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们应该更推崇文学的实用性还是艺术性?
牧人,谢谢你的邀请。
我看了你们的辩论赛。
这次辩论赛的规模和参与度都很令人满意呢。以网络为媒介,由论坛来来组织辩论赛、提升论坛的人气、知名度,确实是很好的方式。论坛的人气和凝聚力也在辩论赛中大大增强了。
文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争论,在近半个世纪来倒是一个长销话题,^_^ 牧人的话题选得很好啊。
论坛辩论赛的规章制度也定得非常详细,足见功夫。
这些方面上,我们文贝真该多多向你们学习呢。一次辩论赛能够能够让论坛的成员积极互动,而不只是潜水蹲点搜集资料,(然后再拼贴成文章!)在我看来已经相当值得提倡了呢。若在文贝举办同样的活动的话,有大致的规模,我便可以高兴地认为,目的已经达成了一大半。
何况在辩论的交战中,往往不得不将各自和对方的理据推至极端,无视于对方话语中的限制条件和具体历史进程,更容易将对方的理据脱离背景,抽空出来,好加以驳倒。明智如穆勒者,在归结功利主义者边沁与诗人柯尔律芝的分歧时,也不免说双方是“做对了肯定,而做错了否定”,“误将自己的半个真理,误为整个真理。”听起来,很中肯的评价。但却剥离了边沁与柯律芝言词的具体语境和真实的利益关系、冲突,使之仅仅成为观念上的,词语上的辨析题了。
言词的胜利,理念的纠葛。若说有好处是,可以推进自己对己方问题的思考……
就本次辩论赛再要说几句的话。
题目选得很好。
有那么多人参加,辨论页数之长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就在不久之前, 社会上对于"纯文学"的讨论也相当热闹.在当代文化研究网上,有相当多的学者介入这个问题,对纯文学本身,乃在其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梳理.如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辨友, 非常推荐一看。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我更愿意把这次辨论赛看作是 对 纯文学 立场的讨论的一部分.
笑,既然这么看了.自然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性.
在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如果各位大人还愿意听我这个"偏颇"之人,不能中立词的话,笑,那就再所几句:
看辨论的时候,selina看重话锋的尖锐和俏皮,也看重选手在捕捉对方逻辑错误,语言漏洞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不凡的思维能力.这一点上,双方选手都有杰出的表现.
我对反方nightele 的辨论技巧和热情深有印象.
但是,我更看重的,对于一切讨论/研究/辨论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却在于选手对概念的定义和把握上.辨论赛上,概念的纠缠不清,双方互相唇枪舌剑,热闹非凡,然而,有时却因为有意无意忽略最基础的一步,而在迷魂阵里足舞,虽美,也很难在提供了热闹之外于人有所裨益.
作为一辩,最重要的,莫过于对题目的解读,和定义了吧.
我一直期待辨论的双方中有一方能够从学理上梳理一下 高举文学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历史由来。或者说,在什么时候起,文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成为彼此难以共存的,必须此消彼涨的激烈摩擦的因素了.这种观念的形成,从历史 上看由于强调文学的艺术性至上时候开始的.
这并非考据癖,只是说明,这个观念本身的历史性。它在历史进程中。考察,什么历史时期,文学自主性,审美至少的观念得以大张旗鼓。由此,便可以进一步分析,提出这些口号的人们出于什么目的,或在何种压力下,以固守文学的纯洁性,审美性,目的何在,而他们所要抗拒,所要对抗的,迫使他们提出这个理念的对手又是何方。
这一观念的出现相当晚近。在当下的中国,大肆提倡的文学的纯文学功用的时代大约也就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情,也就是去政治化。而英国,就我说知,由浪漫主义诗人为抵抗日趋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商人市侩阶级和他们的理念对文学的侵蚀,而不断高呼文学的孤高纯净,称诗人为超出一般世俗之人,要求确立文学的自给自足的王国.然而,另一方面,浪漫派诗人的代表,如发政治宣传单的雪莱,如为抵抗土耳其保卫希腊而死的拜伦,对现实的干预远远强于当代高呼纯文学的文人们.(如有兴趣可以看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与社会>里面关于浪漫派诗人的一章.)
而我们受文学非功用影响最深的,大概是来自于二战后的新批判。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可算代表。自身的背景也在于离开文革十年之后,文学急于从极端的工具地位,获得自主和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说文学的艺术性,自然比说文学的实用性更加入耳,合情合理得多了.(BY the way:如果反方,把文革这个例子好好利用的话,就像目前社会上那些人一样,正方是很难抵挡的.)
在下定义上, 可以说,辨论的双方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我注意到活跃的nightele 不断纠正对方,指出对方辨论中 对 概念的混淆,要求在 同一前提下辨论,并且能够把说.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作为反方的一辨,nightele 却也是第一个将己方的立场"应该更推崇文学的艺术性"
模糊化的选手.在我看来,nightele是急于捕捉攻击H.James的论据了,以至于用穿衣服的例子来比附本次论题,虽然显得机敏且通俗,然而恰恰把 基本的对概念的定义弄含糊了.
(ps:另外补充几句,nightele 如果能够先稳下来,守好自己的阵地的话,这场辨论他的发挥将非常出色.)
在定义上做得比较好的, 反方的 "般若" 可以算一个.可惜,他的说法,并没有在反方中达成共识.
正方的"阿多斯"的发言相当精彩,稳健。对于基本概念的把握梳理都有相当的发挥,而且对这场辨论坚持颇久.如果,阿多斯先生能在辩论一开始就介入的话,正方的发挥会更加精彩。
在本次辨论中有不少篇幅,因为不确切甚至是有害的简单比喻/比附而偏离了主题,一扯千里,
辨论双方,对主题的基本定义又没有达成共识.颇为可惜.虽然,思维敏捷,逻辑力强者不乏,然而,可惜的是,前面基础没有打好^.
最后,selina就拿正方lw~ 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吧.
"PS:好象大家列举的事实都比较少.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争论,要知道,实践出真知"
哦,是么?
在我看来,恰恰是在缺乏理论的基础上,忙于用事实,例子辨论,却忘记端详这些例子是否真的能够对应说探讨的对象了.
实践出真知,不假.
但是,什么样的实践,出的是什么样的真知.
然后,真知,如果不凭借语言,如何能够传达给其他人,使之理解你的真知呢?
而语言的运用,真的是透明的工具一般无误的么.
笑.
妄言许多.望见谅.
selina
===============================================================
评委介绍:
selina,文贝论坛外国文学研究版主,现从事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对外国文学研究甚精。
http://www.cclaa.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