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地狱一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复制链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11#
发表于 2007-6-29 1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ivelemetal 于 2007-6-28 06:33 AM 发表
喜欢的人肯定喜欢把它算成某种“主义"或者“文学运动”,确实Kerouac不是学院派,但是这本书在50-70年代的美国还是制造了很大的轰动,可以看看早期的嬉皮文化。
如果说他荒唐我也不反对,但是需要承认Ginsberg ...

不能因为一部小说是否轰动来评判小说的好坏,就像《飘》在历史上很轰动,但是在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

我个人觉得《在路上》写的看不出内涵,文体也不新颖,故事也很罗嗦。
Ginsberg的诗很好我承认,但是我确实看不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好在哪里,望指教。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

帖子

9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2#
发表于 2007-7-11 22:3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漓江那版的序言吧?
《在路上》的叙述确实有点冗长,不过这本书是恺鲁亚克在服用迷幻药后以三周的时间写出来的~~~有点缺陷可以原谅
怎么说呢,这本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它告诉读者,在那样一个年代,有那样一群人,在那样的活着(有点像废话~)

《在路上》无比抒情的结尾堪称经典:

我总喜欢坐在年久失修的破败河堤上,眺望新泽西上方辽阔无垠的天空,仿佛看到一片荒芜的山野连绵起伏,气势非凡,高高在西海岸耸立。道路向着那儿延伸,人们无不憧憬它的富饶和神秘。我知道就在现在,在衣阿华州,孩子们一定在放声恸哭,可谁都无动于衷。今晚,星星眼看就要消逝,还有人不知道上帝就是那精疲力竭的大熊星座吗?不等夜色完全降临,笼罩河川、山峰,最后将海岸遮掩,给大地带来安宁,星星就将渐渐隐没,向草原倾泻余晖。除了在孤独中悲惨地衰老下去,我相信,没有谁会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我甚至还想念他的父亲老狄安.莫里亚蒂,我们从没能找到他。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

So in America when the sun goes down and I sit on the old broken-down river pier watching the long, long skies over New Jersey and sense all that raw land that rolls in one unbelievable huge bulge over to the West Coast, and all that road going, all the people dreaming in the immensity of it, and in Iowa I know by now the children must be crying in the land where they let the children cry, and tonight the stars’ll be out, and don’t you know that God is Pooh Bear? The evening star must be drooping and shedding her sparkler dims on the prairie, which is just before the coming of complete night that blesses the earth, darkens all rivers, cups the peaks and folds the final shore in, and nobody, nobody knows what’s going to happen to anybody besides the forlorn rags of growing old, I think of Dean Moriarty, I even think of Old Dean Moriarty the father we never found, I think of Dean Moriarty.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58

帖子

809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7-7-13 12:23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
真想和你去走风暴中安静的雪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9

帖子

597

积分

knight

不败顽童

Rank: 5Rank: 5Rank: 5

林荫读书会“竖琴”荣誉勋章

14#
发表于 2007-7-19 13:36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
看来我读的这个译本不太好啊。

[ 本帖最后由 梓桓 于 2007-7-19 10:41 PM 编辑 ]
天地虽宽靡所容!长淮谁是主人翁?江南父老还相念,只欠一帆东海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7

帖子

5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5#
发表于 2007-7-21 17:26 | 只看该作者
“我总喜欢坐在年久失修的破败河堤上,眺望新泽西上方辽阔无垠的天空,仿佛看到一片荒芜的山野连绵起伏,气势非凡,高高在西海岸耸立。道路向着那儿延伸,人们无不憧憬它的富饶和神秘。我知道就在现在,在衣阿华州,孩子们一定在放声恸哭,可谁都无动于衷。今晚,星星眼看就要消逝,还有人不知道上帝就是那精疲力竭的大熊星座吗?不等夜色完全降临,笼罩河川、山峰,最后将海岸遮掩,给大地带来安宁,星星就将渐渐隐没,向草原倾泻余晖。除了在孤独中悲惨地衰老下去,我相信,没有谁会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我甚至还想念他的父亲老狄安.莫里亚蒂,我们从没能找到他。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
这个结尾很好,有机会一定弄本来看看`~~
像卡夫卡一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5

帖子

7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6#
发表于 2008-3-30 00:53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没给我太大的惊喜。读完后,只收获了三个字“在路上”。
如果有人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读这本小说,而又想获得读过之后的感受,怎么办呢?
英国摇滚乐队Travis有首歌曲,叫《Sing》。感兴趣的可以听一下!
记得小说与歌曲中只能选择一个哦,如果你两个都做了,那效果我可就不敢保证了哦,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19

帖子

1557

积分

baron

最近神之男——处女座沙加!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08-3-30 16:45 | 只看该作者
很想读他,(对我来说他是有生命的)可是我没有时间,或者说机会,
祝福那些读过或正在读的人,你们真幸福!
当然,曾经没有颓废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我们也不要求他们做出什么,
我们 只希望:(对那本书以及热爱他的人)得到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9

帖子

11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8#
发表于 2008-6-29 20:30 | 只看该作者
我总喜欢坐在年久失修的破败河堤上,眺望新泽西上方辽阔无垠的天空,仿佛看到一片荒芜的山野连绵起伏,气势非凡,高高在西海岸耸立。道路向着那儿延伸,人们无不憧憬它的富饶和神秘。我知道就在现在,在衣阿华州,孩子们一定在放声恸哭,可谁都无动于衷。今晚,星星眼看就要消逝,还有人不知道上帝就是那精疲力竭的大熊星座吗?不等夜色完全降临,笼罩河川、山峰,最后将海岸遮掩,给大地带来安宁,星星就将渐渐隐没,向草原倾泻余晖。除了在孤独中悲惨地衰老下去,我相信,没有谁会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我甚至还想念他的父亲老狄安.莫里亚蒂,我们从没能找到他。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

我手头纸版是王永年翻译的

查了一下,这段译文是文楚安翻译的漓江2001版的,可是没有纸版的,PDF模糊不堪一直没有读,抽空再找一个清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0

帖子

30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9#
发表于 2009-10-11 00:39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现在的很多电影都在模仿这种风格,不清楚这个书对于“垮掉的一代”意味着什么,但是这本书的价值还是有纪念意义的吧~文笔就不能说……完全是翻译能力吧,个人觉得。
4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17

帖子

687

积分

knight

精美的尸体/天花板看护员

Rank: 5Rank: 5Rank: 5

20#
发表于 2009-10-30 00:3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应该持有不同的审美观和评判标准。我理解很多追求文学思辨的人无法接受《在路上》的随性甚至任性,至少很多人认为它的主题太浅了。然而the Beat(beaten) Generation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放纵和自甘堕落。垮掉派和迷惘一代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萧条的时代。因此,生活的自由态度完全反应在了行文上。艰深的思考和他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只有积极、自由的活着才是那个萧条时代的最强音。务实,但绝非享乐主义。
       这样的书,咬文嚼字地读肯定索然无味。作者是在长卷纸上一气呵成写完这部小说的。作为读者也应该一气呵成读完。这样才能体会这小说的整体魅力。
       抨击这小说没啥思想性的,就和指责商业片不够艺术一样,让我感到有点哭笑不得。读《在路上》,重点在于品味一气呵成的写作技巧、张扬的写作激情和Kerouac们的价值观。(认不认同这价值观,另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0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