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路易十三对特雷维尔怀有一种真正的喜爱,不错,是国王的喜爱,自私的喜爱,但是仍然不失为一种喜爱。这是因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谁都力图在自己身边聚集一批像特雷维尔这样坚强的人。许多人都能把作为他的题铭的第二部分的“坚强的”当做座右铭;但是贵族中只有很少的人能有资格要求得到作为第一部分的这个修饰语:“忠诚的”。特雷维尔属于后面这种人;这种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具有像看门狗那样的驯服天性,盲目的勇猛,敏锐的眼力,迅捷的出手;眼睛长在他身上仅仅是为了看国王是不是对某一个人感到不满,手长在他身上仅仅是为了打击某一个讨厌的人,某一个贝姆①,某一个莫尔维尔②,某一个波特罗•德•梅雷③,某一个维特里④。总之,直到当时特雷维尔所缺少的仅仅是机会;不过他在等待,而且他下定决心,一旦机会来到手边,他一定会把它紧紧抓住,绝不放过,因此路易十三让特雷维尔做他的火枪手的队长。这些火枪手对路易十三的忠诚,或者不如说,对路易十三的狂热崇拜,其程度和常备卫队对亨利三世⑤,以及苏格兰卫队对路易十一⑥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① 贝姆:德•吉兹公爵雇用的凶手,一五七二年在巴托罗缪惨案中,他杀害了胡格诺派首领之一的科利尼元帅。一五七五年被胡格诺派所杀。
② 莫尔维尔:未查到,估计也是一个有名的刺客。
③ 波特罗•德•梅雷(约1537-1563):胡格诺派贵族,一五六三年把领导天主教派军队的弗朗索瓦•德•吉兹公爵刺成致命伤。后被判死刑。
④ 维特里(1581-1644):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卫队长,他一六一七年逮捕并杀死拒捕的孔奇尼,因而被封为法兰西元帅。
⑤ 亨利三世(1551-1589):法国瓦罗亚王朝末代国王(1574-1589)。
⑥ 路易十一(1423-1483):法国瓦罗亚王朝国王(1461-1583)。
在这方面红衣主教也并不国王落后。法国的这位第二号国王,或者更可以说是第一号国王,看见路易十三身边这支可怕的精锐队伍,也想有自己的卫队。因此他像路易十三一样有了自己的火枪手。当时的人看到,这两个相互竞争的统治者在法国的各个省份,甚至在国外各个地方,挑选因剑术高超而出名的人来为他们效劳。因此黎塞留和路易十三晚上下棋的时候,常常为了各自的侍卫人员的品质发生争执。各人夸耀各自的手下人的仪表和英勇。他们一边公开反对决斗,反对斗殴,一边却又私下怂恿手下人动武,对自己人的失败或者胜利会感到真正的悲伤或者过分的快乐。至少有一个人的回忆录是这么说的,这个人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失败和这种胜利。不过失败的次数很少,胜利的次数很多。
特雷维尔抓住他的主子的弱点,正是靠了这种机灵的手段他才能得到一位身后并没有留下十分忠于友谊的好名声的国王的持久的、不变的宠信。他让他的火枪手像接受检阅似的在红衣主教阿尔芒•德•普莱西①面前列队走过,脸上流露出嘲笑的表情,气得法座的灰色小胡子直往上翘。特雷维尔通晓那个时代的战争;在那个时代里,不靠敌人养活的时候,就得靠自己的同胞养活;所以他的士兵组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魔鬼军团,除了他,对任何人都不服从。
①阿尔芒•德•普莱西: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名字。
