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诗人简介(转贴)

[复制链接]

0

精华

105

帖子

459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0 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赫玛托娃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苏联俄罗斯女诗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她酷爱文学,尤其是诗歌。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曾引起轰动。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

1 出生
  1889年6月11日(旧历)安娜出生在黑海沿岸敖德萨近郊的“大喷泉”。父亲是一名退役海军工程师。当安娜决定要写诗时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为了不“辱没”父亲的姓氏她选择了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正是这个姓氏响彻俄罗斯整个文坛,而非“戈连科”。

2 幼时
  安娜六岁时父母离异,这给她的童年遮上了一层阴影。她的无忧无虑的年华是在美丽的皇村度过的。她最初的回忆献给了皇村:“富丽堂皇、翠绿欲滴的花园,奶妈戴着我去玩耍的牧场,杂色的马驹驰骋的赛马场,年代久远的火车站…”彼得堡(后称列宁格勒)这座城市与她的一生紧密相连,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在列宁格勒我成为一名诗人,列宁格勒是我的诗歌的空气。”在这里她度过了16年。童年的生活环境给了安娜无穷的创作源泉。从小她便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第一首长诗《在海边》描写了自己的童年。

3 婚姻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结束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恋爱。然而婚姻只是走向不幸的开始。正如阿赫玛托娃所说:“我们俩作未婚夫妻的时间太长了,我在塞瓦斯托波尔,他在巴黎,等到1910年结婚时,他的激情已经消耗殆尽了。”婚后古米廖夫不堪家庭的束缚开始了漫长的非洲之旅。而阿赫玛托娃一头扎入了诗歌的创作中。

  古米廖夫早期诗歌中有不少是描写安娜的,她时而是美人鱼,时而是魔法师,时而是凡间女子,时而是天上月亮。这条美人鱼具有难以名状的幽怨气质,她的存在只是为了诗歌。 1912年阿赫玛托娃的第一本诗集《黄昏》出版,在诗坛引起不小反响。1914年《念珠》出版,读者抢购一空,争相传诵。阿赫玛托娃的诗集以清新委婉的笔触给当时象征主义为主宰诗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打破了当时晦涩的象征气氛。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为其赢得世界声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黄昏》、《念珠》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揭示了恋爱中的女性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然而其基本主题还是王子梦的破碎,赞美的是一种人世间普遍的缺憾美。

4 婚姻失败
  1917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离婚。至于离婚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两位诗人都向往自由,追求创作灵感。从阿赫玛托娃一方来说,她要确信自己是一个不受约束的自由女性;从古米廖夫一方来说,他不愿屈从于任何“魔法”,要保持不向任何人屈服的男人的尊严。他认为,两个诗人的结合是荒谬的。所以作为两位当时的著名的诗人他们认为分手是最好的选择。就此两位诗人分道扬镳,各自重新组合家庭,然而他们的第二次婚姻又是不幸的。他们在诗人与幸福之间选择都选择了作诗人,放弃了个人的幸福。

  在阿赫玛托娃的爱情生涯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鲍﹒安列坡。阿赫玛托娃的诗集《白鸟集》和《车前草》又大部分诗是献给安列坡的。如果说《黄昏》和《念珠》里没有美满的爱情,充满了悲凉,那《白鸟集》和《车前草》里则激荡着感情的洪流,这是关于“王子”复活的话题。.然而这份感情是没有结果的相思花。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身为白军军官的安列坡被迫逃往英国。同时也有不少诗人、作家因不了解革命而远走异国他乡。对于当时的移民倾向阿赫玛托娃表示“不与抛弃故土的人为伍Не с теми я ,кто бросил землю\на растерзание врагам”,并有好几首诗表示坚决反对,尽管她当时也不了解无产阶级革命,但她没有逃避,也没有后退。她寄予这片生她养她的故土以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诗人,她的诗充满了公民感,正如涅克拉索夫所说:“你可以不作一名诗人,但一定要作一名公民。”阿赫玛托娃斥责当时的侨民为Отступник,изгнанник,пленник чужой,странник等等,认为“外国的面包充满苦艾味”,同时她相信祖国一定会走出混乱,走向复兴:“Пускай на нас еще лежит вина,---\Все искупить и все сиправить можно.”

  尽管阿赫玛托娃选择了与祖国同在,然而命运并没有给她安排一条风顺的路。1921年她的前夫古米廖夫因“塔甘采夫事件”被捕枪决,她的诗充满了恐惧和忧伤。

安娜·阿赫玛托娃 少女时代

1924年因《耶稣纪元》中的一些诗篇激怒了当时的政府官员,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被禁,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无疑也是被判死刑。然而她没有一蹶不振,没有销声匿迹,在这段“沉默”的时期内她研究了彼得堡的建筑和普希金的创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诗歌,普希金给了她无穷的创作灵感和人生启迪。

  阿赫玛托娃后来的人生之路更加崎岖不平。她经历了贫困、监狱和战争的磨难。她唯一的儿子因父母的缘故三次被捕入狱,一生中有二十多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作为一个母亲,阿赫玛托娃把她的这段不平常的血泪史记载成诗篇《安魂曲(Реквием)》,这是一首由14首小诗组成的抒情长诗,在未曾平凡的岁月悼念那些在三十年代肃反扩大化中冤屈而死的所有无辜者,读来催人泪下。这首《安魂曲》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巅峰,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铸成不朽的篇章。

