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询问】但丁与数字3有何不解之缘?

[复制链接]

0

精华

1

帖子

3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 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记得但丁传里有一章是专门是写但丁与数字3的关系,
但是记得不大清楚,
现在急需为研究性学习做汇报课件,
知道的朋友们请提供,
谢谢~!

2

精华

18

帖子

7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
发表于 2009-1-25 15:46 | 只看该作者
形式上,“三行连环体”
好像和基督教“三位一体”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

帖子

1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3#
发表于 2009-3-3 22: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但丁
一、 生平和创作
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但丁1265年5月下旬诞生在佛罗伦萨。据他在《神曲》里透露,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高祖父卡恰圭达是个贵族,曾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被封为骑士,战死在圣地。据说他的父亲当过法庭文书。但丁诞生时,家道已经中落,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家庭经济情况恶化,实际上等同于一般市民。
但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贝拉去世;大约18岁的时候,父亲阿利盖里又病故。但丁孤苦伶仃,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他勤奋攻读,得到著名大学者布鲁内托•拉丁尼的指导,对拉丁语、修辞学、逻辑学、诗学、伦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无不潜心研究。他阅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诗卷,接触法国骑士文学和普罗旺斯抒情诗,在智慧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
但丁在修道院里旁听过一些课程。他钟爱的女子贝娅特丽丝去世后,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思考人生,但丁认真研究古典哲学,还广泛涉猎中古神学和经院哲学。除了中世纪必读的《圣经》外,但丁攻读了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政治学著作,皮依修斯的《论哲学的安慰》,西塞罗的《论友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但丁博览群书,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精深的造诣,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对他后来的政治活动、理论著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丁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他始终处在时代运动之中。他迎着历史的风暴,站在勃然兴起的市民阶级一边,进行着反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斗争;同时,他又用他的笔,描绘出新旧交替时期的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
当时,佛罗伦萨已是意大利繁荣的金融中心、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欧洲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意大利在政治上又陷于分裂状态,城邦林立,形成封建割据,战乱频仍。新兴的市民阶级同封建贵族的严重斗争,集中表现为归尔弗党同吉伯林党的对立。
但丁青年时代加入归尔弗党。1289年6月,他参加了同阿雷佐城的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同年8月,他又参加了佛罗伦萨攻打吉伯林党盘据的比萨的战斗。贝娅特丽丝逝世以后,但丁有点心灰意冷,一度追求浪漫生活,迷失正路,但不久便正视和克服了自己的迷误,继续积极投身政治活动。
1293年,归尔弗党战胜吉伯林党之后,在佛罗伦萨建立了行会民主政体,贵族被排除在政权之外。但丁加入医药行会(可能是他从事哲学研究,同医药有点关系),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和百人会议的成员。1300年,他被任命为行政官。但丁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点。但丁担任行政官期间,一心建设和捍卫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当时,归尔弗党又分裂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朋尼法斯八世的黑党和代表商人利益的白党。但丁站在白党一边,但在处理黑白两党流血冲突时,他把两党首领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他的诗友、白党领袖卡瓦康蒂。他又顶住教会的压力,挫败了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的阴谋,因此得罪了教皇。
1302年,但丁出使罗马。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瓦洛亚家族查理亲王的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政权,并随即以贪污、反对教皇和查理的罪名,革除但丁的公职,判以巨额罚金,并流放两年。但丁坚贞不屈,拒不认罪,于是同年又被判处终身流放。
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共和国的民主,但丁度过了近20年飘泊无定的流亡生活。他周游各地,访友,讲学,也曾在维罗纳封建主巴尔托洛梅奥•德拉•斯卡拉和其他一些城邦君主的宫廷中客居。131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到意大利加冕,表示要消弭战乱,实现和平。
但丁受到鼓舞,写了致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并向亨利七世上书,把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由于教皇和封建割据势力拒不承认亨利七世的权力,亨利七世于1313年病死,但丁期待拨乱反正的愿望破灭。
流放期间,但丁亲眼看到祖国壮丽的山河,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丰富了人生体验,开阔了视野,加深了爱国思想。他对意大利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对自己肩负的揭露黑暗、唤醒人心、复兴意大利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他断然拒绝佛罗伦萨统治者提出的要他宣誓忏悔以取得赦免重返家园的要求。因此,1315年,他又被缺席判处死刑。
晚年,但丁定居拉维纳。1321年9月14日因病逝世。
但丁18岁时开始写诗。当时佛罗伦萨是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青年时代的但丁也属于这个诗派。
温柔的新体诗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但它不是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题,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的描写。但丁在总结意大利抒情诗的发展时提出,温柔的新体诗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创作:
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
