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9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我曾抓起一把烟雾...”的精彩评论

[复制链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5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的”纪伯伦吧“上的那个吧主就是本人,有一段比较精彩的评论,特此转载过来。
————————————————————————————————


  我曾抓起一把烟雾。然后我促掌一看,哎哟,烟雾变成一个虫子。我把手握起再伸开一看,手里却是一只鸟。我再把手握起又伸开,在掌心里站着一个容颜忧郁,向天仰首的人。我又把手握起,当我伸掌的时候,除了烟雾以外一无所有。但是我听到了一支绝顶甜柔的歌曲。

这段话的内在含义解释一下吧  
   
   
  作者: 219.128.164.*    封     2005-7-17 09:18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2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这段文字实际上说的是人过去以及将来所进化的脚步。

“虫子”作为低级生物的代表。
“鸟”作为捕食阶层的代表。
前两个代表均不是作者所期望成为的,因为他们只懂得生存,或许他们是幸福的,但是作者明显不满足于此,还要再次伸开手掌。
“容颜忧郁,向天仰首”是人类在精神探求过程中所涌现的情形,在这里作者明显对此种会思考、会怀疑、会驳斥、会把握自身命运的人类,出现了。
最后的烟雾作者在《先知国》的最后段落谈到过:

"啊,云雾!我的姐妹!我的云雾姐妹!我已与你会一。此后我不再是一个自我,围墙已经倒塌,锁链已经砸碎,我已飞向你,作为云雾!我们将同游大海,直到复生之日到来。那时晨底把你化作露珠洒向花园,而让我变作婴儿置于一个妇人的怀中。"

云雾作为纯粹自由的象征,作为复生的代表,成为作者毕生的渴望,云雾无形状,但充斥于世间各处,这种广义的爱是他所期望的。从雾中传出的歌曲为何“绝顶甜柔”呢?因为向更高领域的脚步不会停止,在承受痛苦的反面还有一种优越的享受感,似乎这就是意义所在。  
   
   
  作者: hiwyb    封     2005-7-25 10:18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3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顶上  
   
   
  作者: hiwyb    封     2005-7-27 15:52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4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我认为这是生命的真谛的进化。
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最后重新回到鸿蒙状态,是个完美的圆环,是次无暇的轮回。
从低级动物进化成人,是因为人是会思考会探索---这是人的真谛。对于动物,它们的真谛只是能够生存。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思考。
人的思考是为什么,是为求得一份对人生、对世界、对时空的彻悟。当看透宇宙大化,人真的就溶入宇宙中,化为宇宙的无机组成部分。
真赞叹纪老如此早就明白人与环境的和谐。
另外,我想起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人鱼公主宁愿舍弃300年的生命和风笛般悦耳的嗓音,终换得人的双腿。这也是对生命的追求、对境界提高的追求的一种表现。
追求,是生物与生具来的。对于人,犹为盛。  
   
   
  作者: 南溟望月    封     2005-8-13 11:52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5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最后重新回到鸿蒙状态,是个完美的圆环,是次无暇的轮回。

同意  
   
   
  作者: hiwyb    封     2005-8-13 13:38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6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古希腊人认为天地间最完美的是圆,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它是一切美好幸运的象征。
世间,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及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圆形的模式。
梁实秋曾说过绚烂至及归于平凡,也许这就是对最后只剩下烟雾的最佳解释。人类的辉煌灿烂历史终会化为宇宙大化的最简单的真谛。
(hiwyb,您还记得冰心先生的《小桔灯》么?小女孩也在冰心先生手心划了一个代表团圆的圆。)  
   
   
  作者: 南溟望月    封     2005-8-14 11:59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

7  回复:懂得赏析的朋友请帮一下  
  呵呵,这一点我也早发现过——无论是纪伯伦还是泰戈尔,他们的宗教思想都深深的驱使他们做一件“潜意识”的事情,那就是“回归”。在我的分析报告里也强调了这重要的一点:

但这明显不是成熟的作品,在《先知》里,纪伯伦根本没有交代主人公亚墨斯达法的出生,只是说"好载他归回他出生的岛上去",这明显有一种神秘感和宗教气氛,没有人知道耶酥基督是从哪里来的,只知道他是"上帝之子"、"人类的福音",站在山顶,透过宗教的雾霭,我们能看到"他的船从烟雾中驶来",而在《先知国》里,由于不全是纪伯伦所写,有一部分是他的女友所添,所以我们能清楚感觉到这两部作品感情基调不同了,艺术成就也明显打了折扣,不过纪伯伦的总体思想我们还是可以发现的。

"啊,云雾!我的姐妹!我的云雾姐妹!
我已与你合一。此后我不再是一个自我,
围墙已经倒塌,锁链已经砸碎,我已飞向你,作为云雾!
我们将同游大海,直到复生之日到来。
那时晨曦把你化作露珠洒向花园,而让我变作婴儿置于一个妇人的怀中。"


这简直再清楚也不过了,这渗透了浓厚的宗教观念,也就是纪伯伦哲学的第三个重要部分:回归。

至于圆一说,我觉得还不是太准确,我心目中的“回归”是这样子的(我认为宇宙观是必须的):  
   
  帖子相关图片:  看不到了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15 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0

帖子

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5-8-18 14:23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是很不错。
我忘了这是那一部散文诗中的语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14:24 | 只看该作者
《沙与沫》第二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0

帖子

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5-8-18 14:26 | 只看该作者
哦~
是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7

帖子

121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
发表于 2005-12-3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生命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虽然生命已经过往,但是存在过的痕迹化做了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精华

219

帖子

697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5-12-29 14:10 | 只看该作者
细想一下啊,确实是写一个升华的过程,是精神的升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4-4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