5 爆发战争
  1941年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阿赫玛托娃身居塔什干仍不忘尽快获得列宁格勒的消息,在大围困的艰难时期她与她的人民同在,她以自己的诗歌激励人民,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卫国战争结束后,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再次遭到不幸。1946年日丹诺夫作了《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报告严厉批判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认为“творчество Анны Ахматовой ---дело далёкого прошлого;оно чуждо соврменной советской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и не может быть терпимо на страницах наших журналов.”就这样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被扣上“颓废”、“色情”的帽子,她本人也被指责为“半修女、半淫妇”,被苏联作协除名,直到1952年一切才得以平反。

  日丹诺夫给文学扣上政治的帽子违背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最主要的是他没有透过阿赫玛托娃描写的不幸生活的表面看到个人的悲剧其实是由时代的悲剧造成的,阿赫玛托娃的创作是将生活提炼为艺术,而她的艺术方法是独特的,虽然阿赫玛托娃写不出布洛克的《十二个》、马雅科夫斯基的《向左进行曲》,但她以自己特有的女性角度观察并写作,在她的作品中始终回荡着时代的强音。

  1962年阿赫玛托娃完成自传体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Поэма без героя)》,历时22年,为自己的创作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晚年,荣誉纷至沓来,诗人的艺术得到世界的认可。1966年3月这位饱经风霜的女诗人因心肌梗塞病逝,结束了她77年的坎坷历程。

6 人物评价
  终其一生,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诗人的人格与其诗同样不朽!这

安娜·阿赫玛托娃 1930年

是一位时代女性,她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不是男人的附属品,不是家庭、婚姻的牺牲品;这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她的诗敢于独树一帜,敢于追求纯艺术,敢于在平凡简单中寻找伟大;这是一位伟大的爱情女歌手,敢于以女性视角揭示女性情怀;这是一位爱国诗人,她的诗充满人文精神,她的爱是宽广的,她与她的人民同在。

7 主要作品
  1910年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游历许多国家。曾加入阿克梅派。1912年出版诗集《黄昏》。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曾引起轰动。二十年代初期出版诗集《车前草》(1921)和《Anno Domini MCMX XI》(拉丁文,意为耶稣纪元,1922)。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二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卫国战争时期创作过爱国主义诗篇,如《起誓》(1941)、《胜利》(1942-1945)等。战后继续写作抒情诗,1946年受到批判。五十年代后期恢复名誉。晚期的诗歌有《没有主角的长诗》(1940-1962)和《光阴的飞逝》。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出版的作品有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1964年获意大利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诗人喜爱中国古典诗歌,曾译过《离骚》和李商隐的无题诗。

8 荣誉
  1964年阿赫玛托娃在意大利接受了“埃特纳﹒陶尔明诺”国际诗歌奖,次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9 作品赏析
短诗

  阿赫玛托娃的这两部诗集以短诗见长,每篇都是平中见奇:常景见奇思

安娜·阿赫玛托娃

,常物见奇意,常事见奇情,常语见奇趣。有初恋少女情怀的描写:

  我宠爱映在窗上的光,

  它笔直,纤细,浅淡。

  今天我从清早就缄默,

  而心――分成了两半。

  阿赫玛托娃的诗似信手拈来,撷取身边之物借喻内心感受,一切浑然天成。她很少直接说:我快乐,我忧伤,我赞美,我痛苦之类的话,而是以物开题,借景抒情。大自然在她的笔下是会说话的精灵,是主人公最亲密的朋友。阿赫玛托娃所运用的富有寓意的景物有玫瑰(роза)、杨柳(ива)、滨藜(лебеда)、蒲公英(одуванчик)、荨蔴(крапива)、牛蒡(лопух)、野蔷薇(шиповник)、车前草(подорожник)等等。

描写

  阿赫玛托娃善于描写人类感情的各各方面,在她的笔下有初恋的少女、有热恋的情人也有被爱抛弃的失意者,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例如:

  当激情炽热到白热,

  相互剧烈地诅咒和斥责,

  我们都还不明白,

  天地对双方多么狭窄。

  爱情究竟是什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或以巨幅长篇或以短小诗篇赞颂过,然而最形象、最可感的莫过于阿赫玛托娃的这首《爱情》小诗:

  时而像蜷曲的小蛇

  在人心灵深处变换魔法,

  时而像温顺的雏鸽

  整日在窗台上咕咕低鸣,

  时而像在晶莹霜花上猝然一闪,

  恍若沉睡在紫罗兰的梦中

  此诗从形美、音美、意美三方面概括爱情,意象与情趣兼备,可谓匠心独具。

莫迪里阿尼为她作的素描画像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歌创作已展露了她的诗歌才华。她善于运用戏剧化、电影特写手法描写最扣人心弦的紧张的一霎那。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最能打动人心,男女主人公的每句话都极富喜剧效果。可以说这是个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一个小情节,是一种动态开放性结构。虽为诗歌,确有小说、戏剧的创作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整个自然界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一切都为表达同一个意思而服务,这就是诗歌的“单声部”与小说的“多声部”之不同。

声誉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为其赢得世界声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黄昏》、《念珠》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揭示了恋爱中的女性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然而其基本主题还是王子梦的破碎,赞美的是一种人世间普遍的缺憾美。 她唯一的儿子因父母的缘故三次被捕入狱,一生中有二十多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作为一个母亲,阿赫玛托娃把她的这段不平常的血泪史记载成诗篇《安魂曲(Реквием)》,这是一首由14首小诗组成的抒情长诗,在未曾平凡的岁月悼念那些在三十年代肃反扩大化中冤屈而死的所有无辜者,读来催人泪下。

  大河断流,

  但牢门紧闭,

  “苦役的洞穴”

  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 

  清风为谁吹拂,

  落日为谁温柔。

  诗篇的叙述者是一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妇女,她的丈夫入墓,儿子入狱,满腹悲伤向谁倾诉?

