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5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吉诃德》读后感 可评论

[复制链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1 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没有文不加点的本事,像这样要表达一些复杂东西的文章要修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以应以此为准。

在读书笔记区发布读后感及读后备忘,按着美洲——非洲——俄、日——东欧的顺序,现在到了南欧。


前后经过26天,读完了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刘京胜译本),这是我继《巨人传》(简写本)之后读的第二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名著。


小说通过穷贵族吉哈诺痴迷于骑士小说,化名唐吉诃德,三次出外“征险”的经历,广泛描写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严酷。


唐吉诃德严守骑士道,立志抑强扶弱,却耽于幻想,脱离实际,做出许多疯狂以至于滑稽的举动,为书中增添了许多笑料;但只要不涉及骑士道,他又往往能够头脑清醒地发表不少真知灼见。由于他的愚蠢举动,处处挨打受骂,甚至遭到公爵夫妇和安东尼奥绅士挖空心思的戏弄。

唐吉诃德的志向固然是可敬、可佩的,但是他的志向是针对一个虚幻的世界的,这样的世界既然一定会破灭,建立在这样世界上的理想怎么可能不会破灭呢?从这层意义上说,我认为他的“征险”是毫无意义的。至于后人把谁谁比作唐吉诃德,那是就志向上的类似性而言,而非这位骑士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行动本身,也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

他的侍从桑乔·潘沙忠诚、善良,在公爵戏弄他委任他为巴拉托里亚岛总督时,显示出了出人意料的才干;然而桑乔又具有自私、贪财、刁滑、患得患失的品性,体现了一个喜剧式的西班牙农民形象。

小说在唐吉诃德和桑乔的“征险”过程中,还穿插了诸如卡德尼奥和卢辛达、多罗特亚和费尔南多的爱情故事、“小说插小说”的意大利故事《无谓的猜疑》、德别德马上尉的俘虏经历(据作者本人的经历改编)、巴西利奥和基特里亚的爱情故事、摩尔美女安娜·费利克斯一家的遭遇等次要情节。作者似乎受到了《一千零一夜》的深刻影响。

总之,《唐吉诃德》(通译《堂吉诃德》)不仅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也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

                                                                                            ——2006年8月20日日记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6-22 10:49 编辑 ]

0

精华

101

帖子

306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09-4-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作品文学史上的意义大过在当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被阅读的意义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堂吉诃德》已经失去了现实相关性是吗?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具有反思倾向的青年人,特别是在如今的中国,都可以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自己,看到教育所吹起的理想主义泡沫,在现实面前一个个破灭的生动景象。堂吉诃德好像是我们一生中所扮演的那个小丑角色的写照,是那个不反省的我们。


有点纳闷,既然没有读过,那么这些所谓的反思阿,现实面前的破灭阿,看到自己阿。。。这些感觉
又是从哪里来的。
恕我直率,你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当然, 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对经典的挑战和叛逆或是虚荣心理,而仅仅表达我对你某些观念的不认同。
吹笛子的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01

帖子

306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09-4-12 19:13 | 只看该作者
韩波大哥。。
我想问,既然你没有读过,为何如此肯定这本书的价值?
吹笛子的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924

帖子

5823

积分

marquess

Athos Frank Fang

Rank: 9

16#
发表于 2008-11-13 17:03 | 只看该作者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确是为了推翻当时骑士小说的精神统治。起初我觉得这是一部讽刺小说,讽刺一个愣头愣脑的傻骑士。但几年后我发现,他其实是把骑士精神纯洁化了。骑士精神不是一种用来追求美女芳心、功名爵禄的手段,而是人性的一种乌托邦。当堂吉诃德冲向风车之时,我仿佛看到拿破仑的羽林军在溃北的人潮中英勇地冲向死亡,或者说“充满光明的坟墓”。骑士精神价值观的衡量标准不是胜与败,而是一种战斗的勇气,一种列奥尼达和三百勇士抵抗波斯大军的勇气。在战场上的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4

帖子

132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5#
发表于 2008-11-9 10:5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上学期上外国文学课的时候还讨论了的。堂吉诃德化的桑丘才是最完美的人!!!!
踮着脚的青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西门 的帖子

您比我年长6岁!我得称您“兄”了。论坛里长者恐怕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08-8-22 21:2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惭愧,本人已经36岁了。我看书比较随意,喜欢的就看下去,看了一半,觉得不怎么好,就换一本,主要时间宝贵。得罪,得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8-8-21 22:35 | 只看该作者
用“过时”来评价一部四百多岁的经典,好比楞着一个不朽的老太太说:您老人家脸上皱纹咋这么多?这是有点不敬,但也不是口无遮拦,这根本是离谱嘛。西门你说对不对?

这部作品文学史上的意义大过在当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被阅读的意义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堂吉诃德》已经失去了现实相关性是吗?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具有反思倾向的青年人,特别是在如今的中国,都可以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自己,看到教育所吹起的理想主义泡沫,在现实面前一个个破灭的生动景象。堂吉诃德好像是我们一生中所扮演的那个小丑角色的写照,是那个不反省的我们。

也许是你还没到读《堂吉诃德》的年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08-8-21 20: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这人有时候口无遮拦。这样评价一部经典之作是有点不敬,但我真是这么感觉的,就是说这部作品文学史上的意义大过在当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被阅读的意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8-8-20 23:44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作品我也没读,但是一直想读。不过用“过时”来形容这样一本书,让人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8-8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