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痛苦最终将被人明白——读《人间食粮》

[复制链接]

1

精华

3

帖子

19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3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突然中觉出自己错了,错的特别不应该,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寻找这个原因。我就这样读完了《人间食粮》,无疑我的理解是错的。他写的是那样的让人深思和要去真实地对待一切,而我却在没去理会那些意象的同时妄言他的癫狂,而在掩卷之后再一次摘取其中段落去阅读的时候,我在低缓的声调中像是体悟到了他所讲的生活和他的思考。我在想,他所说的食粮,我从未去尝试过,而却作为欲念给扼杀去了,我不知道还要多少年在生活中去单纯地沉沦之后,才会理解他的思考。然而青春短促,纯粹的癫狂又将能延展到什么地方呢?我无疑又在其中发觉了忧伤,而我却又有着不可理解,我不明白那些深沉的忧伤是如何隐伏在迅急而虚幻般的声色中的。人,在不断地与自我斗争,我们到底有着些怎样的罪恶,以至于我们从未停止过对自身的责难和痛恶,我满脑子浮现的是那些单独的傍晚、阗寂了的晚上;夕照、月光、影子,清冷的一切,依随的忧伤,然而之后,依旧中的欲的癫狂。  流浪是怎样的,它不是去过遥远的地方,不是声色中美好地将人儿寂寞地怀想,不是从于日子的花园一次又一次相望中有罪地陌然走过,不是一天又一天崭新的日子--都不是的--它仍然是低徊,洒在窗台的月光和一路上清冷的露水。

     如果上帝死了,那么这“流浪”又将去到哪里,谁成为自己的上帝,谁就成了自己的信仰,然而“方向”从没有在我们的近前,尤如幸福总在过去或是未来,而现时的总要是逝去中的某个影子在心底搁浅了的忧伤。我们从没能成为自己的信仰,如若我们没能成为自身的信仰,那么我们将如何去欣然接受那横陈在近前的“全欲”,而忧伤不再是我们近前怜悯的影子,而上帝不再是我们最后忏悔自身中渴望赐予的原谅。

       如果种子不死,它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便结出许多粒来。而“人间的食粮”如果没有死,那么它们将不再是食粮,而是它们自身意义的、无意义的自身部分,而如果它们没死,那么我们仍将是我们自身,那“全欲”高高在上的牵引将不再依附于我们自身的信仰,因为,如若我们没死,是我们自身,那么自身便将是自身的信仰,而“全欲”将是自身信仰的一部分。  而“全欲”需要食粮,而我们将在那结出的许多粒中不再是我们,那可能是忧伤和痛苦,而信仰忧伤和痛苦,为什么不去信仰解除我们痛苦的上帝呢?而这忧伤和痛苦在上帝面前将是有罪的,将不是幸福的,那么,你尽显的癫狂之下忧伤的影子,不就有否定这一“全欲”吗?
  是的,这痛苦最终将被人明白。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7-7-28 02:0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知道作者是谁……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7-7-28 02:10 | 只看该作者
纪德……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精华

2477

帖子

8077

积分

荣誉居民

Silence World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7-7-28 12:44 | 只看该作者
咳……楼上不要这么反感纪德啊……不要总抱着“只有伟大的作家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这样的错误观点……偏见不可要……

   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
  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
  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
  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5#
发表于 2007-7-28 14:15 | 只看该作者
恩,那个意思貌似是他不算伟大的作家……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0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6#
发表于 2009-5-9 20:28 | 只看该作者
纪德是如此的正派!

以前只喜欢《人间食粮》,还能背里面的很多段落。现在也爱读《新食粮》。前者注重于感官,像卡尔维诺所说的“火焰”;后者注重于归纳于总结,好象是颗颗晶体。两者都是法国文学的最显著的特点。
极力推荐《窄门》与《田园交响曲》。只是《梵蒂冈地窖》不觉得如何。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5-5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