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15|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给桑林和云起时--我赞誉了什么,又反对了什么?

[复制链接]

0

精华

338

帖子

1014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5 0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给桑林和云起时

我赞誉了什么,又反对什么
-------------

桑林,我很少直接把赞誉给你,给你的回复只是简单赞美几句,和你相比,对别人的赞许,我不够慷慨,但对你的文章我另眼想看,是真的。同样情形的,还有一个就是云起时小兄弟。

我到了这里,批评过很多人,只赞美了很少人。我也知道我自己太可笑,竟然置很多人优美的文字于不顾,公然得表示他们的作品价值可疑。

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赞誉了什么,又反对了什么,我一清二楚。我即不是傲慢的,但也不是随便和轻慢的,我非常得清楚,在种种文字后面,到底有哪颗心是以让我钦佩的方式在跳动着,而哪些心仅仅以令人失望的方式暗淡得来得了这里,我非常清楚。

真得。

那么,桑林,我到底赞誉你的什么呢?我钦佩你哪里呢?

说实话,我对文学没有多少特别的憎恶,我甚至很少认真得看完你的长篇诗句,但是你那几个段落,我就已经明白你在作什么。

这是你的小说里的大地母亲的自传中的文字:

“这 我亲自经历,体验,看见,认识的真理-----真知就是----- 一个人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对外在生命,外在事物的爱,

一个人对世界上的生命和事物至少应该抱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希望,因为当一个希望破灭以后,还有另一个希望来支持你,

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有安全保障的活下去----要想自己的生命不遭到毁灭的话,至少这个人应该抱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希望------对世界上的生命和事物至少应该抱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希望,因为当一个希望破灭以后,还有另一个希望来支持这个人,”

这话就那样暗淡的摆在哪里,没有人赞美过,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里隐藏着多么珍贵的东西,我给了你一个表情。没有解释为什么你的这样的文字值得赞美。

仔细斟酌和品味,“一个人对世界上的生命和事物至少应该抱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希望,因为当一个希望破灭以后,还有另一个希望来支持你”。这句话里到底有什么呢?放到哪里也就是这样如此平淡的话,这里有什么值得那么赞美呢?

这话之所以那么珍贵,之所以值得钦佩和使人赞美,是因为这话里透露着对人的真正的热烈的爱,对人世的热忱的忧伤的心怀,那种渴望周围的人不遭受心灵的痛苦的那种强烈的期待,那种超越了自己,渴望不幸不要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热烈的憧憬。

一个说这样的话的人,明显是以自身的悲痛的经历,深切的体验到了生活中心灵支柱凄凉得倒下时的惨痛,所以,她才不忍心人们也遭受这样的不幸,她于是起来,站起来,用这样的话语,哀伤得提醒亲爱的世人:人们啊,请当心,请一定当心啊,尘世的心灵支柱倒下时是多么得煎熬,多么得难以承受啊,但愿,但愿亲爱的人们啊,别和我一样,别我生命的全部渴望都集中在那一个事物之上,这样,这样,你的命运就将是不幸的.....

桑林,你这句话的全部的内涵就是这样的。这是怎样的哀恸啊?!这又是怎样的渴望自己身上的不幸不要发生在别人身上啊!!这又是怎样热烈的爱着周围的尘世和周围的人啊!?所以她才起来提醒,才起来试图总结生活怎样才能避免不幸,所以她才不断得一次又一次得发表类似文章。

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她渴望总结出足以使“人的生命”和“人的道路”走向幸福的方法,她说:为了避免悲伤,不要把生命最深沉的渴望放到一个地方......这样的感叹里,有着多少凄凉和惨痛啊,然而在这凄凉和惨痛之上,还活跃着她那颗依然记挂着周围之人的热烈的心。她没有忘记他们,她忧伤地想到,哦,天呐,应该给人们提个醒,给那些一样面对生之困惑和生之苦难的人,提个醒,所以她就来了,所以她就写了。


