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需审慎对待的女知识分子——安•兰德中国接受综述

[复制链接]

7

精华

2477

帖子

8077

积分

荣誉居民

Silence World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5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审慎对待的女知识分子——安•兰德中国接受综述
谢鹏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

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是俄裔美籍当代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大众哲学家;也有人称其为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兰德一生著述丰富,写作领域涉及文学创作(包括小说与剧本)与文艺理论、哲学(伦理学和认识论)政治学等。兰德早年创作剧本,担任好莱坞Demille Studios 电影公司的编剧,著有剧本《红色走卒》(Red Pawn, 1932)、《1月16日晚》(Night of January 16th,1935,原名《受审的女人》Woman on Trial)等;长篇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 1943)与《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 1957)多次重版,为其赢得声誉,并改编成影视作品;《浪漫的宣言:一种文学哲学》(The Romantic Manifesto: A Philosophy of Literature, 1969)是表达兰德文艺思想的理论著作。兰德的哲学著作有《致新知识分子——安•兰德的哲学》(For the New Intellectual——The Philosophy of Ayn Rand, 1961)、《自私的德性》(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A New Concept of Egoism,1964)与《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The Introduction of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1966);《资本主义:未知的理念》(Capitalism: The Unknown Ideal,1966)和《新左派:反工业革命》(The New Left: The Anti-Industrial Revolution, 1971)是体现了其政治、经济观念的文集。[1]
虽然兰德一生留下了丰富的、跨领域的著作,但在其生前,美国主流学界并没有对其投以关注。直到1984年,才开始有哲学家严肃地评估兰德哲学思想的价值;[2] 1987年美国作家研究系列丛书出版了兰德的研究成果;[ 3]1995年,有了第一部讨论兰德思想渊源的学术专著《安•兰德:一个俄国激进分子》(Ayn Rand: A Radical Russian, 1995);1999年,关注兰德的学者创办了第一本专门的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1999年之后,国外的兰德研究开始呈现上升态势,不仅多本学术著作问世,学术研究也达到一定深度,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兰德思想与作品进行阐释的评论集《安兰德的女性主义阐释》出版。而且兰德思想正引起国际性的关注,来自英国、挪威、加拿大、捷克、立陶宛等国家的学者立足各自研究领域撰写了多篇论文;有学者还表现出长期的关注,如挪威文学研究者Kirsti Minsaas多次在《安兰德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发表论文,并着手撰写兰德小说中英雄人物研究的专著。到了21世纪,美国的兰德学术仍然呈上升的趋势,这或许是纪念兰德诞辰百年契机的推动,具体的表现有剑桥大学出版社、宾夕法尼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等知名学术出版社相继推出兰德的研究成果。[4]
笔者想说明的是,虽然有畅销书的影响力,兰德强调个人主义、反主流的姿态也迎合了6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但是兰德的思想获得学界的严肃对待不过十余年。在兰德生前的长时间内,国外主流学界“错过”了兰德这个知识分子,即便在美国,兰德思想的研究也仍处于一个进行式的状态。所以,相对来说,对于中国学者,兰德思想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对待国外的研究成果,也不要轻易地、不加批判的接受。这是讨论兰德中国接受需要认识的事实与应持的态度。
值得高兴的是,虽然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20世纪美国文学史或者美国文学作品选中看不到兰德的身影,但是中国当代学界并没有“放过”这位女思想家。早在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伦理学教授秦裕就翻译了兰德的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A New Concept of Egoism。之后,在一些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译著中也有关于评介兰德思想的章节。近来,在一批有见地的知识分子与出版机构的努力下,兰德的主要著作得到译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其中,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两部文学大部头和华夏出版社2007年推出的“兰德丛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者指译著《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后者则包括四本书,他们分别是:《颂歌》(Anthem,1938)、《自私的德性》、《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与《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Why Businessmen need Philosophy?)。相对之前零星地出版,它们形成了一种“规模效应”。并且在这些译作的扉页上都标示了赞誉之词,诸如“伟大的作家”、“大气的作家”、“超人的才能”、“公共知识分子的女性标本”与“专栏作家里的女劳模”等等。
除了翻译之外,兰德中国接受的图景也是多样的。一些学者在有影响力的报纸与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兰德译著与思想的评论文字。兰德爱好者在北京、上海举办了新书发布会,甚至召开了兰德思想研讨会。[5] 另外,一个由在京学者创立、维护的公共事务网站上设置了“兰德思想”专栏,专门讨论兰德的政治经济思想。当然值得关注还有为数不多的中国兰德学术研究的成果。事实上,近两年兰德的学术研究正在生产与出产中,2007、2008年均有以兰德思想与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社会科学战线》与《当代外国文学》等学术刊物也发表专门论文。可以断言:兰德及其思想正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个关注点。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旨在对中国兰德接受的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其成果,指出问题所在;在参照国外兰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兰德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兰德中国接受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翻译、评介与研究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兰德的接受还处在译介阶段,评论渐增,而学术研究尚薄弱。关注者来自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文学与哲学等领域,其成果也体现在伦理学,文学与政治经济学领域。笔者以时间为序,并分别从翻译、评介与研究三个具体方面论述兰德的中国接受现状。