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神曲•炼狱》第24歌)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      
但丁9岁时初次遇见贝娅特丽丝,她的美丽、高贵的形象深深铭刻在他的心灵里。9年后,但丁再次见到贝娅特丽丝,心中涌动起不可遏止的爱情。但丁写了一系列抒情诗来赞美她。1290年,贝娅特丽丝染病去世,但丁悲痛万分,又写了一些诗献给心上人,寄托哀思。但丁把这31首诗用散文加以连缀,结集为《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对贝娅特丽丝的纯真的爱。在诗人的笔下,贝娅特丽丝这位年轻、美丽、高贵的女子,是崇高的道德力量的化身,是上帝派到人世间来拯救他的灵魂的天使。这种爱是理想中的、精神的爱,带有中古时期的神秘色彩,但表达了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追求世俗生活、渴望情爱的情怀。但丁在诗中注重刻画人的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感受同哲理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而从新的角度阐发爱情的本质、爱情同高贵的关系,使《新生》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若干萌芽。
但丁不满足于中世纪爱情诗矫揉造作的手法和千篇一律的描写,渴求诗的、艺术的形象。他在《新生》中采用朴实、明晰的诗体,流畅、柔美的语言,富于想象力的构思,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爱情在心灵深处激起的层层波澜,具有自然、清新的诗风。《新生》体现了温柔的新体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部理论著作。《论俗语》(1304—1305)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用拉丁文写成。但丁对意大利语言的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着重批判中世纪推崇拉丁文的偏见。他把意大利的方言按其特点划分为14种,阐发以佛罗伦萨方言为基础的俗语的优越性。《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丁还谈及诗的语言、诗的本质、诗的题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指出诗歌应该使用最光辉的语言,诗必须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诗应当反映“最高贵的事物”:安全、爱情、美德。
与《论俗语》几乎同时写作的《飨宴》(1304—1307),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打破了中世纪学术著作必须使用拉丁文的清规戒律。但丁借诠释自己的诗歌,向读者介绍古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故名《飨宴》。他计划写15篇论文,但只完成了4篇。
《飨宴》中最具光彩的部分是关于理性、高贵的观点,但丁没有突破经院哲学的框框,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但他强调,惟有理性,才使人区别于禽兽,惟有理性,才使人高贵,接近上帝。但丁赞颂人的伟大,指出人的高贵不在于血统和门第,而在于人的美德,只要具备人文主义思想,“人的高贵就超过天使的高贵”。这一批判封建等级观念、闪烁着人文主义曙光的观点,在《神曲》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挥。
《帝制论》是一部政治论著,作于1310至1312年间。全书共卷。第一卷论证建立帝制的必要性。第二卷论证建立帝制的使命历史地归于罗马人。第三卷指出,世间万物中惟独人既具有可消亡的肉体,又具有永恒的灵魂。
《帝制论》的重大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会干涉政治的观点,向神权说提出了英勇的挑战。但丁的这一思想,对以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雪莱曾把但丁尊称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二、《神曲》
经过长期酝酿和构思,但丁开始创作《神曲》。《神曲》写作的准确年月难以确定,根据文学史家们的考证,大约始于1307年前后,《地狱》、《炼狱》大约完成于1313年左右,《天堂》在但丁逝世前不久脱稿,历时10余年。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迎面扑来。
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丝出现。
贝娅特丽丝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随后,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但丁借贝娅特丽丝对他的谈话表示,他写作《神曲》的主旨,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也就是说,《神曲》虽然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其寓意和象征在解释上常常引发颇多争议,但它的思想内涵则是异常明确的,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但丁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一心想革新政治,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但他痛苦地看到,他的故乡佛罗伦萨成了分裂与内讧的受害者,“祸起萧墙,戈操同室”,城市陷于党派的仇恨,虚弱无能,日益堕落:在你所记忆的年月里,你改变了多少次法律、钱币、官吏、风俗,更换过多少次市政府的委员!
而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封建主暴虐无能使生灵涂炭的情景,更令他痛心疾首: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因此,但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以约束和驾驭互相敌对的城邦和封建诸侯,保障意大利成为一个统一的、富强的国家,“使世纪获得稳固的和平,使雅诺的庙门关闭”。
    当时,意大利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但帝国的皇帝通常从德意志诸侯中产生,仅仅在名义上行使对意大利的统治。但丁抨击皇帝鲁道夫一世和阿伯特一世父子只热中于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意大利行使权力,使意大利实际上陷于政治分裂状态,“帝国的花园荒芜了”。但丁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他进一步发挥在《帝制论》中阐述的政教分离的原则,并针对中世纪神学宣扬的“日月说”,在《神曲》里把自己的政教平等的观点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太阳说”: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
    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
    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政权和教权是分别照耀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太阳,它们之间应当是独立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争斗的关系,更不可合而为一。而如今呢?  
    但丁无限感慨地指出:
    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
    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
    教权入侵政权的结果,使两者互相制约、监督的职能丧失了,世界由此“遭了殃”,连教会也“跌入泥潭,沾污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因此,但丁对教会肆无忌惮地干涉意大利内政,破坏国家的和平与统一的罪恶,对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表示了异常强烈的憎恨。他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