我没有全部看,也不必全部看完全篇,仅凭这一个段落,桑林,我就足以认清你的全部渴望,和你那真正的为人类忧伤的珍贵的灵魂。凭着一 句,我就能明白你全部文学努力的主要意味是什么,主要方向是什么。

所以,我赞美了你。不是为了别的,我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为人的生活苦难,感到痛心和怜惜的优美的灵魂,一个热烈的爱着人的人。

所以,我赞美了你。

云起时,小兄弟,我也赞美了你。

真的,你几乎是我第一个没怎么看几篇,就开始倾心赞美的人。

你第一篇写访问农民,我赞美你真诚。

你写的“只两句”那么简单:
-------------------
只 两 句

无论周围是如何的寒冷,

我也要比它热一点。

                     这是存在的意义,(足)

                     它延续着我的生命之线。(足)

这是今天我乘车经过广州的内环路时想到的两句话。。。当时车上两个退休工人正大声地谈论一些社会弊病。。例如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没有邻里关系。。没有同情心。。利字当头等等。。。。经过前进路时我突然有了一些想法,具体就是以上的两句。。。
------------------------

这里到底有什么呢?我赞美你什么呢?对你的赞美和桑林有区别嘛,区别在哪里呢?


云起时,你坐在公交车上,穿越宏大的、无边的、冷漠的大城市,车上两个老人,在你身边倾谈,他们说“人和人越来越冷漠了”,无疑,这是真的,想必你听到这也会为之黯然,心情感到凄凉.....老人们在争执,“人没有同情心,利字当头,没有邻里....”不知道他们是以哀叹的方式还是愤慨的方式,但无疑,这一切,在你心里以一种令你凄凉的印象,勾起了你的心底深处的事物:无疑,他们说的是真的,你的心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无论他们是感叹还是愤慨,他们是真的。你对自己说,你凄凉的心,忍不住对自己说,“这是真的....既然这凄凉和悲凉的一切都是真的,无可挽回的真的,那么,一个人,还能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啊,如何在这个尘世上生活啊....”
云起时,想必那个时刻,这样的疑虑以一种深邃的方式,为你勾勒了一种极为哀伤的人的远景,“在这个尘世上,人该如何生活下去啊,人如何还能面对这样的凄凉,活下去呢....”?

云起时,你是年轻的,你是充满朝气的,也许生活还没有深刻的打扰你和动摇过你,你还有那种真正的完美的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想必那个时刻,你立刻对自己说,“无论周围是如何的寒冷,

我也要比它热一点。”,是啊,即使这个世界再凄凉,我也要比它更热烈一点,更热一点......这样,这样,生活依然是美好的,美丽的,依然值得渴望的。

我相信,这是你的全部的心灵过程。

我不用猜测,看一眼就明白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是多么可贵的,作了一个伟大的珍贵的决定。“人要比生活更热烈一些,人才能够对抗这个尘世的冷淡的,凄凉的现实。”

这里有什么呢?这里,有对生活的真正的爱,对生活的无穷无尽的渴望,渴望即使这个世界是寒冷暗淡的,也要想办法美好的活下去,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英勇地活下去,不去作凄凉尘世的奴隶,不放弃自己唯一的一生!!即使自己在这生命唯一的一次里,遭遇到了这样的世界,也不放弃努力,努力使生活美好得活下去,无论世界多么凄凉,我也要比它更热一点,即使我这唯一的一次生命之中,遭遇到了这样的世界和现实......


这里有着多少对生命的真正的热爱,真正的一往无前的伟大的爱,这是“发自肺腑的,无穷无尽的,渴望生活的热烈的爱”,即使一切不幸在人的面前,人也要比不幸更美好一些,这样,人才能生活,生活,生活.....


