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聊出品09】九段锦

[复制链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1 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8号我结束了我第二次高考,后来边玩边看书,直至今日,这段时间我看了九本书,估计9月1号前看不完第十本了。整理搜罗自己记忆的角落,写一篇读后感,品品我的九本书。
                            ————题记

6月读完:米兰昆德拉的《帷幕》

     《帷幕》是一本总结性质的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在《帷幕》中再也不看不到昆德拉有什么新的思想要开拓,而且几乎可以说,《帷幕》是《被背叛的遗嘱》的压缩版。但即使这样,在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时正在书店等老婆——在书店看了六页,竟忘记了时间。
      《帷幕》一如昆德拉的怀疑主义思想,里面提到很多平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诸如:“一般人看书的速度是每小时20页,那么我们一生究竟能看多少本书?”“我们的最终的归属是遗忘,想想看,我们看书的时候三秒前的内容早就忘记了。”(大意如此)
      《帷幕》是对昆德拉的所有作品,以及《被背叛的遗嘱》的总结,里面的观点我就不详细叙述了,只略说几个重点的:艺术的历史化;小说艺术的历史;等等……

7月读完:帕慕克的《雪》

     《雪》是一部很杰出的作品;
       说句题外话,很多人都觉得当代的杰出作家没有过去的伟人伟大;而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伟人永恒化,卡夫卡是伟大,鲁迅是伟大,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但是艺术是有其历史的,当代的杰出作家是建立在前人的金字塔上的,所以我几乎可以说,当今的一些杰出作家,比如帕慕克,比如耶利内克,他们的作品并不比那些不朽的作品差多少。
      以下对《雪》的评论,引自我在帕慕克板块发过的文字:“小说讲述的是: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从自己的角度审视生活,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的观点,所以我们都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小说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如同小说开头,女孩子为什么自杀?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看法,注意,但是都不是自杀的人的真实看法,我们不知道。在《亚细亚的秘密会议》中,帕慕克把所有不同观点的人聚合在一起,观点发生冲突,突出主题。而在前一章《在法兰克福》有这么一句话:第271页,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别人呢?这是小说的关键。”
     《雪》是我这个暑假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7月中旬读完:纳博科夫《洛丽塔》

     《洛丽塔》是一本被我搁置的书,第一部我在高考前读完,第二部我在7月才读完,原因很简单,它太长了。《洛丽塔》并不是纳博科夫最好的小说,相比之下,这么庞大的小说应该载有更庞大的信息量,可是我多少有点失望。无论《洛丽塔》讲述的是道德的沦丧,还是非诗意中的诗意,还是别的什么,我觉得本可以写短点。
      除此之外,《洛丽塔》是一部感人的小说,尤其是最后亨伯特给洛钱的时候,我的眼泪哗哗的……

7月末读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在路上》同样是一本被我搁置的书,半年前在差50页的时候停止读下去,半年后继续,因为我不喜欢。为什么被冠以“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就可以写的这么随便?!为什么这么随便的作品要被称作“名著”?!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吹捧这本书?!
      一个作家,真诚是第一位,这个真诚包括对小说的认真,《在路上》写的一点也不认真,没有锱铢必较,没有反复推敲,甚至没有什么冲突,没有主要情节,全篇的流水……

8月初读完: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

     《伊斯坦布尔》是我暑假读过的最好的书,我每天都看,坚持不懈,十分喜欢,除了中间关于“呼愁”的描述有一点冗长外,帕慕克的这篇回忆散文写的又有趣有精彩。《伊斯坦布尔》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忧伤,它是空气,渗透在每一个伊斯坦布尔人中间,它——城市的忧伤——成就了土耳其的诗人,艺术家,以及帕慕克本人。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份忧伤?是土耳其帝国的衰亡,是贫穷,是博斯普鲁斯的哀鸣……
     《伊斯坦布尔》让我爱上了土耳其,爱上了“呼愁”的伊斯坦布尔,爱上了忧伤的帕慕克,让我从此遵从我内心的诗意世界。

8月初读完: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

     《黑暗中的笑声》是我两天读完的,大概因为小说的节奏很快,《黑暗中的笑声》可以拿出来当作文本来阐述纳博科夫的文学理念,里面的很多元素都是很典型的纳博科夫式元素,比如开头的巧妙,结尾的哀伤,颜色的运用,等等等等。《黑暗中的笑声》也是一部很一般的作品,大概因为其时的纳博科夫正在逃亡,所以语言不是很精妙,失去了土壤的母语,有一点幼稚。

8月中读完:鲁迅的《野草》
      《野草》是一部小品文,我不喜欢鲁迅的这本书,我能体会鲁迅当时的思想,但是体会不出文章本身的美,不多说,就是这样。

8月末读完:班维尔的《海》
      《海》是一部很可笑的作品,看了《海》,我保证再也不乱买书了,要买就买经典的书,这种书实在是……
       《海》是一部怪胎,看得出来,班维尔在学《情人》里面对于时间的转换,但是怎么看,《海》里面对于时间的转化都像是拿尺子量过的,而且那种忧伤并不像帕慕克的那种入骨的忧伤,也不像杜拉斯那种绝望的忧伤,而是时时透露一种做作,一种表现。
       是的,班维尔在表现忧伤,而不是让忧伤像水一样自然而然的流出来,他的文章充满了计算,测量。

8月末读完:昆德拉《玩笑》
      要结束了,拿昆德拉结尾让我感到幸福,《玩笑》同样让我感到幸福,我喜欢《玩笑》,喜欢里面和文革一般的经历,喜欢对人物多种角度的阐释。
      《玩笑》一如昆德拉的小说,时时渗透着恶毒的思考,把人一层一层扒光,让人震颤,让人害怕,也让人欣喜。
所有不安,厌恶。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02:08 | 只看该作者
从0:57写到1:57,这篇读感写了一个小时……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32

帖子

15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3#
发表于 2007-8-21 17:24 | 只看该作者
《野草》里的思想不是鲁迅原创的,但文章之美却是鲁迅特有的。
砺剑阁原创文存——http://blog.66wz.com/index.php?uid-200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4#
发表于 2007-8-21 17:2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大家都开始写札记了~~赞

班维尔的《海》只翻了两页,就没打算买回来~~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精华

4474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La Piémontoise

5#
发表于 2007-8-21 23:10 | 只看该作者
你已经读了九本书了,赞…………而且单单八月就读了那么多书…………
   Yet, Freedom, yet, thy banner, torn but flying,
  Streams like a thunder-storm against the wi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928

帖子

2834

积分

viscount

夜之卡斯帕尔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7-8-22 00:29 | 只看该作者
赞,8月我在读巴尔扎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8-5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