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但丁指出,背弃《圣经》教义的僧侣,把圣保罗、圣彼得抛到九霄云外,把罗马教廷变为“污血的沟,垃圾的堆”,“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耐人寻味的是,但丁把贪婪的教皇、主教、教士置于第4层接受惩罚,并把当时还在世的镇压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在意大利制造动乱和分裂,企图篡夺世俗权力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预告打入地狱第8层,头脚倒栽在深穴里,接受火刑。但丁借用中世纪处置政治谋杀犯的酷刑,严厉惩罚朋尼法斯八世,预言式地宣告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的局面必将结束的前景。但丁的这种愿望和情感,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
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你随我(按:指象征理性的诗人维吉尔)来,
让人们去议论吧,
要像竖塔一般,
任凭狂风呼啸,
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诗中热烈歌颂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的英雄豪杰,希望世人以他们为榜样,振奋精神,避开怠惰,战胜一切艰险,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在但丁看来,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只能是虚度一生。
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的观念,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思想,同宗教神学宣扬的来世主义,都是针锋相对的。
《神曲》还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但丁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他更是推崇备至。他在诗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斯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他热情洋溢地讴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难万险,扬帆于天涯海角去探险的事迹,并通过奥德修斯指出:
你们生来不是为了走兽一样生活,
    而是为着追求美德和知识。
    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状,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难能可贵的是,但丁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谴责。他指出,市民阶级暴发户充满了“骄狂傲慢和放荡无度之风”,田园式的宁静生活已一去不复返,因为骄傲、嫉妒和贪婪是三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世界观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
《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不整个地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例如,他把维吉尔选为他幻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隐喻理性和哲学指引人类认识邪恶的途径,而把贝娅特丽丝作为游历天堂的向导,说明诗人仍然局限于信仰和神学高踞理性和哲学之上,人类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的经院哲学观点。
但丁对奥德修斯远航探险的英雄业绩的描绘,是《神曲》中最光彩夺目的诗章之一,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也已成为至理名言传留下来。而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梦,那真是非愚即狂。”《神曲》中抒写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痴情恋人的悲剧性遭遇,凄楚动人,但丁因听到他们的哭诉而极度痛苦,以致昏厥。后世无数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以这则故事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但丁又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把这对青年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地狱接受惩戒。他还把苦行禁欲派始祖圣芳济谷置于荣耀的天堂。但丁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旧礼教既摒斥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的矛盾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也常常是矛盾的。他曾义愤填膺地谴责,说意大利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意大利所有的城市,到处充斥着暴君”。在《神曲》中,他对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以及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的罪行是痛加鞭挞的。但在但丁的政治理想中,皇帝又被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他在《神曲》中时常提到亨利七世,认为只有这位皇帝才是能够使意大利这艘在暴风雨中漂荡的“孤舟”拨正航向,顺流而进的“舵手”,并在《神曲•天堂》里给他预告保留了一个光荣的位置。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弱小的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为了对抗专横恣肆的教会,最初的人文主义者不得不谋求王权的支持和保护。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绝的悲剧性氛围中,诗人描写保罗与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在阴暗、愤懑的情境中,诗人勾画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贪婪、欺诈的性格,无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种种惊心动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狱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灵的三个头的恶犬猞拜罗,飞翔于自杀者树林之上的人面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面孔、三对庞大无比的翅膀的地狱王,满身污血、头上盘着青蛇的复仇女神,在但丁的笔下,寥寥数笔,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他们不只是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狱各个特定环境的氛围。
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来客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形容枯瘦的幽灵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

