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且,乱世文艺才会兴旺,面临动乱人们才会关注政治(不包括国家为了转嫁矛盾而有意宣传),靡靡之音也可说是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
不好么?我觉得也谈不上不好。或许因为我本就对人类未来没太大期望
兰舟 发表于 2009-12-27 23:07 
你的观点我认同。达达主义诞生于一战后的失落,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也都和动荡的时代背景有关。
但也许你的答案不全面,只解释了新思潮萌发的背景,即“新思潮和伟大思想需要一个大时代作为温床”。可目前讨论的问题更倾向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承而非创造。
我认为这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经济的高度发展让人的社会分工更细分化、专业化。科学和工具的发展仅仅是表象。背后的问题的是“人”的身份在生产中(包括知识生产)被限定了。未来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务实。知识分子高度精英化,人数将大为缩减。知识精英们更多地从学术承袭更多地转为钻研开发型。而更多的民众则在消费主义大潮中蜕变为知识的直接(Google等知识搜索工具)和间接(物质商品)消费者。从社会组织结构来说,是这个结构不需要更多中低等级的知识分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大可不必报怨。
不过,还有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即受访者提到的个人气质修养乃至民族性的问题。一代被享乐和消费主义思潮洗脑的年轻人,夸张地说,没有什么民族性了。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寻求趋同带来的安全感。不同的只是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而已。应该担心的不是什么美国民族民主思想的缺失或者中华民族美德的沦丧。消费主义趋同磨灭的是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可怕的不是培养不出优雅的气质,而是没有气质,轻易被舆论、媒体、商业讯息左右。这样的人类是没有反抗和批判精神的,是被精英层玩弄的木偶。这样的人,即便遭遇了动荡的大时代,也不会“迷惘”、"失落“。甚至麻木到感觉不到变革。即便偶有所感,也很快在新一轮的享乐麻醉中泯灭了。世界人民都在安乐死。
美国青年,你不是一个人在堕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