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9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灵魂深处的自我判决——〈判决〉阅读笔记》开始

[复制链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7 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一篇是清明兄的见解,卡夫卡区也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类似的讨论了。现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来对此进行解构和思考。
再次感谢清明兄的支持

      短篇小说《判决》是卡夫卡称之为“最心爱的作品”,从一九一三年问世以来,就其文本的解读有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始终是个迷”。面对这篇迷一样的作品,如果我们以现实的生活经验来解读它,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使我们坠入云雾之中。残雪的《灵魂的城堡》一书——将小说中的父亲称为正义和良心的化身,将父亲的判决视为良心的判决,——虽为我们正确理解作品开劈了一条新的解迷之路,然而,仍有一些晦涩的,似是而非的待解之迷使我们难以解脱阅读的困境。
     从文本来看,《判决》的故事十分简单: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的上午,年轻的,踌躇满志的商人格奥尔格.本德曼准备把自己定婚的消息写信告诉给远在俄罗斯的少年时期的朋友,寄信前他来到了父亲的房间,准备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认为儿子在欺骗他,后来又说这个朋友一直在与自己通信,并声称自己就是这个朋友的代理人。儿子惶恐不安,不断地忘却一切。愤怒的父亲对儿子判决到:“.....直到现在,你只知道你自己!你原本是个无辜的孩子,其实却更是个魔鬼!——所以你听着:我现在就判你溺死!”格奥尔格没有任何辩解,慌乱地跑到桥上投河自尽,临死前,轻声喊道:“亲爱的双亲,我一直都是爱你们的。"
    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小说的开头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主人公格奥尔格对流亡在俄罗斯的朋友的回忆和内心独白。从文本的表层来看,春风得意的主人公与这个身陷困境孤独的朋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且两人的人生观更是南辕北辙。令人疑惑的是,主人公不厌其繁的,以慵长的,不忍卒读的篇幅对这个朋友的回忆与父亲的判决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呢?而父亲的出场所给人的印象是老迈昏聩,语无伦次:“你在彼得堡没有朋友。.....你怎么会偏偏在哪儿有朋友呢?我压根儿就不信。”“你的朋友没有被蒙蔽,我是他在这儿的代理人。”“你的信他读都不读就用左手揉成一团,右手却拿着我的信在读!”更令人不解的是,一向精明的格奥尔格在父亲面前却显得惶恐不安,似乎要极力回避父亲提到这位朋友,而且还“不断地在忘却一切。”透过这些表层的信息,穿过层层迷雾,我对文本的分析似乎有了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那就是:弄清格奥尔格的朋友才是我们理解作品的关键。
    关于这位朋友,卡夫卡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这位朋友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他是他们之间最大共同的地方。”联系到父亲所说的“我是他(朋友)在这儿的代理人”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格奥尔格的朋友实际上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父亲则是这“另一个自我”的外化。现实中的格奥尔格生意成功,爱情得意,心高气傲,是现实社会的佼佼者,而另一个自我(朋友)则生意凋敝,心灵漂泊,孤苦无依,是现实社会的反叛者,即人的两面性:人格中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魔鬼;一半代表道德,良心和善,另一半则代表虚伪,堕落和恶。当格奥尔格见到父亲时,犹如见到了自己那代表道德,良心和善的另一半,犹如人在上帝面前,一切虚伪和罪恶无处隐遁:当父亲揭露他(对他的朋友的迫害)的罪恶时,格奥尔格仿佛“看见这位朋友迷失在辽阔的俄国,看见他站在被洗劫一空的店铺门边,他正置身于货架的废墟,倒塌的煤气灯架”旁;面对父亲无情的揭露,“这时他想起了早已忘却的(除掉父亲)决心”并诅咒父亲倒下,“摔个稀烂!” 如此同时,人性的善的一面也随之彰显出来。“他(格奥尔格)看见父亲的衣服不很干净,不禁责备自己疏忽了对父亲的照顾。”“此刻,他匆匆下定决心,要把父亲接进他的新家去。”至此,两种人格的分裂,搏斗和撕咬被卡夫卡描绘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我以为这正是卡夫卡的卓越和伟大之处:他善于将现实的生活引来作为人的灵魂的观照并引起我们形而上的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以为父亲的判决实质上是格奥尔格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对现实生活的自我的判决。格奥尔格遵从父命,投河自尽,临死前,轻声喊出:“亲爱的双亲,我一直是爱你们的。”表现了格奥尔格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被彻底埋葬,曾经迷失的,常常忘却的另一个自我已经回归。
    阅读至此,我的心灵深处感到极大的震撼。人生意味着占有,而占有是无止境的。我们在追求这种占有的时候,是否还坚守着我们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地线呢?是否还保持着我们的自我不被那欲望所淹没呢?在冠冕堂皇的外表后面,谁都不敢说自己没有龌龊.没有虚伪.没有小人之心.没有魔鬼的一面。如果说世界是罪恶的,那么我们人人都有份。因此,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需要忏悔。不然,我们也会遭到来自心灵深处的“父亲”的判决。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9: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那就先忙学习吧
有空就回来看看...

