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此地,拜读了桑林大人的《为什么雨果只选择宗教来拯救法国》一贴,有所感触,特结合本人对雨果小说的理解,来说一下我的见解,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
我把我的见解归结为题目:雨果作品中的基督教与希腊诸神的影响
这里我主要涉及到雨果的两部我个人非常偏爱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和九三年
雨果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桑林大人也提到雨果最终选择了宗教来拯救法国。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雨果并不是一个支持宗教的人,或者说,他并非一个支持现有宗教的人,他最终所倚重的,并非是当时情态下的教会,而是一种指向人内心的信仰,我擅自将其表述为结合了善与美这两个概念的基督教。其中善的概念来自基督教文化,而美的概念则来自希腊诸神。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讨论一下〈巴黎圣母院〉的主题。〈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我认为是一次选择。而且,我认为这个选择有一个原型,即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的故事。在金苹果故事里,王子帕里斯面临选择,美,智慧,以及权力。而在巴黎圣母院中,是爱丝梅达拉面临选择,我认为,我们能从这个选择的设置中看到雨果思想中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对其的影响,爱丝梅达拉也面临和帕里斯相似的选择,在她的爱情中,她该选择哪一个?这个故事是带有希腊神话原型色彩的,但雨果要求爱选择的答案却带有很浓重的基督教文化的色彩,轻浮的卫队长代表的是美丽,副主教代表权力与智慧,而畸形人代表的却是善良。
善,这是一个新的答案,一个新被提供的选择。我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选择并不是说在希腊时代善是不被重视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希腊文化中,美的地位是第一位的,一个希腊的神,你可以想象他是不善良的(事实上他经常不善良)但却很难想象他是不美的(形容猥琐的神也有,比如火神是个瘸子)希腊文化的艺术,雕塑都是在赞扬美,善顶多是美这种品行的锦上添花。但善在基督教文化中却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宗旨之一就是劝人为善,爱,是要爱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当然,这种善是一种绝对的,因此虽然他的一些行为使我们痛苦,但却不能说他本身的用意非善,汗,我这是一种很经院的解释,大家不要殴打我)。所以,加西莫多,才是这个故事中最具宗教意义的一个形象,而非副主教,克罗诺只是教会机构的代表,他代表的是被压抑被扭曲的灵魂。
大家都知道,爱丝梅达拉的选择是什么。她选择了一个花花公子,虽然他是很俊美的。这个选择也很有意味。请注意到,在这个故事中,美丽与其他的美德分离了。这正是爱丝梅达拉悲剧的根本。帕里斯选择了爱神,因为她是最美丽的,但我们不能说其他的女神不美丽。但在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中,其他两位男人是不美的。我一直认为,即使她选择了副主教,她都可能是幸福的。为什么?因为副主教的身上并非没有美德。副主教在监狱里对爱丝梅达拉的表白是非常动人的,甚至是我读过的最令人震撼的。我们很难说副主教的爱真的只是一种丑陋的情欲,他抚养了加西莫多,这说明他还是有怜悯的,而且,他的另一种美德是知识。在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中,金苹果故事中的权力与智慧实际上都结合在这个副主教身上。而加西莫多,则是彻底的丑陋。
在爱丝梅达拉的选择后,她的悲剧开始了。在她的悲剧中,开始上演一个基督教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主题“拯救”。在试图拯救她的力量中,有甘果瓦,(这是一个很微弱的知识的符号)而他最终宁愿救那只绵羊也不愿意救她是很讽刺的一幕(暗示着爱丝梅达拉对智慧不屑一顾的惩罚)。有副主教(当然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方式很卑鄙),有爱丝梅达拉的母亲,最后是加西莫多。加西莫多给予爱丝梅达拉的是一份谦卑的爱,如同一粒尘埃爱着一座山峰。他以很善良的心,在教堂的钟塔里庇护了爱丝梅达拉。
但爱丝梅达拉接受了吗?没有。爱丝梅达拉可以怜悯,可以同情,但她会爱这份善吗?不会,她选择的依旧是美,这敲响了她最后的丧钟,她选择的是与一切美德割裂了的美
在这个故事中,基督教文化与希腊诸神的影响实际上最终依旧以一种相互对立的态度结束了这个悲剧。原因很简单,因为善与美是割裂的,爱只能选其一。
……累了,胡说了一通,〈九三年〉的想法我稍后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