这就是云起时,你的短短几个句子中的全部的深刻内涵。

我一眼就看透了,所以,我以无比的肯定给了你赞美。

要知道,云起时,对你的赞美和对桑林的赞美,是一样的。


你是第一步,你想到的是维护热烈的去爱生活,当尘世的不幸,摆在你面前时,你能够真实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找到保卫自己的道路。
而桑林,发生不幸时,已经开始想到了别的人,这是她目前高于你的地方,因为她的灵魂中,已经有了别人存在。你处于第一个阶段,对生命的深切的爱的阶段,当你对生命的爱,到了某个时刻,你就会深切的爱上周围的人,你就会把你的方法,你的道路,告诉给别人。

桑林将是你几年后的道路。并且,这样的路,你已经开始,当你试图写出这样的句子,试图把这些告诉给别人时,就是试图帮住别的人,让他们也意识到:有这样的情形存在,我面临了生活的不幸,我这样来克服了。这就是你目前文学努力的主要意味。而与桑林相比,桑林相对成熟一些,因为,她试图把自己的人生道路,归结为一种心灵的方法,她试图把这个描绘为一种理性总结,这样,放到其他地方和其他人身上时,人就可以学会。无疑,这样的方式在某种崇高意义上,是高于你的,我并不是指艺术效果和所有其他外在意义上这样说,而是从我们的文学努力对人的帮助的境界层次上这样说的。

-----------

我赞美了你们两个。主要的是你们体现出来的这样的爱,但是,决不只是如此。

一个是在真实生活中爱情悲剧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一个是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一时感悟。是的,这是我为什么可以无保留的给你们以赞许的第二个方面。因为它们来自真实的生活,所以这样的结论非常真实,有力,优美。这不是来自于其他的书本。这里面透露出你们的主要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你们主要的是感受生活,然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生活中总结答案,从生活的情形中凝练你们的爱,你们的憎,你们的凄凉,你们的坚定,所以,那些结论才那么优美,充满了诗意,真正具有文学的诗意,而不是仅仅用诗歌形式堆砌的一堆文字。当然这只是第二个原因的前一半。后一半是什么呢?云起时,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试图说清楚为什么赞美你的时候,有种东西是很难表述的。人面对生活,面对不幸,面对困难,总会有自己的应当,他可以骂娘,并且这样的方法一样有效,你们和他们的应当方法,到底哪里有区别呢?是实话,我赞美你们,就是因为你们应当这些尘世困苦时,在文章中,反应出来的你们心灵的优美和高雅,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你们身上对这些生活现象的感叹也吧,哀伤也吧,透露出你们有着真正的诗人的优美的心灵,这个优美决不是用艺术来装点自己的高雅的那种优美,(这种强装的优美,说实话在论坛上到处流行),你们的哀伤,你们的恐惧,你们的感奋,充满了优美的人性的光辉,同样的东西,别人真的会骂娘了,但你们却不由自住的把它导向了优美的具有诗意的方向。这是一种灵魂的真正高雅所造就,真的,这决不是夸张。面对同样的现象,你们没有象那些可怜的老人那样,争执,哀叹,你们似乎很少责备,你们仅仅简洁,优美的,说“我要比他们活得更温暖一些,比生活活得更温暖一些”
,这样的感受方式中,不只是纯洁,而且高贵和优雅,这才是真正具有诗意的地方。

整个论坛的文章中,不是缺乏文字,而是缺乏真正的诗意。说实话,说到你们,我总想起我国的乡土文学,我想起很多人评论托尔斯泰,他的宏篇巨制,大多数发生在农村,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写的是农民的事,他的灵魂也没有透出半点乡野气,有种真正的灵魂的高雅、诗意、优美”在,这话并不是说农民野蛮,托尔斯泰终生以农民为自己的灵魂导师,他没有看不起农民的任何一点意思。相反,我们去看看我国的乡土文学,充满了乡土气。即使写城市生活,也充满了乡土气。到底哪里缺呢?就是灵魂的简洁,优美,和富有诗意,欠缺在这,这是真正具有诗意的地方。


所以,完整的说,我赞美你们:一,对生活总是充满了热烈的爱,对人世充满了忧伤和爱,对生活总是热忱地渴望,二,审视生活和尘世时,总是以令人钦佩和惊叹的充满诗意的灵魂,赋予这些平凡的东西,以优美的壮丽的神采,这是诗人的天才所在,即使不是以诗的形式写就。