  她是一名时代悲剧的见证人:

  我知悉一张张脸怎样凋谢,

  眼睑下流露出畏怯的目光?

  苦难怎样将粗砺的楔形文字

  一页页刻上面颊,

  一绺绺乌黑乌黑的卷发,

  霎时间怎样变成一片银白,

  微笑怎样从谦和的嘴唇枯萎,

  恐惧在干涩的轻笑里颤栗。

  诗人情愿背负起历史的使命,张开痛苦到极点的嘴巴为亿万人民奔走呼号。

  我不仅是为我一个人祈祷,

  而是为了所有与我站在一起的人们,

  无论凛冽寒冬,还是七月热浪

  我扑倒在失明的红墙下。

  这首《安魂曲》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巅峰,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铸成不朽的篇章。

10 自述
  我于1889年6月11日(新历23日)出生在奥德萨附近(大喷泉)。我的父亲当时是一名退役的海军机械工程师。当我还是一岁的小孩子时,便被送到了北方——进了皇村。在那我一直生活到16岁。 

  有关皇村,我最初的记忆是这样的:葱茏的绿意,众多公园的潮润与灿烂,保姆曾带我去过的牧场,我们曾骑了形形色色小马的跑马场,古老的火车站和一些别样的事物,它们嗣后都被录入了“皇村颂”中。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人马座海湾的岸边度过的,就是在那里,我

莫迪里阿尼为她作的油画

与大海结为了好友。这些年给我留下最为鲜明印象的是古老的赫尔松市,我们曾在那儿居住。

  我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学习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五岁时,听着女教师给稍大些的孩子们上课,我学会了说法语。

  当我写下第一首诗时,我11岁。对我而言,诗歌的启蒙并非来自于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而是杰尔查文(“在皇室少年生日那天”)与涅克拉索夫(“严寒,红色的鼻子”)。这些作品我的妈妈都能够背诵下来。

  曾就读于皇村女子中学。起初我的成绩非常糟糕,后来变得十分优秀,然而内心却总是不太情愿学习。

  1905年我的父母离异,妈妈带着孩子们搬到了南方。我们全年都生活在叶甫帕托里亚①。我在家中学习了中学毕业前一年级的课程,我还常常怀念皇村,并写下了大量庸俗无聊的诗歌。1905年革命的回声隐约传到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叶甫帕托里亚。最后一年级的课程我是于基辅完成的,在封杜克列耶夫中学,1907年我从那儿毕业。

  我考入了基辅的高级女子学校法律系。暂时不得不学习法学史,比较特别的是还得学拉丁文,我曾经比较满意,因为当时只纯粹地讲授法律课程,后来我对这些课程也变得冷淡了。

  1910年(旧历4月25日)我嫁给了尼古拉·古米廖夫,我们去巴黎度过了蜜月。

  在巴黎鲜活的肉体上(左拉如此描写道)新的街心公园铺设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Raspail街心公园)。艾迪逊的朋友维尔涅尔,在“Taverne de Panteon”指着两张桌子对我说:“这是你们的社会民主人士,那边是布尔什维克,而那边是孟什维克”。喜欢不断变换花样的女人们有的打算穿上那种裤子(jupes-cullottes),有的打算穿上几乎覆盖了双腿的(jupes-entravees)。诗歌几乎无人问津,人们之所以购买诗集,仅仅是由于上面的小花饰出自有名或名气不大的画家之手。我当下便已经明白,巴黎的绘画吞噬了巴黎的诗歌。

  回到彼得堡后,我在拉耶夫高级文史学校学习。此间我已经创作了不少诗歌,它们后来被收入我的第一本诗集。

  当人们给我看伊纳肯基·安年斯基的诗集《柏木首饰匣》校样后,我曾激动异常,读着它,忘记了世间的一切。 

  1910年,象征主义的危机明显地暴露出来,刚起步的诗人们已经不再追随这一流派。其中有些人加入了未来主义,而另外一些人加入了阿克梅主义。我与诗人第一车间的同道——曼德里施塔姆、泽恩凯维奇、纳尔布特——一起成为了阿克梅人。

  1911年我是在巴黎度过的,在那里,我成为俄罗斯芭蕾舞成功首演的见证者。1912年,我游历了意大利北部(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博洛尼亚、帕多瓦、威尼斯)。意大利的自然风光与建筑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如梦如幻,会使你终生难忘。

  1912年我的第一本诗集《黄昏》问世。它只印刷了300册。评论家们对它比较赏识。

  1912年10月1日我惟一的儿子列夫降临人世。

  1914年3月我的第二本诗集《念珠》出版。它的出售大概也就持续了六周。在5月初彼得堡开始沉寂,人们渐渐地逃离这座城市。这次与彼得堡的离别没料想竟成永远。我们再回来时。它已不再是彼得堡,而成了彼得格勒。从19世纪我们一下跌入了20世纪,自城市的风貌开始,一切面目全非。我以为,作为一个初写者爱情诗歌的小册子,理所当然会在世界大事中湮没无闻的。而时间对它的安排却并非如此。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以前的特维尔省度过,它距别热斯克市有十五俄里。这里并非风光宜人:丘陵上的田地被翻耕成整齐的方块儿,磨坊,泥塘,干涸的沼泽,“小门小院”,庄稼,庄稼……《念珠》和《白色雕像》中的许多首诗我就是在那里完成的。《白色雕像》于1917年9月出版。

