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利奥波德·莫扎特的教育缺陷——读Dorothea Leonhart《莫扎特》有感

[复制链接]

4

精华

1924

帖子

5823

积分

marquess

Athos Frank Fang

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5 1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利奥波德·莫扎特的教育缺陷

——读Dorothea Leonhart《莫扎特》有感


        与Philippe Autexier的《贝多芬——完成生命的意志》之类给人以富丽堂皇、极具传奇色彩的音乐家传记不同,Dorothea Leonhart的《莫扎特》传递给我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叛逆”的传记。作者认为“大多数传记作家把莫扎特的毁灭归咎于欧洲伟大文明时代的上层社会。更有甚者,他的家庭也备受无情的鞭挞”是毫无道理的,或者可以说是受了康施坦莎•莫扎特和尼森(前者的第二任丈夫)有意识的欺骗,“与历史的歪曲恰恰相反,莫扎特的父亲、母亲和姊姊给予他的是深深的爱和亲情,而不是他们害了亲爱的儿子和弟弟。谁读了他们之间来往的信函都会理解,莫扎特迄今被曲解了的创造力源泉正是基于这种爱。”同时,她在“引子”里写道,莫扎特在曼海姆结识了乐师弗里德林•韦伯一家,他很快热恋上了这家15岁的女儿——年轻的歌手路易斯,也叫阿洛伊西娅,“从最严重、最可悲的意义上说,韦伯一家是莫扎特生活的灾难。他们依赖着他,利用他,一直到他的社会荣誉和财产消蚀殆尽和毁灭。”
       但与作者的愿望相反,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莫扎特人生的不幸正是来源于他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利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真正的贵族。这里强调的“真正”不是指他与同时代的绝大部分贵族们一样生活奢华,而是指他身上所具有的贵族精神——“他非常勤奋,充满智慧,有着永不休止的求知欲,这使他很快在萨尔茨堡名声鹊起。除音乐外,哲学、语言、文学、历史、自然等学科都使他着迷,他甚至有一台望远镜和两台显微镜,”并且他虽然“有着很强的荣誉感”,但对待情感十分正直,娶了一位虽然穷却活泼健康的新娘——玛丽亚•安娜•培尔特。他们的五个孩子中只有两个活了下来:姐姐南内尔•莫扎特和弟弟沃尔夫冈•阿玛德斯•莫扎特。
       从书中所详细描绘的始于1777年的德意志列邦之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时21岁的莫扎特完全无法自立,面对纷繁的社会简直一无所知,像一个孩子似的需要倚靠和爱护。在以后的经历中,这种性格缺陷逐渐扩大,以至于他根本不管理家庭财务,把高筑的债务一股脑丢给父亲。这该怪谁呢?作者认为这完全是贪婪、险恶的韦伯一家的过错,他们阴险、狡诈地欺骗莫扎特,想方设法利用他的善良和愚蠢诱取同情心。但我不禁要问上一句:那么莫扎特的性格缺陷——他的幼稚、不可靠、孩童似的生活态度究竟是谁的责任呢?我认为这与利奥波德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他从莫扎特幼小时便敏锐地觉察到他身上潜在的巨大音乐才华,于是在漫长的二十年间倾其心血把他打造为名副其实的神童,并到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国进行演出,获得了数不清的惊讶、赞美与掌声。但他儿子的性格教育呢?很不幸,利奥波德忽略了。他不知道,教育首先应创造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培养“无与伦比的才华”。莫扎特总有一天会长大,不可能永远蔽于他的羽翼之下,更不可能成为一架只会演奏和谱曲的机器。他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生活,需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这也就注定他的人格缺陷会对他一生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后果。不知当红透维也纳半边天的儿子屡次怠慢自己、两度抛弃姐姐之时,利奥波德作何想法。
       书中还谈到一处,令我倍感疑惑:莫扎特在慕尼黑、曼海姆、巴黎和维也纳等地结识了许多名门望族的朋友,譬如作曲家克里斯蒂安•卡纳比希、笛子演奏家约翰•文德灵和双簧管大师弗里德里希•拉姆等等。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些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高尚的品味,这与韦伯家的低俗情趣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韦伯家的怀抱,甚至在阿洛伊西娅拒绝他后亦如此,正如他可怜的母亲所说的:“沃尔夫冈要为这些人献出爱心和血”。难道莫扎特看不出两者的反差的吗?不!我相信他心里一定清清楚楚。但每当他与上流社会的朋友们交往、闲谈时,总会在下意识中看到父亲的影子,而几年来他是多么渴望能挣脱父亲的控制,获得真正的自由啊!这立即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得他在韦伯家中得到了一种畸形的乐趣,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我在书中又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莫扎特认为向他索回借款的债权人卑鄙、无耻。一个人欠债不换,反而责骂曾经好心资助的人,真是闻所未闻。这与父亲去世后他时不时开空头支票、领取预订金而不干活的行为可谓异曲同工。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我认为这也同样是利奥波德的教育缺陷所引发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他对莫扎特极其体贴和爱护,他的教育原则是“爱、耐心和榜样与教程相结合”,姐姐南内尔以后常说:“……他从未被强迫谱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可惜做过了头:利奥波德“甚至限制母亲对他的影响”,并有一次“被迫”放弃妻子和女儿,单独和沃尔夫冈逃离天花蔓延的维也纳。我觉得,这些异于常人的行为对仍处于人格培养初期阶段的莫扎特提供了一个暗示,即他与众不同,理所应当优于“凡人”享受特权。这一暗示随着他的成长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展不断增强,以至于他认为自己高于普通人之上,“应当”得到无限的帮助和谅解。从没有人让他知道:人的属性先于才华,因为只有把人性作为才华的载体,后者才得以持久并不至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莫扎特的姐姐南内尔,这位遵父命把毕生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而饱受绝望打击的不幸人说过:“……他(沃尔夫冈•莫扎特)有一颗好的、善良的心,这颗心是很容易被看透的,谁看透了他的心肠,谁就可得到他的全部。“这颗脆弱的心,毫无inner defense against social pressure(罗素语)的心,正是与他大师的音乐灵性一起,从利奥波德片面的教育中培养出来。作者认为,康施坦莎•韦伯与莫扎特的结合是纯粹“命运的不幸”。但这真的是偶然吗?不,是必然。莫扎特的人格缺陷已注定他将遭遇一次次沮丧、欺骗和耻辱,直至最终不得不抬起因肾衰竭而浮肿的手,为自己谱下《安魂曲》。

[ 本帖最后由 阿多斯 于 2008-9-5 11: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5-19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