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歌德是思想家,自己觉得,也不是很准确,也许"伟大的杂家"更适合他。
在自然科学和他可以类比的中国人是张衡,但是相反,张衡更被认为是天文学家,实际上:
張衡,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年間的天文學家(或者說地球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因研讀西漢楊雄所著《太玄經》,開始對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高度的興趣。皇帝知道了他的研究,於是任命他為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文、曆法、氣象與地震的觀測與紀錄,這正是能發揮所長的職務。在太史令任內,張衡有許多傑出的成就,他精通天文曆法,大大增加所觀察到的恆星數到2500多個(肉眼可見的恆星約6000多個,在同一地點能觀測到的不超過3000多個);製作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又稱渾象)和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地動儀,以及侯風儀(類似風向雞)、瑞輪蓂莢(自動的日曆,失傳)、記里鼓車、指南車等多項器具;著有《靈憲》,將前人有關天文的學說,做有系統的整理與歸納,這篇文章中已能以光的直進解釋日、月食的成因;並將他自己研究渾天儀的心得,寫成《渾天儀圖注》。特別是地動儀的成功更使他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如张衡的《歌》:
天地烟煴。百卉含蘤。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再如张衡的另一首《歌》:
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百鸟自南归。翱翔萃我枝。
不知道张衡的智商是多少(据说歌德是300)。
说“歌德各篇文章无疑不表现出他思想的先进与自由”,我觉得不如说他的思想是广阔的,超越时间的,只是很少人能那么全的看。马、恩都不是科学家,所以他们和我们一样,也看不全。我们看地球的表面,只能看见舒展与宽阔,不能看见它球面的部分。因此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啊。
觉得歌德和道有关,呵呵。瞎说,瞎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