1、翻译的进展:“潜行”而入与“规模化”
本文中兰德的翻译既指翻译兰德本人的作品,也包括中国学者翻译的国外学者对兰德评价、研究文字。中国大陆最早的兰德译介者是原华东师范大学伦理学秦裕教授。1992年他在《读书》上发表了对兰德伦理学著作《自私的徳性》的评论——《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秦裕肯定了兰德“理性的利己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伦理生活模式的价值。与此同时,秦裕教授也着手翻译了该书,将其译为《新个体主义伦理学》,1993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6]
秦裕的译作虽引起了自由知识分子如刘军宁等的反馈,并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评论,但是在这道灵光乍现后,兰德的著作并没有持续的引介。之后几年,中国大陆没有再出现兰德的专门译著。但是,兰德思想的引入没有停止,只是换了另外一种形式“潜行而入”,即在翻译其他国外学者的著作中,有涉及兰德思想的章节。它们或是兰德本人的论文,或是国外学者对兰德思想的评论,这些翻译章节也为中国学者进行兰德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如1999年由清华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苏贤贵等人翻译的、当代美国最著名的萨特研究专家和女权主义哲学之一的黑泽尔•E•巴恩斯(Hazel E. Barnes)的著作《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Existentialist Ethics,1978),在该书第二部分“存在主义与其他反叛者”中,有一章题为“利己主义的人道主义:安•兰德的客观主义”,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译文有助于理解兰德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其与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关系。同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竺乾威教授翻译了英国白金汉大学政治学教授诺尔曼•巴利的著作《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On Classical Liberalism and Libertarianism, 1986),该书第七章专门讨论了“兰德及其利己主义”。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兰德的利己主义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关连与位置。只不过这次兰德的翻译接受从伦理学偏向了政治学领域。2003年,吉林出版社出版了独立学者秋风等译编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该书收入了国外学者就“知识分子与市场关系”多篇论述,秋风本人翻译了兰德的两篇文章《什么是资本主义》和《美国受压迫的少数:大企业》。此著作属于何怀宏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兰德的身影又一次“隐隐地”出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
到了2004年,兰德专著的翻译再度出现,由同济大学章艳老师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一书,该书由兰德1962年每周一次发表在《洛杉矶时报》的专栏文章集萃而成。这些文章包括兰德对当时美国、国际政治和文化事件作出的精辟分析,也包括兰德关于读书、文学欣赏、圣诞节、集邮等话题论述,展示了她的散文写作才能与批判分析能力。[7] 之后,在2005年4月,以推荐学术新作为特色的新星出版社出版了由冯涛翻译的《致新知识分子——安•兰德的哲学》,万里新翻译的《理性的声音——客观主义思想文集》,这两本译著的出版对于中国读者深入了解兰德的知识分子观念与客观主义思想有重要的帮助。
在中国兰德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进展应当是为兰德带来声誉、且包含了其政治、伦理与哲学思想的两部大部头小说《源泉》与《阿特拉斯耸耸肩》得到翻译。两本书都收入高莽主编的“重现经典”书系,该书系“旨在重新挖掘那些被中国忽略但在西方被公认为经典的作品”。[8] 兰德的作品入选符合第一个标准。两本厚重的小说——中译本前者达80万字,后者130万字,没有艰辛的付出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当两部译著于2005年,2007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之际,中国的兰德爱好者翘首以盼,特别是当收山之作《阿特拉斯耸耸肩》的出版后,兰德爱好者召开了一个新书发布会。
此外,中国兰德翻译进程中另一个重要的事件是,2007年1月到3月汪宇主编、华夏出版社推出“兰德丛书”,如前所述,这套丛书形成了一种规模效应,既有兰德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的翻译——《颂歌》;也有伦理学著作《自私的德性》的重译;客观主义哲学著作的第一次引入——《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也有较为通俗的读物《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满足了不同兴趣与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至此,在短短十几年内,特别又集中在最近几年,涉及兰德文学、哲学与专栏评论等主要成果的9本著作得以翻译,在文学方面,兰德的四部小说已经翻译了三部;在哲学方面,兰德的客观主义认识论、伦理学、知识分子观与客观主义思想的著作均已翻译。这应该算得上是兰德翻译的重大进展,为中国兰德的进一步接受——评价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当然如果苛刻地评价,当前中国兰德的翻译也还有未尽的任务与不足。比如说,兰德著述颇丰,中国翻译仍待完整,特别是体现其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有代表性的著作,应得到继续完成。相对而言,兰德哲学著作的翻译已经基本完整,但兰德的文学图景有待进一步完整,表现在文学作品翻译不全,小说不全,1936年最早的小说《我们 活者》,兰德早期的苏联写作也没有得到译介;剧作家是兰德最早的身份,她到美国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是为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写剧本,创作了多个剧本,且剧本在百老汇上演。此外,兰德曾写有一本文艺理论的著作《浪漫的宣言:一种文学哲学》,集中体现了其文艺思想,对于了解、研究兰德文艺观念是不可或缺的,以上提到的论著是下一步可以完善的地方。与兰德文学创作上的影响相比,兰德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建树与影响甚至更加广泛与深刻,但迄今为止,体现兰德政治经济思想的著作《资本主义:未知的理念》与《新左派》还没有未见其译作。文学、政治、经济兰德著作任何一个向度的作品都还没有得到完整的翻译,这些都是兰德中国翻译下一步可以拓展的方向。至于体现国外兰德研究成果的著作也还没有中译本。