  这本书读者们与评论界是不公平的。为何我这样认为,因为它较之于《念珠》的反响要小些。并且这本诗集的面世,正处于重大的社会变革阶段。交通瘫痪——书甚至连莫斯科都不能运到,它在彼得格勒即被抢购一空。杂志社关门,报社也是如此。因此相对于《念珠》,《白色雕像》一书少了热闹的媒体参与。日渐增多的是饥饿与纷争。多么可怕,而当时却把这些状况都置之度外了。

第一个家庭

十月革命以后我在农艺学院的图书馆工作。1921年出版了我的诗集《车前草》,在1922年出版了《Anno Domini》。

  大抵在20年代中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古老的彼得堡建筑艺术和普希金生平与文学创作的研究工作。普希金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三个:有关他的作品《金鸡》本杰明·松斯坦的《阿道夫》以及《石头客人》。这些文章在当时全部发表了。与《亚历山大诗体》、《普希金与涅瓦海滨》、《普希金在1828》相关的工作,我几乎做了近20年,很显然,我想把它们收入专著《普希金之死》中。

  自20年代中期我的新诗几乎停止了刊发,而旧作依然可以重版。

  1941年卫国战争期间,我被迫困留列宁格勒。在九月底,封锁已经开始了,我才乘飞机到了莫斯科。

  1944年5月之前我生活在塔什干,我急切地搜罗着所有与列宁格勒、前线相关的消息。如同其他的诗人,我也常常到军队医院去慰问演出,为受伤的战士们朗读诗歌。在塔什干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酷热、树荫和水声。而且我还懂得了,什么是人类的善良:在塔什干我曾多次患病,而且都病得不轻。

  1944年5月,我乘飞机抵达了春天的莫斯科,它已经完全沉浸于临近胜利的愉快希望与期盼之中。

  那个可怕的幽灵,它封锁了我的城市,它令我惊惧异常,我把与它的相见写入了我的散文中。那段时间促使我写出了《三棵丁香》和《做客死神家》等随笔,后者与我在杰里基前线朗

1946年

诵诗歌一事有关。散文对我来说永远是神秘与充满诱惑的。我从一开始便洞悉了诗歌的全部,而对散文却永远是一无所知。我的最初的试验得到了大家的赞扬,而我本人,当然,对此却并不相信。我把左先科②叫来。他命令我将某些段落删除,并且说,他同意保留其它的部分。我非常高兴。后来,儿子被逮捕,我把它们与其他手稿全部烧毁了。

  我很早便对文学翻译问题感兴趣。近些年来我翻译了许多作品。至今仍在译着。

  1962年我完成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这部长诗我写了22年。

  去年春天,即“但丁年”的前夕,我重新聆听到了意大利语——我参访了罗马和西西里。1965年春天,我去了莎士比亚的故乡,看见了大不列颠的天空和大西洋,与老朋友们重聚,并结识了些新朋友,又一次参观了巴黎。

  我没有停止诗歌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与时间,与我的人民的新生活的联系。当我写下它们,我就活在了那韵律中,这旋律就喧响在我的国家的英勇的历史之中。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且目睹了那些发生着的史无前例的事件。

  一九六五年。

  

   【注】:

  ①叶甫帕托里亚: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城市,临黑海。有海滨浴场。西面的迈纳克湖有医疗用泥塘,为滨海儿童泥疗胜地。

  ②左先科(1894 - 1958):苏联著名幽默作家。

11 逝世纪念日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辞别了人世。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静静的涅瓦河静静地流淌,静静的顿

安娜·阿赫玛托娃 老年

河静静地流淌……

  2006年的3月5日,是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纪念日。1966年3月5日那个清晨不属于月亮,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突然告别了人世。

  她77岁,活到这个岁数不容易了。生于1889年的阿赫玛托娃,在她百年冥诞的1989年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12 有关的传记
  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阿赫玛托娃传记作品,出版较早的是俄罗斯学者阿·帕甫洛夫斯基所著的《安·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出版的是中国学者汪剑钊所著的《阿赫玛托娃传》,图文并茂,在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

13 家庭婚姻
  安娜·阿赫玛托娃的第一个家庭 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那么美丽,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1930年

阿赫玛托娃的肖像画(8张)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白银的月亮更是惨淡如水。就在那个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儿子的被捕,成就了诗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汪剑钊在《阿赫玛托娃传》自序里提到的一个细节,瞬间就刻录在我的大脑里无法删除:“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所存盘的《安魂曲》!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那时,是不可能把诗歌当诗歌的,诗歌倒是能成为罪行的证据。《安魂曲》写于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是一部只在民间地下流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56年5月,儿子列夫才被释放回家;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这个触发阿赫玛托娃构思创作《安魂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一位普通的探监妇女,她并不了解阿赫玛托娃,但她希冀着有人把那一切给写下来!“这组诗歌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的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的苦难的作品。在这组诗中,阿赫玛托娃不仅是列夫·古米廖夫的母亲,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母亲的代表”。俄罗斯作家为什么有着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为有着像黑土层那样博大深厚的俄罗斯人民的孕育。

