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泰比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外国文学的一些随笔

[复制链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1#
发表于 2008-5-25 17:14 | 只看该作者

再回复

您对文学的酷爱之深令我目瞪口呆,像您这样沉迷于中,如果搞创作,一定比我成绩超出许多。要是无意写作,就太可惜了。我创作十二年,写出和发表作品不到一百篇,自己能够满意的连十篇都不到。

我没有失眠的困扰,但我睡不很沉,鸟叫声音大一点就会被吵醒。我有上床想事的习惯,天冷时再怎么想也能睡得着,就不在意了,等天暖和起来,睡眠因此受了影响,我警觉之下赶紧停止这个坏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jabh 于 2008-5-25 17:01 发表


既然这样,我感到很遗憾。我自己在网上下载电子书也常常失败,尤其是最喜欢的两家网络图书馆先后停止运行之后。您读书主要靠买,解决这种问题比我要简单,如果“卓越”、“当当”、“蔚蓝”图书网不能满足需要的 ...


那天看到一本印度史诗改写版的,写成故事类型的,我一向来要看原本的,所以不买了。
索因卡,那天看了他的诗歌,觉得不错,至于博尔赫斯,我不大喜欢接触他,他很深奥,卡夫卡比他还有吸引力些。
至于其他的,我会注意找寻的,谢谢您。

关于对文学的热爱,我看还是因为生活的压迫空虚让我无法不在文学中寻找到一些慰藉罢。我写小说不行,太差了,我老是责备自己怎么能写出这种让人看了浪费时间的作品呢!但我还是一直在努力模仿果戈理,我正在寻找生活上的趣事庸俗事件,一找到就写进笔记本里(不过昨天有件趣事忘记写了进去),我有一天一定要将这些从生活中找到的资料和谐地写成一部生活小说。我看着正在拟定的大纲常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很想写,可是我强制自己的想法转为忍耐,一定要集满了够丰富的材料,才要写。说来,也有3个月左右,大纲也还不过未满1页(24行的单线簿),小说写就遥遥无期。就刚才,我从今天凌晨起彻夜未眠,为的是回到乡下找寻材料(我要是睡过头,就没人载我下去了),还有回乡最重要的原因是,看我婆婆。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3#
发表于 2008-5-29 1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泰比斯 于 2008-5-25 19:29 发表


那天看到一本印度史诗改写版的,写成故事类型的,我一向来要看原本的,所以不买了。
索因卡,那天看了他的诗歌,觉得不错,至于博尔赫斯,我不大喜欢接触他,他很深奥,卡夫卡比他还有吸引力些。
至于其他的, ...


您接触到的印度史诗是否是“世界英雄史诗译丛”那一套?是的话,以后等我怀着轻松的心情去读的那一天,就应该排除了。

我写现实题材的小说,一般不超过一千字,而写历史小说,写到万字以上也不算太难。原因就是我的身体阻碍我去熟悉社会生活,也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历史题材,只要熟悉足够的资料就有写的条件。在白湖农场的日子里,我在日记里也记了一些身边发生的有故事性的事,但是因为记录不认真或是怕父母说我多管闲事,多半有始无终。到合肥后我把听到见过的对话和事件都有意识地记下来,日记虽然停止记了,但生活中的记录却比以前多了,可这些记录太零碎了,很难真正用上。
最熟悉也最顺手的生活就是家里的事,可是我自己的事是不打算写成小说的,家人的事有所顾忌:只写正面的,那是先进事迹报道;写到负面的,很容易得罪他们(写日记时,就有过多次教训)。所以更不能有所打算了。

我最后还有个问题:您说的“婆婆”是普通话里的含义吗?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5-29 11: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jabh 于 2008-5-29 11:38 发表


您接触到的印度史诗是否是“世界英雄史诗译丛”那一套?是的话,以后等我怀着轻松的心情去读的那一天,就应该排除了。

我写现实题材的小说,一般不超过一千字,而写历史小说,写到万字以上也不算太难。原因就 ...


我深知写小说不容易,但是有时候不必想得太极端,过于复杂,还是能写得出来的,所以心情是矛盾的,一半的思绪是:无法驾奴小说,一半的思绪是:一定行的,只要摆正心态。

“婆婆”的意思就是奶奶,就是爸爸的妈妈啊。没有什么含义吖。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5:32 | 只看该作者
29.果戈理的小说行云流水在于“讲话”式的语句。他叙述什么东西都会让你觉得他在讲给你听,而不是写,写,写。你仿佛会一直在他的作品听到他的声音,他的“讲话式”的文章是衔接性的,他在形容事物的时候,不会死呆呆地描绘,他会说一些自己的意见:“你知道,我们俄国...”接着写下去,他又会在故事中寻找自己出场的机会,看他的小说,自己在读的时候,仿佛自己的声音也是果戈理本人朗读给你听。我是感觉到如此的。很难想象,一位小说家竟然在作品中赋予如此之多让人惊异让人感到好奇的艺术下去,而如何赋予又是作者的处理方法之精明了。