2、兰德评论:多溢美之辞但观点缺乏交锋与史料证实
伴随兰德作品的翻译,相关评论也随之出现。在中国现有的关于兰德的评价中,肯定性的溢美之辞占主导,批判性的阅读还很少,缺乏观点的交锋与争鸣。事实上,国外学界一开始对兰德思想是否有学术价值,客观主义是不是宗教存有争议;甚至兰德崇拜者阵营内部也有严重的分歧,如伦纳德与David Kelley对是否应该把兰德研究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持不同态度;女性主义者对兰德作品与言论的理解远没有达成一致。[9]另外,国外学者的评价也比较谨慎,[10]没有轻率地使用著名、伟大之类的评价。
秦裕既是兰德最早的译者,也是最早的评论者。他在译著《新个体主义伦理学》序言中写道,“在中外哲学史上,能载入史册的女性哲学家几乎未曾有过。然而,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中,出现了两位女哲学家,一个是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另一个我们比较陌生,她就是美国的爱因•兰德女士”。[11]他看到了兰德作为哲学家性别身份的特殊之处,不过作为伦理学教授,秦裕关注的重点是,“兰德已经不是从一般的层次上探讨人性的自私问题,而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相应的伦理生活模式。”他认为,“兰德是独特的。20世纪西方伦理思想是以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中立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为特征的,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无疑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他援引了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贝克对兰德的评价,“爱因•兰德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将记载在人类的思想史上”。[12]
政治学学者刘军宁也兰德最早的关注者。1995年他在《读书》上发表了对秦裕译著的评论,他主要是从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角度肯定地兰德的自私伦理的价值,其论文题《勿忘我,兰德的个人主义思想》。他肯定了兰德作为批判知识分子的勇气,“她(兰德)发现,反“我”伦理学在美国这样的个人主义大本营也十分盛行。给该书取名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展示了她捅“马蜂窝”的勇气。”2007年在《阿特拉斯耸耸肩》的新书发布会上,刘军宁再次肯定了“兰德理性的利己主义伦理观”的价值。他对这部小说评价甚高:
我觉得1957年可能是20世纪历史当中最有标志性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在美国,安•兰德的这本书出来了……而那个时候,许多人都认为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在道德上正在破产,输给了?。幸亏有了安•兰德的这本书。所以我觉得她是20世纪整个人类思想界的一次斯大林战役。安•兰德身上有一点非常特殊,在今天知识分子的身上缺乏,这就是说真话的勇气……兰德是一个惊世骇俗而且正确的人……[13]
2008年刘军宁又在《南风窗》杂志(2月27日—3月11日,第5期)上发表《探寻时代英雄的道德密码》一文,刘以《圣经•旧约•士师记》中记载的女先知底波拉(Deborah)的故事为引,将兰德类比为现实生活中的女先知。刘军宁认为,“兰德思想是美国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用作品证明,她是美国独立精神、创造精神和自由精神的标杆”。此外,刘军宁与学者秋风等在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网站[14]主持了一个“兰德思想”专栏,致力于介绍兰德的客观主义思想。
中国政法大学的王建勋从自由主义政治学的角度,评价了兰德对20世纪后半期各种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着重讨论了兰德与20世纪其他自由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兰德与20世纪其他自由主义者不同的是她发展了一个客观主义哲学,其次,兰德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个人主义。[15]
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评论兰德的思想,独立学者秋风是其中的代表。他对兰德的关注最早体现在其编著《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书中,翻译并收录了兰德的两篇文章。就中国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与道德问题,结合兰德的作品,秋风发表了几篇书评,如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关于兰德译著《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2007,8.27)与《自私的德性》(2007.7.9)的评论文章;在《广州日报》上发表关于小说《源泉》的书评。秋风肯定了兰德独特的商业、商人理论。
……仅仅指出文人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是不够的。兰德更进一步指出,在这样的精神气氛中,商人自己甚至也认同了这些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认知。大约正是鉴于这种局面,兰德提出了她的一整套哲学体系……
秋风认为,兰德之所以认可商人,主要是认可商人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这是一种创新精神。他指出,兰德的商人理念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颇为一致,并指出兰德哲学的直觉性质与精英性。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从米塞斯、熊彼特到当代的Israel Kirzner,还有现执教于台湾逢甲大学的余赴礼教授等,对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进行过全面讨论。他们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市场的驱动力量,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兰德的伦理学是以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基础的,尽管这更多只是得自她那伟大的直觉,就像她的伦理学也更多地得自她的直觉一样”。兰德的企业家伦理学确实是一种精英的哲学:它赞美企业家,也因此,它要求企业家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并且坚守原则……
借助引入兰德思想,秋风旨在批判中国的市场经济现状、经济学家、商人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以兰德商业伦理思想为匡正的指导。秋风曾主持兰德思想的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秋风对兰德的总体评价是:
她的思想是很特别的一套理论体系,很复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有没有一些线索来理解她的思想呢?她自己大概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份理想的课程,就是我们哲学应该教亚里士多德,经济学应该教米塞斯,教育学应该教蒙台梭利,文学要教雨果",就是通过她的自述,我们可以了解她的思想的一些线索,把这些整合起来,就是她的一套思想体系。[16]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刘擎研究员对兰德评价甚高,在《重新书写世界的女性》一文中,他写道,“毕竟,我们的‘文化贩卖行业’中还有老辣的眼力,没有放过这样独特的文本。这样一个标本性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样一个传奇般的女人”。“不了解兰德就很难理解美国精神,无论是要献媚、合作还是抵抗”。刘擎认为,自绝于学院的兰德其实是可以与学院的女知识分子如汉娜•阿伦特比美的。[17] 需要格外提及的是,刘擎也看到了兰德的另外一面,即“在兰德的客观主义、理性主义的哲学之外,还有另一个奇怪的‘潜意识理论’”。她说,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一幅独特的图景——关于宇宙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这成为一个人“对于宇宙的最为个人、最情绪化的应答”。她将这种潜意识里的图景称为一个人的“生命感”(sense of life)。也许,兰德自己独有的生命感是她的哲学无法解释也无法把握的。
