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永无止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 增加中世纪文学板块

[复制链接]

0

精华

28

帖子

8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0:15 | 只看该作者
从近代延续到现代的价值观念一直着重倡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故意忽略了中世纪的成就。

尤其国内学界受前苏联影响巨大,对中世纪文化更是一笔带过。

不过近年来对欧洲中世纪文化成果的引进和介绍已经逐渐丰富起来。

推荐几本有趣的书:

《中世纪的衰落》
《12世纪文艺复兴》
《宫廷文化》

记得读《中世纪的衰落》,读着读着,都能笑出声来。中世纪的人们,很可爱,很性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12#
发表于 2009-1-3 10:2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不错,有机会找来看看
我中世纪方面的入门书是本科幻小说……《重返中世纪》,写的很扎实,老实说,不管是科技还是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13#
发表于 2009-1-3 10:45 | 只看该作者
<中世纪的衰落>今年出了个新译本《中世纪的秋天》,还有赫伊津哈的其他几本书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8

帖子

8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0:46 | 只看该作者
把"Fall"翻译成了秋天, 还美式英语呢,哈哈,太搞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15#
发表于 2009-1-3 11:07 | 只看该作者
他们肯定说“这叫意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16#
发表于 2009-1-3 13:08 | 只看该作者
14# 永无止境


译成“秋天”可能更准确,新近的英译本名字就是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 。不过这个秋天是否指“衰落”的意思,没看过这本书,不好判断。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8

帖子

8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3:35 | 只看该作者
特意把这本书从书架里找出来,原版书名是“Herfsttij der middeleeuwen”, 英文版书名:“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

似乎没有还找到“秋天”的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18#
发表于 2009-1-3 13:39 | 只看该作者
转一段:“Herfsttij der Middeleeuwen(1919)的头一个英译本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 (1924) ,因为错误太多,被学界鄙弃,而有了第二个英译本,也就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 (1996)。这第二个本子,据我的印象,已经由商务印书馆请人翻译出来,汉译名著丛书中已经预告,但还未见出版。按常理推测,商务想必是购买了芝加哥的版权。  ”

详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361131/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8

帖子

8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无止境 于 2009-1-3 13:51 编辑

1924年的第一版英文版,作者本人亲自写的前言,并作出说明:“本英文版并不只是原著荷兰语的简单翻译,它是根据作者的思路,加以修正、删改及提炼后的精华。”

所以不太明白,1924年的英文版,都得到了作者本人的确认,却被“学界鄙弃”?

1996年的版本,是否也经过作者本人的过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20#
发表于 2009-1-3 14:01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我给的链接,你就可以看到中译本序的一个说明,里面有涉及到这个问题:


二、版本



赫伊津哈这本《中世纪》出了两个荷兰文版、一个德文版、一个法文版(1932)、两个英文版。两个荷兰文分别在1919年和1921年印行。德文版1923问世。第一个英文版是节本,名为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1924年出版。第二个英文版是足本,名为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1996年出版。

国内出的汉译本有两个。第一个版本《中世纪衰落》(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根据的是英文版节本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

我们奉献给读者的这个版本名为《中世纪的秋天》,选用的是英文版足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

两个英文版本相隔72年。两个版本的差异详见本书“英译者序”。我们在这里也做进一步的清理和批判。

第二个英译本的译者是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罗德尼·佩顿(Rodney J. Payton)和乌尔里希·马米奇(Ulrich Mammiatzch)。马米奇在译本问世前夕不幸去世。佩顿在“英译者序”里非常绅士而克制地痛斥了第一个英译本。

第一个英译本由赫伊津哈本人“钦定”,译者弗里兹·霍普曼(Fritz Hopman)又是他的同事和朋友。按理说不应该有大的质量问题。遗憾的是却大有问题。什么问题呢?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节、删、编。这个节本只有原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此为节;略去原本的一切注释和书末参考文献,此为删;原书14章拆分为23章,此为编。本来,节、删、编不一定出问题。世上有许多经典的节本不也传诸久远吗?但节、删、编的原则和前提是不能损害原著。

不幸的是,霍普曼的“Waning”就损害了原著。在节、删、编的过程中,这个节本肆无忌惮地砍头去尾、段落重组、句子重构,被罗德尼·佩顿及其老师卡尔·韦因特罗布斥之为“非常低劣、严重伤残”。佩顿说:“我的已故同事乌尔里希·马米奇和我一致认为,值得尝试推出一个新的译本。我们要拯救被糟蹋和低估了的珍品。”

既然霍普曼的英译本由赫伊津哈“钦定”,那又为何导致如此严重的问题呢?

笔者愿意用同情的立场去理解。我对这个谜的初步解答是:

(1)屈服于外界压力。20世纪20年代初,赫伊津哈作为欧洲文化史权威的地位尚未确立,国内学界对他并不推崇。他的《中世纪》遭遇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墙内固然开花,且三年内就出了两版(1919,1921),但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压力不小。学界的批评主要是两条:1)太偏重文学和艺术,2)太繁琐。这本书在墙外更香,很受德国人推崇。1923年,德国人就给他出了德文版足本,而且其译文既忠实又精确。遗憾的是,为了照顾国内学界的批评,为了迁就一般读者的胃口,他愿意对《中世纪》“动手术”。

(2)急于在国外出名。在此期间,赫伊津哈急于推出法文版和英文版,他可能过多考虑了出版商的要求。

(3)急于打开国外特别是美国市场,所以他愿意对荷兰文原版动大手术,似乎伤筋动骨也在所不惜。

(4)赫伊津哈委托同事弗里兹·霍普曼(Fritz Hopman)教授作这个英文节本的原因之一是给霍普曼提供一点稿费,帮助他克服一些经济困难。不知道这样的委托是否合适。从我们检索的资料看,后来的学者批评这个节本是有道理的。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8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