唉,赞美了你们,我再来说说每次都那么让人憎恶的话题,我反对了什么,为什么反对。

寒鸦兄,我反对了你的在高楼上,无疑你的文章充满才华,但这个才华,兄弟,是冷淡的,是过于理智的,偏向于分析,真的,这样枯索的分析中,往往使人感叹于你的智商和你的逻辑能力,你的思想能力,但感受不到那种在一切之后,令人怦然心跳的东西。唉,对不起,老兄,我真的对你的冷静理智的才华感到惊叹,但说实话,我是个热烈的人,甚至有点热烈到过火的人,所以,我对冷淡的东西,总是爱不起来。当然,我也分析了你的文章中关于世界观的种种差异,不过,其实,那些都是无意中写的,但是没有想到牵扯出那么多事,我也只好跟着回复,最后演变成似乎专门针对你的文章中的世界观的专题,其实我对世界观到在其次。

封老兄,我也批评过你的文章,为什么?就因为,在桑林为别人真诚忧虑的时候,你却为“拒绝了一场桃花的艳遇”而写诗。

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那样的诗是诗,那是伪诗。仅仅有诗的形式而已。而整个论坛的可笑就在这里,讨论起诗来,总是讨论诗的形式如何,韵尾,讨论语言如何,说实话,这让我“返胃”!!

反胃!!明白嘛?真的,我明白,这个论坛里的好多小兄弟和小妹妹们,年龄还很小,诗歌还不成熟,我很多时候,不说什么,我知道你们面前有遥远和充满未来的道路要走,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们以样,但说实话,如果我有时不得不出面批评你们的话,那是因为的确,我看不下去了,如果在这样下去,你们的诗歌发展或文学发展,可能就成为徒具文艺形式的可笑闹剧。

我只是请所有论坛的兄弟姐妹们想想,无论你们多大,你们的生活领域是不是因为上学而被限定无法象云起时和桑林那样,遭遇到那些的事,我只想请你们思想:当桑林写出那些为“人的不幸”忧伤的诗句时,你们给你的诗歌是写了什么的......当云起时,面对尘世,说出“我一定要活得比这一切要温暖些”的时候,你们写了些什么样的主题,你们是怎样面对生活的苦难的,如何感受和如何应对的呢?

我再次提醒大家:请从生活的种种真实出发,不要沉湎于学问,牧人老兄说我似乎渴望建立一个“体系”,这话只好原话送回,我从来没有打算建立一个体系。我和桑林于云起时一样,关心和忧虑的是尘世的人的生活。

我批评了人的幻灭感,也批评了很多东西,仅仅是我渴望从一个无限遥远的角度,消解此刻聚拢在人们心头的那种生活的痛苦感,沉重感,幻灭感,拼命从大家对生活的厌倦,对生活的无聊,对生活的困顿开始,试图给出我自己的答案,给出我自己的灵魂体验。也许我的企图是大了点,但仅仅因为我比你们更深刻的忧虑这些事物,仅仅因为我比你们更渴望使人类幸福而已,决不使所谓的“自不量力”的野心。

所以,对牧人引用的那个话,我是非常反感的。因为那句话直接把我放到了一种丑陋和卑鄙角色了,这样的评语,我不会接受。

------------------------------------------

最后一个段落,我还是想留给桑林和云起时两位。

刚才,我想,我已经以我的转述,证明了我能够领略两位心灵深处的东西,我想这是否因此可以赋予我权利,给你们一点点建议呢?(我是说,我以自己的心灵曾经体验过你们的悲痛和你们的渴望的名义,提出,“我是不是因此有权获得你们的谅解,给你们一点‘自大’的所谓鼓励和建议呢”)