作为“兰德丛书”主编,汪宇也是中国兰德思想的传播者之一。他注意到了兰德是因为其“对市场经济下的人的行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建树——“布莱克威尔商业伦理百科辞典就收列了她的条目”。汪宇评价兰德的作品“通俗易懂”,并通过列举兰德在国外的影响,间接地表达其对兰德的肯定性认同。他提到,格林斯潘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表达了阅读兰德著作后的感受,“她使我明白,为什么资本主义不仅是有效率和可行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华尔街的投资大师也对其客观主义认识论心怀感激;美国哲学学会东部会区下面有一个专门的安•兰德协会。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比较学院化的研究兰德的著作。
兰德以小说而成名,她的哲学和政治经济思想也是通过小说来表达的,文学成就是其文化贡献的重要部分。中国学者不乏从文学角度对其评价。童音是兰德小说《颂歌》(Anthem ,1938)的中文译者,在序言,她写道“她本人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从不盲目喟叹,向虚无投降;从不交出理想,即便经历了苦难,也定要保有思考的权利,这样一种青春的力与美一直贯穿着兰德的一生……她对家国天下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兴致勃勃地承担起批评分析的‘知识分子职责’……”另外,童音将小说《一个人》视为与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类似的寓言体小说,肯定了兰德“用寓言的手法写历史、政治的严肃体裁是聪明的做法,简化了复杂的现实,回避了过分的严肃……能引发悠长的余想”。她还指出:兰德笔下的故事“流露出生的绮丽,爱恨情仇都那么分明,此种文字契合了美国这个新兴民族的文化和大众心理”。童音评价兰德的语言:文字激昂却不肤浅,理性而无僵硬。”[18] 冯涛在《致新知识分子——安•兰德哲学》的译后序中就兰德写作风格略作评点,“立论干脆利落,论证激情澎湃,文风酣畅淋漓,颇有战国诸子论辩的气势”。[19]高晓晴、李杰是小说《源泉》的中译者。在译后记中,他们给出了总体的评价,“兰德是美国20世纪最为著名的大众哲学家、作家。对美国大众的影响超过比她名声显赫的20世纪其他西方哲学家”。
一些海外华人文学研究者也关注过兰德,如在纽约的董鼎山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观看了电影版的《源泉》,并留下深刻印象,“鉴于近年共和党政治的自私风气成为时髦”,他“觉得有把她介绍一下的必要”,并在《博览群书》上发表了《利己主义文学复活?——爱恩•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有一段时间,受国外文化研究探讨建筑空间的影响,李欧梵也尝试对此问题做过思考,并提到他曾阅读过以建筑师为主人公的《源泉》。[20] 2005年《万象》杂志第12期发表了香港《信报》社长林行止纪念兰德百年诞辰的文章《百年兰德杂谈》。此外,在国内的一些杂志上还有出现零星的评论。李超杰在2006年《全国新书目》发表了评介《致新知识分子》文章——《人是一种英雄的存在》。某刊物的刊首语发表了题为《莫作二手货》的短评,作者评价了作为“观念先行”的小说,兰德的《源泉》为什么可以不朽。
综上所述,秦裕、刘军宁、秋风、刘擎等学者基于各自学术兴趣与关注点,从兰德的思想与文本中解读出与之相应和的要点;他们在《读书》、《南风窗》等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的思想性评论,与中文译本一道为兰德进入中国当代文化话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论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的重点往往在于表达、推崇自己认可的学术立场,因而行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兰德的引入只是充当他阐发自己观点的注脚,并没有相对客观地对兰德思想、学术本身进行有学术含量的论证。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学者刘军宁的文章肯定兰德个人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人,改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促使读者认识到兰德研究的中国意义,但是如果他的文章讨论了“何以是兰德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国有重要性”,“兰德个人主义思想在整个个人主义学说脉络中有何种独特价值”。这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兰德。他认为兰德的魅力在于其“伟大且正确的直觉”,这样的评价也显得主观化。刘擎《重写世界的女思想家》一文评价了兰德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特别是他指出了兰德思想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生命感,这有助于弥补人们受兰德客观主义哲学家身份所囿,仅仅从理性的单一认知视角的缺陷,从而在一个更加辩证的视角下了解一个完整的兰德。不过刘擎的文章没有对此作展开论述。
而且,刘擎关于兰德美国地位的表述,其依据并非事实性的,也没有严密论述,例如兰德如何与学术界的对抗,学界又从何时开始关注,兰德经典化与美国文化的精神是如何确立的,这在他的文章中都没有涉及。此外,从辩证的角度研究兰德对于理解兰德的争议性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上国外学者Chris Matthew Scibarra1995年的著作《安•兰德:一个俄国激进分子》(Ayn Rand: The Russian Radical, 1995)已有所论述。此外,从刘擎文章的标题来看,它也许是受Claudia Roth Pierpont的著作《激情的心灵——重写世界的女性》(Passionate Minds——Women Rewriting the World, 2000 )的影响,该书只是一本散文体的外国女作家评论之作,而并非严肃的学术著作,其中关于兰德的章节——《女神的微笑:安•兰德》(Twilight of the Goddess),其行文方式也是评介性而非论证性的。
兰德虽以小说闻名,但在中国,最先关注兰德的并非文学研究者,最初被翻译的著作也不是兰德的小说;而且自作品翻译出来后,中国接受者从文学角度评价其小说与文艺观念的也还非常少见。即便有,也只是只言片语,散见于序跋类文体之中,没有专文讨论。通常,文学作品的译者由于在长时间翻译过程中对文本语言特色的揣摩,对作者的风格、情节构造能力、艺术创造性等文学特质的细密感受与认识,使得他们在译著前往往就作品对其作艺术特色方面的论述,但是兰德两部大部头的中文译者们,在中译本前言后记中对兰德的文学特色与艺术价值没有着一字。这也给读者留下困惑:究竟是兰德文学作品并无特色、价值,还是评价过于复杂,难以仓促论之。
与众多积极引介兰德的学者相对,国内也有学者对兰德持批判态度,陆建德明确发出反对声音。2005年他在《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文章《兰德批判:一个美国美女作家的文化审视》, 他反对国内评论人的鼓吹,并介绍兰德在美国本土的实际影响,旨在批判兰德。[ 21]陆建德从四个角度进行批判,第一,他强调了兰德与美国知识分子格格不入的一面,并指出兰德崇拜者在美国被称为“邪教分子”(cultist)。第二,他怀疑推崇者给兰德的“美国最著名的作家”的头衔。第三,他认为兰德哲学是一种极端哲学。第四,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作对比,陆认为穆勒在提倡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兰德有名,且尚知自我反思,而兰德似乎过于顽固。最后,陆建德指出,“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拉大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工基本权利屡遭侵犯的局面下,……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兰德的著作还是让她的美国“邪教分子”去崇拜吧。总结起来,陆建德不赞成对兰德的接受与鼓吹。”作为一种与潮流不同的声音,陆建德的观点值得重视,特别是他对“兰德是否为美国著名作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国外研究者在给兰德评价时,往往用的是“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鉴于在美国文学史上,兰德并未占有重要地位,著名作家的头衔的确值得商榷与论证。但是,陆建德因趋向批判,只是强调兰德早期在美国学界边缘化的事实,但又回避了或忽略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兰德学术研究兴起,逐渐经典化,甚至兰德进入体制的新动向。兰德崇拜者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将兰德神秘化,主张兰德的观点不容批判,局限在兰德圈子内部封闭地研究的态度,也有主张沟通兰德学术与主流学界对话,主张开放性地对待兰德学术的群体,不能简单地称之为“邪教分子”。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关于兰德评论文章较多,但也留下一些值得细致思考、辨析的问题。而且,评论性文章有一个倾向是:凸显评论者的意志,而评论对象往往被工具化了,我们只看到评论者主观意图的伸张与迸射,而见不到对象的庐山真面。评论文章如果能淡化主观化的倾向,不是将对象仅仅视为阐发自己观点的论据,能够辅以实事逻辑的论证,其参考价值会更明显。的确,如果从学术的立场来看,上述关于兰德的评论文章所表达的观点还有不完善之处,需要审慎的对待。如果要在中国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兰德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更严肃的学术论证与对待。

