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应时代的末代将军
在200多年的统治之后,德川幕府已经失去了活力,而“黑船到来”(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军舰来到日本要求递交国书,日本从此被迫打开国门)更加速了幕府的倒塌。而身处这个历史时期,亲手断送了德川幕府之人,便是末代将军德川庆喜。
说到庆喜,不能不介绍下德川“御三家”,“御三家”是德川家康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把全日本各地的大名按照与德川家的亲疏关系分为三级。他把江户附近土地封给自己的亲属,称为“亲藩大名”。其中以德川家康的七男德川义直,八男德川赖宣,和九男德川赖房最亲,称为德川“御三家”(即后世的水户、尾张、纪伊德川家)。如果将军无子,便会从“御三家”中挑选一合适对象,过继给将军作养子来继承将军职位。
庆喜并非德川家嫡系,而是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藩主德川齐昭之子,历史上著名的“水户黄门”(水户藩第2代藩主德川光圀,民间编造出许多他微服出访的有趣故事,宛如日本的包青天)便是他的先祖,后入继一桥家,因当时将军德川家定无子,被选为后继将军的候选人。1858年井伊直弼任大老决定德川家福(后改名家茂)为将军时,受“隐居谨慎”处分。1859年井伊直弼死后,处分解除,任将军“后见”(辅佐)职。1866年任将军。
德川庆喜最为人知的事迹恐怕便是1867年12月维新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时,没有率领幕府军与倒幕军力战,而是面对倒幕军——萨长同盟打出的象征日本皇权的锦字御旗望风而逃,这一选择历来褒贬不一。松下幸之助在《用人之道》里写道:“德川庆喜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顾全民众的将来与国家的发展,坦然从权倾一国的至尊之位引退,使德川家族与平民并齐,归于平淡,却引导出一个更辉煌雄伟的日本。领导者实在应该多多学习庆喜的胸襟与度量。他作了明智的决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虽然各方面反应不一,但近代日本历史却证明了这项决策的正确,并为日本的高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当时德川庆喜将军是怎样作出这么明智的决定呢?这是因为他个人深明进退之道,换句话说,在自身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之间,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
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根子便是日本自来没有一个拥有最高权威的中央政权,各地诸侯大名始终保持着极强的独立性,德川幕府时代虽然采取了多种手段削弱各地藩国实力,但并没有完全创建一个统一政权,而与幕府同时存在的天皇,更加导致了事实上的二头政治,从而在幕府统治松动之时,倒幕运动能够成功组织大量军力,并且拥有天皇的号召这一正统名义。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未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能够审时度势,深明大义,适时而退,把手中的政治大权,以和平的手段移交给天皇,并有效地控制了各地封建顽固的保守势力,使日本能依明治天皇的意愿,实行推行维新,发展富国强兵的政策。
有趣的是,尽管《德川家康》被视为山冈庄八最出色的作品,然而在读者评价中,描写战国群雄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伊达政宗》等3部作品都获得5颗星评价,唯独压卷之作的《德川家康》只得到4颗星而已——这个结果或许是居网络族多数人口的新世代新人类,对于近半世纪以来,已经被塑造成为某种“教养典范”、“经营楷模”的德川家康的一种潜意识反抗心态也说不定吧!但笔者以为,这个结果也说明山冈庄八的作品水准之高,最副盛名的“德川三部曲”不过是作者的创作森林中最光彩夺目、为人熟知的那几片树叶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