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8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园的故事

[复制链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3 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作了和词:
 

和《钗头凤》

红酥手  黄滕酒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40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摄人心。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他84岁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并留下两首七绝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点击下载此文件]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作了和词:
 

和《钗头凤》

红酥手  黄滕酒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40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摄人心。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localimg=301,300]6[/localimg]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他84岁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并留下两首七绝

其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5-13 04:16 PM 编辑 ]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17 | 只看该作者
沈园故事
      
      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沈园的出名却是由一曲爱情悲剧引起的。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在园壁上题写的两阙《钗头凤》是其中的热点。
  陆游也许是宋朝最好的一个诗人,但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唐琬为他而死的人。
  表妹唐琬是在一个秋天忧郁而逝的,临终前,她还在念着表哥那阙被后人传唱的《钗头凤》。自从这个春天,和陆游在沈园不期而遇后,病榻之上的唐琬就在低吟这阙伤感的宋词。
  一枝梅花落在了诗人的眼里,这是南宋的春天,年迈的陆游再次踏进了沈园。在斑驳的园壁前,诗人看到了自己四十八年前题写的一阙旧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在临终的日子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和表哥那段幸福的岁月。陆游二十岁时初娶表妹唐琬,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就像旧小说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故事。
  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了,唐琬只记得有一天,婆婆对她说,他们两个太相爱了,这会荒废儿子的学业,妨碍功名的。
  唐琬至死都没有想通,相爱也会是一种罪名。不过她更没相通的是,那个据说在大风雨之夜出生在淮河一条船上的诗人,后来又横戈跃马抗击金兵的表哥,竟然违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
  陆游四十八年后重游沈园,发现了园壁间一阙褪色的旧词,也叫《钗头凤》,这是唐琬的词迹: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在南宋的春天,一枝梅花斜在了诗人的眼里,隔着梅花,陆游没能握住风中的一双红酥手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5-13 04:21 PM 编辑 ]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4 | 只看该作者
后人将两人的词拼合在一堵诗墙上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5-13 04:25 PM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7-5-13 16:3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但我自己不知为什么……有点回避这个故事,这个地方……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31 | 只看该作者

《沈园故事》的朗诵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32 | 只看该作者

罗小慈的古筝《钗头凤》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33 | 只看该作者

于魁智李胜素的《钗头凤》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5-13 04:34 PM 编辑 ]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2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