帖子

1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4#
发表于 2009-3-3 22: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但丁
一、 生平和创作
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但丁1265年5月下旬诞生在佛罗伦萨。据他在《神曲》里透露,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高祖父卡恰圭达是个贵族,曾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被封为骑士,战死在圣地。据说他的父亲当过法庭文书。但丁诞生时,家道已经中落,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家庭经济情况恶化,实际上等同于一般市民。
但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贝拉去世;大约18岁的时候,父亲阿利盖里又病故。但丁孤苦伶仃,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他勤奋攻读,得到著名大学者布鲁内托•拉丁尼的指导,对拉丁语、修辞学、逻辑学、诗学、伦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无不潜心研究。他阅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诗卷,接触法国骑士文学和普罗旺斯抒情诗,在智慧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
但丁在修道院里旁听过一些课程。他钟爱的女子贝娅特丽丝去世后,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思考人生,但丁认真研究古典哲学,还广泛涉猎中古神学和经院哲学。除了中世纪必读的《圣经》外,但丁攻读了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政治学著作,皮依修斯的《论哲学的安慰》,西塞罗的《论友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但丁博览群书,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精深的造诣,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对他后来的政治活动、理论著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丁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他始终处在时代运动之中。他迎着历史的风暴,站在勃然兴起的市民阶级一边,进行着反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斗争;同时,他又用他的笔,描绘出新旧交替时期的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
当时,佛罗伦萨已是意大利繁荣的金融中心、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欧洲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意大利在政治上又陷于分裂状态,城邦林立,形成封建割据,战乱频仍。新兴的市民阶级同封建贵族的严重斗争,集中表现为归尔弗党同吉伯林党的对立。
但丁青年时代加入归尔弗党。1289年6月,他参加了同阿雷佐城的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同年8月,他又参加了佛罗伦萨攻打吉伯林党盘据的比萨的战斗。贝娅特丽丝逝世以后,但丁有点心灰意冷,一度追求浪漫生活,迷失正路,但不久便正视和克服了自己的迷误,继续积极投身政治活动。
1293年,归尔弗党战胜吉伯林党之后,在佛罗伦萨建立了行会民主政体,贵族被排除在政权之外。但丁加入医药行会(可能是他从事哲学研究,同医药有点关系),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和百人会议的成员。1300年,他被任命为行政官。但丁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点。但丁担任行政官期间,一心建设和捍卫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当时,归尔弗党又分裂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朋尼法斯八世的黑党和代表商人利益的白党。但丁站在白党一边,但在处理黑白两党流血冲突时,他把两党首领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他的诗友、白党领袖卡瓦康蒂。他又顶住教会的压力,挫败了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的阴谋,因此得罪了教皇。
1302年,但丁出使罗马。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瓦洛亚家族查理亲王的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政权,并随即以贪污、反对教皇和查理的罪名,革除但丁的公职,判以巨额罚金,并流放两年。但丁坚贞不屈,拒不认罪,于是同年又被判处终身流放。
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共和国的民主,但丁度过了近20年飘泊无定的流亡生活。他周游各地,访友,讲学,也曾在维罗纳封建主巴尔托洛梅奥•德拉•斯卡拉和其他一些城邦君主的宫廷中客居。131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到意大利加冕,表示要消弭战乱,实现和平。
但丁受到鼓舞,写了致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并向亨利七世上书,把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由于教皇和封建割据势力拒不承认亨利七世的权力,亨利七世于1313年病死,但丁期待拨乱反正的愿望破灭。
流放期间,但丁亲眼看到祖国壮丽的山河,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丰富了人生体验,开阔了视野,加深了爱国思想。他对意大利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对自己肩负的揭露黑暗、唤醒人心、复兴意大利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他断然拒绝佛罗伦萨统治者提出的要他宣誓忏悔以取得赦免重返家园的要求。因此,1315年,他又被缺席判处死刑。
晚年,但丁定居拉维纳。1321年9月14日因病逝世。
但丁18岁时开始写诗。当时佛罗伦萨是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青年时代的但丁也属于这个诗派。
温柔的新体诗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但它不是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题,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的描写。但丁在总结意大利抒情诗的发展时提出,温柔的新体诗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创作:
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
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神曲•炼狱》第24歌)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      
但丁9岁时初次遇见贝娅特丽丝,她的美丽、高贵的形象深深铭刻在他的心灵里。9年后,但丁再次见到贝娅特丽丝,心中涌动起不可遏止的爱情。但丁写了一系列抒情诗来赞美她。1290年,贝娅特丽丝染病去世,但丁悲痛万分,又写了一些诗献给心上人,寄托哀思。但丁把这31首诗用散文加以连缀,结集为《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对贝娅特丽丝的纯真的爱。在诗人的笔下,贝娅特丽丝这位年轻、美丽、高贵的女子,是崇高的道德力量的化身,是上帝派到人世间来拯救他的灵魂的天使。这种爱是理想中的、精神的爱,带有中古时期的神秘色彩,但表达了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追求世俗生活、渴望情爱的情怀。但丁在诗中注重刻画人的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感受同哲理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而从新的角度阐发爱情的本质、爱情同高贵的关系,使《新生》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若干萌芽。