3、兰德的学术研究; 已取得的成果与问题
目前,在中国兰德的学术研究还相当薄弱,直接以兰德思想与作品为论题的论文少,相对而言,论文中涉及兰德思想、观点的却大有文在。在已取得的成果中,具代表性的是两篇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西方思想史方向的研究生周礼在导师刘擎指导下完成了《兰德思想研究》(2007),这是目前国内最早的以兰德思想为专题研究的学位论文。该文属于西方思想史的研究领域,第一次较全面地介绍了兰德的客观思想。周礼依据的研究资料是国外兰德研究网站与有限的英文期刊论文,他分五章论述了兰德生平、思想来源、客观主义思想与影响与继承接受;分析了兰德思想中的两个源流——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与尼采思想(非理性)的因素。
该论文的贡献在于,作者对兰德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个介绍,对其客观主义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与论证,为中国研究者了解兰德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作者的述多论少,且论证过于简略,很多论点都还可以深入。例如,国外研究综述过于简要,没有展现兰德在美国文化、学界中地位前后复杂的变化;对兰德客观主义思想的介绍也只是依据兰德个人观点的引述,并没有介绍国外学界对其评价与研究。对兰德客观主义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尼采哲学关系;兰德思想与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关系的梳理过于粗线条,缺乏翔实的论据支持。事实上,上述命题都是西方兰德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取得了相当成果。仅就笔者所见,关于兰德客观主义哲学的研究专著至少5本以上,[ ]兰德与尼采的关系有多篇专文论述,不仅仅限于论文中提到的篇幅。至于兰德与俄罗斯文化的关系, Chris Matthew Scibarra 在《安•兰德:一个俄国激进分子》中有专门而深入的论述,周礼只是提到了Scibarra的著作,并没有介绍其观点。正如周礼自己所言,他还只是“为兰德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22]笔者认为,造成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料收集的不够充分,无法进行拓展论述。
周礼的论文立足于思想史专业,重点讨论的是作为思想家的兰德,所以并不涉及对小说家兰德及其文学价值的探讨。2008年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杭粉华完成了硕士论文《安•兰德小说人物塑造的理念化特征》,这是当前文学研究成果的代表,国内见到的最早的文学学位论文。基于对兰德的两部代表作《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的解读,论文论述了兰德小说人物塑造的理念化特征;并且从写作手法角度论述了兰德的人物塑造方式——理想人物与寄生者相对比,最后分析了安•兰德人物塑造的理念化特征背后的两大主要原因。
该论文价值在于它是国内第一篇探讨兰德文学创作特色的学位论文,作者提出了对兰德文学创作一种趋势认识:四部小说由具体到宏观,现实感越来越弱而哲学理念却越来越明显。[23]而且着重讨论了兰德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色——表现理想人物。但笔者认为,这篇论文可以深入地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的拓广。《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是兰德的代表作,的确可以作为探讨兰德人物塑造的典型,但纵观兰德的整个创作,兰德概念化的人物塑造方法并非始于这两部美国小说,她早期苏联小说《我们活者》与乌托邦小说《颂歌》也存在理念化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她的四部小说中均有此倾向。如果论者能够把兰德的此种人物塑造方式在不同小说中的体现,前后有何变化作更深入讨论对于把握兰德创作历程或许有完整的价值。
第二,该论文没有论及国外文学研究者对兰德小说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就兰德人物塑造特点问题上取得的成绩,因而也就很难评价其在兰德文学研究中的创新性与重要性。作者提到的1991 年Open Court 出版社出版的雷纳德•伊•梅瑞尔(Ronald E. Merrill)的著作《安•兰德思想》(The Ideas of Ayn Rand),虽然对于全面地了解兰德思想很有帮助,但毕竟属于个人化的解读,并非一本专业的学术研究著作;[ 24]此外,作者提到的《安•兰德研究》(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是一本专门研究兰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并非只是哲学期刊。事实上,期刊的顾问之一Stepnen Cox与撰稿者Kirsti Minassa、Mimi Reseil Gladstein等都是来自文学系的教授,上面也发表了多篇从文学角度研究兰德作品的论文。同样可能是囿于资料获得与收集的困难,作者没有在文章对此无法展开论述。
第三,作者对于兰德人物塑造特点的评价过于单薄,作者主要是通过文本引用,归纳出这个特点,并简要地分析了原因。如果作者能采取策略,将问题展开,不是仅就兰德的作品来评价兰德,而是将兰其归列与定位;把兰德作品放到一个横向脉络中,去比较兰德与同时代作家的人物塑造方法的差别,探讨其独特性;或者将其置于一个纵向的体系中,去甄别兰德“对比人物塑造法”与她所敬仰的雨果推崇的善恶分明的人物塑造法之间的承继关系;或者还可以以哲理小说存在理念化人物这一普遍的文学现象为分析背景,同样是塑造理念化的人物,探讨兰德小说中的理念人与其他哲理小说中的理念化人有何不同,文学价值何在,比如可以与同时代的女哲学家、小说家西蒙娜•波伏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比较。进而还可以深入探讨哲理小说的人物塑造在通过形象传达作者哲学观念与保持人物形象的艺术性之间如何求得一种艺术均衡等议题。
第四,论者的个别观点有先入为主、简单化之嫌。其实小说《源泉》中的反面人物彼得•吉丁并非一无是处。他的形象比较复杂,他起初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个体,大学毕业之际他也面临是追求自己艺术理想去巴黎深造还是工作进入建筑行业这个名利场的困惑。在一些片断中,我们可以读到兰德对他片刻的同情。他是逐步被导向放弃自我的,在丧失自我的过程中,兰德也展现了其复杂的心理纠葛,如对自己儿时画家理想的怀念与憧憬。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吉丁这个人物形象比内心始终强大,缺乏变化的正面人物洛克更具真实感与艺术张力。另外,华纳德这样的人物被认为是中间地带的灰色人物,并非简单的善恶可以概括。[25]此外,一些表述上也须谨慎,如“美国文学史上影响甚大”这样的评价也许言过其实。
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直接以兰德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还有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汪丁丁2005年第6期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的《生命,激情,理性——评兰德的〈源泉〉》和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力2008年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第3期上的《重构“道德”的乌托邦叙事——评安•兰德的〈源泉〉》。两篇文章都是评价兰德的代表作《源泉》,虽然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但是这两篇文章更像是一种个体化的阐释,这体现在作者的行文风格上。
应该说,汪丁丁把握了《源泉》小说与兰德人格的特点,对人物代表的价值,对兰德自我主义(egoist)的认识也有新意,但是他的文章通篇以相当主观的笔调行文——“我信手……我在闲暇时间里只读一部作品……我相信……今天我知道……今天,我还知道……”;在陈述兰德观点时,他用“兰德相信…或许受伯格森的影响,兰德相信……兰德由此认为……”,但这些观点都没有文献、史实的出处,从而削减了文章的学术可信度。另外,文章大段地引用小说文本,将兰德与金岳霖、怀特海观点的比附也是松散的。作者着力要说明是他自己的观点,“较好的社会是公民社会,其实现需要过程”,[见论文内容摘要]而兰德只是他用来阐发其观点的一点因由,所以,兰德的生命感、理性到底有何特殊性,处在生命与理性学说的什么位置,论文没有论及。事实上,兰德对生命感的艺术表现应该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1998年以兰德生平为题材的纪录片就叫《一种生命感》(Ayn Rand: A Sense of Life);而且,兰德早前受尼采哲学影响,强调意志的能动作用。同时兰德也与人讨论过生命哲学的代表伯格森的观点。[26]
王力的文章建立在文本精读基础上,他意在“通过探讨小说文本的叙事策略和主题设计,更加细致地把握其哲学与道德思想,从而理解其哲学和文学建构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乌托邦色彩”。[27]王力把握了小说普遍认可的道德与反集体主义主题,只是他换了一种“现代”的说法,所谓“勾勒大众的面目”与“解构大众的媒介”直白地说也就是描摹集体社会图景与批判集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并没采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如从叙事的节奏、视角与技巧等角度来探讨文本的叙事策略,小说独特的乌托邦色彩也没有得以廓清。王力对《源泉》的评价仍然是一种主题研究的策略,而非“文学性”的探讨。在他的论述中《源泉》文本的艺术、审美独特性依然很模糊。
以上两篇文章也算是国内兰德研究的先导性文章,因而具备一定开启意义,但是严格地说,作为学术研究,特别是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研究对象,作者宜提供国外兰德研究概况,或至少提供与论题相关的国外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一个评价参照,而不仅仅是对某一部作品作封闭性、主观化解读。二位作者对兰德评价已然是“经典化了”的,给予的所谓“著名作家和哲学家”的称号,研究兰德“有利于了解美国人文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有助于借鉴西方小说叙事哲学化的优秀成果”拔高的评价,都需要严格的论证。王力在文章结语中,也像很多兰德爱好者一样总要提及其小说的数字神话——“半个多世纪销售2000万册,每年保持10万册”,[28]欲借此来强调兰德的价值与影响力。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个作家作品的销售量的确可以做为他/她选择购买与阅读的重要参考,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对此需要反思与谨慎。读者的数量并不必然与读物的价值成正比,在传播、流通方式高度发达条件下,特别是借助意识形态或权势组织的操控,或者在商业化的运作,很多价值平平的著作也可能拥有可观的发行量。因为,有时大众,如读者群体可能是盲目的,易被误导的。正如兰德本人所说,“没有意识形态的大众是乌合之众,随时都会被任何人征服”。她在《源泉》中所批判的邪恶的、控制他人思想的“巫医”角色——埃斯沃斯•托黑也拥有相当的追随者。不管《源泉》的英文本还是中译本,前言、封面与扉页上的数字神话和名家评点,如格林斯潘云,甲骨文CEO云云,往往是一种商家的一种运作。兰德的形而上学强调“客观现实”,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兰德首先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客观现实——使兰德成其为兰德的东西,兰德作品与思想中独特的东西。
除上述研究论文外,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在论文间接论及兰德思想。如在伦理学研究领域,1993年,秦裕教授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上的《论现代西方伦理学的转向》,它评价了兰德伦理学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与意义。2006年,甘肃政法学院马进教授《论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合理与不合理——看人类伦理的困惑》以兰德论断“人类合理的利己主义与人类存在的美德从来不冲突”为出发点,论述了合理的利己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29]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杨春学研究员在《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类型解析》一文中,将兰德作为新自由主义形成中发挥过关键作用的人物之一,与弥尔顿•弗里德曼、米塞斯、哈耶克、杰佛逊、罗斯巴德并列”。[30]杨春学认为,兰德与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罗伯特•诺齐克同,是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成为新放任自由主义倡导者的精神领袖。在哲学研究领域,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在《论构成的主体性与意动的主体性》一文中,阐明客体性是如何与主体性相牵涉的问题时,他特别引用了对“客观主义”热心倡导者兰德与被英美哲学家认为要对“主体主义”负责的马丁•海德格尔的观点,分析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31]
综上所述,中国的兰德接受在翻译、评论与研究都取得了进展,同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尽管国外学界对兰德哲学与小说评价仍存在争议,但不能否认她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事实上,兰德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她作为勇敢知识分子的价值。作为知识分子,兰德生产了两本大部头的小说,提出了别人不敢直言的 “为自私辩护”,并试图建构涵盖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与美学的完整知识体系。正如,David Kelley所说,兰德的成功也许不在于某一个方面,而在于它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整合起来的能力。她也写下了对新知识分子的期待,角色定位与商人结盟等。客观主义哲学家David Kelly在《兰德争辩性的遗产》(The Contested Legacy of Ayn Rand, 1990)中所说,“兰德敢于将追求个人利益这个人人都懂但又羞于言说的话题拿到台面上讲”。[32]
对于这样一个女知识分子,中国知识界的确不应该错过。[33]事实上,兰德在中国的接受呈现一个多元接受的态势。兰德著作一开始就在学院或精英知识分子,出版人,前沿学术出版机构的推动下下顺利前行,学者刘军宁也评价,“安•兰德身上有一点非常特殊,在今天知识分子的身上缺乏,这就是说真话的勇气”。刘擎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学习兰德追求真知的勇气——“除了反对蒙昧之外,无须服从任何意识形态的禁忌”。兰德在中国甚至已经呈“经典化”的倾向,这为兰德在中国的穿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但我们需要反思这种未经核实的经典化,因为以畅销为目的的宣传攻势,使得中国读者提兰德动辄曰“著名的”、“最有影响的”“最伟大的”。 作为普通读者可以姑且听之,但是,对于作为兰德的学术研究者来说则不能严肃求证。因为这说法并不符合安•兰德在美国学术界的实际情况。兰德在西方也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经典化过程,至今仍存在充满争议、批判、甚至诋毁的声音,这是我们完整理解兰德不可回避的声部。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在赋予兰德经典化评价时,如何去正面论证、落实这种“伟大”与“著名”,探究兰德小说的经典性何在;兰德思想的独特性是什么。此外,由于兰德鲜明的反集体主义立场与我们的意识形态有激烈的冲突,兰德哪些作品允许被翻译、如何被翻译都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界对于兰德的接受。The Virture of Selfishness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3年出版时因忌讳言“自私”,所以译者做了委婉的处理,译为《新个体主义伦理学》。2007年的新译本仍然存在问题,一些涉及评价苏联的文字被省却了。[34]
因此,需要重申的是:要严肃而谨慎地对待兰德,这是善待兰德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占有与掌握外文资料,梳理兰德国外研究的现状是基础;避免先入之见,祛除神话,实事求是是基本态度;尊崇学术研究规范,采取史料辅证,进行逻辑演绎的方法。笔者仅就当前文学研究领域的现状与不足,谈谈进一步兰德文学研究的方向与意义。