14 受批判的年代
  1946年,与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

  1946年8月14日,当时的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决议严厉批判的作家就是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

  文学界红人、向来讲话“义正词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日丹诺夫,在报告中发表了赫赫有名的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这是与判决她儿子一样的冷漠严酷的判决词,不给他人的尊严留一丁点空间,阿赫玛托娃命中注定要下地狱。随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列宁格勒》杂志被责令停办,《星》杂志编委会被改组;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被开除出苏联作协,作品不予刊登。早在1920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曾被一度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只好开始研究普希金,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又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在人民心中,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文艺官眼里,她却是“荡妇兼修女”。然而历史是很讽刺的,作为“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在逝世后迎来了世界的声誉。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这样评价阿赫玛托娃们:“诗人清楚他们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国人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一百年后,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诚实将使俄国多么为之骄傲!”

15 逝世40周年纪念
  

   纪念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

  都知道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月亮呢?月亮是美丽的阿赫玛托娃。

  2006年的3月5日,是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纪念日。1966年3月5日那个清晨不属于月亮,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突然告别了人世。

  她77岁,活到这个岁数不容易了。生于1889年的阿赫玛托娃,在她百年冥诞的1989年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阿赫玛托娃传记作品,出版较早的是俄罗斯学者阿·帕甫洛夫斯基所著的《安·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出版的是中国学者汪剑钊所著的《阿赫玛托娃传》,图文并茂,在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

  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那么美丽,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1930年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白银的月亮更是惨淡如水。就在那个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儿子的被捕,成就了诗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汪剑钊在《阿赫玛托娃传》自序里提到的一个细节,瞬间就刻录在我的大脑里无法删除:“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所存盘的《安魂曲》!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那时,是不可能把诗歌当诗歌的,诗歌倒是能成为罪行的证据。《安魂曲》写于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是一部只在民间地下流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56年5月,儿子列夫才被释放回家;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这个触发阿赫玛托娃构思创作《安魂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一位普通的探监妇女,她并不了解阿赫玛托娃,但她希冀着有人把那一切给写下来!“这组诗歌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的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的苦难的作品。在这组诗中,阿赫玛托娃不仅是列夫·古米廖夫的母亲,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母亲的代表”。俄罗斯作家为什么有着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为有着像黑土层那样博大深厚的俄罗斯人民的孕育。

  记得在“流亡者译丛”总序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参加为著名讽刺作家左琴科恢复名誉的活动后,到档案馆查找左琴科在几十年前一次批判会上发言的速记记录。记录在册但被人清掉了。谁干的?不得而知。格拉宁说:“有一回,我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向一位认识的女速记员讲了我多年来四处寻找那一份速记记录,却徒劳无益……过了大约两个月,她打电话请我去。当我赶到时,她没作任何解释,递给我一叠打字机打好的纸。这正是左琴科那个讲话的速记记录。”这就是从当时与会的一位女速记员那里得到的!速记记录上贴着一张字条:“对不起,有些地方记了个大概,我当时特别激动,眼泪影响了记录。”没有署名。

  这是一个让我每次读“流亡者译丛”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细节。一个普通妇女,她可能知道左琴科,也可能不知道左琴科。那个被批判的作家左琴科,那时是“敌人的走狗”、“流氓”、“资产阶级下流作家”!然而,激动的眼泪里写满了一位普通俄罗斯女性的诚实善良,那是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长年孕育的天性,因此,她把左琴科的讲话“存盘”于自己的脑海,从而保存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见证。

  1946年8月14日,当时的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决议严厉批判的作家就是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

  文学界红人、向来讲话“义正词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日丹诺夫,在报告中发表了赫赫有名的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这是与判决她儿子一样的冷漠严酷的判决词,不给他人的尊严留一丁点空间,阿赫玛托娃命中注定要下地狱。随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列宁格勒》杂志被责令停办,《星》杂志编委会被改组;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被开除出苏联作协,作品不予刊登。早在1920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曾被一度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只好开始研究普希金,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又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在人民心中,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文艺官眼里,她却是“荡妇兼修女”。然而历史是很讽刺的,作为“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在逝世后迎来了世界的声誉。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这样评价阿赫玛托娃们:“诗人清楚他们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国人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一百年后,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诚实将使俄国多么为之骄傲!”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辞别了人世。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静静的涅瓦河静静地流淌,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

16 诗作品
  (意大利文:诗五首)

  一

  我仿佛俯在天边的云端,

  把你讲过的话儿思念,

  而你听到我的语句,

  黑夜变得比白昼明丽。

  我们,就是这样离开了大地,

  象星星漫步于高高的天际。

  无论是现在、将来,或者当初,

  都不会有绝望,也不会有耻辱。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可听见

  我怎样把活着的你呼唤。

  我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

  关上你虚掩的门板。

  1945年11月26日

  二

  声音在太空中消逝,

  霞光变得昏暗。

  永远沉默的世界里

  只有你和我交谈。

  如同穿过阵阵的钟鸣,

  风儿来自无形的拉多加湖畔,

  彻夜娓娓的倾诉变成了

  彩虹交叉的微弱的光线。

  1945年12月20日

  三

  很久以来我就不喜欢

  别人对我表示怜悯,

  可是有了你的一点同情,

  就象太阳暖我身心。

  所以我觉得周围一片晨曦,

  所以我能够边走边创造奇迹,

  就是这个原因!

  1945年12月20日

  四

  你自己何尝不知道,我不会

  颂扬那天伤心会晤的惨景。

  把什么留给你作为纪念?