30.我一向来觉得英年早逝的济慈是较为艺术性的诗人,当然我们知道所有文学家不外都是与艺术有着关联的,但是他的诗中,显然看得出作者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诗达到艺术的顶端。无论《夜莺颂》《秋颂》,我看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济慈将能尽完美的方法都用上了,尽管是完美的,但如此一来,缺少普希金的随性,拜伦的豪放,雪莱的晶莹...我不懂关于济慈的太多,但我觉得他还是稍微为了艺术而艺术了,也就在我的脑海中,诗人风格的名单中,他的名字旁边是写着一个"艺术",而不是雨果的"庄重",海涅的“忧伤”。意思也就是说,他无法让我感觉到一种类型,如果有也就是学者所说的唯美和我一直认为的艺术吧。

31.卡夫卡的作品是世界文学的谜,那么卡夫卡的魅力便在于他无法让人勘破的小说。如同卓别林与爱因斯坦不期而遇时,前者对后者所说的:"教授,你是很伟大的,因为世人都不懂你。“卡夫卡的情况是否也是如此?许多许多的学者在一窝蜂地研究卡夫卡的时候,卡夫卡也就如同最深奥的问题的制造者。伟大,也在于创造了一个只有自己明了的谜题吧。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6#
发表于 2008-5-30 1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泰比斯 于 2008-5-29 14:34 发表


我深知写小说不容易,但是有时候不必想得太极端,过于复杂,还是能写得出来的,所以心情是矛盾的,一半的思绪是:无法驾奴小说,一半的思绪是:一定行的,只要摆正心态。

“婆婆”的意思就是奶奶,就是爸爸的 ...


呵呵,多亏问了,如果按普通话理解,就对您的性别产生误会了。

回  21

我读小说时只要是真情实感表达出的凄楚、悲愤、牺牲精神,我一般都会感动甚至很感动,我还一度认为这样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但是我就是这样骨子里自私的人:对于个人的事情,感情承受力很弱;而对于他人的事情,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构的,都很难让我唏嘘垂泪。

我从不喜欢读爱情小说,因为我觉得情节不现实(而又不能与幻想类作品相提并论),当然无从体会。外国名著,让我最感动的是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结尾斯巴达克思写给范莱丽雅的那封诀别信,尤其是信中那句“我宁愿对你做一个忘恩的丈夫,对我们的女儿做一个狠心的父亲,决不愿出卖起义的弟兄,使自己的名字蒙上永世的耻辱”,让我感受到一种人格的伟大,以及悲壮。以及随后范莱丽雅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小瓮里,可怜的孩子,就是你爸爸的骨灰!”更是让我鼻酸不已;
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我认为它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柔软;
莫泊桑《菲菲小姐》主人公的结局,当然是作者刻意为之,个人认为现实不会那么理想化,但正因为此,才感受出一种深深的善意。

国内名著,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霍达的作品和张平的《抉择》,但数目读得多了,感觉也就迟钝了。但就我自己的创作而言,还始终没有这种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7#
发表于 2008-5-30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泰比斯 于 2008-5-29 14:34 发表


我深知写小说不容易,但是有时候不必想得太极端,过于复杂,还是能写得出来的,所以心情是矛盾的,一半的思绪是:无法驾奴小说,一半的思绪是:一定行的,只要摆正心态。

“婆婆”的意思就是奶奶,就是爸爸的 ...


呵呵,多亏问了,如果按普通话理解,就对您的性别产生误会了。

回  21

我读小说时只要是真情实感表达出的凄楚、悲愤、牺牲精神,我一般都会感动甚至很感动,我还一度认为这样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但是我就是这样骨子里自私的人:对于个人的事情,感情承受力很弱;而对于他人的事情,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构的,都很难让我唏嘘垂泪。

我从不喜欢读爱情小说,因为我觉得情节不现实(而又不能与幻想类作品相提并论),当然无从体会。外国名著,让我最感动的是以下几处情节:
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结尾斯巴达克思写给范莱丽雅的那封诀别信,尤其是信中那句“我宁愿对你做一个忘恩的丈夫,对我们的女儿做一个狠心的父亲,决不愿出卖起义的弟兄,使自己的名字蒙上永世的耻辱”,让我感受到一种人格的伟大,以及悲壮。以及随后范莱丽雅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小瓮里,可怜的孩子,就是你爸爸的骨灰!”更是让我鼻酸不已;
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我认为它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柔软;
莫泊桑《菲菲小姐》主人公的结局,当然是作者刻意为之,个人认为现实不会那么理想化,但正因为此,才感受出一种深深的善意。

国内名著,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霍达的作品和张平的《抉择》,但数目读得多了,感觉也就迟钝了。但就我自己的创作而言,还始终没有这种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1:37 | 只看该作者
普通话??我是男生就对了。

