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73|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聃《道德经》白话解全集

[复制链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4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音:较)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
凡是可以被说得出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恒常大道(自然法则、定律)。
凡是可以被形容得出的『名』(住相),都不是真正的恒常现象。
『无』(宇宙间的能量,空),我们形容它就是天地的创始者。
『有』(自然界运作的法则,色),我们形容它是产生万物之母。
所以,掌握自然法则能量生壮老死变化的原理,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趋势变化。
      掌握自然法则运作增生减灭的兴衰轨迹,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互动变化。
这两者,虽然观察角度不同,
但是『以不住相的平等法则去掌握了解它们』的基本道理却是相同的(平等心)。
可以说是玄,玄妙到极致。足以开启宇宙万法大门,与大道融为一体。
------------------------------------------------------------------------
**所谓用『不住相的本性』观照事物;即是:用无私之大心,并以合乎常理、不偏
颇、不分别的角度,站在大众的共同立场;依照自然界运作的法则,去看待事物运
作中每个环节的本质,以及本质之间所产生的互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力。换个相反
的角度来说,要用平等法则去看待事件中的每一个因素(用平等法去住一切相)。
**不住一切相=以平等心去住一切相。
**所谓『无为则无不为,是谓大为。』;即是:用『不住相的本性』去了解事物后
,针对每个环节的本质,使它们都依照整体的合理立场去互相作为;当所有的本质
都称职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时,事物发展的结果才能圆满的合乎自然界平衡运作法
则,存於世。『无为,即是--不住相的行为,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为!』
    『不言,即是--不住相的言论,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言!』
    『不住相的道,才是常道,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道!』
    『不住相的德,才是常德,可称做--至高无上的大德!』
    『不住相的名(观察),才是常名,可称做--无上的大名!』

0

精华

16

帖子

4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88#
发表于 2008-8-6 18:40 | 只看该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我最起码看过五六种解释,每种都不大一样
1道可以称作是道,也可以不叫道
2大自然中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不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
3修行有方法有据可依,却不是永恒不变的
4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5理是可以认识的,但是认识的都不是绝对真理
还有一些,头痛!
终究要偿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7

帖子

8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87#
发表于 2008-4-5 18:40 | 只看该作者
老子所注《道德经》真是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解读,我看过古今多种版本的注解,都各有其道理,但就是解说不尽,这也许就是道德经的魅力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554

帖子

4672

积分

marquess

幻影欺骗了谁~

Rank: 9

86#
发表于 2006-10-28 04:48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还是很艰深的,即便翻译成白话也昏难懂~这一点来说还是庄子比较容易接触和理解~呵呵~
用大水冲掉一切 用末日净化一切 比如鹏鹏……

爱与美因智慧和力量而生~
智慧和力量是无助的幻影……

无头骑士的芦笛文学二群
20630318也欢迎大家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554

帖子

4672

积分

marquess

幻影欺骗了谁~

Rank: 9

85#
发表于 2006-10-28 04:47 | 只看该作者
三秦的版本?
用大水冲掉一切 用末日净化一切 比如鹏鹏……

爱与美因智慧和力量而生~
智慧和力量是无助的幻影……

无头骑士的芦笛文学二群
20630318也欢迎大家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2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舞者 于 2006-7-14 05:43 PM 发表
谢谢。可否麻烦贴主标注转贴出处,及注释者名。


原帖散佚,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精华

546

帖子

1688

积分

超级版主

83#
发表于 2006-7-14 17: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可否麻烦贴主标注转贴出处,及注释者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0

帖子

120

积分

habitant

Rank: 3

82#
发表于 2006-6-25 12:03 | 只看该作者
我太喜欢你了,把这个帖子置顶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8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3:06 | 只看该作者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
很多人因为无知,以致于那些值得相信并采纳的话就觉得不好听;
反而言之,当别人对你说好听话的时候,说话的人必有所图;
所以,爱听信美言的人,反而常会遭致恶果。
因此,不要草率相信而应观察说者的动机,看清话中的本质。
真正本性善良的人从不会与人争辩,而那些喜好争辩之徒必不善良。
精通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其学问必不渊博;
学问渊博的人绝不花费大量精神去钻研某些专门的领域。
圣人从不为自己累积福德资粮,
愈是为别人设想,自己的能力就变得愈强;
愈是利益大众,众人亦自然而然的回馈愈多。
天地间运作的大道,是利养万物而不害万物;
圣人在世间一切的行为,是无私无我的服务天下之人,谋求天下太平,
绝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393

帖子

721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80#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3:06 | 只看该作者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
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
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
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
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该国人民彷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
其它的用品及工具彷佛都是多余之物。
人民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藉以保暖的衣物、
安全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
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
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到(距离很近),
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之间,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来。
这是我心中的乌拖之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7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