桑林,我想跟你说,为什么把努力集中在人的内心世界整个领域啊?比如,为什么只是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角度来想办法应当尘世的苦难呢?你说要建立两种理想,其实还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想办法。这样的方法太拘泥了,世界太宽广,人的苦难太深邃,对人的忧虑如果是真切的,对人的哀伤如果是真诚的,难道你真的相信更新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一切苦难都不再折磨人?我从来都相信你是真诚的爱着人的,我也相信心灵世界的耕耘,总会给人以壮丽的福祉,即人可以获得非凡的内心力量抵押尘世的一切,但,桑林,如果你暂时放下围绕精神世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你来想想:真的,真的,这可以使人不再心碎?不再辛酸地心碎?可能嘛?不,不可能。所以,唯一能够驱使自己渐渐从精神探索转向世界探索的动力,只有对人类的真诚的爱,你对人类越真诚了,你就会越意识到把一切努力建筑在精神世界,是令人哀伤的,因为这的确不可能不使我们心爱的尘世不再心碎。世上没有一种力量非逼着你离开精神世界的探索,除了你自觉的靠近人的命运,自觉的认真的起来承担人的苦难;这是我对你要说的。你一直发表一系列的文学动力的的探索文章,很多是很早前的,我明白这一点,但让我忧伤的是:为什么还要集中地讨论什么文学呢?如果我们忧虑的人,就在一边的话?此外,我建议你冷静,在文学描述上更冷静些,客观些,你似乎表现出女性少有的心灵的火热,不过也许过于火热了,你的疾如雷火的行文风格,往往湮灭了很多东西,也许作为四川女子,你可以少吃点辣的,呵呵,当然,作为这一点,我没有资格给你建议,我比你火气还要大一些。

云起时,我想跟你说,你天赋中有种很简洁优美的东西,比如,一下子就能把事物最美的东西勾勒出来,这是文学才华,也是灵魂诗意的真正所在。我忧虑的是你的视野,你的深广性。你似乎还缺乏自信,你过于谦逊,(这点和我刚好相反),你似乎不愿意把自己的天赋往更宽广的事物上去拓展,当然,也许因为我还不了解你。我感觉你的才华还没有成熟起来,在成熟上,没有桑林成熟。这个成熟,不是反应在才华的不完满上,不,你的才华自足的完备性很高,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你天赋比我高,我往往千言万语能出来一个思想,你几句就勾勒了;你的才华的成熟度,在于你过于谦逊,其实是不自信。你还在成长中,你还不敢确信自己的才华,你小心翼翼不敢把自己的心灵的世界和自己的抱负扩大出去。这是让我忧虑的,因为,如果你的心灵世界不扩大,你的抱负不扩大,即意味着你的才华将是一无所成的,这样将是令人悲痛的损失。心灵的抱负,和,心灵的世界,意味着什么呢?回答你之前,我想先反问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倾吐那篇著名独白时他怀想的是谁呢?是自己,还是整个世界的苦难,整个人类的灵魂的痛苦呢?李尔王在狂野中那番激烈的控诉和悲壮的风雨对抗,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全人类啊??那么,我问你,什么时候,云起时,你质问和你控诉起来时,(假设的话),你能够在心灵深处不由自主地以全人类的灵魂的名义来控诉呢?如果你能够,那么证明,你就已经在灵魂中具有了伟大的视野,伟大的抱负,即在你的灵魂中,你能够体验了全人类的悲痛,并因此成为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倾诉者。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当你从此刻的不自信,到开始从灵魂深处囊括全世界,那你的才华将不可企及地高于周围这些人,真的。这对你是个最重要的问题。你是否有这个意愿或者说意志,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一往无前地发展自己地灵魂世界,不断在自己地心灵中囊括一个又一个领域,最后,让全世界都成为在你心中的“囊中之物”。
真的,歌德写浮士德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著名的“宗教大法官”的时刻,贝多芬写“欢乐颂”的时刻,他们此刻已经达到了在灵魂深处囊括了全世界的高度,他们的心具有了全人类的力度和深度。所以,他们才成为了伟大的光辉的不可企及的“人的时刻”.......云起时,你期盼这样的伟大的不可企及的“人的时刻”嘛?告诉你,云起时,我渴望,我期盼,但愿你也期盼。让我们的才华和灵魂,停留在微小的世界里是没有意义和不幸的,对于我们自觉来说,眺望那些伟大的时刻,是人的幸福,因为那是“人的美好”之一;而对于全世界来说,我们展望这个过程,决不只是一种报复和野心而已。

