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oderato 于 2009-7-20 20:37 编辑
施密特教授打电话给伊万诺夫教授说他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个证明终极粒子存在的方法;后者非常不屑一顾的说,德国佬,我早就找到了这个方法,只要我观测到终极粒子,我就能证明它的存在。施密特急了,说,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团队找到了观测它的方法,但是现在我急需你的帮忙,总之,假如我们真的证明了最终粒子,论文上绝对会署你的名字,不过当然,是在我的名字后面。伊万诺夫听了这番话,心里并不是很高兴,可是为了“证明终极粒子”这个梦想,他决定与施密特合作。
第二天,伊万诺夫来到施密特的施密特研究室,只见大屏幕上是一张画满了横竖的细线的设计图。施密特解释说,这个是探测仪设计图的雏形,基本上我们是打算从光下手。你看,只要光从这里(他一边指着图)入射,经过这个(一个圆形的东西),还有这个(三角形的),这样,这样,我们就能从目镜上看到最终粒子啦,如果它存在的话。
伊万诺夫揉了揉太阳穴,紧锁的眉头下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设计图,然后指出了几个小疑惑,说,我觉得这些地方还要再琢磨琢磨。
两个教授加上一整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忙乎了半个月,终于把设计图完善了;又过了三个月,终极粒子观测器便制造了出来。
啪、啪,实验室的灯光关了,一盏镁光灯打开了,细细的光束穿过了入口,大家的心也悬起来了。施密特把眼睛靠上目镜,看到了!
看到了!整个研究室顿时沸腾起来。从目镜上看,那个小粒子在稳稳当当的一跳一跳,有时候又会停下来。进入口那里,光束稳稳地照着,并不为这些研究员们兴奋的情绪所感染。
唔,施密特说,光的终极粒子……它的跳动,我觉得肯定包含了什么重要信息。你看,它的移动只有两个相位,有点像计算机语言。伊万诺夫看了看,确实如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它的相位抄下来,上面这个位置代表1,下面这个位置代表0,这样的话……,说着伊万诺夫随手拿来纸笔抄了几个相位。
施密特接过纸,看着这些“1010”的就头大,就向一个研究员招手,示意让他来把这个信息全部抄下来。于是这个研究员就乖乖的把镜头里看到的所有符号都抄了下来。施密特和伊万诺夫看到这张满布“1010”的纸,又把它给了另一个研究员,叫他把这些输入电脑,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伊万诺夫说,这个粒子真先进,居然懂得计算机语言。
施密特回应,嗯……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什么呢,努力了这么多年,能够揭开这个谜底的话,我实在很激动。
没过一会儿,那边的电脑“嘀嘀嘀”地响起来,伊万诺夫二话不说,冲向屏幕,结果却皱起眉头,并没说话。施密特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怎么了?伊万诺夫说,哼,那些美国佬这下高兴了。
只见屏幕上显示出那些“1010”最终破译后居然是一句英文:
forget your imagination, lets watch youtube!
特别鸣谢:
这个故事的内核是一位同学的idea,特此鸣谢。
另附:《罗伯特·索耶的科幻写作讲堂》——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2146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