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剧的诞生》第一节第五段提到的“个体化原则”,查了一下,可以参考一下:
那么,意志与个别主体的关系是什么呢?叔本华的回答借助了莱布尼茨的术语框架。我是个体,通过个体化原则(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而被确认为与自身同一。惟有在表象的世界中,才能找到这一原则,即事物惟有在空间和时间中,惟有根据其因果性质去理解,才能被个体化。而物自身既不是空间性的,也不是时间性的,更没有因果性特征,因此与同一律无涉。所以,在任何意义上,我都不与意志同一。我们能够说的就是:意志在我当中显示出来,仿佛被诱骗为个体存在的条件一样,而诱骗它的,就是个体在表象世界中展现自身的无尽欲求。意志自身是无时间性的,不可毁灭的。意志自身是普遍的基质,一切个体都由此出发进入表象的时间,在暂时而徒劳的生存斗争之后,不料竟再度沉沦。
——《牛津西方哲学史》
因为只有由于时间和空间,也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同类事物的杂惰性才有可能,所以我们曾将时间和空间称为个体化原理。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的认识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从一意志中成声的认识的基本形式。
——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