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说东道西
影视改编热:世界上,有三部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最多:《福尔摩斯》、《悲惨世界》,另外一部就是《三剑客》了。
而大仲马的另一名作《基督山伯爵》,改编不仅多,而且形成了著名的“基督山情节模式”,曾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埃蒂安》(中文又译作:《命运之力》)就是“基督山情节模式”下的一部著名作品。而“三剑客”的说法,更变成了形容好友的固定词汇,友情,如果能够达到它所形容这个境界,便算得上至高无上了。
译名迥异:d’Artagnan,清末伍光健先生的译本作达特安,(另外三人作:阿托士,阿拉密,玻图斯。)李青崖、王振孙和郝运的译本作达尔大尼央,罗国林、王学文译本作达大尼央。
有趣的是,有一个连环画版本《三剑客》,实际是把《三剑客》第一部拆成了两本小册子《三剑客》和《魔女》,是著名连环画家雷德祖所绘,其中使用的译名是达特安、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因为小时候读惯了这个本子,以后读小说根本对不起号来,十分不习惯。
长剑与火枪:总得来说,欧洲剑的型制是由宽向窄、由重砍劈向重击刺发展,十七世纪,基本已经完成了以劈砍为主的重剑、阔剑向窄长的刺剑、细剑的过渡,所以才有了我们在书中读到的斗剑形式。俄罗斯影片《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中有一场剑术决斗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刺剑格斗的威力:主人公只是被划伤了臂膀,便很快因为失血和疼痛失去了战斗力。实际上西洋剑的威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西方冶炼技术的发达。同时期的中国剑则已经基本淡出军事领域,主要作为仪仗、收藏和装饰使用。
要注意的是,西方所定义的剑,和我国并不完全相同,西洋剑里也包括双开刃、弧形剑身的骑兵剑,(例如拿破仑时代法国胸甲骑兵所使用的骑兵剑。)骑兵剑相对于马刀的优势,在于可以挑刺蹲跪、匍匐的敌人,对于作战样式以冲击为主的重骑兵比较适宜。
十七世纪燧发枪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事实上燧发枪的精确度十分成问题,首先是当时黑火药还未实现工厂化机械化生产,火药颗粒粗糙、质量低劣,也还未得出最佳的黑火药配方比例(硝百分之七十四点八四,硫百分之十一点八四,炭百分之十一点三二);其次,燧发枪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真正瞄准装置;第三,燧发枪无法实现有效的火药闭气,大量火药燃气其实被浪费了;第四,燧发枪没有定装弹药,每次填入的发射药量必须由射手控制,很难完全统一,这就造成了每次发射弹道的不一致;第五,铅弹丸在送入枪膛时必须经过装弹杆击打、与枪膛嵌合,弹丸形状发生了改变,这也加剧了弹道的紊乱。
