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4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彬说当代中国文学是垃圾,大家怎么看?

[复制链接]

0

精华

6

帖子

33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顾彬说当代中国文学是垃圾,大家怎么看?

0

精华

0

帖子

0

积分

见习中

Rank: 1

26#
发表于 2011-8-20 12:52 | 只看该作者
honghuacao 发表于 2011-2-28 15:56
突然发现还有话要说,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有两个强烈的感受,第一,高考当然必考现代文阅读,出现在试卷上的 ...

老师,为什么说从中学开始就教育失败?我也是学生啦,是不是中学时候多是磨练技巧,而不是真正的理解呢,或是阅读名片比较少呢?其实按我觉得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很多课外阅读时间都被考试,补习班占据了,以至于最后高考时写作文时感觉真正的观点或是例子很少,大脑很空,其实真正作文能拿满分的绝对是底蕴够丰富,或是会学习的(比如善于吸收多家观点,融会贯通者)。而且使我们无法真正好好阅读的原因还有我们这一代比如90后,被很多现代当下的文化垃圾充斥了,楼上有人说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关键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筛选,真正的经典我觉得至少有60%的人没有在大学前充分接触。
我记得我们学校文科实验班的一个每次作文50-56期间的人都是从小学开始读名著了,相比之下,真是差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6

帖子

108

积分

habitant

Rank: 3

25#
发表于 2011-8-12 09:11 | 只看该作者
路遥的书,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4

帖子

4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4#
发表于 2011-8-5 1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珊珊的老鼠 于 2011-8-5 12:11 编辑
Mu 发表于 2011-7-31 23:06
嗯,你说的这类讲座我也听过,当时感觉雄辩且丰满,可听过以后想想,这些演讲,就好像道路纵横交错的城 ...


道路也好啊

作家的名字就如路边街店的名字

受吸引就进去逛逛,说不准,可以成为一生的一处依恋。

道路摆在大家面前,而进哪家店却是自己的选择。
比如我18、19岁时,走在街边,一定会被卡夫卡、福克纳、普鲁斯特……吸引,因为这些名字对我是陌生而神秘的,再经由人一讲,那简直像圣殿一般。

即便初入茅庐,也希望自己可以流连忘返,知道那些名字对我而言似乎是种“身份”的证明。

可时过境迁,十年以后,这些名字不再会激起我青春的“荷尔蒙”了,他们更多的是我关于青春经历的一种回忆。

现在的我走在街边,更愿去看看花、鸟、字、画店,读读古圣先贤的题记。

这是心灵的衰老吧?也许是

但我更想把它看成一种心灵的回归。

因为我的血脉中流着的就是这些一横一竖一点一撇、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3#
发表于 2011-7-31 23:31 | 只看该作者
Mu 发表于 2011-7-31 23:06
嗯,你说的这类讲座我也听过,当时感觉雄辩且丰满,可听过以后想想,这些演讲,就好像道路纵横交错的城 ...

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私人藏书》。这本书什么都包含了。包括作者的了不起和对一些书本的偏见(偏见源于视角和习惯)。

挺有趣。好像书评可以告诉我们:你看,书读完了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好像不是的。读书本身比读完写的书评更重要。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2#
发表于 2011-7-31 23:06 | 只看该作者
爱珊珊的老鼠 发表于 2011-6-30 11:15
我记得我在大学旁听时,大学老师讲的很好,那还不是名校。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记得那 ...


嗯,你说的这类讲座我也听过,当时感觉雄辩且丰满,可听过以后想想,这些演讲,就好像道路纵横交错的城市,而其中却只有道路。是口才和演讲者运用的技巧吸引我们,可所讲的东西,却更像经过艺术处理的书单索引。尤其现代文学的课程,以致于那个诺顿讲座请的几位。。。听过这类演讲,或许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谈论文学,可对理解文学本身有什么帮助呢?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4

帖子

4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1#
发表于 2011-6-30 11:15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我在大学旁听时,大学老师讲的很好,那还不是名校。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记得那是一堂讲中国近代文学史的课。顾彬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门外汉”提建议可以,要是评头论足话,好像还不够格。就像我们只看翻译的外国文学,我们是在享受他们的文学。文学归根结底是作者与读者灵魂的相聚。若是无缘,大可以不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2

帖子

15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20#
发表于 2011-5-3 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系木木 于 2011-5-3 20:23 编辑

我觉得叶弥写的就不比那些外国人写的差,那些老作家就更不用说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0

帖子

0

积分

见习中

Rank: 1

19#
发表于 2011-2-28 15:56 | 只看该作者
突然发现还有话要说,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有两个强烈的感受,第一,高考当然必考现代文阅读,出现在试卷上的一般以散文、小小说居主,而且入选的当然是档次比较高的人和文,但是诸君若有兴趣的不妨看看,我们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入选的都是些什么货色。我跟学生讲,这些都是三流的作品,所以适合你们这些人来做,真正档次高了,估计你们也看不懂,而出卷专家本身就是三四流货色,你想,还能弄出好答案来吗?第二,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文学的教育近乎失败,业绩成就连惨淡都说不上,中小学教师是不懂装懂备课上网狂查资料现炒现卖的多,大学教师呢,我的前课代表返校看我,对我说,大学教师教得连你都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0

帖子

0

积分

见习中

Rank: 1

18#
发表于 2011-2-28 15:48 | 只看该作者
顾彬本人确实澄清过这种说法是断章取义,但是看看我们的鲁迅、矛盾、冰心诸文学奖的得奖情况,实实在在只能认为水平低下到了只能矮子里拔长子的可悲境地。现在好多人反对鲁迅,可是看看此辈之实绩,距离鲁迅和鲁迅的那一代人却只见退步不见进步,思想境界、艺术手腕、情趣理趣等等,都很难找得出上乘之作。今天余秋雨因其不当之言论行事及后来的一些快餐写作,连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都被否定,可是,今日之散文创作,又有多少能赶得上《文化苦旅》等的呢》?最近几年我读过的有关文学的书寥寥,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李立玮翻译的叶芝的《苇间风》,叶芝的《凯尔特的薄暮》看了几行译本就放弃了,还是读原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4-5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