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憨憨土国青年

 关闭 [复制链接]

0

精华

2

帖子

6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7 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跨入大学校门这么多年了,我的心情逐渐在平静,而正是在这平静中我度过了多少不平静的昼夜,有欢乐,有苦恼,有幸福亦有泪水,然而最令我感到快乐的是,每当我静静地回忆起我的外国朋友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笑着.是啊,那一段时光是我们倍加珍惜的,大家都知道,这珍贵的友谊早已跨越了国界,植入我们的心中.时至今日,那一幅幅欢乐的场景已渐模糊,而模糊的背后却藏着我深刻的回忆,它促使我用文字来记录下一幕幕友情的欢乐剧.            
    大一时我们有一门课叫现代汉语,给我们带课的是一位青年讲师杨老师,同时她还担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课老师,于是通过杨老师我认识了三名土耳其留学生,他们的中文名分别是王亮,李聪和郝山.王亮高高的个头,俊俏的面容,喜欢打乒乓球;李聪个头不高,瓜子脸,总喜欢戴一顶鸭舌帽,喜欢踢足球;郝山的个头介于两人之间,也属于帅哥的行列,笑起来脸上还嵌着两个酒窝,他也喜欢踢足球.
    我和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学校体育场上,他们邀请我踢足球.于是我愉快地和他们踢起来,王亮由于不会踢球只好在一边看着我们.李聪和郝山边踢边用蹩脚螯牙的中文夸他们土耳其足球水平如何如何厉害,尤其是李聪,他说,他们土耳其世界杯上连克强敌,巴西队都差点栽在他们脚下,正说着他一个球车跨到地上,劈了一个甚至连刘璇和霍尔金娜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高难度的大叉,而足球则压在他的左腿小腿下,一动不动,周围立即响起了喝彩和鼓掌声,自然不用说,他的两位老乡笑得最厉害,王亮则直接笑趴下了,他用土耳其语向李聪说了一句什么,只听李聪瞪大了眼睛,伸出食指用稍微标准一点的中文大声纠正道:"不对,不对,你说的不对,不是90分,是100分!"周围又爆发出一片哈哈声.
    踢完球我们约好一起吃饭.我叫上两位同寝室要好的哥们一起去和他们吃饭,我们一共六个人,在学校清真餐厅点了饭菜--每人一大碗牛肉面,还有几道凉菜.开始我们还顾及礼节,因为毕竟是在和老外吃饭,弄不好的话丢人就丢到国际上了,可是一看人家三个,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就呼噜噜地吃起来,吃面的呼噜声夹杂着嚼凉菜的咯吱声传入我们耳中,看样子大有活吞一头牛的势头,我们三个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还是我左边这位哥们脑子转得快,只见他给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人家国际友人都不怕影响,我们还怕什么,一个字:快吃!
    酒足饭饱后,他们提出要在校园里溜达一会儿,于是陪同的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这--是--教--学--楼,上--课--的--地--方".我们在一字一句地解释,"I dink, this is digital building."李聪又秀开英语了,可是这次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理解,何为"dink",我们在英语上的确才疏学浅,莫不是我们的英语水平又退步了,连简单的口语单词都听不懂了?于是便请教之,答曰:"想,认为".哦,原来是"think"啊!我们三个大眼瞪小眼,不知该说什么,李聪却在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英语听力很重要,你们要多练习."什么,这个世界怎么了?到底是谁要练习啊?郁闷.光顾了和李聪说话,却把王亮和郝山给忘了,我们回头看他们时,只见他们正在悄悄地吃不知是时何时买来的巧克力."好啊!你们偷吃东西!"李聪坏笑着,左手做出一个手枪的姿势冲他俩走去,他俩也快步走过来.正说着,只觉得手心突然一沉,一看原来是王亮和郝山给我们每人都送了一块巧克力."贿赂!"郝山低声说道.于是我们六个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起来......笑罢,王亮又对我们说,他们同寝有一个从伊斯坦布尔来的同胞,中文名叫王伟,在西安呆了4年了,汉语说得相当好,有时间我们一起再聚一聚。“到时候让王伟说汉语,我们汉语还差。”李聪逐字逐句说着。“好啊,见识见识!”我们马上回答。“什么是~见识~?”已经有几分钟时间只听不说的郝山也开始发问了。看着他那满脸疑惑的表情,像算不出算术题的小孩子皱着眉头啃着铅笔,又不断无助地望着身边的人,我们有一次爆发出笑声来。
    又到了周六,还是我们原先的几个人外加那个王伟一起去回民街吃饭(这次他们做东)。这个王伟的汉语水平果然名不虚传,甫一见面,他就◎#¥%×&*地说了一大堆汉语。别说,这小子语音语调和停顿都掌握得很好,于是我们猛夸了他一番。他马上像一位学者一样把右手抬起,然后伸出五指轻轻地在空中摆了摆,面部露出一丝微笑,接着慢声慢气谦虚地说:“不,我的汉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我不能满足目前的成绩,想驾御汉语,我还要努力!”不错啊,词汇量也大,还知道“上升空间”,还用了“驾御”这个词,虽说不太妥当,但是从他的表达中确实能看出他汉语的功底还是相当牢靠的,这固然和他在中国呆了4年有关系,可是我个人觉得他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十分用功,十分细心,这是使他的汉语如此之好的主要原因吧!在中国不乏这样的老外:他们在中国呆了若干年,可是汉语还是一团糟。王伟给他们很好地上了一课。
    我们叫了两部出租车.只见王伟动作及其麻利地拉开车门,让我们我们几个先上第一部车,紧接着又拉开第二部车门,让他的几个同胞进去,然后转身返回,冲着我们这部车的司机流利地说道:"师傅,去回民街!" 再冲第二部车司机大声说:"回民街!"简直一个中国通.
    到了回民街,王伟径直地走着(那天他带着鸭舌帽,披着大围巾,穿着很厚的风衣,加上天黑,我们在背后看他都觉得像当年的地下党接头人).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一家看起来很舒适的餐馆."呦!王伟来啦!快请进!"我们还没到跟前,老板已经开始热情地打开招呼了.王伟这小子,这片他都搞熟了,比我们还熟啊!
    我们边吃边聊.室友对王伟说:"你就像我们的老大!"王伟立即摇摇头:"什么呀!我只是汉语说得比他们好,其他方面一般般!" 一边的王亮可能是把"老大"理解成了"个子很高的意思:"我才是老大呢!"惹得一旁用餐的客人哈哈地笑个不停.我提议给自封的"老大"--王亮拍一张PHOTO,王伟说我们合影吧,随即叫来服务员拍下了唯一一张我们寝室3个要好的哥们和他们四个土耳其留学生的珍贵的合影(过些日子我把照片贴到这里).
    回去的时候已经十一点了.王伟跟我们说过几天他们就要去上海继续学习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们三个大老爷们此时就像三个要和好朋友分别的小姑娘一样,心里酸酸的,这段日子和土耳其人的相处使我很开心,这要走了,还真有点惆怅的感觉.
    几天后,杨老师告诉我们土耳其人去了上海,他们把那张合影冲洗了四张,贴在了各自的日记本的扉页.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们取得过联系,但是每当看到这张合影时,我就感觉又和他们在一起了.我想,他们也一定和我的感觉一样吧.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
发表于 2006-3-27 17:48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感很强~~但是艺术性不高哦~~继续加油吧!~`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8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