兰德再接受的方向:以文学领域为例
虽然兰德的80万字、130万字文学大部头,既包含大段抽象的哲学论断,又有过于拖沓的对白,缺乏性格、情感变换的人物形象,一眼可以望穿的故事,但是兰德的小说仍有独树一帜的东西。它正面歌颂商人及其创造精神;对个人主义的“极端”推崇;哲学化的小说框架;场景描写的镜头感;还有其他女作家未能涉猎的建筑、铁路行业作为故事背景;当然还有其作品反复再版与惊人的发行量,所有这些使得国内外的文学研究者不得不关注这个一个饱受争议女小说家。对于中国的文学研究者来说,小说家兰德作品及其思想究竟在美国文化与学界是什么地位?其文学作品、创作观念的独特价值?与同时代的美国作家,女作家相比,她的创作有何不同?其所谓的作为一种哲学的文学——浪漫现实主义究竟指什么?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联系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期待研究者审慎回答。笔者认为中国研究者有如下努力方向。
首先,在未能获得国外研究资料的情形下,需要反复细读文本。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兰德的小说文本过于庞大,且存在缺陷,读者容易失去耐心而放弃阅读。兰德的作品呼声高,但也许认真阅读的人并不在多数。韦勒克认为,“文学研究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35]不管作者主观艺术意图如何,其他研究取得何种进展;更进一步的研究都要建立在文本阅读与分析基础上。在文学创作观念的评判上,不能简单地相信兰德说了什么,就认可什么,比如,兰德特别强调小说情节的重要性,但研究者不能因之拔高对其情节的评价。因为,若按照正统的情节评价标准,兰德小说情节毫无悬念,也无波澜起伏,算不上优秀的情节。所以,研究者所做的只能是回到文本,去分析其结构独特之处,艺术创新。回到文本本身,也是去处先入之见的重要方法。
其次,收集、整理国外文学研究成果,勾勒兰德完整的文学形象。中国的兰德文学图景还不完全,有早期小说、小说集未得到翻译;代表兰德文艺观念的理论著作也还没有介绍,国外兰德的文学研究成果也没有引进。
最后,要有对话意识,突破意识。对待这样一个在国外仍处在进行中的新生研究对象,中国研究者完全应该采取一种更积极的姿态,不拘泥于他们已有的成果,不一味地充当听众,扮演复述者的角色,而且应该主动参与西方学者思想交锋与争议。甚至在西方研究的成果上,拓展研究的深度。同时,在文学研究领域也要试着突破文学框架,视兰德为文化人,将兰德在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文化领域的创见作为重要参照,融入到文学研究的方法中去。