德.吉什伯爵说小瓦尔德伯爵可以用手枪在马上射落飞行中的燕子,似乎严重夸张了。(即使用现代手枪也很难做到。充其量是准确射中地上跑着的鸭子&^×&*^*%$%×#)虽然我们可以从史料和文学作品中读到大量燧发枪时代传奇神枪手的故事,但用文学和口头渲染来解释显然更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不过战争年代普遍存在大量关于神枪手事迹的口头史料,究系夸张还是战争年代的特殊现象,就需要专门的考证了。)
一般来说,燧发枪的装填和射击过程是这样的:先从火药葫芦中(多用黄铜和牛角制)向枪膛中倒入火药,然后放入填弹塞(多用厚纸制),最后用装弹杆(装弹杆有时用铰链连接在枪口下,避免遗失)置入铅弹头,然后,在射击前扳起击发杆,扣动扳机之后,装有燧石的击锤撞击击砧,产生火星,引燃导火药盂中的少量点火药,再通过传火孔最后引燃发射药。我们可以在电影《光荣》中看到训练燧发枪射击的段落,整个装填动作相当复杂,在混乱恐怖的战场上,这一系列动作将变得更加困难。南北战争中,就有过一支步枪中塞进二十几个弹头却忘记装入火药的事例――唯一的解释就是射手吓糊涂了。
燧发枪并非只有单管一种,也有双管、四管、六管等型制,看过《基督山伯爵》的朋友,也许还记得基督山伯爵在家里等待小偷卡德鲁斯上门的时候,就带了两支双管手枪。另外,还有多管的“鸭脚掌”手枪,不过,它的多发枪管是同时发射的。
柯尔培尔的功绩:在柯尔培尔被任命为财政检查官时,国王总收入为八千九百万,从瓦罗亚王朝时起就欠下的滚雪球似的老债又抵消了岁收的一半多,政府实际收入只有三千七百万,数目之微,现在看起来十分好笑!但是,到柯尔培尔逝世时,国王总收入增加到一亿零五百万,债务减少到三千二百万。
路易十四的胃口:路易十四起床后用的早餐只有一个汤,通常是喝一杯撒尔维亚水。午餐一般在早上十时吃,这可是正正经经的饭,请大家看看下面的膳单吧,不过要注意膳单上的饭菜仅仅是供给一个人享用的。
六个菜汤
两大盆汤:健身鸡汤(用两只老阉鸡清炖的);山鹑白菜汤(用四只山鹑做的)。 两
小盆汤:雏鸽虾酱汤(用六只笼养鸽煮的浓汤);难冠肉末汤。
两小碗餐前汤:阉鸡肉末汤;清炖山鹑汤。
八个正菜
两大盘热荤:烧小牛肉和苍鹰肉(小牛肉和苍鹰肉各一块共重二十八斤[3]);鸽子肉饼(用十二只鸽子做的)。
两小盘热荤:烩鸡块(用六只鸡做的);山鹑肉糜(用两只山鹑做的)。
四小盘冷荤:山鹑冻(用三只山鹑做的);煨肉饼(一共六个);烤火鸡(用两只火鸡做的);块菰肥母鸡(用三只母鸡做的)。六个烤菜
烤肥阉鸡两只;烤母鸡九只;烤鸽子九只;烤童子鸡两只;烤山鹑六只;烤肉饼四个。水果(餐尾食品)
新鲜水果一大瓷盘;蜜饯两大瓷盘;糖煮水果(或是果汁)四大瓷盘。
尽管路易十四食量过人,也得剩饭,这是自然的。不过他毕竟胃口极好,目睹餐桌上堆放的二十八斤重的烤小牛肉和烤苍鹰肉,以及六十九只不同风味的飞禽和那么多的肉饼竟能不倒胃口!如果换了旁人吃了这么一大堆食物,准得三天吃不下饭,太阳王却一点不在乎,晚餐的膳单可做佐证。
晚餐的膳单写着:
老阉鸡两只,笼养鸽子十二只,巴马山鹑一只,野鸽四只,母鸡六只,小牛肉八斤,肥母鸡三只,野鸡一只,山鹑三只,小肥母鸡两只,童子鸡四只,外加母鸡九只,鸽子八只和肉饼四个。