但丁不满足于中世纪爱情诗矫揉造作的手法和千篇一律的描写,渴求诗的、艺术的形象。他在《新生》中采用朴实、明晰的诗体,流畅、柔美的语言,富于想象力的构思,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爱情在心灵深处激起的层层波澜,具有自然、清新的诗风。《新生》体现了温柔的新体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部理论著作。《论俗语》(1304—1305)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用拉丁文写成。但丁对意大利语言的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着重批判中世纪推崇拉丁文的偏见。他把意大利的方言按其特点划分为14种,阐发以佛罗伦萨方言为基础的俗语的优越性。《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丁还谈及诗的语言、诗的本质、诗的题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指出诗歌应该使用最光辉的语言,诗必须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诗应当反映“最高贵的事物”:安全、爱情、美德。
与《论俗语》几乎同时写作的《飨宴》(1304—1307),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打破了中世纪学术著作必须使用拉丁文的清规戒律。但丁借诠释自己的诗歌,向读者介绍古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故名《飨宴》。他计划写15篇论文,但只完成了4篇。
《飨宴》中最具光彩的部分是关于理性、高贵的观点,但丁没有突破经院哲学的框框,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但他强调,惟有理性,才使人区别于禽兽,惟有理性,才使人高贵,接近上帝。但丁赞颂人的伟大,指出人的高贵不在于血统和门第,而在于人的美德,只要具备人文主义思想,“人的高贵就超过天使的高贵”。这一批判封建等级观念、闪烁着人文主义曙光的观点,在《神曲》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挥。
《帝制论》是一部政治论著,作于1310至1312年间。全书共卷。第一卷论证建立帝制的必要性。第二卷论证建立帝制的使命历史地归于罗马人。第三卷指出,世间万物中惟独人既具有可消亡的肉体,又具有永恒的灵魂。
《帝制论》的重大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会干涉政治的观点,向神权说提出了英勇的挑战。但丁的这一思想,对以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雪莱曾把但丁尊称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二、《神曲》
经过长期酝酿和构思,但丁开始创作《神曲》。《神曲》写作的准确年月难以确定,根据文学史家们的考证,大约始于1307年前后,《地狱》、《炼狱》大约完成于1313年左右,《天堂》在但丁逝世前不久脱稿,历时10余年。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迎面扑来。
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丝出现。
贝娅特丽丝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随后,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但丁借贝娅特丽丝对他的谈话表示,他写作《神曲》的主旨,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也就是说,《神曲》虽然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其寓意和象征在解释上常常引发颇多争议,但它的思想内涵则是异常明确的,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但丁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一心想革新政治,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但他痛苦地看到,他的故乡佛罗伦萨成了分裂与内讧的受害者,“祸起萧墙,戈操同室”,城市陷于党派的仇恨,虚弱无能,日益堕落:在你所记忆的年月里,你改变了多少次法律、钱币、官吏、风俗,更换过多少次市政府的委员!
而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封建主暴虐无能使生灵涂炭的情景,更令他痛心疾首: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因此,但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以约束和驾驭互相敌对的城邦和封建诸侯,保障意大利成为一个统一的、富强的国家,“使世纪获得稳固的和平,使雅诺的庙门关闭”。
    当时,意大利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但帝国的皇帝通常从德意志诸侯中产生,仅仅在名义上行使对意大利的统治。但丁抨击皇帝鲁道夫一世和阿伯特一世父子只热中于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意大利行使权力,使意大利实际上陷于政治分裂状态,“帝国的花园荒芜了”。但丁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他进一步发挥在《帝制论》中阐述的政教分离的原则,并针对中世纪神学宣扬的“日月说”,在《神曲》里把自己的政教平等的观点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太阳说”: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
    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
    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政权和教权是分别照耀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太阳,它们之间应当是独立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争斗的关系,更不可合而为一。而如今呢?  
    但丁无限感慨地指出:
    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
    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
    教权入侵政权的结果,使两者互相制约、监督的职能丧失了,世界由此“遭了殃”,连教会也“跌入泥潭,沾污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因此,但丁对教会肆无忌惮地干涉意大利内政,破坏国家的和平与统一的罪恶,对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表示了异常强烈的憎恨。他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
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但丁指出,背弃《圣经》教义的僧侣,把圣保罗、圣彼得抛到九霄云外,把罗马教廷变为“污血的沟,垃圾的堆”,“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耐人寻味的是,但丁把贪婪的教皇、主教、教士置于第4层接受惩罚,并把当时还在世的镇压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在意大利制造动乱和分裂,企图篡夺世俗权力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预告打入地狱第8层,头脚倒栽在深穴里,接受火刑。但丁借用中世纪处置政治谋杀犯的酷刑,严厉惩罚朋尼法斯八世,预言式地宣告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的局面必将结束的前景。但丁的这种愿望和情感,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
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你随我(按:指象征理性的诗人维吉尔)来,
让人们去议论吧,
要像竖塔一般,