  我的影子?影子对你有何用?

  那部烧掉的剧本的献词,

  可是它连个灰儿也已不见,

  或者是突然从镜框中走出来的

  那张可怕的新年照片?

  或者是焚烧白桦劈柴的

  隐隐约约可以听见的响声,

  或者是还没有给我讲完的

  他人的爱情?

  1946年1月6日

  五

  我们不象沉睡的罂粟花那样呼吸,

  也不知道花朵自己有什么过失。

  我们是在哪些星辰指引下,

  为受苦受难而降生此世?

  这正月的昏暗给我们端上了

  什么难吃的浆羹?

  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形反照啊,

  弄得我们知道黎明时头脑发疯?

  1946年1月11日

  乌兰汗 译

  离别

  一

  我们经常分离--不是几周,

  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

  终于尝到了真正自由的寒冷,

  鬓角已出现了白色的花环。

  从此再没有外遇、变节,

  你也不必听我彻夜碎嘴,

  倾诉我绝对正确的例证--

  源源不断,如同流水。

  1940年

  二

  正象平素分离一样,

  初恋的灵魂又来叩击我们的门扉,

  银白的柳树拂着枝条冲了进来,

  显得那么苍老而又那么俊美。

  我们伤心,我们傲慢,又有些傻呆,

  谁也不敢把目光从地上抬起来,

  这时鸟儿用怡然自得的歌喉对着我们

  唱出我俩当年是何等的相亲相爱。

  1944年9月25日

  三

最后一杯酒

  为破碎的家园,

  为自己命运的多难,

  为二人同时感到的孤单,

  也为你,我把这杯酒喝干--

  为眼睛中没有生气的冷焰,

  为上帝无法拯救的苦难,

  为残酷而粗野的人寰。

  1934年6月27日

  乌兰汗 译

另一只短歌

  没有发的言

  我不再重复,

  种下一棵野蔷薇

  纪念没有实现的会晤。

  我们的会晤多么奇妙,

  它在那儿闪光、歌唱,

  我不想从那儿回来,

  回到不知去向的场所。

  欢乐对我是多么苦涩,

  幸福代替了职责,

  我和不该交谈的人

  长时间地罗嗦。

  让恋人们祈求对方的回答,

  经受激情的折磨,

  而我们,亲爱的,只不过是

  世界边缘上的灵魂两颗。

  1956年

  乌兰汗 译

梦中

  我和你一样承担着

  黑色的永世别离。

  哭泣有何益?还是把手伸给我,

  答应我,还会来到梦里。

  我和你,如同悲哀和悲哀相遇……

  我和你,在人世间不会再团聚。

  但愿子夜时分,你能够

  穿过星群把问候向我传递。

  1946年2月15日

  乌兰汗 译

片断

  片断

  ……我觉得,是这片灯火

  伴随我飞到天明,

  我弄不清,是什么颜色--

  这些奇异的眼睛。

  周围在歌唱,在颤栗,

  我认不出,你是友,还是敌,

  现在是隆冬,还是夏季。

  1959年6月21日

  乌兰汗 译

清醒的时刻

  清醒的时刻

  让时间滚开,让空间滚开,

  我透过白夜看清楚了万物:

  你桌上水晶瓶中的水仙花,

  雪茄冒起的蓝色的烟柱,

  还有那面镜子,如同一眼清泉,

  现在可以把你的影子映出。

  让时间滚开,让空间滚开……

  就连你也无法把我救助。

  1946年6月13日

  乌兰汗 译

  我们俩不会道别

  我们俩不会道别,--

  肩并肩走个没完。

  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你沉思,我默默不言。

  我们俩走进教条,看见

  祈祷、洗礼、婚娶,

  我们俩互不相望,走了出来……

  为什么我们俩没有此举?

  我们俩来到坟地,

  坐在雪地上轻轻叹息,

  你用木棍画着宫殿,

  将来我们俩永远住在那里。

  1917年

  乌兰汗 译

  赠尼·布

  那颗心再也不会回答我的呼唤,

  不管呼声中与欢乐还是悲戚。

  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歌声

  飞向没有你的茫茫黑夜。

  1953年

  乌兰汗 译



  《爱》

  乌兰汗译

  有时像一条小蛇蜷成一团,

  偎在心田上施展法术,

  有时在白色的窗台上

  像只小鸽子整天不停地咕咕。

  有时在晶莹的霜花里一闪,

  有时又沉在紫罗兰的梦境......

  但它准确而又神秘地

  来自喜悦,来自宁静。

  在惆怅的琴声的祈祷中,

  它善于如此甜蜜地哭诉,

  有时候会突然令人心悸:

  在陌生的浅笑中把它认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精华

105

帖子

459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8:21 | 只看该作者
阿赫玛杜琳娜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Белла Ахмадулина)(1937 - 2010)俄罗斯诗人,著名的鞑靼美人儿。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196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琴弦》,并于同年参加苏联作家协会。

   阿赫玛杜琳娜和叶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通被称为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的诗人。他们三人不仅思想一致,彼此常常写诗相献。沃兹涅先斯基称她是“俄罗斯光荣”。叶夫图申科说她是有“无限魅力的女诗人”,说她“继承了像阿赫马托娃和茨维塔耶娃这样一些俄国女诗人的传统”,苏联批评家弗拉基米尔·奥格涅夫把阿赫玛杜琳娜的诗说是“犹如雷达,对于私下袭来的危险或对于新近发现的快乐,都能立刻做出反应。雷达这一词不是随便用的,它充分表达了她的诗给人的那种感觉——经常的警惕和对世界的矛盾看法”。1977年,她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推选为名誉院士。