注释:
1、 兰德在日记中自称“写作机器”,生前留下了丰厚的著作,后人还编辑出版了她的讲座、日记等,著作明细详见附表。
2、 在Den Uyl and Rasmussen, eds., The Philosophic Thought of Ayn Ran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4)一书前言中,两位编者在各位撰稿者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兰德的哲学思想值得严肃的学术对待”。
3、 指Twayne’s U. S. Authors Series,Twayne Pblishers出版的James T. Bake兰德研究著作 Ayn Rand。
4、 限于篇幅,笔者将另作专门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兰德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国外学界兰德的研究成果。
5、 到目前为止,中国兰德关注者、研究者已召开两次思想研讨会。第一次,指2007年12月15日安.兰德思想及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研讨会;第二次,指2008年9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企业经济自由与商业伦理——安兰德思想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到了美国安兰德研究所(Ayn Rand Institute)执行主席Dr. Yaron Brook。详情参见/Article/hy/Academy/200809/1062.html
6、 关于该书的中文译名,中国的学者有三种意见,1992年秦裕的翻译是《新个体主义伦理学》;2007年,华夏出版社焦晓菊的译本名为《自私的德性》,王建勋认为《自利的德性》似乎更合适。译名主要受制于当时的语境与译者对“selfishness”的理解。
7、 兰德著;章艳译,《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98年《再版说明》。
8、 见译著的扉页上编委会荐语,该“重现经典”系列包括《1984》、《亨利与琼》、《秘密花园》、《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看电影的人》与《牙买加飓风》等外国当代小说。
9、 详可以参阅《安•兰德的女性主义阐释》一书。
10、 如Jeff Walker在《兰德邪教》(The Ayn Rand Cult,1999)中的评价是“兰德是美国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Ayn Rand was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in American cultural life)。Mimi Raisel Gladstein使用的是“20世纪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文学研究者Stephen Cox的评价是“兰德在美国小说家中占有一个奇特的位置:她或敌或友的批评家很少有把她当做小说家。作为想象作家和系统的哲学家,兰德在两个角色的融合获得惊人的成就。”(见Ayn Rand: Theory versus Creative life, The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Vol. Viii,No. winter, 1986)。Max E. Fletcher则认为兰德在“简化经济学的抽象理念并以小说的形式将它们带给大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见Harriet Martineau and Ayn Rand: Economics in the Guise of Fi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 33. No.4 (Oct. 1974),pp.367-379.)
11、 兰德著,秦裕译:《新个体主义伦理学》,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序言。
12、 兰德著,秦裕译:《新个体主义伦理学》,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序言。
13、 刘军宁在《阿》新书发布会的发言。
14、 该研究所注重市场经济、产权保护、公共政策和宪政思想与实践研究。目前的研究专题主要涉及奥地利学派思想、天道自由主义、全球化、欧洲宪法等。研究课题为中国企业资本自由指数与企业观察和地方政府治道变革。(http://www.jiuding.org/
15、2007年11月16日王建勋在万圣书园咖啡厅《阿特拉斯耸耸肩》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自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网站。
16、秋风在《阿特拉斯耸耸肩》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摘自玖鼎公共事物网站。
17、事实上,在国外研究著作中,兰德的确与其它思想家一道相提并论,例如兰德被视为“重写世界的女性思想家”之列(Passionate Minds: Women Rewriting The World,2001);《安•兰德的女性主义阐释》(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Ayn Rand, 1999)一书,编者将兰德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西蒙娜•德•波伏娃以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德里达、福柯等哲学家置于同一个研究系列。这套丛书包括一系列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西方历史上的哲学家进行解读的著作构成。解读的对象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也包括尼采、福柯与德里达。一些女性哲学家也有幸入选,她们是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与安•兰德。众多入选的对象中,安•兰德相对来说是最不知名的。
18、安•兰德著,童音译,《颂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译者序。
19、安•兰德著,冯涛译,《致新知识分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中译本后序。
20、李欧梵,《把时间具体化:谈建筑与时间》,《亚洲周刊》。转引自http://blog.jackjia.com/?s=Ayn+Rand,2008-12-29。
21、见http://news.sohu.com/20050802/n226532723.shtml
22、周礼硕士论文:《安•兰德的思想研究》,第4页。
23、杭粉华硕士论文:《安•兰德人物塑造的理念化特征》,第39页。
24、作者Ronald E. Merrill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客观主义思想爱好者,他写作的目的只是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较完整的兰德思想读本,并不追求写作的专业性与学术性。
25、参见国外博士论文:《安兰德的英雄:善恶之间与超乎善恶》(Robert L. Powell II,2006,PhD Dissertation, Ayn Rand’s Heroes: Between and Beyond Good and Evil)。
26、安•兰德著,江怡等译,《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32-136 页。
27、王力:《重构道德的乌托邦叙事——评安兰德的<源泉>》,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第118页。
28、关于这个数字的来历,作者没有出处,且兰德作品的出版数量与阅读数量、影响力是不同的概念。据安•兰德学院网上资料,为推广兰德思想,他们从学院基金中掏钱免费向中小学派送兰德的著作,所以兰德作品的发行量与其影响力的也可能是人为运作的结果。
29、马进、甄丽丽,《社科纵横》2006年,第5卷,第5页。
30、杨春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9-56页。
31、翟振明,《论构成的主体性与意动的主体性》,《现代哲学》,2002年第 1期,第81-86页。
32、David Kelley, The Contested Legacy of Ayn Rand: Truth and Toleration in Objectivism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p.154.
33、之所以要突出这个女性的身份,是因为Chris Matthew Scibarra在《安•兰德:一个俄国激进分子》中写道,女性的身份可能是造成兰德在西方主流学界,特别是哲学界不被重视原因之一。
34、豆瓣“兰德读书”小组网友白晶晶发现,该书中译本与英文原文有差异:中译本中有些地方故意省略掉了部分内容。 比如兰德提到苏俄的地方,中译本就直接删除了。第一篇文章《客观主义伦理学》(The Objectivist Ethics)中倒数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译本译为,“这一理论的丰碑是纳粹德国”, 原文则是“The existential monuments to this theory are Nazi Germany and Soviet Russia.” 另外还有一篇兰德的文章,中译本根本就没有收录。文章的题目是 The Monument Builders。
3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引言”,第155页。