说到《斯巴达克思》,我是没看,不过前年我读了有关他的历史,深深感到他的伟大,然后在去年的时候收集好些有关古罗马的资料,包括奴隶啊,维苏威火山啊,角斗士啊的,接着开工!自己写《斯巴达克》,确实好笑吧?我那时候还没接触外国文学,我也不懂已经有乔万尼奥里写了。那时候旨在写好,要让大家关注历史,从斯巴达克高尚的情感上提升自己的品格,还有就是要批露那些陷害战奴的古罗马军官们,可是结局我也定为克拉苏(没记错吧)取胜了斯巴达克思。但是大纲写好了不少,只是写好三章及几章未完成的,一时兴起才写的吧。原因在于后来的战争场地太不熟悉了,无法继续写,写好维苏威突围战,不知该如何下笔了。

《最后一片叶子》前些日子才看,确实感人,欧·亨利这篇小说厉害,捕捉到很美妙的事物。目前还是认为施笃姆的《茵梦湖》是外国小说中最感人的了。

中国文学作品,沈从文的《边城》,那天看了一些,老人,翠翠和黄狗给我的感觉很自然,很难寻得的一种画面。至于其他的,只读过巴金,贾平凹,鲁迅(《阿长与三海经》挺感人),大概就这些吧。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02 | 只看该作者
32.我今天抱着一只不知道是壁虎还是恐龙的毛娃娃看着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突然间有感而发,但不是与该书有关,我总是看着一样东西,想到另外一样东西。关于写史诗的人,我突然感悟到,原来写史诗的人野心与使命是非常之高的。要不是没那野心,单凭热情和努力是无法造就史诗的。我们看到荷马的《伊里亚特》,我们会相信,他(或他们)写这些诗是为了永垂不朽的了;而果戈理的《死魂灵》,作者说要体现俄国的整副社会;维吉尔为了赞颂国家创造了《埃涅阿斯纪》历时10年不下,同样地是抱着强大的使命。所有写大作品的人,内心难免有一股要惊天地的情感,这在我来说,绝对无可置疑。

33.毫无疑问的,莫泊桑是三大短篇小说家里,被众多人认为最好的一个,这样的一个问题会让我们想着契诃夫和欧·亨利缺少了什么。契诃夫的名篇《套中人》《变色龙》讽刺及幽默味道十足,很大的程度映现作者的风格及技巧;然而他有些篇章显得不够凝练,不够精彩;说到精彩,欧·亨利的故事就较有趣了,毕竟他寻求美妙,出乎意料的结尾是很让人惊喜而又回味的;然而欧·亨利的文笔委实浅了些,我提倡文笔清晰,但欧·亨利的文笔显得庸俗了些,这与他的写作手法有关,(如果不是出于欧·亨利的问题,那么就是译者的事了,我手头上这本译本不好),可惜欧·亨利,我需要指出他最让人喜爱的名篇也就那几篇《最后一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等等。早些日子我认为欧·亨利比契诃夫较出色,但是今天看了看欧·亨利的小说,我觉得欧·亨利靠着他的名篇而名气大了些,其他的作品不见得有《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带来的惊喜了。而契诃夫的普篇的总多作品中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以此来看,他的短篇小说会比欧·亨利耐看得多。

34.简·奥斯丁被学者论为道德家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则被说为哲学家的文学家。简小姐写的小说说的道理明晰,颇有劝教的味道,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了道德家。莎士比亚写出的则是更高一层次的思想,那么就变成哲学家了。简小姐并不是想宣传什么大思想,他只想让人受到教育,所以她在老生常谈中是很擅长的,不过在叙述老生常谈的道德礼貌,她的文笔是清晰,是容易让人吸收的,这点也就增加了她的作品的价值了(也就是说,写老生常谈也不是要写就写,需要懂得驾奴)。莎士比亚他这天才之才,脑海里有着一大堆哲理,而且是许多人想不到的哲理,于是他成了哲学家了。但莎士比亚同样是个道德家,我所要说的是,较高层次的道德家也就变成哲学家了。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30#
发表于 2008-6-6 1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泰比斯 于 2008-5-30 21:37 发表
普通话??我是男生就对了。

说到《斯巴达克思》,我是没看,不过前年我读了有关他的历史,深深感到他的伟大,然后在去年的时候收集好些有关古罗马的资料,包括奴隶啊,维苏威火山啊,角斗士啊的,接着开工 ...


您居然敢写外国历史题材,令我很吃惊,我只敢试着在未来最宏大的一部小说中写一点阿拉伯帝国派兵援唐平安史之乱的情节,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资料。好几年前我听表弟说过,有一位青年作家想写一部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怛罗斯之战题材的小说,就有一位名教授评论说:“我劝他还是别写了,就是写出来也不会好。”(当然,这有点打击人的意思)后来有没有问世,我就不得而知了。我现在写的头一部长篇小说定为不超过20万字,参考资料就在十部以上,所以我认为除非精通外文,不然写外国题材历史小说不比登天容易。

您说的《茵梦湖》,我产生一点读的念头,但照读书计划来看,至少得排到2011年了。希望您能简单地说说它是长篇还是短篇,什么题材。

从后天起,我那部长篇就进入最后9天的冲刺阶段,所以与各位朋友要暂时分别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3 09:35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