2 诗作特点
图片
   阿赫玛杜琳娜的诗作,刚强道劲,表现细腻,却又毫不流于纤巧。她善于从普通的生活中,摄取诗意,然后晓以深邃的哲理。她想象力开阔,情理迅速交替,使人目不暇接,语言虽不华彩,却庄重深沉。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是她的诗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开拓较深,角度也较新颖。

3 逝世报道
图片
  阿赫玛杜琳娜久病不愈,2010年11月29日下午5时许,心脏病况突然恶化,丈夫鲍里斯·梅塞列尔急电医院,大夫们速至,却回天无术。晚6时10分,女诗人在莫斯科近郊的佩列捷尔金诺家中去世,享年73岁。 

  苏联解冻时期叱咤风云的女诗人贝拉·阿赫玛杜琳娜(Белла Ахмадулина)12月3日下葬于莫斯科新处女公墓。此前,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数千人先后前往莫斯科的文学工作者之家和作家礼堂,参加了阿赫玛杜琳娜的追悼会,梅德维捷夫总统赞扬其诗歌为“俄罗斯文学的经典”。

4 阿赫玛托娃的传人
图片
  她是后斯大林时代最著名的苏联诗人之一,已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称她为“莱蒙托夫和帕斯捷尔纳克所开创的俄罗斯诗歌传统当仁不让的女传人”。而她的首任丈夫、大诗人叶夫盖尼·叶甫图申科则在几天前告诉俄新社,阿赫玛杜琳娜是“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继承人”。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诗歌上的,二是政治上的。“她总是无所畏惧,为那些身陷困境的人挺身而出。”身在美国的叶甫图申科说。

  当政府发动对诺贝尔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时,阿赫玛杜琳娜拒绝参加。日后她又为另外两位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萨哈罗夫和索尔仁尼琴仗义执言。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学官僚们不喜欢她过于自我的诚实诗风,多次批判她,最后将她开除出作协。阿赫玛杜琳娜避免与当局直接对抗,选择在西方继续出版,苦闷溢于纸面。1968年的《风寒》一诗写道:“颤抖越来越剧烈/鞭打着我,把尖细的钉子抽进我皮肤,/它就像一场暴雨/倾盆于白杨, 蹂躏着所有的树叶。”

5 政治选择和文学的没有选择
图片
  1979年,她和其他20余位“丧家”的体制外知识分子一起,参与了瓦西里·阿克肖诺夫发起的地下文学杂志《大都会》,并在其中发表了短篇小说《许多狗和一条狗》。《大都会》大大触怒了宣传机关。官方作家波列伏依指责它为外国敌对势力效命。阿克肖诺夫立刻被开除出苏联作协,次年又被剥夺了苏联公民身份,驱逐出境。阿赫玛杜琳娜未以首犯论处,虽能留在国内,作品却从此被禁止发表,而多以手稿形式秘密传抄于民间。直至公开化和改革时期,她才得以连续出书,各种荣誉亦潮水般涌来。1989年,她得到了苏联国家奖,1998年,叶利钦政府为她颁了总统奖,2004年,时任总统的普京又为她颁发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奖。

  只读她的诗作,你会以为她专写女人心和身边的琐细之物,毫无政治热情。殊不知,在一个诗歌浸透了政治的年代,她恰恰要以绝无政治来表达对政治的蔑视,这正是其政治立场所在。“已经一年了,我嘴里/堵着一团沉重的哑默。”她在诗作《不是这》里写道:“它大胆叫嚷,毫不在乎。/它笑的时候本身就是笑呵,/它哭的时候本身就是哭。”(此诗译文引自飞白著《诗海》,漓江,1989,第1595/-7页)

  1977年,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她说,“写诗的可靠理由只有一个——不得不为。年轻人来问我:‘我该还是不该写诗呢?’我会说:‘要是还有选择,就别写。’”

6 鞑靼美人儿
图片
  伊莎贝拉·阿哈托夫娜·阿赫玛杜琳娜1937年4月10日生于莫斯科,父为鞑靼人,母为俄罗斯-意大利混血。1955年,她在《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祖国》,其他作品随后刊于《十月》杂志,立刻以其纯净的语言、丰富的音色和个人色彩强烈的语词引起评论界关注。1960年,阿赫玛杜琳娜从高尔基文学院毕业,两年后首部诗集《琴弦》问世。她此后出版过20余部诗集,包括《风寒》(1968年在西德出版)、《音乐课》(1969)、 《花园》(1987)和《十二月的一天》(1996)等,亦以诗歌翻译家和令人迷醉的朗诵者而闻名——1960年代,她和叶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等人一起,在座无虚席的剧院和体育馆朗诵诗歌,其不可重现的盛景,让一代俄苏人民至今难以忘怀。

  年轻时的贝拉·阿赫玛杜琳娜明眸童颜,魅力超凡。她有张漂亮而纯真的瓜子脸,红头发梳成大辫子,乃苏维埃文坛上有名的鞑靼美人儿。梁赞诺夫在阿赫玛杜琳娜死后回忆,50年前就已认识她,那时她已经是个年轻而绝对有魔力的女人了,她的诗同样年轻而有魔力。“我当时就爱上了她!”梁导对《共青团真理报》说,尽管他读不懂阿赫玛杜琳娜写的是啥,但一看那些诗,就知道是她写的,不会和其他任何人的作品弄混。