膳单上面还写着两个正菜和两小盘烤菜。两个正菜有西班牙沙司山鹑(用四只山鹑做的);烤鸡肉饼(用两只肥母鸡做的)。两小盘烤菜有一盘是烤阉鸡一只、烤山鹬二只和烤野鸡二只;另一盘是五只烤山鹑。这还不包括冷盘,冷盘是按照时令的不同改变花样的。切切不可认为这些冷盘同今天我们吃的一样是微不足道的开胃小菜,这些冷盘都是些实在的东西:香肠、禽肉牛奶香肠、块菰馅饼、洋葱回锅牛肉片……竟然还有洋葱回锅牛肉片!国王的胃怎么消受得了这么多吓人的美味佳肴呵!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路易十四只有在遵医嘱戒食或斋戒期间停止吃这些美味食品时,他的胃才能得到休息。那么,斋戒期间他吃些什么呢?应当说,国王大概怕全素的饭菜会过度损伤身体,要求在斋戒期开始前要喝个汤。这个汤是用一只阉鸡、四斤牛肉、四斤小牛肉和四斤羊肉煮成的。这种预防措施纯属从生理卫生角度来考虑的。喝完汤就开始斋戒。斋戒时的午餐食谱是这样的:一条鲤鱼,一百只虾,两只乌龟,三条大箬鳎鱼,四条不大不小的箬鳎鱼,一条大白斑狗鱼,两条鲈鱼,一百只牡蛎,六条龙鰧鱼,一碗牛奶汤,一碗菜汤,一碗杂烩汤;另有两盘烤鱼:一盘烤大鲑鱼(半条),一盘烤箬鳎鱼(六条)。
斋戒期间的晚餐食谱是:一法尺二指长的鲤鱼两尾,四尾鲈鱼,一法尺半长的白斑狗鱼一尾,箬鳎鱼三尾,一法尺半长的鳟鱼一尾,大鲑鱼半尾,菜汤两碗。
晚饭过后就应该睡觉了,谁会相信国王一上床又感到肚里空空呢?他担心夜里饿得发慌,便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摆上“备用餐”(在突然饿极了的时吃的一点点东西):一瓶矿泉水,三个面包和两瓶酒……
巴尔扎克的一顿饭:巴尔扎克吃了“百十个牡蛎,十二块清炖羊排,一个乳鸭烧萝卜,一对烤鹌鹑,一条诺曼底鳎鱼,还不算其它小吃和甜食,比如十二个甜酥梨,一些名酒,再加其它饮料和咖啡等”,这些一共花了六十二法郎,以至于引起了时人的义愤!
诗人费利克斯.阿韦尔,在奥克赛尔吃一顿饭花了一个法郎,在波诺吃晚饭花了一法郎五十苏,在里昂住一夜,一间屋的房费两法郎,第二天一顿饭一法郎三十五个苏,
英国诗人汤姆.康拜尔和一个朋友、两个仆人下榻于布罗尼.索尔迈尔一架旅馆,他们使用两间大卧室和一个“豪华”的客厅,加上膳食费,包括日常的午餐费、点心费和夜宵费,每月的费用,包括仆人的在内,是一百一十五法郎。每人每天平均不到两法郎。
在法国一顿饭的价格很少有超过二十个苏的时候。托菲在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山旅行时,带着二十三名中学生,每人每顿饭就是这个数目。
巴黎的饭馆每餐二十三个苏便可以吃到自点的四个菜,半瓶马孔葡萄酒,饭后还加点心,面包不限。隆弗罗在王子大街包了一所公寓,住了一年,伙食加房费每天六个法郎,而且每晚还有优美动听的室内音乐。
仆人的收入:十八世纪时,在巴黎,一个有能力的随身男仆每年收入一百二十六里佛尔,如果会理发的话,可以收入一百八十里佛尔。膳食侍应每年收入二百到二百五十里佛尔。一个女佣人则收入五十到六十里佛尔。一些有特长的跟班可得六百二十四里佛尔,这可是一笔惊人的数目。通常男仆平均收入一百到一百二十里佛尔,一个女仆收入三十到六十里佛尔。在外省,工钱就没有这么贵。到1680年时,在多菲内[3],一个女厨师每年收入六个埃居,仆人的工资每年为二十五或者是三十里佛尔,常常是十五里佛尔。在尼姆,一个女佣人收入十四里佛尔,外加一双鞋。
有一天梅纳公爵夫人惊讶地看到一个穿号衣的跟班拿出十二万里佛尔给她,请她给谋一个理财的职务,这笔钱是这个跟班的积蓄。
以上两则有助于我们了解到十八世纪的物价和工价变化情况。
[ 本帖最后由 老兵 于 2006-7-11 04: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