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帕乌斯托夫斯基之歌

[复制链接]

0

精华

15

帖子

4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帕乌斯托夫斯基之歌

本来,我想使用诗歌的语言来讴歌我仰慕的这位人物,但到最后,我决定还是用散文来写,因为,帕乌斯托夫斯基是属于散文的,而散文也应该属于帕乌斯托夫斯基。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他这样理解散文。他的散文就是这样,满含人性的果汁。
只想追随他的文字曼妙地起舞。
从质地上看,他的风格有着丝绸一样的魅力,是一种美到极至的从容和踏实。没有在别处享受到这般如沐春风的待遇。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散文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文字少有私心和利欲,清晨的草原一般干净,淙淙流过的溪水般纯洁。
阅读的路上
我想我还是跟你一起,走在阅读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路上,去他那里领取一份散文的蜜汁。
还是让他自己告诉你什么是美好的散文。




作者介绍: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
    苏联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蔷蔽》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濛濛的黎明》、《一篮云杉果》等。
    我国对他的作品译介较多,先后出版过《卡拉-布加兹海湾》、二卷本的《帕乌斯托夫斯基选集》以及《金蔷蔽》、《北方故事》、《猎犬星座》、《面向秋野》,《祖国的炊烟》等小说、散文集。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
发表于 2006-4-1 16:4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希望帕乌斯托夫斯基版越来越好!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08: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

还需要四面八方的同志们的支持,,风雨雷电四位神仙,快快显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0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