何能佳?宋代苏、黄的诗,就犯此病。苏境遇不佳,诗中写抑郁不平的还多,而随便应酬的诗也很多,就损失他的价值了。唐代杜工部身遇乱世,又很穷困,诗中有情之作,可居半数,其他也不免到一处写一首的。杜以前诸诗家,很少无情之作,即王、孟也首首有情的。至古代诗若《大风歌》、《扶风歌》全是真性情流出,一首便可传了!

诗文二项中:文有有法无情的,也有无法有情的;诗却有情无法少,有法无情多;近代诗虽浅鄙,但非出乎轨外。我们学文学诗,初步当然要从法上走,然后从情创出。那初步即欲文学太史公,诗学李太白的,可称作狂妄之人呢!我们还要知文学作品忌多,太多必有无情之作,不足贵了。

二三十年前,讲文学,只怕无情,不怕无义。梁任公说我是正统派,这正统派便能不背规则的。在现在有情既少,益以无义,文学衰堕极了。我们若要求进步,在今日非从“发情止义”下手不可。能发情止义,虽不必有超过古人之望,但诗或可超过宋一下诸诗家,文或可超过清以下诸文家!努力!

——摘自章太炎《国学概论》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0

精华

43

帖子

129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0#
发表于 2007-6-22 08:01 | 只看该作者
章太炎连文学也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0

帖子

30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9#
发表于 2007-6-20 16:24 | 只看该作者
继承与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8#
发表于 2007-6-16 20:47 | 只看该作者
我理解了……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20:3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啊彭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章先生说的情,是真情实感,并没有限定情的内容是风花雪月,你说的哲学思考这些当然可以作为文学内容,但是要发自内心,不要做无病呻吟。而且他也没有说要把文学分为情和法,他只是针对文学的衰落指出其弊病,并提出挽救的方法,并不是在提出什么系统的文学理论。

我觉得他提出的两点,是击中要害的。

我觉得你可以参看一下托尔斯泰的《什么是艺术》,他也有类似的观点,即文学作品首先要真诚。

关于法度,我要引歌德的两句诗:

在限制中才能显出大师的本领,
惟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

当然法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法是在那里的,就算你抛弃了章法,那也是你的章法已臻化境。蔑视法度的恶果,就是现在写梨花体的也可以称诗人了。

所以最后那句话”在现在有情既少,益以无义,文学衰堕极了。“我觉得还是很精辟的。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924

帖子

5823

积分

marquess

Athos Frank Fang

Rank: 9

6#
发表于 2007-6-16 17:5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要一个产生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和精神是高尚的,那么它就属于中国文学的精华。不应该用一个个死框架限制住“中国文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5#
发表于 2007-6-16 17:3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情有义好一些啊……

另外 to 无聊啊彭:

1.情与法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哪个国家都有,而且我觉得,没有“法”的国家的文学一定还没有成熟
2.要是抛弃了“中国的文学”(“国学”这词有点令人反感),那总是不太对的,除非你不用中文写作。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发表于 2007-6-15 00:29 | 只看该作者
Hermes 原谅晚辈的无礼,我是一个无知的人,说错了的地方还请您包含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7-6-14 23:23 | 只看该作者
仅仅把文学当作文体的艺术和感情的表达,又怎么能叫“进步”呢?
当代的文学掺杂了哲学的思考,对人性的剖析,而越来越忽略对我们原先所谓“美学”的看法——难道只有风花雪月才是美学么?
我向来对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十分鄙视。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这罪恶罪恶的咒语,先来诅咒一切推崇国学的人,因这最恶的心要下地狱吧,也绝不回改。

因为推崇国学在我看来就是对西方文学的否定,就是否定更先进的文明和文化,否定对人性的剖析的深刻,否定对人本身的研究。
用一句昆德拉的话来结尾:
假如人们不愿在走出这个世纪时仍然跟在进入这个世纪时同样愚蠢
那就必须抛弃浅薄的审判道德主义,而想一想这一丑闻.
一直想到底
哪怕它会推翻我们原先对人之为人的一切确信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7-6-14 23:1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同意章太炎的观点。
首先,我以为,诗歌先从情上入手,而不是从“法”,诗歌,表达的是情感,或者意境,如果不从情开始,而是从文法,那还有什么意义?我说的当然是现代诗歌
其次,把文学分为情和法恐怕只有中国人这么看文学了。
文学,多么广阔的一个词啊!
我们古今中外,每一个伟大的创作者,都会重新定义文学的含义。无论是鲁迅先生把文学当作启蒙教育,还是昆德拉先生把文学看作对人的行为的解释,都是对文学的进一步发掘。
而仅仅把文学看作是章法,和情感——中国人总喜欢干这种事,恐怕是太过时,也是违背了文学进化的吧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1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