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耶利内克为何抢眼中国阅读界? (转)

[复制链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3 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耶利内克为何抢眼中国阅读界?


2006-05-24 08:33:39  






  □邱华栋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在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中国读书界的人气迅速升温。继《钢琴教师》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耶利内克文集》5卷本,《贪婪》与《情欲》是其中的两本。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耶利内克会轻轻敲打语言,就好像一位医生轻轻敲打病人的胸口。”
  耶利内克陡然间成为中国阅读界的一道风景了。她的《钢琴教师》的翻译书稿,在被出版社以“市场不好”的理由封存了数年之后,于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两个月之后,就立即推出了,目前的发行量已经直逼10万册,而长江文艺出版社更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组织出版了《耶利内克文集》5卷本,包括了她的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一个中篇小说集和一本关于她的研究评论集。而且,据我所知,还有两家出版社也将推出她的另外四种作品,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耶利内克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将达到10多种。可以说,耶利内克是最近1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中国运气最好的一个,也是大受市场欢迎的一个。比如,去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库切的书,虽然短时间抢译了五六种,也没有成为畅销书,而前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则更惨,国内翻译出版的几本书,完全被市场所冷落了。
  与此相比,耶利内克可以说真是大热了。这里面有一个特别令人感到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样的国外作家,他(她)的作品的语境,刚好和国内的语境相契合,从而就立即会得到我们的真正青睐?难道耶利内克如当年的米兰·昆德拉被翻译介绍过来的时候一样,正是眼下我们最需要的作家?在耶利内克的作品中,性和政治,是她着力探讨的两个话题,两口深井,两个不断被打开的窗户,和两潭不断被她所搅动的浑水。我前几年的时候就看过电影《钢琴教师》,深为其中的法国影星于佩尔的精湛表演所震动。在耶利内克的小说和剧本中,对性和性别联结的人类关系,进行了特别精微和胆大的阐释。比如《钢琴教师》中,女主人公和自己母亲对她的占有欲,以及她对比她小的男学生的占有欲,奇妙地对称了起来,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古怪和病态的人类性关系,这里面随之展开的,又是关于权力和性的纠缠,占有和解脱之间的搏斗。耶利内克非常善于在很小的地方着眼,在几个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人物关系中,给我们展示人类自诞生以来,越来越被自身创造的文化所束缚,同时内心的野兽又想不断地挣脱出来的那种内心的图景。
  在她的另外一部小说《情欲》中,工厂厂长以妻子泄欲,而厂长妻子为了释放母爱,爱上了一个大学生,但是最后也被大学生所欺骗,并且被他利用了她的身体,使她在母爱和性爱两个层面上都遭受了严重挫折,丧失了自我。表面上看,耶利内克给我们展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女性存在的现实,她从当代欧洲女性性状态的隐秘的异常状态出发,抵达了女性主义乃至女权主义的彼岸,为女人所张目,实际上,她探讨的是更大的问题:权力,在男人和女人的角逐中,在女人和女人的控制与反控制中,权力总是越过了性和性别的帷幕,直接地对人的命运发生作用。
  政治是耶利内克另外一个符号特质。在奥地利文坛上,像耶利内克这样深深地搅入奥地利当代政治的女作家,可以说非常少见。在我们的印象里,奥地利是一个音乐的国度,风景如画,美丽富饶,安静祥和。可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竟然是耶利内克多次宣称要永远离开的地方。现在公开的资料显示,由于有犹太人血统,她在政治上,一直是奥地利极右势力的死敌,她的大幅头像,也是极右势力在竞选广告上攻讦的符号,她的大量的话剧,题材和体裁都别具一格的散文剧、独幕剧,活报剧,都在直接地和奥地利当下的现实政治有关,也和被政治遮蔽的性与性别的纠葛和缠斗有关。
  耶利内克在社会知识分子和女性小说家之间来回摆动,在两个领域里都获得了惊人的效果。这样的作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作家假如离开了对社会现实发言的姿态,失去了对现实的判断力和勇气,失去了发现被权力、被信息、被历史、被性别、被各种文化的、意识形态的符号所遮蔽的隐秘存在的能力,那么,你永远都是一个二流的。
  《耶利内克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所有不安,厌恶。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8:3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欢迎欢迎,大家自己读书难免会有读不出来的地方,常来论坛讨论讨论,能学到很多呢,问候楼上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
发表于 2007-7-22 16:20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写的啊,我以为是哪个记者写的.看过他的小说和他编的书,写的一般,书到编的有趣.评论钢琴教师的文章已复制,决定读完书再读评论...好好与楼主切磋切磋...谢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5:49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篇评论钢琴教师的文章,楼上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http://www.reeds.com.cn/viewthread.php?tid=10215&highlight=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5#
发表于 2007-7-22 15:08 | 只看该作者
《钢琴教师》买了,一直没看.卡夫卡的作品也很喜欢,能找的也都读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部代表作也看过.曾被里面的长名字搞混过.可不像楼主说的没有阅读感哦.
"很有内涵,句句都值得学习。"到是楼主说的实在.呵呵.
我可能被她的<米夏埃尔>绊到了.语言反叛,语言创新什么的.....
《钢琴教师》一定会读,挺怕错过什么的....谢谢楼主指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8:1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文章说“与此相比,耶利内克可以说真是大热了。”这个相比是和以前的科诺奖得主比,而不是跟昆德拉和村上比。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8:0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文学可以比较,那么我想耶利内克要比帕慕克强的多得多。
耶利内克的小说不是阅读性强的小说,耶利内克是接近内心与纯文学的作家,不求书卖的多少,类似于这样的作家有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性都不强。但是很有内涵,句句都值得学习。
另外,所谓阅读也是因人而异,我就是在看过卡夫卡后,便不觉得耶利内克更拗口了。
当然了,如果楼上真的感兴趣,不妨再看看她的《钢琴教师》和《欲》。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2#
发表于 2007-7-21 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中学生,买过一本上海译文出的耶利内克的<米夏埃尔>,感觉不是那种有力量感的书.相比下,昆德拉和村上春树有更为广泛的阅读群.在我看来君特格拉斯的书也比耶利内克的有阅读感.帕幕克也比耶利内克抢眼的多.耶利内克为何抢眼中国阅读界?也不知所谓的"中国阅读界"是哪一界?猜想一下,只能认为是跟风的那一界."刻奇"的那一界.
我的愚见,但也不代表我的观点.诸位大师宽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2 06:5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