要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逐渐成长到这个时刻,不是他一下子渴望就实现了的,在尘世上,这个过程是人不可能自主左右的,这个过程是什么呢?这个过程是随着我们对世界的爱越来越深,对人的爱越来越宽广,对人的道路和人的命运认识得越来越彻底,才慢慢实现得。在每一个人前往这个时刻的征途中,不是才华和智慧使他们接近了,不,是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的,对人类的不可遏制的爱,使他们的探索越来越接近这样的顶峰,是的,就是这样的爱。这样一种越来越深切的对人类的不可割舍的爱,使他们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多得在心灵里囊括了全世界,越来越自信得相信:自己获得了代表更深广世界得权利。这里不是没有他们心灵动荡和折磨的时刻,每一个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在心灵上跨越这个界限的,一个人,特别是真正热爱人类的人,总会惴惴不安,他察觉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的在自己心灵里以全世界自居,他总会为这个感到不安,他试图为自己的良心辩护,正是这个不安和为自己的良心辩护里,证明他是有资格具有这样的意识的:他可以在心灵里拥有全世界。有两种人,会在心灵深处以全世界自居,真正傲慢自大的人,和那种真诚的热烈的爱着全世界的人;而他们的动摇不定,彷徨不安,正代表了他的确是那种真正热烈的爱着全世界的人,所以他才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在灵魂中囊括全世界。

在灵魂中囊括全世界是个艰辛的历程,云起时,真的,期间要发生巨大的心里动荡,一,人会不断怀疑自己是否有权凌越于尘世和周围的人之上,这样的情形让人非常痛苦,但是我刚才说,这样的痛苦真正证明了他配得上拥有这样的权利;二,比这个更深刻的问题是,如果你的才华和你的探索,已经渐渐逼近了这个顶峰,迫使你面对这个问题,即,你现在是否该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个时刻,对人的灵魂的伟大与否是个真正的考验。自大的人,会毫不犹豫的捡起来,爱世界的人,就会犹豫;但是,尘世上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在这里,一个人的灵魂的伟大和崇高,就在于在最后,他敢于认定自己是整个尘世命定来承担这个使命的人,这个心灵转变的发生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它能充分揭示这个人的灵魂是否伟大。贝多芬如果不在灵魂中经历了这个时刻,他永远谦逊的话,他的欢乐颂中就不会有全人类的意味,即,他以全人类的名义发出对世界的巨大呼唤,如果没有他渡过那个艰难时刻,我们人类就没有贝多芬,没有歌德渡过时刻,我们就没有歌德,那么我们顶多就是多的是一个优柔寡断,谦逊不堪的二流之才,那种真正的全人类意义的伟大断言和伟大真理 ,就不可能以真正全人类的高度横空出世,如果歌德不在心灵里认为自己已经有权柄论断整个世界,那么我们将永远不知道我们该怎么从高处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迄今为止,我们全都不敢认为自己高于世界,也就不可能真正具有从高处看待世界的经验和信心,所以,每个时代,那种巨大的伟大的灵魂勇敢的起来跨越这个最艰难的堪,从而成功的抵达那个人的“最后时刻”,总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成就。耶稣,若不是经历了痛苦的灵魂洗礼,才最终认定了自己是人子是基督,他才敢于有了人子一样的语句传给世界,否则我们仅仅听到就是先知,仅仅听到的就是施洗约翰的话,而不是人子的话。先知的话和人子的话,在境界上有多么巨大的不同啊,这一点我想大家已经不会再有异议了吧。


