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方
正方
不可否认环境因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因素发展的前提,这点我也赞同,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但环境因素只是一个前提,它的作用只是为个人的人生道路提供了一个外部条件,只是给个人因素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仅此而已,环境因素却不能对个人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也要注意。
我承认没有环境因素这个前提,就不存在个人因素的发挥余地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莫扎特的成功是因为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享受着优越的环境,这一点我当然也承认有关系,但请注意,在当时的欧洲,和莫扎特享受着同样的优越的环境条件甚至大有过之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可为什么只有莫扎特等少数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那些和他享受着同样优越条件的人为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注意,是大多数,不是除莫扎特以外的所有人)没有成功,很简单,说到底,还是他们的个人因素不一样而已。鲁迅等少数人的成功和当时大多数文人的平庸也是此理。
如果说“环境因素是前提,像母亲孕育孩子一样,将个人因素生育出来。”,那么也可以这么说环境因素是摇篮,哺育了个人因素,那么我想问:“孩子长大了,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可以独立的成年人了,那么他还有必要回到摇篮里去吗?他还有必要回到母亲的肚子里去吗?”如果说环境因素是水,个人的成功是鱼的话,那么个人因素就是鱼的鳍和气腔;如果说环境因素是介质,个人的成功是声音的话,那么个人因素就是人的喉头和声带。一个是前提,一个是决定性因素。
谁决定了谁的产生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相对于谁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弄清楚这一点才是关键。
至于说“许多个“个人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影响环境因素。一旦数量上的堆积,难逃集体环境,即环境因素的嫌疑!”那么反方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即这句话倒无意中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个人因素”(虽然是许多个,不是单个)是“环境因素”的前提,这点与反方一直提倡的“环境因素”是“个人因素”的前提想矛盾。还有环境因素受到许多个“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改变,那总归是被改变了,这与个人因素的多少无关,即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环境因素的归根结底还是个人因素,环境因素(集体环境)的改变对人的影响还是难逃个人因素先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个人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如何会改变?没有个人因素作为外力来推动,环境因素这辆火车又如何会前进?沧海桑田,那要等多少年啊?
至于说“还是环境因素撒下一张巨网,个人因素在既在其后产生,又和环境因素根本不构成平行性关系”这一点也有一定道理,个人因素确实和环境因素在对个人的成长道路的影响上不构成平行性关系,因为个人因素在对个人的成长道路的影响上比环境因素在对个人的成长道路的影响上要更重要些。撒下一张巨网又如何?没有个人控制下的手来拉网,又怎么能捕到鸟?
我们不是讨论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谁产生谁的问题,也不是比较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谁先产生的问题,我们是比较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在对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谁更重要的问题,而在对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两个因素谁更重要的比较尺度也不是这两个因素谁先产生。这两个因素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个人因素或多或少的改变了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的改变又对个人因素产生了影响,这本来就是一个圆环,就好象鸡和蛋的命题,你永远无法证明到底谁先产生,我在上面虽然没否认反方的环境因素是个人因素的前提这个观点,但我也没承认这个观点,我的用词是“有一定道理”,同理,个人因素对环境因素的改变也是“有一定道理”,至于反方说“个人因素改变环境因素,应该是群体共同行动的结果,是也不是?许多个“个人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影响环境因素。但是请不要忘了!一旦数量上的堆积,难逃集体环境,即环境因素的嫌疑!”,我再就这个问题说一下,群体共同行动改变的是大环境,是社会环境,而个人的行动却可以改变小环境,即自己周围的环境,所以个人因素改变环境因素不存在难逃集体环境的嫌疑,也不需要什么数量上的堆积,在个人成功的道路上,不需要改变集体环境就可以成功,“你要适应这个社会,不要让这个社会适应你”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