  叶甫图申科想必能读懂她的诗,但更想读懂她的人。1954年,叶先生第一次见到贝拉同志,猝然倾倒,仅过几个礼拜,便与她领证结婚。叶先生为爱妻小贝写了一系列情诗,却不能保证婚姻长过五年。阿赫玛杜琳娜日后声称,已记不得和叶甫图申科有过关系。她连续离婚,连续结婚,先后嫁给过短篇小说作家尤里·纳吉宾(1960-1968年在婚)、儿童文学作家根纳季·马姆林(结婚时间不详)、电影导演埃尔达尔·库利耶夫(1971),直至1974年与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美术师梅塞列尔成家后,方有安定婚姻,偕老白头。

  她还做过演员,浅尝辄止,出演了两三部电影。

7 晚年
图片
  苏联解体后,阿赫玛杜琳娜与丽玛·卡扎科娃、安德烈·沃兹涅先斯基一起,发起成立了新的俄罗斯作协。后两人已分别于2008年和今年去世。八年前,读书报资深特约记者孙越曾采访过卡扎科娃,写过一篇很长的女诗人厨房访谈录,沃兹涅先斯基则是他加入俄罗斯笔会的介绍人之一,今年6月过世后,孙先生亦为读书报撰写了追忆文章。

  鲜有报道提及阿赫玛杜琳娜晚年的另一面。孙越近年在莫斯科再见一世盛名的女诗人时,“她已终日烂醉如泥。”上周末,他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读书报。

  无论如何,她拥有过女人们梦想的美貌和男人们梦想的才华,以及无论男女都梦想拥有的人民的尊敬。须知,在一个虚伪、矫饰、浮夸的时代,有貌无才的女人和有才无德的男人遍地开花,而这三大梦想竟然实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多么地难得啊!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身后遗下末任丈夫梅塞列尔,以及两个女儿——作家叶丽扎薇塔·库利耶娃和画家安娜·梅塞列尔。

8 诗歌作品
  她的诗集有《琴弦》、《风雪》、《蜡烛》等。

9 著名诗作
  《请别为我浪费那么多时间》

  请别为我浪费那么多时间,

  请别向我提出一个个问题。

  请别用善良忠诚的双眼,

  刺痛我的手臂。

  请别在春天踩着小水洼,

  跟随我的足迹。

  我知道——这次的相逢,

  又不会有任何结局。

  你以为,是我处事傲慢

  才不与你结为好友?

  不,不是傲慢,而是出于痛苦

  我才如此坚定地昂起头。

  1957年

  《最后一日住在这可怕的房子里》

  最后一日住在这可怕的房子里,

  它如此陌生,仿佛我住过的所有楼房。

  瞳孔从捂起的手掌间向外偷觑,

  白昼的寒冷闪烁着光泽,恰似炎热一样。

  大地的美景中——完美得无忧无虑。

  洁白如纸。

  我知道,我应该

  享受这怡然自得的时刻。

  可心灵无言,过着穷苦的生活。

  1965年

  《雨落上面颊和锁骨》

  雨落上面颊和锁骨,

  桅杆上响起雷鸣。

  你与我面临不幸,

  仿佛小船与缆绳。

  不知会发生什么,还是……

  我甚至不想知道——

  是否因痛苦分离,

  还是应该向着幸福牵引。

  如同那只小船……

  我既惧怕,而又欢愉,

  我不会抱怨,与你相遇,

  我不害怕,我爱着你。

  1955年

  《十五个男孩儿》

  有十五个男孩儿,可也许还要多些,

  可也许,比十五个,还要少些,

  用吓人的声音

  对我说:

  “咱们一起看电影或是去造型艺术博物馆吧”。

  我是如此回答他们的:

  “我没时间”。

  十五个男孩儿献给了我雪花莲。

  十五个男孩儿用沮丧的声音

  对我说:

  “对你的爱我永远都不会背叛”。

  我是这样回答他们的:

  “让我们走着看”。

  十五个男孩儿如今生活得很平静。

  他们完成了雪花莲般繁重的

  义务,口头的和书面的。

  有姑娘爱着他们——

  她们比我要美丽得多,

  或是丑得多。

  十五个男孩获得了广泛的自由,他们与我相遇时

  总是恶意地打着招呼,

  在与我相逢时在心中和自己的解放

  正常的梦境和饮食打着招呼。

  你徒劳地离开我,那最后的男孩。

  我把你的雪花莲插入杯中,

  它们的根部在水中生长成

  银色的球状……

  但是,你看到了吗,就连你也把我抛弃,

  甚至,战胜了自己,你将傲慢地对我说,

  仿佛战胜的是我,

  而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走在大街上……

  1950年

  《最后我将告诉你》

  最后我将告诉你:

  永别了,请不要为爱把责任承担。

  我正在失去理智。或是陷于

  更深层的精神错乱。

  你是如何爱的?——你只是抿了一小口

  不幸。事情并非如此。

  你是如何爱的?——你虚度了时光,

  却虚度地如此笨拙。

  失算的残酷……哦,对你

  不能原谅。肉体还在活着

  四处游逛,它看见世界,

  而我的肉体里却空空荡荡。

  太阳还在完成着

  小小的工作。但双手却被灼伤,

  而且人群,斜着方向,

  气息和声音远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11-23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