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本人张江安 于 2009-8-19 10:29 编辑
1# chinesepoet
对昭君出塞,正史上最早详细的记载是《后汉书·南匈奴传》:
(伊屠)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班固和司马光对王昭君都不感兴趣,《汉书》和转载的《资治通鉴》只有干巴巴的一句“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我一度误以为细节都是文人们想象出来的。还是范晔先生有点同情心。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王昭君是不是出于爱国心才出的塞,无法判断,不过至少她是有强烈的自由精神的,为了自由不惜置身边野荒漠,这倒是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但是到了匈奴之后呢?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平民女子,纵然是“背负狗屁的使命强颜欢笑”,居然能伪装得长年不露破绽并由此获得匈奴百姓的尊重,这是合乎常理的吗?而且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不愿改嫁单于的儿子,上书要回国,但新皇帝无情地命令她改嫁,无奈之下,她完全可以用自杀来解脱一切痛苦,但她没有,而是再一次服从命令。从这些行为来看,昭君有没有爱国心就是可以判断的了。而且,如果昭君权衡利弊不出头,而是换成另一个没有强烈的自由精神的无名宫女,岂不是更大的悲剧?
至于 chinesepoet 朋友质问的“东汉末年,在中原烧杀抢掠的不正是匈奴人吗”,因此昭君出塞的作用值得怀疑云云,她通中国古典文学,估计知道两件事之间隔了多少年,而中外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能保持这么久和平的又有几个呢?何况当时南匈奴不过是趁火打劫,不抢白不抢罢了,怪只怪东汉的宦官、外戚、军阀们自己不争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