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香可 于 2009-8-1 17:00 编辑
默然,唉,老兄,只有默然.....毕竟,昭君是人类类似事件的缩影,这些事总是回避不开。
不过单单就昭君一事,我想,还是有道路化解这些凄怆的悲痛的。很多最近的电视剧都勾勒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当合亲的另一方,比 ...
怜悯心经 发表于 2007-6-5 17:43 
这话看似深透,实则可笑。且不说文明存在性质、进程差异是客观事实,即便无差异,一个不得不嫁给她不愿嫁的人还不够演一出悲剧?至于她婚后是否幸福,是否看到了对方“高贵”、“文明”之处,那是另一回事,如硬要扯上这出,还不考虑是否勉强的因素,这份幸福也是偶然得之,不过是因祸得福而已。
你必然会问,为什么要认为是“祸”呢?自由意志无法舒展,这就是祸,因而那千古遗恨的本质我也可以说不在什么汉族文明的优越感,而在“强制”。一切文明形态、阶段、群落都存在这个问题,昭君出塞不过是这个问题群际化了而已。
一次和亲引发的千古遗恨案件,你说是汉族优越感使然,那我问你,在同样的精神背景下,一个姑娘被迫从异族嫁到汉族来,她难道应该高兴?汉族知识分子都会为她高兴?如果我们设定汉族和异族在各方面都在相同水平上,汉族既无优越感,异族也无自卑感,一个姑娘被迫出嫁,她难道就不怨?后人若为之嗟叹,又当何解?
最根本的问题是自愿还是强迫的问题。你要一个女人去尝试看到不愿嫁的对方的“高贵”、“文明”,我不客气地说,你这话虽不落汉族优越感,但落在更严重之处——统治者-家长式思维。汉族统治者不希望昭君怨,他们巴不得她看到你所说的“高贵”、“文明”。你说中国文化如果具备某种高贵品质,那么和亲一事就不见得是悲剧性的,但我想说,即便有,那还是一场悲剧。
你不妨再体会一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