任凭狂风呼啸,
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诗中热烈歌颂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的英雄豪杰,希望世人以他们为榜样,振奋精神,避开怠惰,战胜一切艰险,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在但丁看来,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只能是虚度一生。
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的观念,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思想,同宗教神学宣扬的来世主义,都是针锋相对的。
《神曲》还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但丁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他更是推崇备至。他在诗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斯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他热情洋溢地讴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难万险,扬帆于天涯海角去探险的事迹,并通过奥德修斯指出:
你们生来不是为了走兽一样生活,
    而是为着追求美德和知识。
    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状,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难能可贵的是,但丁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谴责。他指出,市民阶级暴发户充满了“骄狂傲慢和放荡无度之风”,田园式的宁静生活已一去不复返,因为骄傲、嫉妒和贪婪是三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世界观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
《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不整个地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例如,他把维吉尔选为他幻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隐喻理性和哲学指引人类认识邪恶的途径,而把贝娅特丽丝作为游历天堂的向导,说明诗人仍然局限于信仰和神学高踞理性和哲学之上,人类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的经院哲学观点。
但丁对奥德修斯远航探险的英雄业绩的描绘,是《神曲》中最光彩夺目的诗章之一,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也已成为至理名言传留下来。而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梦,那真是非愚即狂。”《神曲》中抒写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痴情恋人的悲剧性遭遇,凄楚动人,但丁因听到他们的哭诉而极度痛苦,以致昏厥。后世无数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以这则故事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但丁又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把这对青年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地狱接受惩戒。他还把苦行禁欲派始祖圣芳济谷置于荣耀的天堂。但丁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旧礼教既摒斥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的矛盾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也常常是矛盾的。他曾义愤填膺地谴责,说意大利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意大利所有的城市,到处充斥着暴君”。在《神曲》中,他对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以及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的罪行是痛加鞭挞的。但在但丁的政治理想中,皇帝又被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他在《神曲》中时常提到亨利七世,认为只有这位皇帝才是能够使意大利这艘在暴风雨中漂荡的“孤舟”拨正航向,顺流而进的“舵手”,并在《神曲•天堂》里给他预告保留了一个光荣的位置。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弱小的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为了对抗专横恣肆的教会,最初的人文主义者不得不谋求王权的支持和保护。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绝的悲剧性氛围中,诗人描写保罗与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在阴暗、愤懑的情境中,诗人勾画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贪婪、欺诈的性格,无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种种惊心动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狱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灵的三个头的恶犬猞拜罗,飞翔于自杀者树林之上的人面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面孔、三对庞大无比的翅膀的地狱王,满身污血、头上盘着青蛇的复仇女神,在但丁的笔下,寥寥数笔,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他们不只是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狱各个特定环境的氛围。
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来客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形容枯瘦的幽灵两眼深陷无神,好像一对宝石脱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灵从岸边跳进地狱界河的小船,好像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
《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各有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9层。每部曲的最后一行都以“群星”一词作韵脚,彼此呼应。这种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是建立于数字3和10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的意义上的。
《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这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使用韵律的技巧很成熟。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习惯运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品。
凡此种种都表明但丁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传统的羁绊,力图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因此,它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作书名。中译本通称《神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5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