国王的火枪手,或者更确切地说,德•特雷维尔先生的火枪手,他们总是衣冠不整,醉醺醺的,身上带着擦破碰坏的伤痕,分散在酒馆、散步场、游乐场里,他们大声喊叫,捋着小胡子,身上的佩剑碰得哐当哐当响,遇到红衣主教的卫士,就成心地去碰撞;接着他们在大街上拔出了剑,嘴里还说着笑话;他们偶尔也会被人所杀,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确信会有人哀悼他们,为他们报仇;他们经常会把别人杀死,这种时候他们拿得稳不会长久泡在监牢里发霉,因为有德•特雷维尔先生在,他会把他们要出来。因此,德•特雷维尔先生受到这些人百般赞扬,千般歌颂。这些人崇拜他;尽管他们全都是凶神恶煞,见了他却像小学生见了老师,浑身直打哆嗦,对他惟命是从,如果受到他的责备,哪怕再轻,为了洗刷干净,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牺牲。
德•特雷维尔先生运用着这个强有力的工具,首先是为了国王和国王的朋友,其次是为了他自己和他自己的朋友。但是那个时代留下的那么多部的回忆录里,却没有一部提到这个可敬的贵族受到过指责,甚至敌人的指责也没有提到过,——他在文人中间的敌人和他在军人中间的敌人一般多,——请听清楚,没有一处提到过这个可敬的贵族受到过指控,说他派亲信去为人效劳,从中收取钱财。他具备罕见的策划阴谋的天分,能和最高明的阴谋家旗鼓相当,可是他仍然是一个正直的人。此外,尽管执剑猛刺会把腰扭伤,艰苦操练会把人累得筋疲力尽,他还是变成了他那个时期经常出入内室沙龙的最风流的人物之一,最优雅的纨绔子弟之一,最善于说委婉动听话的行家之一。大家谈特雷维尔在情场上交的那些好运,就像二十年前谈巴松皮埃尔①交的好运一样,可了不得了。火枪手队长因此受到钦佩、畏惧和爱戴,换句话说,他已经功成名就,达到了最高峰。
路易十四用他巨大的光辉掩没了他的宫廷里的所有那些小星星,使他们都变得黯淡无光;但是他的父亲却是颗Pluribus impar②太阳,让每个亲信都有自己的荣耀,让每个廷臣都有个人的价值。除掉国王的起身③和红衣主教的起身以外,当时巴黎还有两百多受到不同程度重视的小起身。这两百多小起身中,参加人数最多的就有特雷维尔的小起身。
① 巴松皮埃尔:(1579-1646):法国元帅,外交家。曾先后任驻西班牙、瑞士、英国大使。因密谋反对黎塞留于一六三一年被关入巴士底狱,长达十二年。
② 拉丁文,意思是“与众不同的”。
③ 起身:法国古代宫廷礼仪中的一种觐见礼节。起身又分小起身和大起身。从国王早晨醒来至梳洗以前,称为小起身,在此期间,国王接受经过选择的王亲国戚及显赫的朝臣的觐见;国王梳洗期间称为大起身,此时接受一般的朝臣的觐见。王后亦与此相同。本书中提到红衣主教及许多高官显爵家中也有此种礼节。
他的府邸坐落在老鸽笼街。府邸的院子夏天从六点钟起,冬天从八点钟起,简直就像一座兵营。五六十个火枪手仿佛为了始终保持可观的人数,在院子里轮流值班,他们不断地来来去去,身上全副武装,做好了应付一切情况的准备。楼梯很宽大,足够我们今天的建筑师在它所占的地盘上盖整座的房子。沿着宽大的楼梯上上下下的有遇上什么事情来请求照顾的巴黎人,有渴望被招募的外省贵族,也有替主人给德•特雷维尔先生送信的、穿着饰有各自主人的纹章的号衣的仆人。候见厅里,沿墙排列的那一圈长凳上坐着挑选出来的人,也就是说,得到召见的人;嗡嗡的谈话声从早到晚一直不断;德•特雷维尔先生呢,在和这间候见厅邻接的书房里接受拜访,听取申诉,发布命令,他只要站在窗口就能像国王在罗浮宫的阳台上一样,检阅自己的士兵和他们的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