所以,云起时,我最忧虑的就是你的不自信,你不敢出发,去在灵魂里大胆地拓展,囊括世界,你还必须得成长起来,迅速成熟,当然,我再次强调,这个展望“人的伟大时刻”的过程,不是人为能干预的过程,这句话还必须再解释下:人对世界的爱越来越深,对人的爱越来越深广,他观测到的现象越来越多,他忧虑人的不幸越来越深,这一切驱使他不得不去再进一步扩大他的研究范围,扩大他的心灵视野,就是我刚才跟桑林说的那样,他在自己对人类的爱越来越深切和越迫切的压力之下,不断的把自己的探索视野向整个世界扩展开去,对人的理解不得不再一步一步得深下去,他不得不发现更多的新领域去解决他的困惑,化解人的悲痛,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勇敢的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领域,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心灵层次和境界,是对人类的爱,驱使他日渐进入了这个的深邃的领域和深度,此时,他没有对自己的半点怀疑,真正怀疑是在最后时刻发生的,他已经到了最顶峰,最高处,他到了必须检讨自己是否有权代表全人类的程度,他才第一次开始了良心的动摇和怀疑,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对人类的爱,使他对自己的探索之正义充满了深切的自信,他从不怀疑自己具有最美好的属性,只是到了那最后的时刻,他才意识到他必须面临一个选择了,就象耶稣考虑自己是否有权成为人子,自己是否使人子那样。

所以,我说,这个过程不是人可以企及的,即,人左右不了它,唯一可以驱使人抵达的是自己灵魂对人类的爱的程度和深度。真的,整个世界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不下千万,最后能成为人子和贝多芬般的人是那么稀少,不是为了别的,是因为我们对人类的爱没有能够驱使我们足以达到那样的伟大境地。

云起时,快快成长吧,大胆以些,英勇一些,不要惧怕,不要不相信自己, 真的,依靠对人类的爱的深化,去让自己慢慢具有伟大的抱负,真的,你爱的世界越深,你就会拥有越多的心灵世界,那时,你就发现自己已经踏上了一个开始从心灵深处囊括世界的过程,你的伟大的抱负之旅,就真正的展开了。

千万别忘记了什么是主要的,不要本末倒置,不要说我是为了伟大而前行,不,不,我是为了人类的爱才前行。

相信我,大胆无畏的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爱,它将给你更多的勇气和胆量,让你具有开阔和非凡的心怀,去理解和接纳更多的世界和领域,这样,你的才华将具有非凡的未来,真的。不要胆怯,不要不自信。牧人说的“不自量力”,就是最准确的词,不在乎我是否最终能够配得上,但我要去,我一定要去,并且,我去不是为了别得,因为我深切的知道,每一代,都应该有这样的最后的人,因为只有它才能带给世界那些整个世界都闻所未闻的东西,而那里往往隐藏着整个人类的幸福和未来,我必须去,无论我是否能抵达,隐匿在尘世之下是好的,但尘世的不幸使我不安宁,我必须去,即使我不使那一个 人,我也要去,因为,总得要有人去,那个最伟大的时刻中隐藏着人的幸福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我必须去 。。


云起时,但愿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桑林,但愿我给云起时的话,你也能领悟,这不单是给他的,也是给你的。

论坛的其他兄弟姐妹们,也但愿你们能够领悟,这规根结蒂,是给你们的。


第一次署上我的真名:

吴全福 2007-06-05

0

精华

141

帖子

423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07-6-5 08:32 | 只看该作者
做好事是不需要天才的,不需要 “量力”的。

然而,老百姓是需要看奇迹才信服的,不是听“说教”就相信的。

增加光源比扩大现有光源的范围更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7-6-5 11:1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前辈,不要沉醉于空想,要实干——眼高手低不是我们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4#
发表于 2007-6-5 11:45 | 只看该作者
怜悯心经....不枉我在QQ上给你写了两天的解剖式的自白.......我明白了,更明白了我的性格弱点....
如果我有七十五岁寿命的话...已过去三分之一了...我也不小了...不过前路真的很漫长...让我们共同进步吧....能认识你真好...真的...

