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静的白桦林》,可以谈谈么?

[复制链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8 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iorgio 于 2009-11-28 20:50 编辑

《静静的白桦林》,可以谈谈么?

      最近《中华卫视》“黄金九点档”正在转播曾在央视频道热播过的“主旋律”连续剧《静静的白桦林》,看点当然是那位让人眼前发亮的气质型美女乔楠。
      确实,扮演者潘雨辰让人印象深刻,算是近年来在影视圈升起的一颗明星。她在剧中的主要任务大概是想让大家见识见识,什么样的人才是美貌、心灵与学识完美结合的当代女大学生的标准形象。潘雨辰出演这种略显复古的形象可能不太讨好,而且作为男主角的林枫,一位农民企业家(其实就是包工头)其貌不扬的外表和高中生的气质确实该事先向观众表示一些抱歉才是。但故事的主题显然是要通过关于奉献的道德教育来冲淡人们关于郎才配女貌的美妙幻想。随着剧情的深入,连导演也开始忘我了,这个时代的热情完全使大家陶醉于一种自己规定出来的审美标准里感动不已。当然,除了这些糟粕之外,故事的取材倒是不错:潺潺的小溪,悦耳的鸟鸣,静静的白桦林,绿色的青草地,清新的空气……当然,主要还得仰赖那位气质型美女的朝夕相伴,这个世界才会显得如此完整。
      但昨晚看过两集之后,我却对乔楠也开始失望。我只是想说我觉得她的举止、思想和硕士的身份很不相符,从而也让我渐渐意识到,这个社会的一些基本准则正在悄悄改变着。
      剧中的教育喻意不言自明,可以说是号召第二代知青下乡扎根农村,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精神动员方式。
      昨晚看到,乔楠的原男友,青年才俊赵一帆博士,由于误以为乔楠已经移情别恋,一气之下和乔楠的好友吕芳发生关系,并正式确定了新的恋爱关系。乔楠和前男友分手后,伤心难过自是不可避免,毕竟两人曾有过感情基础,也是到了论及婚嫁的程度了。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一连几小时几小时的播放着许多悲伤的音乐,让人同情。可是当听到有林枫的电话之后,她马上像被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发狂似的跳了起来。接下来当然是愉快的会面,咖啡、美餐、漫谈、散步……
      她的举止实在让我惊讶不已,但导演不惊讶。
      伤口确实是复原得够快,看来她已经不爱赵一帆了。想一想那个家伙更加讨厌,只不过空有博士的虚名而以已。对方的主动坦诚还让她免于承担背叛者的心理负担,并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受害者的合理待遇。事实上她主要是被林枫吸引住了。应该承认,林枫这人倒还是有趣的,而且两人都喜欢大自然,这才是重点。
      故事中还描写到一段令人遗憾的过去。乔楠的父亲当年作为下乡知青,和同是女知青的达兰相恋。达兰将仅有的一个回城的名额让给了乔楠的父亲,可乔楠的父亲回城后却抛弃了达兰。乔楠的父亲在剧中把乔母对他如何的好(比如找工作之类的)也是形容得如果不以身相许就无以为报了,我完全看不到他的自责。看着他们父女俩在那里煽情动人的表演,我更是惊讶,我实在是很怀疑他们忏悔的诚意,似乎凡是每一件错事都是逼不得已的,“迫于现实”成了他们最好的借口。
      剧中乔楠和林枫的恋情后来又起波澜。有一位天性嫉妒的第三者段红,决心要破坏二人的好事。当乔楠也误会了林枫和段红的关系之后,首先的第一反应是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城里。她甚至没有举行与大山的告别仪式。这个动机非常值得怀疑,她爱的是这座山,还是山里的那个人?如果没有那个人作为感情的支柱,她能坚持住,留守那片无边无际的森林吗?
      总之,剧情为乔楠对林枫的普普通通的男女之爱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高尚理由。林枫,作为一位和官方关系良好的“先富起来的商人”,最后在人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的要自费建盖一座卫生院”,其慷慨让人钦佩,但动机令人怀疑,因为他之前却是因为要建盖旅游度假景点而坚持要拆迁卫生所的。这么说,乔楠倒像成了一位深明大义的王昭君式的为民造福的人了。
      看来,对于乔楠,我们实在不能对她要求的太高,毕竟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子。尽管在感情上,她可能是比较含糊的,但在善良和同情心上,却又是她的闪光点。乔楠之父坚决的赞同和支持乔楠扎根农村的态度含有某种忏悔和赎罪的庄严态度,让人想起了霍桑的短篇小说《罗杰。麦尔文的葬礼》,但这种牵强的借鉴用在这种平庸的家伙身上实在叫人难以相信;而且,牺牲的祭品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
      我觉得要说服广大的青年志愿者扎根农村,靠大自然的美景,淳朴原始的民风,善良的感情的吸引,以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讴歌赞美,手法固然高明,宣传策略也很科学,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正如格劳秀斯在讨论战争是所说的:“你能否向上帝保证,你在这次行动中的目的完全是出于正义?”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2#
发表于 2009-11-29 01:4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段是亮点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3#
发表于 2009-12-22 1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起时 于 2009-12-22 10:50 编辑

曾讽刺风凌夜话的诗词只有洛阳古城。
有时静下来想想,没有了大自然的滋润,每天望着尽是些“石屎森林”,碰着的全是些忙忙碌碌为钱奔忙的朋友,说着的所谓车啊、楼啊、股票啊、女人啊的话题,如此这般,还有什么激情去挥笔一首属于生活的、现代的诗词呢?

早年看过马、恩的著作,后来的书渐渐看多了,视野也混乱了。而随着对这个城市的深入体验,回过头来想想马、恩,他们当年的对于社会的诊断,还是相当深刻的。那个著名的对于“商品”的论断。。。。。。回味、回味。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0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iorgio 于 2009-12-23 09:20 编辑

提起马恩,会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他对马恩非常的不以为然,每次在课堂上嘲笑和讽刺他们成了他的一大乐趣。他很早就劝我们唾弃这些有害思想。应该说,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宣布和马恩绝交的。

     在高校,通过蔑视权威,提出一些另类新奇的观点,借此提升自己在学生们心中的位置,是老师们惯用的一种自我推销技巧。但印象深刻的是,记得当时他反对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可惜他当时的见解并不高明(他认为依然是人本身),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并没有很好的统一。

     其实,如果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就像观察调校精确的显微镜一样变得清晰了。想想汶川地震的破坏力,我们有“人定胜天”的把握么?想想温室效应,美国为什么不用自己强大的科学来解决全人类的困扰呢?我们依靠科技,不过是步别人所遭悲剧之后尘。信心百倍的说什么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正在自我毁灭的人啊,你真是比随风而逝的尘埃还要微不足道。

     进一步想,“以人为本”这类复古的观点也是很经不起推敲了。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8 15:35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