对于读书而言
我们想读的书太多,能读的书有限,要读的书就坚持读下去吧
毕竟我们读过的书还是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5#
发表于 2008-9-1 21:48 | 只看该作者
唉~ 最近忙开学 很少时间过来了 看到残阳兄的话也很惭愧~~ 可能是我太冲了说话 ~

而且正像kenshin 所说~ 谢谢你

来这里我觉得很快乐充实 ~   

真的谈到读作品 我的阅读量实在太有限! 有点懒~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0: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残阳兄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大众的讨论话题
Emaluia兄也并非不能理解,只是道出了自己所观所感而已

对于卡夫卡的书籍能引起一时风潮
我想说的是:那对传播卡夫卡而言是一件好事情
传播和接受本来就不是一个事情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7

帖子

2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73#
发表于 2008-8-6 22:46 | 只看该作者

理解方有感动、震憾和共鸣

我拜读了Emaluia兄对我们阅读卡夫卡作品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无道理。我来此论坛不久,而且惭愧的是,我并不是专业的文学评论方面的专家。在这里,充其量只能说是来学习或者说探究的。我看到了一些水平很高的分析研究,但我感到,很多朋友象是精通机械及机械理论的大师,在研究着一件件精密机器。卡夫卡的作品,我只是偶然间遇上,的确如黑赛所说,我开始很难有能力理解他的作品,但第二句错了,我有愿望理解他的作品。因为我发现,每理解他一篇作品,对我的感动、震憾和共鸣是非常强烈的。我发现,我虽然不是一位精通机械理论的人,却象是在操作并感受这部机器的人。但没有理解为基础,那么我的确是在付庸风雅,何来感动、震憾和共鸣。希望Emaluia甚至黑赛理解还有我们这样一群愚拙而又充满着渴望的人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1:3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Emaluia兄如此仔细
卡区的资料确实丰富
但依然需要大家继续提供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1#
发表于 2008-8-2 20:2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卡区已经有很好的现成资料了 自己说了堆大白话 不太雅观 我想以下这段话是对卡最完美的诠释了 也说了我想说的话 只是它简明扼要~

卡夫卡的小说并不是关于宗教,玄学或者道德问题的论文——他们都是文学作品。如果一个读者有真正阅读一个作家作品的能力,不提出疑问,也不期待得出什么理智和道德的结论,而只是准备着投入作者所展现的世界时,这些作品就会以其自己的语言道出他所寻求的一切答案。卡夫卡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或神学家对我们说话,他只是一个作家。近来卡夫卡那奇妙的作品成为一时风潮,阅读他们的人们又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真心了解文学,这不是卡夫卡的错。 ------黑塞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0#
发表于 2008-8-2 20:0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讨论 但所谓言之有据就行的什么说法我是完全不同意的 因为理解角度出发点错了 根本后边的全是些无意义内容 从哪儿弄不来这些东西? 非要把什么 一百个哈姆雷特的逻辑搬到卡身上 既不合卡胃口 也对不起沙翁   

卡的作品是单纯的自然流露 这也是对于所谓文学 以及卡的可贵之处 就故事情节来说 5年级的小学生都能看懂 只是在相对单纯的年龄的我们并接触不到单纯的作品 再大一点有些思想深度的中学生也能给出些对作者的最简单评价对故事内容的直白理解  之所以搞到现在那么深不可测 完全是学术风的迂腐所至 看懂多少 都无所谓 凭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读也无可厚非 但看不懂 却非要拿来研究就是很做作了 都说读书就像和人在谈话 我不认为这样的读法真的在和卡说话 只不过是消遣罢了 很想问问清所代表的一派人 你们在读卡的时候除了迷惑不解 有过感动 震撼 甚至是共鸣吗?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9#
发表于 2008-8-2 19:51 | 只看该作者
一些简单的东西反倒没人理会

表面理解一下 卡是现代的 非常现代 而他所面对的时代 以及时代下的家庭 家人 交际 朋友 都是相对传统的 现代与传统接触 碰撞 摩擦 自然会有矛盾冲突 只是卡一个人的力量化解不了这种冲突矛盾 如果他一定要像个战士一样守护自我  那么代价就是 传统环境下的亲情 友情全面的破灭 从而得不到 被爱 至于清明一直喋喋不休的要说明人性的两面性什么的 我觉得完全的是一种花哨而不切题的说法 因为以清的角度 我只看到了一篇主流文学解读 反而离卡很远 伟大的作家是指其作品的影响力 而并没说影响力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好是坏 没有什么罪恶善良那么大那么神圣 卡又不是一位思想启蒙者

如果真想清所说的那样清晰 只是到了最终反省了?呐喊出爱了?来烘托出了一个仿佛浪子回头似的结局 那我不认为这世界众多的卡的FANS 喜欢的只是这种 样板戏.

反而我认为 啊彭 的那观点是有价值的 不是喜欢不喜欢 因为通过卡的作品及我们所了解到的他的性格 他在 判决 那天 纯粹是没有目的的去了父亲的房间 并不是说一个人觉得良心发现了要去自首 所以生命的偶然 择酿成了判决 顺便把那些矛盾冲突都扔到河里 那一瞬间的自我满足与释放 恰巧又被交通的噪音所掩盖 也就是纯粹的自我享受而没被任何人发现 那是多么惬意啊? 所以这判决 起初是无聊 中途是无奈 最后是无所谓了.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9: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切入点会有所不同
我的想法是,理解作者的人生和创作环境,然后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4-19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