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爱印象
我在网上写的第一篇随笔就是关于《简爱》的,那是在01年初,具体的内容我却记不清了。对于一个没有恋爱经历的人来说,简爱与罗切斯的爱情故事很让人心动,我仍然记得彼时读到他们的感情逐渐炽热的时候开始失去自我的沉迷于其中。每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心底里都涌动过许许多多单纯的欲望,《简爱》很唯美,年轻人的心思大概都是唯美的。
但是大多人在了解到世界的另一面时,不再去朝思暮想一个类似于幻觉的东西。或者说简爱的故事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是不大可能重复的,两百年之后的现实更残酷。“平等”已经被逐出现实,哪怕在很狭小的圈内。比如,虽然我自认为很有正义感,但是有时候也做不到对人人都善良,我是指理应宽容善良的时候。也许并不是我们不愿意以简爱,或者罗切斯为榜样,只是我们太怯懦了,而不愿意承认。这种低调的姿态很容易影响他的旁人,这个旁人或者也变得怯懦,或者沉默。任何一个人的希望都依赖于整个现实,或者说依赖于现实的潮流。抛弃现实,个人的存在将变得虚空,和滑稽。但是一个病态的现实里,任何一个人,包括避世的,他的存在都显得很滑稽。掩饰与毫不掩饰没有区别。没有希望,只能在单调与枯躁里轮回。
因而从某种角度讲,我们钦佩简爱的原因在于,她纯洁而善良的内心,及她的敢想敢做。她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没有人能做到这么始终如一。大多数人都从某个时候开始毫不犹豫地背离自己,并且找借口说是出于无奈。
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依然认为《简爱》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因为虽然简爱与众不同,但是她没有创造出我们想要的奇迹,譬如她应当是冲破家庭,地域的束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实际影响力的女思想家,或者女教育家等等。但是她终归是回到了相夫教子的狭隘生活里,做了一个与她的个性仿佛极不相附的角色。我甚至怀疑难道女性的眼里除了爱情,便没有别的东西渴望?
很恰巧的是,我正准备睡觉的时候发现央视频道正在播放《简爱》,故事差不多接近结局。我突然发现自己对简爱要求的过多了,或者说我只是用自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去构画简爱的生命历程。从现实来看,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正派优秀的人若是能够坚持自己,这本身就是极不容易,极难得的。(06年10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