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小香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孟老庄

[复制链接]

5

精华

2498

帖子

8147

积分

牧场主

狂生醉侠

11#
发表于 2007-11-16 22:18 | 只看该作者
不先理解孔孟老庄,你无法理解自己先天内心中的根。
这根找不到,你无法找到立足点去理解别家的思想

[ 本帖最后由 北溟之鸟 于 2007-11-17 09:18 PM 编辑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生鸟亦四种,化生之鸟力制其余。湿生之龙不具胎鸟屈伏之势,例此以明。且沧海无涯,群龙游泳。将喙也鼓其羽翅扇波涛,水为涸流,龙无头寄恣其食不遑度宁。所以然者,一以鸟形环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12#
发表于 2007-11-16 23: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且莫谈什么复兴与崩溃,时兴国学热,这本身的确是浮躁的,但是它能使一部分人去接触我们的元典,也不是没有意义。再说,国学热中我们应该见出,是有一些人认认真真地在做这件事的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13#
发表于 2007-11-16 23:5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见老师
打个招呼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14#
发表于 2007-11-16 23:5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KENSHIN你好,是好久不见了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01:10 | 只看该作者
孔孟老庄并非不好,只是很多时候不切题。
至于“根”的“感觉”,说具体的,如果一个人遭遇青春期困惑,他可能在精神分析学里找到的“根”的“感觉”更多。精神的构成非常复杂,内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不一定是用中国话表达的,换句话说,“根”可能并不在中国,这既非经典的沦落,也非子孙的背叛,而是选择的问题,因为你有选择的自由,不过传统文化的确也在内心打下烙印,但可能并非是最深的烙印,不可消隐和不可移动的烙印。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命运,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现代人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存在于古老语境里,因此具体问题上,答案可能出现其他文化中。
重申一下,这不是关于文化的讨论,而且说实话,我对比较文化学也不感兴趣,本来有机会可以选修的,我换成其他学科了,就因为在文化层面上做比较,我还没这个能力,也觉得这样的比较不踏实,因此没有预设结论,只是在某一问题上发表一下比较的看法而已。而这个被选作比较对象的碰巧是个住在荷兰的犹太人,不管他是哪国人,都是从如同一道菜不知您是否喜欢这一角度出发。这一具体问题,就涉及它本身,而不涉及更高、更深的东西。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精华

4474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La Piémontoise

16#
发表于 2007-11-17 1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起时 于 2007-11-16 10:10 PM 发表
俺有一个朱熹的注本........验证了俺的古文水平还是及格的.......

还有一个发现......现代粤语其实有相当多的古汉语成分.......所以..嘿嘿,读来得心应手........

引用目标与手段的观点吧....国学的确成了少数人 ...


嗯,用苏北话读古诗也很有感觉,方言可以算是古文的活化石
   Yet, Freedom, yet, thy banner, torn but flying,
  Streams like a thunder-storm against the wi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17#
发表于 2007-11-17 19: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头像是他的什么年代的呀.......俺最近下了他的一个录音室的录像......

用粤语读<琵琶行>...比国语要押韵得多(现代音的押韵)......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精华

4474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La Piémontoise

18#
发表于 2007-11-17 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的帖子

汗,我不知道是啥年代的,不过Gould的确很帅。

我们语文老师就喜欢用方言读诗。
   Yet, Freedom, yet, thy banner, torn but flying,
  Streams like a thunder-storm against the wi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19#
发表于 2007-11-17 19:46 | 只看该作者
他死的时候俺刚巧出生.........现在有些朋友移民到了加拿大.....等他们稳定下来了...俺一定要过去走走.....拜会一下大师的国度.......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0#
发表于 2007-11-17 20:51 | 只看该作者
粤语实际上是保存得很好的古代口语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8-1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