英文参考文献
Mimi Reisel Gladstein, The New Ayn Rand Compan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9), pp. 127-152.
Whittaker Chambers, "Big Sister Is Watching You," National Review, 4 (28 December 1957): 594-596.
Stephen Cox, "Ayn Rand: Theory versus Creative Life,"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8 (Winter 1986): 19-29.
Den Uyl and Rasmussen, eds., The Philosophic Thought of Ayn Ran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4).
Gladstein and Chris Matthew Sciabarra, eds., 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Ayn Rand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Journal of Ayn Rand Studies, (Spring & Fall 1999-2008).
Michelle Marder Kamhi and Louis Torres, What Art Is: The Esthetic Theory of Ayn Rand (Chicago: Open Court, 2000).
David Kelley, The Contested Legacy of Ayn Rand: Truth and Toleration in Objectivism (Poughkeepsie, N.Y.: Objectivist Center /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2000).
Tibor R. Machan, Ayn Rand (New York: Peter Lang, 1999).
Leonard Peikoff, Objectivism: The Philosophy of Ayn Rand (New York: Dutton, 1991).
Chris Matthew Sciabarra, Ayn Rand: The Russian Radical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Judith Wilt, "On Atlas Shrugged," College English, 40 (November 1978): 333-336.

   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
  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
  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

7

精华

2477

帖子

8077

积分

荣誉居民

Silence World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00:0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我自己也没看完……汗颜一下。
不过哲学家历来便不是女性的工作,就像量子物理学家一样,似乎是不符合女性的天性的一门学科。
可是安兰德却成了例外(或者是我孤陋寡闻对于女性哲学家知之甚少的缘故?)
默默地说:我一直对女性作家有所偏见,安兰德在我这边却也是个例外。
我很敬佩她。

   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
  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
  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17

帖子

651

积分

版主

3#
发表于 2009-7-15 08:2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长,看了一半得歇歇“眼”。
这篇综述很全面,对了解Ayn Rand是个不错的介绍。
Vouloir, c'est pouvoi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5 13:0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