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nsh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灵魂深处的自我判决——〈判决〉阅读笔记》开始

[复制链接]

0

精华

7

帖子

2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61#
发表于 2008-7-23 19: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格奥尔格的两个我好么?

读判决一文,着实伤了我很多脑筋,看了清明兄的一些分析,如矛塞顿开.在此,我完全同意,也感受到了卡夫卡在描述着格奥尔格人格的两面性.正如清明兄所说,一面代表道德,良心和善.一面代表虚伪,堕落和恶。父亲的判决是:你原本是个无辜的孩子,但你更象个魔鬼!我判你溺死。这些,清明兄都分析得很透彻。但清明兄也提出,读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弄清格奥尔格的朋友。这也是我至今不能完全体领会的地方。我希望清明兄或在坐的朋友对这位朋友做出更明晰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9:48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最近清明兄总是联系不到
遗憾了...
同在武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7

帖子

171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3#
发表于 2008-7-26 10:47 | 只看该作者
果真是精华 ,我摘的精华

    人的两面性:一半代表道德,良心和善,另一半则代表虚伪,堕落和恶。

    虽然格奥尔格是爱着朋友,父母的,可是他们谁又知道呢?等他发现父亲的腰也弯了,朋友已经好多年没有来自己家里了一切都已经晚了。就连看到父亲在桌子上腰弯的很低,他怕父亲会摔下来,仅仅是想了一下而已,过去扶了么?没有吧!最后跳河的时候,还说着,我是爱你们的。过来的电车声淹没了落入河水的声音,没有人听到他说的话,也没有人知道他跳河,因为他受到了公正的判决。

     非常不喜欢生命的偶然这么一说。

    《判决》的结尾绝不是卡夫卡的文字自虐,而是一种伟大的选择,出于一种悲哀而深沉的爱,卡夫卡选择了忠于家庭,放弃自我。


     至于那位“朋友”,我想每个人生活中至少有过一位或多位这样的“朋友”。其实我们一直都是爱他们的。

[ 本帖最后由 路边风景 于 2008-7-26 10: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2:57 | 只看该作者
倒是觉得
这不是他“选择”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65#
发表于 2008-7-26 13:21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上的楼上具体说说卡夫卡是怎么“忠于家庭”的——

如果是选择的结果,就是选择把自己推上十字架。于是问题最终与文学无关,只与信仰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7

帖子

171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6#
发表于 2008-7-26 19:10 | 只看该作者
无疑文中的主人公有着卡夫卡本人的身影,这也是他本人生存的真实体验。清明兄的解释我认为已经很明了了:
     他善于将现实的生活引来作为人的灵魂的观照并引起我们形而上的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以为父亲的判决实质上是格奥尔格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对现实生活的自我的判决。格奥尔格遵从父命,投河自尽。
    至此我还是同意这个观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7

帖子

2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67#
发表于 2008-7-29 19:21 | 只看该作者

越来糊涂了

将二年前清明兄的文章又拿出来,并非想讨论清明兄分析的对错,起码,我是心悦诚服的。在此,我不想重复清明兄的观点。但我只是觉得清明兄观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阐明,即格奥乐格的那位朋友。我同意清明兄的观点,这位“朋友”是全文理解的重中之重,但我觉得清明兄阐述得太笼统了,可以肯定的是,他代表的便是良心,道德,和善。那么我们该怎样从文中进行剖析呢?这才是我要问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9: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切入点会有所不同
我的想法是,理解作者的人生和创作环境,然后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9#
发表于 2008-8-2 19:51 | 只看该作者
一些简单的东西反倒没人理会

表面理解一下 卡是现代的 非常现代 而他所面对的时代 以及时代下的家庭 家人 交际 朋友 都是相对传统的 现代与传统接触 碰撞 摩擦 自然会有矛盾冲突 只是卡一个人的力量化解不了这种冲突矛盾 如果他一定要像个战士一样守护自我  那么代价就是 传统环境下的亲情 友情全面的破灭 从而得不到 被爱 至于清明一直喋喋不休的要说明人性的两面性什么的 我觉得完全的是一种花哨而不切题的说法 因为以清的角度 我只看到了一篇主流文学解读 反而离卡很远 伟大的作家是指其作品的影响力 而并没说影响力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好是坏 没有什么罪恶善良那么大那么神圣 卡又不是一位思想启蒙者

如果真想清所说的那样清晰 只是到了最终反省了?呐喊出爱了?来烘托出了一个仿佛浪子回头似的结局 那我不认为这世界众多的卡的FANS 喜欢的只是这种 样板戏.

反而我认为 啊彭 的那观点是有价值的 不是喜欢不喜欢 因为通过卡的作品及我们所了解到的他的性格 他在 判决 那天 纯粹是没有目的的去了父亲的房间 并不是说一个人觉得良心发现了要去自首 所以生命的偶然 择酿成了判决 顺便把那些矛盾冲突都扔到河里 那一瞬间的自我满足与释放 恰巧又被交通的噪音所掩盖 也就是纯粹的自我享受而没被任何人发现 那是多么惬意啊? 所以这判决 起初是无聊 中途是无奈 最后是无所谓了.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0#
发表于 2008-8-2 20:0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讨论 但所谓言之有据就行的什么说法我是完全不同意的 因为理解角度出发点错了 根本后边的全是些无意义内容 从哪儿弄不来这些东西? 非要把什么 一百个哈姆雷特的逻辑搬到卡身上 既不合卡胃口 也对不起沙翁   

卡的作品是单纯的自然流露 这也是对于所谓文学 以及卡的可贵之处 就故事情节来说 5年级的小学生都能看懂 只是在相对单纯的年龄的我们并接触不到单纯的作品 再大一点有些思想深度的中学生也能给出些对作者的最简单评价对故事内容的直白理解  之所以搞到现在那么深不可测 完全是学术风的迂腐所至 看懂多少 都无所谓 凭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读也无可厚非 但看不懂 却非要拿来研究就是很做作了 都说读书就像和人在谈话 我不认为这样的读法真的在和卡说话 只不过是消遣罢了 很想问问清所代表的一派人 你们在读卡的时候除了迷惑不解 有过感动 震撼 甚至是共鸣吗?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4-19 02:3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