各位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你们能与怜悯心经成为"对手"...也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版主的忠告也很中肯...我会以此为戒的....虽然我不是前辈....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5#
发表于 2007-6-5 12:03 | 只看该作者
高兴不为赞美...而为知心....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6#
发表于 2007-6-5 12:31 | 只看该作者
我批评了人的幻灭感,也批评了很多东西,仅仅是我渴望从一个无限遥远的角度,消解此刻聚拢在人们心头的那种生活的痛苦感,沉重感,幻灭感,拼命从大家对生活的厌倦,对生活的无聊,对生活的困顿开始,试图给出我自己的答案,给出我自己的灵魂体验。也许我的企图是大了点,但仅仅因为我比你们更深刻的忧虑这些事物,仅仅因为我比你们更渴望使人类幸福而已,决不使所谓的“自不量力”的野心。

]
现在有些人对责任或良知之类的字眼很有拒斥感,现在的文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许是那个时代对我们的伤害太大了吧,我们想匆匆告别那个时代,却慌张的把良知与坚守一起抛弃。文学是不是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呢?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7#
发表于 2007-6-5 12:56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古典音乐爱好者....
我年纪小..没经历过那个可怕的时代...请给我等后来者明说吧...我读过巴金的<随想录>...他老人家在八十年代也没有抛弃良知与坚守呀...他不也经历过那个时代吗?....真正有良知..真正能坚守的人...大概不在你那个循环之中吧........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8#
发表于 2007-6-5 18:34 | 只看该作者
真正伟大的人其伟大正是因为他能够跳出这种循环,而我所指的是大多的情况。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9#
发表于 2007-6-6 10:44 | 只看该作者
我明白你的意思...关于这个的讨论我更想写在你的<虚妄的能指>的回复上....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精华

419

帖子

1302

积分

Honorary Poets

Rank: 9

牧场诗人荣誉勋章

10#
发表于 2007-6-18 22:53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说教者的态度

我认为,说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期待,说教者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激励者,对渴望建立伟业,却又看不清新时代的最强烈的需要的理想主义者,这说教者是及时雨,
我知道说教者卢梭的说教跨过了几个时代,对康德之所以能够成为康德,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够成为托尔斯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记得托尔斯泰正是为了打破历史的尴尬局面而挺身而出的,因为卢梭对所有的理想主义者发出了不朽的质问-------'谁能站出来为穷人说话,撑腰,让我看一看谁是这样的强者,'于是,面对强大,不可一世的沙皇,托尔斯泰站出来了,不顾一切地为俄罗斯穷人说话,撑腰,

在接受说教和说教者之间,在接受影响和影响者之间,我觉得托尔斯泰是敢接受说教和影响的第一人,
在这里,卢梭作为世界新文化创造传统的掌门人,进行伟大的说教和不顾一切地传播自己的学说------为人类的绝大多数人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而创造的新的自由,正义的国家或社会学说------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新的自由,正义的国家或社会学说,

而卢梭显然是以掘墓人的身份--------为历史原因形成的主要以暴力为基础的旧国家或社会掘墓,

虽然托尔斯泰表面上没有照搬卢梭的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学说,但实质上托尔斯泰实践了卢梭的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学说的本质,这就是托尔斯泰站出来了,不顾一切地为俄罗斯穷人说话,撑腰.

我想,当时托尔斯泰之所以把内容放在先,把形式放在后,是因为托尔斯泰永远无发安宁的心灵迫使托尔斯泰首先是不顾一切地为俄罗斯穷人说话,撑腰.减少或者停止俄罗斯穷人的流血流泪,制止泛滥俄罗斯穷人的血泪,的海洋泛滥到全世界,正是俄罗斯穷人这最紧迫,悲惨的现状,迫使托尔斯泰没有时间去实践卢梭的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学说,

反正,我认为敢于接受正确的说教和好的影响,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伟大的最起码的东西,

我也接受过托尔斯泰和卢梭的说教,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7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